-
1 # 澹奕
-
2 # 我愛我家陽光惠安
你覺得有機會控制胤祥嗎?大清帝國的二把手!歷史是弔詭的,事情的真相也許是雍正設局坑老八他們呢,為弘曆接班掃清障礙!帝王家的事和政治的事情試問誰能說得清?只有老天最清楚……
-
3 # 婉兮歷史
第一胤祥豈是那麼好控制的嗎?如果真的能控制住胤祥那麼還讓旗主王爺進京幹什麼,胤禩一黨只要控制住了胤祥就等於控住了京城兵防,可胤禩等人並沒有這麼大的本事,所以就打算利用旗主王爺篡奪兵權從而逼宮,所以胤禩根本就控制不了胤祥,要知道胤祥在軍營摸爬滾打那麼多年威望一直都在,否則當初雍正怎麼會順利繼位,還不是胤祥在擎天保駕的緣故。
第二既控制不了胤祥,那就得防著胤祥,可胤祥那時候病的都起不來,正是看見胤祥已經病入膏肓所以八爺黨的人也有輕敵的原因在裡面,於是就聯合旗主王爺以及牆頭草隆科多篡奪了兵權還控制住了宮禁,企圖逼雍正退位扶弘時上位,到時候胤禩做一個攝政王爺噹噹,只可惜想法不錯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這一局面表面上看八爺黨看似要勝利,卻沒想到依舊被十三爺反殺,隆科多說是控制住了宮禁實則後期要逃走還是被圖裡琛的人抓了回來,可見八爺一黨從頭至尾不過一個紙老虎罷了。
這場逼宮大戲之所以失敗有雍正縱容的結果,因為八爺邀請旗主王爺進京的時候,張廷玉就曾提醒雍正,雍正則說“憑他去,翻不了天,如果是個膿包,早晚擠了他。”可見這事雍正心中有數,自從雍正登基以來八爺黨的人處處挑釁時不時地就給雍正難堪,因著康熙爺臨終囑託雍正沒少給八爺機會,可是八爺不僅不珍惜反而變本加厲的想要對付雍正,這一次鬧劇就是雍正縱容胤禩的結果,目的就是一舉剷除八爺一黨,徹底消滅所有禍患。
-
4 # 體育21點半
顯然此問從電視劇《雍正王朝》裡來,我自己很喜歡這部電視劇,所以來回答一下啊。老八和老四的鬥爭一直貫穿於這部電視劇,老八輸就輸在沒有兵權在手,鬥爭關鍵時刻,所謂“秀才遇見兵,真是有理說不清!”
按照電視劇的情節設計,大致先看一下“逼宮”這齣戲的衝突背景:
雍正登基以後,由於老十四的大將軍王被裁撤、年羹堯當選西北王,老四對政壇的把控是十分牢靠的,八爺一派其實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了。儘管老四搞的改革不得人心,弄出了科場舞弊和諾敏案,但老八一派也沒得到太多的實惠。因此,八爺黨失去了正面PK或者叫板的能力!正面進攻老四是不可能了,那隻好打下一代的注意了!
打下一代的主義就需要代言人和文臣武將了。1.代言人只能選老三弘時,因為老四弘曆已經被雍正選了,老五是個裝瘋賣傻的局外人;2.文臣呢,不用找別人,自己八爺黨就夠了;3.關鍵是武將,拉攏了隆科多這個九門提督的領侍衛內大臣 。又想了一招,就是讓關外的旗主王爺帶兵進京。 這樣,所有的事兒都齊了。
下面,就需要一個名義了!找個合適的理由,還得找雍正,讓老三弘時出面說要整頓旗務,算是戳中了皇帝的心,被允許京外的旗主王爺帶兵進京了!這裡就可以回答本題問的為啥不事先控制老十三的問題了。其一是沒法控制啊!因為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明面上或者暗地裡控制老十三,人家老十三是管著京城旁邊駐軍的人啊,咋控制? 其二老八他們想了一個在豐臺大營和西山大營聯合整頓兵務的招,相當於制衡了兩個大營的人馬。 但是要注意的是,旗主王爺們的兵馬只是在兩個大營裡控制住了局面,只能確保著兩個大營在逼宮的時候不出動,但形不成這兩個大營造反的局面!其三是因為有了隆科多,已經控制了大內,只要兩個大營按兵不動就大告成功了;其四嘛,老十三當時主要在養病,老八他們也有忽略的可能。
從結果上看,由於隆科多的支援,老八一派確實就接近成功了!是老十三去了兩個大營,解決了兩個大營“旗主王爺兵馬和大營兵馬互相制衡”的問題,才救了雍正一命,也直接終結了八爺黨的勢力!
