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唐明國亮

    真實可信的史書當然首選“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24部紀傳體史書的統稱,按照各史所記朝代的先後排列,分別為:《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二十四史”共計3217卷(《漢書》《後漢書》《魏書》和兩《唐書》有復卷,實際為3300卷),約4700萬字(以中華書局點校本統計)。記述的範圍,自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明末崇禎皇帝止,涵蓋中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

    以“二十四史”為代表的紀傳體史書,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二十四史”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縱橫交錯,脈絡貫通,記載了各個朝代的歷史概貌;同時又以中國曆代王朝的興亡更替為框架,反映了中國錯綜複雜的歷史程序,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近四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並值得進一步發揚光大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 2 # 邪門正道

    No.1 實錄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實錄(chronicle of the reign of a monarch)。

    定義: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情況記錄或錄製下來。也是編年體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諡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在南北朝時期已有。

    實錄一般是在皇帝駕崩後,由下一朝的官員編寫,經過皇帝稽核,這個朝代完蛋後,再集合起來。以此來看,事件剛發生不久,所以實錄應該是很真的,但事實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實錄一般是由本朝官員寫的,大多情況下,就是他爹家崩了,他自己來審查實錄。無論如何,曾經的皇帝是你爹,哪怕他對你不好,你想要他的皇位,你和他也有父子情。簡單點,咋們打個比方,別人罵你爹,你高興嗎?

    所以,實錄不實。

    No.2 某某史(屬於斷代史)

    定義: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歷史的史書或史書體例。

    斷代史以朝代為斷限的史書。始創於中國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均屬此體。編年體和紀事本末體的史書,以朝代為斷限的,也屬斷代史。

    是的,從表面上看,斷代史似乎更真一點,沒有皇帝稽核,可是,真的是你以為的事實嗎?

    不然,所謂斷代史甚至是通史都有一個共性毛病:參雜有個人政治思想。

    如你所想,你看《三國演義》以後以為劉關張竟是如此兄弟,事實真的如此嗎?不然。可它卻無形之中影響了你,哪怕你知道這不是真的,但你也可能認為劉關張有私下交往,這就是人的定型思維。而且,你以為當時真的能暢所欲言嗎?難道你不知道《西遊記》因為一句“皇帝輪流做 明年到我家”被列為禁書嗎?

    所以,這類書即使再比實錄真也是有限定的。

    No.3 通史

    定義:“通史”可以理解為貫通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或世界的從最早文明到現在的歷史。

    這類書和斷代史毛病大體相當,不必多言。

    No.4 野史

    定義:野史即所謂的與正史相對的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有的具有真實性,而有的則有待考察。如《中華帝國野史》等。

    野史中的確比較活躍,可是會參雜更多個人的政治思想,會真嗎?

  • 3 # 鄉村A部落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魏書》《隋書》《舊唐書》是比較可信的史書。《史記》的真實性被考古證實了。

