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藥說兒
-
2 # 健康生活管家
首先要了解血壓的概念
血壓是指人體動脈血管中的血液在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側壓力。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凡是血壓達到或超過140/90mmHg者,即血壓增高。
人的血壓會因季節溫度變化而變化,冬天偏高,夏季偏低,並有一定規律可循。
夏季面板血管擴張,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時也由於出汗、血容量下降等使血壓會輕度降底。冬季溫度下降,人體腎上腺素水平升高,體表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散發,內臟血容量增多,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空氣乾燥,體內水分少,血液黏稠,血流阻力增大,導致血壓明顯升高。
因此,充分了解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季節性變化特點,及時調整降壓藥物,應對氣候因素對機體帶來的不利影響,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那麼,春夏交替時高血壓患者應如何管理血壓呢?針對血壓季節性變化,降壓藥物也要季節性調整,包括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這樣可以避免血壓較大幅度地波動,使血壓穩定在一定水平。
1、堅持監測血壓
冬季和夏季都是血壓波動較大的季節,尤其是夏季,屬於“降中多變”,不要放鬆對血壓的監測和觀察。除自我監測之外,最好每3~5天去醫院或診所測一次血壓,最長間隔不要超過1周。測量血壓前至少安靜地休息5分鐘,測量前30分鐘內排空膀胱,禁止吸菸、喝咖啡、喝茶。
建議患者在家庭中自測血壓,早、晚各測量1次(早上服藥前和晚餐前,至少測量2次,兩次間隔1分鐘,然後取平均數)。
發現血壓降低之後,應規律地監測血壓1周左右,如果多數時間血壓偏低,則可以開始減藥;如果僅一次血壓降低,則可能為偶然的波動。
如發現血壓晝夜峰谷差值較大或波動不規律,應去醫院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瞭解血壓的波動規律,並及時就醫,按醫生的醫囑調整降壓藥物以及藥物的服用時間點。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短時間內反覆測量血壓,執著於服藥後的血壓變化是沒有必要的,血壓不可能始終保持恆定,這樣做反而有可能引發“神經性高血壓”。
2、擅自停藥不可取或造成血壓反彈
有部分輕度高血壓患者,如在冬季僅服用一種作用緩和的降壓藥物就能將血壓控制在目標水平,進入夏季血壓偏低時,降壓藥物可減半量甚至停藥。
注意要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
醫生會根據測得的血壓資料,判斷是否需要調整藥物。若有必要,醫生會逐步減少或增加藥物的劑量或藥物的品種。通常在看到血壓降低之後,開始規律地監測1周左右的血壓,如果大多數時候的血壓都有下降的趨勢,則可以開始減藥,如果只有某一次血壓降低,則可能是偶然的波動。在每一次減少藥量之後,也要觀察1周左右,看是否血壓會回升到比較合適的水平,如果1周之後血壓仍然偏低,則可以繼續減量。如果不進行監測,快速地大量減藥,則可能出現明顯的血壓升高,應緩和、平穩地在數週甚至數月內將血壓調整到標準範圍內。
多數高血壓患者冬天需要服用2種或2種以上降壓藥物,才能達到目標血壓140/90毫米汞柱以下,這類患者進入夏季後血壓降低到接近110毫米汞柱甚至更低,這種情況下應開始減藥,減藥之後的血壓水平往往比較平穩。減藥2周後開始監測血壓1周,觀察血壓是否會回升到比較合適的水平;如果監測1周之後血壓仍然偏低,則可以繼續減量。
3、高血壓患者和高危人群衣食起居應當隨季節相應調整;
飲食可按照食物的“性和“味”實行“春食寒以養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陰”,春夏早睡早起,秋冬早睡晚起,夏日午休2小時。注意保暖頭部和腳部。
夏天,為防暑,在室外要戴遮陽的帽子,最好是草帽、紗帽之類,多飲水,避免血液濃縮;
冬季,為禦寒,在室外戴保暖的帽子,可戴不太厚重的棉帽、呢帽或毛線帽等。寒從腳下起,尤其老年人到秋涼後即使在室內也要著襪,可選毛絲襪、毛絨質地鬆軟的襪子,穿寬大保暖的鞋子,防止因四肢受涼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4、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會使血壓控制不佳,故老年高血壓患者 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到合理飲食。
⑴低鹽飲食:限制鈉鹽攝入,一般每日攝入食鹽量以6克為宜,應該禁食鈉高的食物,如火腿、鹹肉、鹹菜、泡菜等醃製的食物等。
⑵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應適當限制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食物,如豬油、牛油、內臟、蛋黃等。
⑶優質蛋白飲食:適當地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蛋白、廋肉、魚等)。
⑷限制飲酒及避免刺激性飲料。如咖啡、濃茶、可樂等。
⑸少吃多餐:因進食過飽,會增加心臟負擔。
⑹控制體重:攝入低熱量或中等熱量的食物,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
⑺增加粗纖維食物的攝入,預防便秘。
⑻保證充足的鉀、鈣攝入:多食綠色蔬菜、豆類食物以及含鈣量較高的蝦皮、紫菜等。
5、附上用藥指導,注意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降壓藥常用有5類:
1、利尿劑:呋塞米、螺內酯、雙氫克尿噻。2、鈣離子拮抗劑: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3、ACEl類:卡託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賴諾普利等。4、ARb類:厄貝沙坦、纈沙坦等。5、B受體阻滯劑: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
上述藥物氨氯地平是最常用且有效的藥物,它可以和多種降壓藥物進行組合,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
最佳組合是:1、尼群地平和卡託普利。2、氨氯地平和美託洛爾/比索洛爾。3、氨氯地平和雷米普利、依那普利、賴諾普利。4、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纈沙坦。5、螺內酯和尼群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不可擅自用藥,需諮詢醫師!)