-
5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劇情末段,八爺黨的“逼宮”事件,可以說是雍正自登基以來所面對的最大的危機,不僅僅是此時的此時朝堂上自己陷入到了八爺黨的眾位康熙皇子以及關外鐵帽子王的圍攻中,而朝臣中除了張廷玉、馬齊、王文昭等人,竟再無人支援自己,更重要的是,城外豐臺大營兵權喪失,隆科多又控制了皇宮的衛戍,雍正已然是無法阻止事態的持續惡化。
然而,就在局勢最為危及的時刻,十三阿哥胤祥拖著沉重的病體趕到,而他的到來不僅帶來了重新掌管豐臺大營兵權的訊息,更是將八爺黨這次“逼宮”行動的陰謀徹底粉碎。而這也是胤祥自雍正“奪嫡之夜”,帶著金牌令箭隻身前往豐臺大營,奪下兵權,率兵進宮勤王,扶保雍正登基之後,第二次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奪下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幫助雍正挽救了危局,可謂是大功一件。
既然十三阿哥胤祥能夠發揮如此之大的作用,並且也有著栽在其手上的前車之鑑,那麼八阿哥胤禩為什麼不在“逼宮”前或者“逼宮”的時候提前控制住胤祥,以決後患呢?
實際上,十三阿哥胤祥病重的身體,可以說讓八爺黨極大的放鬆了警惕。對於十三阿哥胤祥,八爺黨的眾位康熙皇子們從一開始就給予了極度的關注。
早在“九子奪嫡的”期間,九阿哥胤禟就在胤祥身邊安插了眼線喬姐,除此之外,對於十三阿哥的行動也是加以監視,足可見起對於十三阿哥的重視。
而在雍正登基之後,對於十三阿哥的監視那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方面,胤祥無疑是雍正最為信任也是最為倚重的兄弟大臣,胤祥的行動無疑更能展示雍正的心思和想法,因此必須要及時掌控住;另一方面,則是胤祥無疑是整個八爺黨除了雍正外,所要面對的最為強大同時也是最為危險的對手,更不用說他要幫助雍正執行許多秘密任務,也必須要對其加以監視。
然而,胤祥由於在康熙朝時期,被康熙在宗人府圈禁了十年的時間,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創傷。特別是身體上,相較於比自己年長的幾位兄弟,胤祥明顯要虛弱了許多,而到了八爺黨逼宮前後,胤祥就連出行都只能乘坐車轎子,足可見其身體狀況的糟糕程度。九阿哥就曾評價十三阿哥胤祥說他:“還想考慮別人,就他的身體,還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吧。”八阿哥更是當眾說他如同“廢了一般”。
所以,十三阿哥胤祥如此羸弱的身體狀況,很大程度上讓八阿哥胤禩等人放鬆了警惕,他們看來,此時胤祥的身體已經不足以支撐著他去阻止逼宮事件的發生。
況且對於此次“逼宮”事件,八阿哥胤禩的準備工作不可謂不充分,外部引來了關外四位鐵帽子王作為外援,內部又爭取到了隆科多的支援,就連在雍正的身邊都有著雍正皇子弘時作為內應,可以說如此的陣容下,也讓八阿哥有了足夠的信心能夠取得“逼宮”行動的勝利。
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控制住了十三阿哥胤祥,反而是多此一舉的行為,這必然會引得雍正的警覺,進而使得整個行動功虧一簣,如此一來明顯是得不償失的。
不得不說的是,弘晝在“逼宮”事件中的表現極大的麻痺了八阿哥胤禩等人。弘晝遵照雍正的旨意,和弘時一同前往豐臺大營,但是在弘時的誤導下,毫無政治經驗的弘晝是“誤傳聖旨”,進而使得豐臺大營的控制權為關外的鐵帽子王所控制,這也使得雍正就此失去了最後一道防衛屏障。
然而,弘晝很快發現了其中的異樣,可是出於對弘時的忌憚以及自保的目的,弘晝並沒有直接戳穿,也沒有在弘時面前進行表態,而是在朝會開始前,將此事單獨告訴了十三阿哥胤祥,於是這才有了胤祥不顧身體狀況,命人抬著自己趕去豐臺大營重新奪取兵權,弘晝也透過此完成了自我救贖,更是從側面挽救了雍正。
在八爺黨“逼宮”現場,弘晝的表現更可謂是可圈可點,自始至終,一口咬定胤祥是因病離開了會場。儘管這樣的答覆讓雍正感到了極度的失望甚至是絕望,但是卻極大的麻痺了八阿哥胤禩等人。