  • 4 # 隔壁老王談歷史

    篡改歷史,摻入假貨的成本很高,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歷史上有不少篡改歷史的事,但都會留下許許多多的蛛絲馬跡,如果不帶腦子去看史書,確實可能會中了篡改者的圈套。很多歷史小白喜歡胡思亂想開腦洞,殊不知史學大牛也同樣喜歡開腦洞,例如川本芳昭提出北魏孝文帝是奶奶馮太后的親兒子,田餘慶猜測桓溫是桓範的後人,仇鹿鳴也提出司馬昭可能暗殺了陳泰。但歷史大佬和歷史小白的腦洞的區別在於小白的腦洞通常是憑空產生,沒有什麼史料當證據,即使有也通常是曲解史料,常常是先有了結論,再順著結論去找對自己有利的材料。而歷史大佬們則是在掌握了巨量史料並對當時背景有了深刻了解的前提下,透過各種細微的證據和史料中不自然的部分,解構史料,對幕後的真相進行探究,補充史料裡所缺失的部分。前者的腦洞只能用來當做茶餘飯後的笑料,而大佬們的腦洞則會讓人驚呼說不定真是這樣。我曾經就看過蔣福亞教授分析歷史上的苻生並不是真正的暴君,而是遭到了苻堅的抹黑。他首先提出苻堅有過篡改史料的行為,這一點在《晉書》和《魏書》中都有記載。因而苻堅為了提升自己篡位的合法性,在史書中抹黑苻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接著他又分析哪些史料可能是被苻堅篡改過的,例如苻堅父子在《秦書》和《太平御覽》中都被記載相貌醜陋,但《晉書》裡卻記載苻堅骨相不恆,姿貌瑰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可見《晉書》的參考書目裡必然有經苻堅之手篡改的材料。《晉書》《魏書》《十六國春秋》裡都說苻生把殺人武器和刑具備置左右,但《晉中興書》中卻說這是苻生之父苻健做的事。因而這件事要麼是被修改過後張冠李戴,要麼苻生只是繼承了父親的做法(苻健在史書裡都是明君形象)。《魏書》裡說苻生殺害了重臣賈玄碩,但《資治通鑑》裡卻記載賈玄碩是被苻健所殺,而且前因後果寫得明明白白,合情合理。《資治通鑑》裡記載苻生繼位當年便改元,違反了禮制,但《晉書》裡卻記載苻生是在繼位第二年才改元的,罪名無法成立。各史書裡記載苻生繼位時發生天災,按照古人的思想,這都是苻生行為不端所引起的。然而事實是,這些天災在苻生繼位前一年就開始發生了,把鍋甩給苻生純屬亂扣帽子,這些對苻生不利的材料全部都可以找出與之矛盾的記載,可見苻生的形象明顯是有意被抹黑了。至於史書裡記載苻生誅殺了一批朝廷重臣,實際上這些人大部分是太后族人和六夷酋長。苻生因為天生殘疾(獨眼)從小就不受長輩喜愛,加之入主東宮的時間較晚,因而無甚威望。在其繼位之初,中書令王魚就藉口天象,要苻生“惠和群臣”,國舅強平要苻生“愛禮公卿“,”棄纖介之嫌,含山嶽之過“,”去秋霜之威,垂三春之澤“,意思是讓他老老實實聽話,聽任大臣攻擊,並放任貴族的不法行為。而苻生繼位僅兩年,宗室就相繼發生了苻菁、苻黃眉、苻堅三人的政變。至於梁安和雷弱兒等輔政大臣,早在苻健時期就有私通東晉的嫌疑。朝廷中的這幫人不是想讓苻生當傀儡就是想幹掉他取而代之,苻健在去世前也告誡苻生,如果這幫大臣不聽話就馬上動刀子,可以說苻生完全是在執行父親的遺命。至於歷史上的暴君們喜歡乾的那些事,苻生幾乎一件也沒幹過。他在位期間從沒搞過大規模的巡行,也沒搞過狩獵活動,甚至沒有主動挑起過一場戰爭。有關苻生的資料裡羅列了他的大量罪狀,卻沒有關於他窮奢極欲、大興土木以及隨意更改制度的記載。唯一相關的是苻生曾徵發三輔民眾修了一座渭橋,就這還被罵了。史書上記載苻生在位的兩年風雨飄搖,國家瀕臨崩潰,然而苻生在位期間卻令前涼稱臣,併成功抵禦了前燕的進攻以及前秦多年的死對頭羌族姚襄的進攻,還反將姚襄一舉消滅。而在消滅姚襄後,苻生既沒殺俘,也沒坑降,還以王禮厚葬姚襄之父姚弋仲,以公禮厚葬姚襄,並接納姚襄的弟弟們為部下。此外,十六國時期的異族政權大都有胡漢分治的政策,前秦也不例外。但前秦的胡漢分治政策從苻生時期開始便不見蹤影,如果是苻堅廢除了胡漢分治,那麼理應在史書裡大書特書,合理的解釋是苻生廢除這一政策的記載被掩埋了。而苻生的另一大罪狀則是好酒,問題是氐族人都喜歡喝酒,苻洪苻健苻堅都特別愛喝酒,苻堅甚至在統一北方後開宴會,下令群臣”極醉為限“。為啥這麼一個氐族人的共同愛好,到苻生這兒就成罪名了?誠然在位僅兩年的苻生論成就遠不及苻健和苻堅,但就其所作所為而言,也不應當被稱之為暴君。實際上蔣福亞教授並非第一個為苻生喊冤的人,北魏文學家楊衒之在其作品《洛陽伽藍記》中記載“苻生雖好勇嗜酒,亦仁而不煞。觀其治典,未為兇暴,及詳其史,天下之惡皆歸焉。苻堅自是賢主,賊君取位,妄書生惡。凡諸史官,皆是類也。”唐朝史學家劉知幾也在其作品《史通》裡說“昔秦人不死,驗苻生之厚誣也!”苻生究竟是不是一個暴君大家見仁見智,蔣教授也不過是提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我幾乎全文摘錄了他的論點是希望告訴大家,歷史是可以懷疑的,但如果懷疑,就一定要言之有據,而不是無端起疑。史書裡的任何不自然之處都會留下蛛絲馬跡,嚴謹的人要做的應該是發現、蒐集並破解這些蛛絲馬跡,而不是拿著隻言片語就想搞個大新聞,只為博取眼球,或者是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一句話就把所有史料的價值給否定了,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 5 # 樓外樓上樓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魏書》《隋書》《舊唐書》是比較可信的史書。《史記》的真實性被考古證實了