-
3 # 心血管徐醫生
一年四季當中,血壓也是不斷變化的,而且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一般秋冬偏高而夏天偏低。
原因包括:夏季高溫,人體出汗增加,體表水分蒸發得也較多,也就是體內液體量減少;出汗不單純丟失水分,也會導致人體的鹽分丟失,而鹽對血壓有很大的影響;伴隨著夏季的高溫,血管擴張,血管阻力減小,血壓也相應的下降了。
對正常人而言,這種季節性血壓波動的範圍是有限的,自身的調節能力也足以保證身體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等有足夠的血液供應。但是對高血壓的病人就可能不一樣了,尤其是高血壓平時服用降壓藥物的病人,血壓降低幅度可能超過人體自身調節範圍,就會有不安全的隱患。
雖然高血壓不好,但是過低血壓也不好。科學研究證實,所有心血管事件和血壓低關係不是完全的直線形,低到一定程度,心腦事件反而會增加。為了不給大家造成誤導,這裡我們不寫具體到數值(畢竟不同情況有差異)。低血壓可能由於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暈、精神差甚至昏厥;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腎臟供血不足出現腎功能不全,還有乏力、精神疲憊等症狀。其中季節性低血壓大多逐漸出現而且不會持續下降,所以,一般而言,症狀以頭昏、乏力、精神差等最多。
如何防治季節性低血壓
1. 自己監測血壓
在家中自行監測血壓,簡便有效!特別需要提醒大家,如果有前述症狀時,每天需要在不同時間點測量血壓並做好記錄。
2. 遵醫囑調整藥物
一般來講,夏季血壓控制正常的患者降壓藥的劑量就不要變了,只有血壓偏低的患者才需要減量。而減藥也是有學問的,如原來吃多種藥物的可以減一種,原來一種藥物吃兩片的可以改為1片半或者1片,原來1片的可以改為半片。尤其服用多片降壓藥物的患者,千萬不要一下子都停了,特別是β受體阻滯劑類藥,否則容易導致嚴重的高血壓和血壓大幅度波動。
高血壓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在醫生指導下平和緩慢地降壓,不可過於心急,一下子把血壓降得過快過低。重症低血壓並伴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必須給予積極治療,防止因灌注不足引起的大面積腦梗或心肌缺血等嚴重後果。
需要特別指出,有些病人覺得自己久病成良醫,自行調整藥物,甚至給其他病人指導用藥,事實上哪怕是跟隨醫生多年的老病人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藥物的特性,在沒有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調整藥物可能造成血壓大幅波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 避免長久站立或突然改變體位姿勢
在撿取地上東西時,不宜直接低頭彎腰,應先蹲下。夜起或早晨起床之前要先在床上活動一下之後再慢慢起床,千萬不要起床過猛,以防短暫性大腦缺血。生活環境溫度不要過高,以免血管舒張、血壓下降。
季節性低血壓比較常見,只有有一點點的科普知識,早點和您的醫生溝通,很多情況不需要來醫院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好。
-
4 # 冷雨冷風5068
季節的變化對血壓確實是有著一定的影響的。一般是冬季的時候血壓高,夏季的時候血壓低。無論在哪個季節,高血壓患者首先要每日監測自己的血壓情況。根據自己血壓變化的情況來選擇降壓藥的使用方式。其次,冬季由於氣候寒冷,血管收縮,一般血壓會高一些。老年人冬季出門是一定要注意保暖,戴好帽子與圍脖。儘量避免在最冷的時候出門。
-
5 # 李藥師談健康
近幾天的天氣好像忽然開啟了夏季模式,氣溫也出現了大範圍的飆升,在這樣的天氣裡,作為高血壓患者,應該如何應對呢?又有哪些與血壓相關的注意事項呢,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
高血壓患者,應該注意季節交替期間的血壓監測。有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朋友,經常會發現,冬季血壓升高,服藥都不容易控制,而夏季血壓有所下降,有時不注意,甚至會出現服藥後低血壓的問題出現。人體的血管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在炎熱的夏季,血管會出現相對的舒張,而如果還存在大量出汗,血容量相對有所降低等問題,人體的血壓確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對於健康人群來說,人體自身是有一套精密的血壓調節系統的,人體的自主神經會根據血壓的變化,自主的調節血壓,使其保持在相對穩定的血壓區間,因此,對於冬夏兩季的血壓波動,往往也不明顯,而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一些老年朋友,血壓自主調節功能減弱,就更容易在夏季出現低血壓的問題。高血壓對身體危害大,低血壓同樣也會影響身體各個心臟、大腦、腎臟等多個器官的血壓灌注和供氧,如果您在夏季,服用降壓藥後,經常出現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嗜睡等症狀,那麼可能真的是降壓過度,引起低血壓所導致的症狀。