一來,胤禩等人徹底放鬆了對於胤祥的警惕,並且是更加堅定了胤祥是因病才離開朝堂,這樣的話,胤祥也就無法成為其威脅所在。
二來,弘晝很好的隱藏了胤祥的真實行動,給胤祥打了最好的掩護,所以當胤祥帶兵出現在朝堂之上的時候,可以說是令八阿哥胤禩等人是大吃一驚,而後便是極度的鬱悶,同時這也宣告了八爺黨“逼宮”陰謀的破產。
就這樣,胤祥拖著病體再一次扶保了雍正,挫敗了“八爺黨”的陰謀,而八阿哥胤禩等人也就此走向了末路。
-
6 # 逝去即歷史
八爺胤禩在啟動八王議政逼宮前,沒有提前對十三爺胤祥進行控制,主要有以下3點原因。
1、對十三爺不夠重視。八爺胤禩一直對自己的智慧擁有盲目的自信,對於九子奪嫡的失敗原因其實並沒有歸結到十三爺身上,對十三爺不夠重視。
認為上次之所以輸掉是因為漏算了隆科多,沒有想到隆科多站在了四爺胤禛的身邊,因此這次逼宮,首先就是拉攏了隆科多,確保了隆科多站在自己的身邊,十三爺一個半死之人,更加不用顧忌。
2、過於自信八爺胤禩自從“九子奪嫡”失敗之後就一直在謀劃推翻雍正的動作。
如今藉助關外旗主王爺將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控制在了自己手中,而且宮中還有隆科多的防衛部隊,還有弘時作為內應,認為自己這次的行動萬無一失,所以他根本沒有將十三爺放在心上。
3、保密的需求,避免打草驚蛇。十三爺身邊肯定有護衛,為了控制十三爺,發生打鬥,驚動了侍衛,容易將事情提前暴露,很可能是整個行動功虧一簣。
做好保密工作,十三爺胤祥進到大殿之中,在進行控制,出不了宮門,出不了京城,十三爺的作用一點也沒有。
況且,八爺胤禩手裡也沒有多餘的人馬進行呼叫。隆科多要控制大內,關外的旗主王爺的兵也要控制住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
所以胤禩想要綁架胤祥也沒有人手,沒有好的時機,還不如不做。
-
7 # 宋安之
一是沒必要,還有不想打草驚蛇。二是劇情上面有不合理的bug。
首先說說老八他們並沒有控制老十三的合理原因。
老八這個人可謂是心思縝密,不只是擁有八爺黨的龐大勢力,更是聯絡了各方勢力來共同進行八王議政政變。對外是以關外的四位旗主王爺來奪京城外二營的兵馬,對內則是策反了掌握滿北京兵權的九門提督隆科多,還有雍正第三子弘時。
可謂是算無遺策,陣容相當強大,既掌握了京城內外的兵權,還要以弘時代替雍正,無形中減少了很多阻力,進行最低風險的政變。而雍正這邊呢,就有些孤家寡人,掌握京城外二營,擁有兵權的老十三,成為八爺黨的頭號心腹大患,但為什麼沒有提前控制住老十三呢?
以老八一方來看覺得根本沒必要,畢竟已經控制住了京城外二營的兵權,京城的兵權又在自己這方的隆科多手上。加上老十三已經是病入膏肓,說白了老十三在他們眼裡就是一個沒有威脅還病入膏肓的光桿司令。
還有就是沒必要打草驚蛇,畢竟八王議政要在朝會上進行,如果提前控制住老十三,到時候老十三如果不在了,雍正懷疑起來怎麼辦呢?
再看看劇情,雍正的親兒子弘晝告訴雍正老十三去看病來不了了,雍正都是懷疑。如果老八他們提前控制住,沒有一個有力的人證明老十三是因為看病到不了,那麼雍正產生懷疑,有所行動,打破了計劃怎麼辦?
倒不如在佈置好一切,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在朝會上將老十三和雍正一網打盡。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老八他們害怕如果有所行動的話,是控制不住老十三的,哪怕九門提督隆科多成為他們的人,但是想要在京城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控制住一位實權王爺,簡直是難如登天。
更何況老十三是負責情報收集的,手下眼線極多,能人異士不少。別說不可能控制住老十三,就是可以控制住,估計在這個過程中,老十三就可以透過特殊方法將訊息傳遞出去的,所以八爺黨才沒有輕舉妄動。
當然可能有人疑惑了,替雍正收集情報的不應該的圖裡琛掌握的粘杆處嗎,怎麼還有老十三?
關於老十三擁有一個龐大情報系統的問題,其實劇中處處看見。諸如說旗人分地問題上,老十三就明確對雍正說過自己一直在掌管刑部,有著不少眼線的。而且當時說了兩件事,一是旗人分地以後偷偷租出去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直隸總督衙門在內的各大衙門都沒上報,但老十三卻上報了。二是河南田文鏡的事情,上報了田文鏡因為新政搞得當地士紳人心惶惶的,很多河南籍官員想要倒田的事情。還有後面的科甲朋黨案,剛開始也是雍正叫老十三去查的,特意交代讓老十三查查清流官員跟誰聯絡了,說明老十三的情報系統很是完善,不然雍正也不會叫他去查的。
由此可見老十三是擁有一個龐大情報系統的,所以老八等人壓根不敢動老十三,他們不知道老十三到底有什麼手段,害怕還沒到老十三的府邸就暴露了。而且就算可以控制了老十三,以老十三的手段,肯定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將情報傳遞給雍正,所以乾脆選擇了先不動老十三,免得打草驚蛇,反正老十三京城外二營的兵權已經被奪,沒什麼威脅了,等到朝會發動時,再將他和雍正一網打盡。
說完這個再說說劇情上的bug
這裡說的bug並不是指與歷史符合不符合的問題,畢竟歷史上本來就沒有八王議政事件。而是指不合常理的劇情,一看就有很明顯漏洞的地方。
這個bug就是老八一黨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沒有提前控制了老十三,但是按照劇情走向來說,老八可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不然也不可能製造出八王議政來。而且康熙駕崩以後,老八就失敗了一次,還是敗在了老十三這個奇兵控制了京城外二營,帶兵前往暢春園勤王的事情上。
所以按理說,上一次就是老十三帶兵過來,打了老八一個措手不及,使老八敗給了雍正。這次以老八的縝密心思,怎麼說不說提前控制老十三,以他八爺黨的勢力,應該安排人監視老十三,不讓老十三出城控制兵權。
這分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更何況九門提督隆科多已經成為老八一方的人,讓隆科多找個理由關閉京城九門一天或者哪怕半天時間,不給老十三出城的機會,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完成八王議政。或者退一步說找人監視老十三,然後給隆科多打招呼注意老十三的行蹤,雙重監視之下,老十三就是出了城,到不了京城外二營就可以控制住了。
但是結果呢,這麼重要的一個人,心思縝密的老八既沒有提前控制,更沒有嚴密監視,避免其出城奪兵權。很明顯很不合常理,所以說這是劇情上的bug,很明顯的一個小敗筆。
當然瑕不掩瑜,本分析只是就事論事說說這個劇情上的漏洞,並非有著其他意思。而這個劇情上的bug,也不能否定了雍正王朝,整體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的經典之作評價,是當之無愧的。以今天小鮮肉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今後別說有可以超越這部電視劇的作品了,恐怕就是出現達到相同層次的作品,都是難上加難的。
最後再說一下,雍正有著三大情報系統,為何八王議政之時都集體掉鏈子了呢?八王議政真的那麼簡單?雍正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嗎?