對於這種情況,想要做好應對,首先做的就是要做好血壓的監控測量,定期的測量血壓情況,特別是氣候變暖和變冷的交替時間裡,更要增大血壓測量的頻率,瞭解自身的血壓情況,如果出現了夏季服用降壓藥後,血壓偏低的情況,也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和改善。
對於這種糾正和改善,並不是簡單粗暴的停藥那麼簡單。首先應該注意血壓的多點測量,如果可以確認自身的血壓情況,在夏季的多個時間段內,都能保持平穩達標,才可以考慮停藥的問題,對於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夏季服用一定劑量的降壓藥物,導致出現低血壓情況的話,通常建議減低服藥劑量,而不建議徹底停服藥物。徹底停服藥物的風險在於,身體血壓調節功能的減弱,不單單表現在血壓的降低上,在血壓升高時,也會很難調控下來,因此,合理用藥是關鍵,直接停藥往往不可取。
高血壓患者,要注意季節變換可能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現在是夏天,冬天的我們就先不說了。拿夏天來說吧,雖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但有些方面也是要多加註意的。夏天天氣炎熱,人也更容易出現急躁情緒,而急躁的情緒,不平和的心態,往往對血壓影響巨大,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對於血壓的調控,千萬不要忽視這種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影響,因此,不管什麼季節,保持平和心態都是很重要的。
另外,對於高血壓患者朋友,夏季也要注意不要貪涼,比如有的朋友雖然有高血壓,但身體還是自我覺得很強壯,夏天洗冷水澡也是覺得沒問題,但實際上,對於有高血壓,特別是心血管風險較高的朋友,夏季如果突然收到冷水刺激,引發心梗、腦梗的機率會大大增加,因此,還是不管多麼炎熱,也不要逞強洗冷水澡,這對血壓控制,心血管疾病風險控制,都是很不利的。
對於有高血壓的朋友,在夏季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夏季晝長夜短,現在雖然還不到五月底,凌晨4點半時已經天光大亮了,因此在夏季,建議有高血壓,以及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朋友,最好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清晨起床後,不妨在床上休息一會,再起床,不要起的太急,以免因清晨交感神經興奮而引起血壓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
夏季天氣炎熱,街邊的燒烤扎啤也都開始盛行,對於高血壓患者,不建議一次性大量飲酒,一方面飲酒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另一方面大量飲用啤酒,會使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的升高,不利於高血壓的控制,因此,對於愛擼串喝啤酒的朋友,如果您有高血壓的問題,還是要多加控制,儘量的少喝少吃,適可而止很重要。
回覆列表
對於大多數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來說,很多人的血壓在夏天的確會比其他季節(特別是冬天)要低一些。夏天血壓降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氣溫上升會造成人體末端血管擴張,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的阻力下降了,血壓也就自然有所降低。二是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就多,相應地流失的水分和鹽分就多;水分流失導致血容量降低,血壓會低一些;鹽分流失導致血管的緊張度下降,血壓又會降低一些。有些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夏天會比冬天地10-20個毫米汞柱,就是這個原理在起作用。
然夏天的血壓將下來了,馬上減藥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長期保持血壓的穩定達標才是高血壓治療的終極目標。血壓波動幅度過大,也是導致各種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主要原因。在夏天到來之際,高血壓患者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增加測量血壓的次數,看看自己的血壓到底降了多少?如果患者的收縮壓(高壓)連續一週以上都在120毫米汞柱以下,就應該考慮回醫院複診,讓醫生幫你調整用藥方案了。還有一些高血壓患者,服藥後出現了明顯的低血壓症狀,如頭暈、眼花、全身乏力的狀況,也需要立刻去醫院複診調藥。
總而言之,高血壓患者夏天的血壓的確會有所降低。我們首先考慮的並不是要不要減藥或停藥的問題,而是怎麼加強血壓監控的問題,預防血壓波動幅度增大或低血壓造成的危害。如果存在調藥的必要性,也不能擅自調整,需要到醫院找醫生幫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