-
8 # 冰哥聊史論古今
八皇子逼宮雍正皇帝時,為何不先控制住十三皇子胤祥呢
在雍正王朝裡面,八阿哥胤禩勾結關外的鐵帽子王向雍正皇帝逼宮,可謂是一場重頭戲。本來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基本上已經接近於成功,但是最後關頭被十三王爺胤祥給破壞了,八阿哥精心佈局,最終卻功敗垂成。
也許很多人認為八王在進行這項逼宮大行動的時候,應該先把十三王爺給控制起來。但是當時以八王的實力來講,想控制十三王爺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八王爺最大的官職就是所謂的總理王大臣而已,但是他並不能管理軍隊,手上一點兵權也沒有。而且當時的總理王大臣,事實上有4個。除了八王爺之外,還有十三王爺,馬齊和隆科多。除了八王爺之外,另外三個人事實上都是雍正的親信加心腹。
看起來八王爺這個總理王大臣似乎很有威力,但事實上這完全是一個雞肋而已。因為真正在處理國家大事上,他一直受另外三個人再加上雍正皇帝的鉗制,根本沒有掌握多大實際的權力。說到底,八王爺只是能管一點小事而已,真正的大事根本做不了主。因為在當年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八王爺和雍正皇帝就是死對頭,是爭奪皇位最大的競爭對手。所以雍正皇帝是根本不可能給他多大的權力,現在讓他當這個所謂的總理王大臣,只是為了暫時穩住八王爺,收買人心而已。
八王爺也非常明白這一點,所以一直過得非常憋屈。為了擺脫困境,他借整頓旗務的機會和關外的鐵帽子王進行秘密勾結,最終意圖借關外鐵帽子王的兵力來進行逼宮。但是當時京城是皇帝的地盤,想在京城搞事的話,就一定得控制京城附近的軍隊。而八王爺這個總理王大臣根本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更不可能控制軍權。當時八王爺在逼宮之前進行佈置的時候,召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統領前來開會,準備安插鐵帽王子王的將領到他們營中去,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統領就說,他們只聽皇帝和十三王爺的命令。
這可以看出來雍正非常相信十三王爺胤祥,同時十三王爺在整個大清朝擁有巨大的權力,遠遠超過了八王爺。所以在當時的實際情況下,八王爺根本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控制十三王爺,而反過來十三王爺可以輕易地對付八王爺。最後八王爺還不得不依靠反水投奔過來的雍正兒子弘時幫忙,才算是勉強控制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初步有了逼宮的實力。
八王爺這種事情只能夠秘密地進行,而且一直在瞞著十三王爺,千萬不能夠讓十三王爺知道了,否則就會功虧一簣。但是在正式進行逼宮的前夕,這件事情還是被十三王爺胤祥知道了,十三王爺立刻轉身前往兩個大營,將鐵帽子王安插的將領給抓了起來。這樣一來,八王爺最後這一點點指望也就沒有了,只能乖乖地束手就擒。
從整個逼宮的情況來講,八王爺的實力實在是太脆弱了,根本沒有多少勝算,唯一的那一點點勝算還是指望著雍正和十三王爺暫時無法控制軍隊。但是一旦十三王爺重新控制軍隊之後,八王爺一黨立刻就土崩瓦解了。不過在歷史上這些事情純粹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八王爺並沒有幹過陰謀逼宮的事。只不過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為了美化雍正,所以就弄出這麼一齣戲來,既然八王爺陰謀叛亂,雍正殺他自然也就不冤了。
-
9 # 紅雨說歷史
八阿哥胤禩藉著雍正推行新政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得罪了天下文人,斬了陸生楠,謝濟世;旗人耕種又得罪了很多朝中滿族貴族和一大批的八旗子弟們的機會開始發動政變。他為了彌補沒有軍權的短板藉著弘時向雍正提議讓關外旗主王爺進京整頓旗務,讓老九遊說隆科多把握最後機會。萬事俱備,按照八阿哥的說法,事情九成把握,一成是天意。這個天意其實就是兩個人,一個是五阿哥弘晝,一個是老十三。
第一,八阿哥確實準備周全,事無鉅細首先他抓的機會很好,年羹堯殺了孫嘉誠,田文鏡在河南雖然治績優秀,但是政策原因得罪了很多計程車人,甚至發生了科舉考試發考試罷考事件。雍正為了保護田文鏡將當時清流領袖李紱,陸生楠,謝濟世定罪打為朋黨,殺了其中兩位。這幾個人都是當時讀書人心中的榜樣。旗人耕種上四個軍機大臣除了張廷玉外馬齊,胤禩,隆科多都反對其推行。這樣的環境下,雍正可以說在朝中的威望大大降低。在整頓旗務上懸而未決,所以他讓弘時去建議讓四大旗主王爺進京整頓旗務,從而藉著這樣的機會,掌握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軍權。朝中大臣的人心還有軍權可以說基本上都掌握在了八阿哥黨的手中。
這樣朝廷中其實就分成了兩個大營老八,老九一派和雍正,老十三一派的較量。
第二,避免打草驚蛇老十三,雖然當時重病在身,但是他依然是朝廷的親王,身兼數職,所以說控制老十三不是一個輕而易舉的事情。當時重病在身的老十三,必然會受到雍正的重視,如果老八對老十三有什麼不軌的行為,必然會被耳目眾多的雍正察覺。關外旗主進行整頓旗務的時候,雍正就曾經對老十三說過,如果老八是膿包的話,一定要擠掉他。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對於老八的一舉一動,雍正雖然不能說百分之百的掌握,但是也肯定清楚一二。所以老八如果在逼宮前控制老十三必然會打草驚蛇,還沒有逼供就導致了自己失敗。
老十三是朝廷重臣,整頓旗務事關重大,他必然會出現在朝會上,這必然是常識性思維,所以老八必然不會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
第三,五阿哥弘晝是天意也是意外五阿哥弘晝作為一個不安世事的人,雍正把他派去,是希望他幫朝廷做一點事情。老八和三阿哥把他帶在身邊也主要是因為弘晝可以作為一個雍正旨意的見證人,而且這個見證人還不會亂說話。所以不管是雍正還是三阿哥弘時和老八都對弘晝的個人行為不放在心上。誰都沒有想到弘晝會成為這次朝會的意外。他一句話也不說,而是在上朝的路上堵住了老十三說明的情況,老十三立馬掉頭就去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知道老石山下落的只有弘晝,雍正和老八都基本上沒有任何訊息,所以老十三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奪回兵權,幫助雍正逆轉。
所以我們會見到很多人在說《雍正王朝》中弘晝才是雍正逼宮逆轉的最大助力。
-
10 # 簡單and複雜
其實“八王逼宮”這件事兒,挺不符合邏輯的,即便是在《雍正王朝》的小說和電視劇裡。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一):《雍正王朝》小說和電視劇中,塑造的雍正皇帝,其性格鋼烈,堅忍不拔,心機甚重,意志堅強,政治大局觀強,憂國憂民,廢寢忘食,手腕強硬……這種性格的皇帝,怎麼可能任由八王爺發展,整出個“八王議政”來?
原因(二):雍正皇帝的一大政治手腕便是“專權”,想要專權要做兩件事。一是培養自己的鐵桿政治團隊,二是設定專權機構。雍正都做到了。他把科考放到舉足輕重的位置,為學生掌燈,就是為了拉攏人心,逐步給朝廷換血。雍正設立軍機處,到處布眼線,還給與密摺專奏權,改革朝廷機構。這一切都是為了專權服務。這樣折騰上若干年,整個朝廷應該是都控制在雍正手裡,才符合邏輯,怎麼可能只有十三爺和張廷玉支援他,其他都迎合八爺搞“八王議政”?
實際歷史也是如此。雍正繼位以後,八爺還沒開始跳彈,就被雍正搞掉了。更不要說搞出“八王議政”了。
但小說裡寫了,電視也播了,就只好議一下,八爺搞“八王議政“怎麼就忘了十三爺咧?即使當時十三爺快死了,也是大權在握,而且又是王爺,位高權重,一百個隆科多也不是他對手啊!
我感覺十三爺就像是聖鬥士的雅典娜,只要雍正遇難了,立馬橫空出現,力挽狂瀾……額,一想到這個就覺得不符合歷史邏輯,倒是符合電視劇娛樂邏輯……
八爺沒有忘了十三爺。電視劇中的八爺,何等睿智,何等隱忍,何等周密……這樣的人,咋會忘了十三爺,這個當年皇位之爭的殺手鐧?忘了反而不符合電視劇邏輯。
那咋就沒有提前把十三爺做掉咧?或者等十三爺掛了再“八王議政”不好嗎?
問題一的答案。八爺時刻惦記著十三爺,卻不能把他做掉。一是十三爺是隻熊貓,重兵保護,他搞不掉,二是,十三爺搞“八王議政”,是從“德”入手的,既然是“德”,他搞了十三爺,德從何來?他苦心經營的龐大黨羽,都會因為他的“失德”,逐漸發展到人在心不在。為啥不偷偷搞掉?十三爺不是普通人,是一發系千軍的人,是天天上新聞聯播的人,暗殺是暗殺不掉滴。為啥不去拉攏?十三爺都快死了,去換個門派,而且還是個不把穩的門派,明顯不可能。那八爺還能怎麼辦?求菩薩唄:菩薩,讓那個老十三趕緊掛了吧,至少叫他不要跳出來折騰。
問題二的答案。八爺為啥不等十三爺掛了再“八王議政”?“時局”這個東西很微妙,政治機會來了就是來了,把握不把握,把握成什麼樣,是你的事。機會就一回。八爺搞“八王議政”的時候,正好就是“八王議政”的最佳時機。搞得定搞不定就看造化了,如果這個機會過了,即使十三爺變成骨灰了,他也成功不了。八爺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他沒等十三爺掛掉。
所以,八爺沒控制十三爺。回答完畢。
最後來張自拍,解解“不知貼什麼圖”之苦。
-
11 # 公子霜塵
簡單地說,按題主的提法,若老八提前控制胤祥,一則過早暴露目標,引起雍正的警覺;二則如果沒有胤祥的存在,老八蓄謀已久的陰謀便會得逞,後面就沒雍正什麼事了。
新政引發不滿康熙臨終前,從個人本性與國家形勢,都不認可胤禩,評價胤禩:處處學朕,處處學得不像。朕以寬仁治人,胤禩以寬仁籠絡人心。即便胤禩本性如此,現在國家的形勢,也不容許繼續下去。
大勢已去的“八阿哥”黨,經雍正集團的壓制,也選擇了隱忍,伺機而動。雍正是實用主義者,千方百計,嘔心瀝血革除弊,增加財政稅收,也得罪了主流階級集團:
官紳一體辦差、納糧,既得罪了官員,也得罪了地方上的鄉紳;由此,導致河南舉子的罷考,進而引發了所謂朝廷之上“清流”的群起而攻之;拔給田地,讓習慣狩獵為生的滿人耕種,自給自足,又得罪了整個滿州部族。隱忍一決雌雄這令“八阿哥”黨看到了希望。“八阿哥”黨組織核心胤禩,分三步走,反戈一擊,即使當不成皇帝,也誓將雍正拉下馬,一雪前恥。
首先用張廷路供詞,將雍正的三阿哥弘時拉入自己陣營。借弘時之口,以整頓旗務為由,招關外“鐵帽子王”進京,增加“八阿哥”黨的砝碼;以弘時、弘晝為人證,而弘時又“坑弟”,借弘晝之口,故意誤讀雍正的意思,由“鐵帽子王”的參將,共同接管豐臺、西山軍務。鉗制了京城外八旗的調動;又說動了,對雍正有擁戴之功的隆科多,控制了整個京城。甚至隆科多的手還伸進了紫禁城,撤換了殿前的御林軍。九成勝算之外早在康熙逝世當晚,“八阿哥黨”不接受雍正繼位的事實,困獸猶鬥。好在內有隆科多控制京城,外有胤祥拿著金牌令箭,控制了豐臺大營,穩定了局勢。歷史又何其相似。已有九成勝算的胤禩,少算了胤祥,這個“天算”。胤禩大抵認為:
與上次逼官不同,此次雍正在暗,我在暗。要是控制住胤祥,勢必引起雍正的警覺,提前暴露逼官的意圖;雍正不知情,斷不會授矛胤祥金牌令箭,控制豐臺大營可能性不大;再者已久病纏身的胤祥,臥病在床,久未露面,不足為懼。胤祥力挽狂瀾如此內有“八阿哥”黨,聯合“鐵帽子王”的殿上逼官,外有隆科多、“鐵帽子王”參將的武力威脅。僅剩下乾清宮,作為雍正最高的“棲息地”,岌岌可危。
千鈞一髮,先是王文昭率先回擊,不過給老九一個回合KO,口吐白沫。接著張廷玉舌戰群王,駁倒了胤禩他們,稍微緩解了局勢。更重要的,覺得情況不對的弘晝,將豐臺大營發生的一幕,在議政前告知了胤祥。這一幕與雍正繼位當晚,胤祥拿著金牌令箭,KO老八門人成文運,接管豐臺大營極為相似。只不過此時已病入膏肓的胤祥,靠著威望,為雍正集團耗費了最後一點真氣,重新取得豐臺大營、京城防務的控制權。當其到達大殿之時,同時也是“八阿哥黨”潰敗之日。
後記所以講胤祥這個“伏筆”,大有文章,也是雍正後續劇情延續的關鍵。其次,老八提前控制胤祥,勢必打草驚蛇,與老八老謀深算的人設也不符。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麼看?
回覆列表
在真正的清朝史上,其實並沒有發生過所謂的八皇子逼宮之事,而這個場景只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之中出現過。
劇中,康熙帝的傳位那一夜,八皇子胤祀準備得似乎是相當精密,然而最終卻出了個很大的岔子,那就是四皇子胤禛放出了十三皇子胤祥,不僅如此,胤祥還直接接管了豐臺大營與大殿的守衛,一波操作之下力挽狂瀾,八皇子功虧一簣。
其實在此之前,八皇子已經吃過十三皇子的一次大虧,所以就有人想著,為何八皇子沒有吃到教訓,不提前控制住十三皇子。
其實,原因也沒那麼複雜:
第一,當時的胤祥一直都臥病在床,一種病入膏肓的模樣,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人竟然還能重新出現在逼宮這種重要場合,所以放鬆了警惕;第二,胤祥的實力很強,並非胤祀能夠輕易掌控的,在沒有皇帝手諭和聖旨的情況下,身體虛弱的胤祥竟然憑藉自己的威望,五花大綁了七八位將軍,直接把持了局面。簡單點來說,當時的八皇子胤祀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十三皇子胤祥,而他就算是注意到了,以八皇子的能力也無法控制住十三皇子胤祥。
康熙時期著名的九子奪嫡,胤祥卻憑空消失
清聖祖玄燁第十三皇子胤祥,生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也是雍正帝胤禛最看重的一個兄弟,胤禛與其之間的感情,遠遠超過與自己同母的十四皇子。
然而有件非常奇怪的時期,那就是康熙時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之中,十三皇子胤祥卻幾乎處於一種置身之外的狀態,一群皇子忙著爭奪皇位的時候,胤祥卻“消失”了,相關的記載僅有隻字片語,寥寥無幾。
而在九子奪嫡事件之前的胤祥,非常得寵,而在雍正帝繼位之後,胤祥更是朝臣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是雍正帝絕對信任與倚重的人物,沒有之一。
九子奪嫡之時的胤祥的相關事蹟,僅在《雍正起居注》之中有這麼一句:
怡親王前因二阿哥之事無辜牽連,一時得罪,皇考隨即鑑宥。
大致的意思就是,胤祥之前因為胤礽的事情受到了牽連,但沒多久就受到了康熙帝的寬宥。
實際上,當時受到胤礽事件牽扯被囚禁的並非胤祥一個,三皇子、四皇子與五皇子全都被送進了宗人府之中,經過調查之後,這三人都被釋放,不過這件事也使得康熙帝對自己的兒子們加強了心理戒備。
而胤祥,雖然也得到了釋放,但康熙帝對其始終沒有予以諒解,康熙48年,老三、老四與老五都受到了冊封,甚至鎮魘太子的從犯胤祀也被複位貝勒,向來不被重視的九皇子與年幼的十四皇子都被冊封為了貝子。
唯獨胤祥,沒有受到任何的爵封。
不過,胤祥在康熙五十年前後,身體出現了問題,一直在生病,腿部生出了毒瘡,而養病期間康熙帝對其似乎依舊冷淡,但也會偶爾過問其病情。
或許正是康熙時期的特別經歷,造就了胤祥
少年時期的胤祥,雖然也不太受寵,但也時常跟隨者康熙帝出巡,其眼界還是有的,而在其失寵養病期間,也使得其性情得到了極大的磨礪,康熙朝的磋磨,使得胤祥養成了隱忍堅韌的性格,同時也讓其對於皇家的所謂親情,還有權勢之爭有了全新的深刻認識。
煎熬過了康熙時的低谷歲月,雍正帝登基之後,胤祥的人生迅速走向了巔峰。
胤禛登基後,胤祥被冊封為和碩怡親王,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執掌戶部,而迅速成為雍正朝堂支柱的印象,處事老練,手段凌厲,完全不像個之前從未進入朝堂的皇子。
千百年來,許許多多身居高位的臣子最終都結局潦倒,尤其是碰上雍正帝這般多疑冷峻的帝王的時候,隆科多、年羹堯等的下場都是例子,然而胤祥,卻是個意外。
並非因為他是胤禛的兄弟,而是因為他從不敢以皇帝的兄弟身份自居。
在清朝的君臣兄弟之中,胤禛與胤祥絕對是個特例,胤禛給胤祥的硃批之中,通常都是以兄長的角度,其次才是君臣,先稱“吾”,再用“朕”,這在古代是絕無僅有的,而胤祥,雖然身居高位,但他處理事務永遠都是隻提意見,最終的決策都交給皇帝,從無絲毫僭越。
胤祥向胤禛舉薦過不少人才,比如李衛、十七皇子允禮等,但舉薦過後,胤祥都保持適當的距離,從無培植自身勢力的行為。
雍正八年,胤祥不幸病逝,僅44歲,而其臨終留下遺命上疏雍正帝:
一,所有的喪儀規制都不能超出親王的定例;二,死後由幼子弘曉承襲爵位。胤祥留下這樣的遺命,也是最後一次謹慎之舉,當時的弘曉僅有9歲,讓他承襲爵位,自然不可能參與朝堂之事,當然,胤祥的第一個要求並未得到雍正帝的允許,其死後喪儀遠遠超出了親王該有的禮制,並且怡親王之爵位,成為了清朝第九個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爵。
從胤祥的人生經歷來看,充滿了曲折,前半生各種挫磨艱難,後半生扶搖直上的同時又極其懂得居安思危之道,也懂得急流勇退,這樣的心性,在康熙帝諸子乃至歷代的皇子之中,都是非常少見的,《雍正王朝》裡胤祥翻盤八皇子逼宮的事在歷史上雖未發生,可若真的發生,胤祥未必沒有這樣的能力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