  • 6 # 老王談文史

    二十四史中的史記和漢書

    先秦歷史書只有左傳和國語值得一看

    貞觀政要

    萬曆十五年

    清史講義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 7 # 小齊剪輯1

    就連中學老師紀連海也耐不住寂寞,不去認真教學生,緊急跟風,把野史、正史、傳說、故事拼湊起來歪講,亦引起眾人青睞,轉瞬間成了名人。雖說教授先生們都客客套套地說:僅代表自己的判斷與分析。但誰又會相信呢?他們心底裡未嘗不是在說:我講的就是反映真實客觀的中國歷史,不容你非議。

    對於我們普通人歷史都未曾深學,歷史知識淺薄的很。但從我看來,他們所講的不應該稱之為歷史,確切的說應叫做“講述過去的故事”。因為歷史畢竟是歷史,不可以肆意編造,即使有自己的史觀,也離不開真實這一基線,而飄動過大。而故事則不然,只要滿足了受眾的獵奇心理,把正說成反,把白說成黑,把暴君說成仁者,把淫蕩說成貞潔,都未嘗不可。

    書載:文天祥被俘,對元朝丞相博羅說,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引喻大國的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你一胡人又知甚麼?然也是這就話,讓我們覺得中國的歷史也確實難以說起,如果我們仔細品味二十四史,就有這種感覺:中國史書的可信度太低了。

    首先,就《春秋》來講,在孔子以前,列國典籍守於史官,大事記於策,小事記於牘,未曾有真正意義上的史學著作,孔子按歲時月日,記遠近,別同異,使歷史系統化了,雖用魯國紀年,但據魯親周,所記之事兼及列國,成為中國的第一部編年史,也被後世史家譽為中國史學之起點,就是這樣一件好事,然由於是長著花崗岩腦袋的孔老二寫的,它的史學價值就大打折扣了。春秋二百四十年間,魯國見弒君有四(隱公、閔公、子般、子惡)見逐者一(昭公),見戕者於外者又一(桓公),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春秋》為親者諱,不見其文。閔二年,“狄滅衛”《春秋》為賢者諱而該書“狄入衛”。晉侯傳見周天子,《春秋》因不願損周王之尊嚴,而變為“天王狩於河陽”。同時弒君,卻有書“殺”書“弒”書“及”之分。春秋筆法亦來源於此。這不算最糟糕的,隨著漢代“罷黜百家,獨崇儒術”的帝王旨意下達,孔子的官帽越戴越大,御用儒者在孔聖人的光環下得到了實惠,對歷史的疑惑也不想有了。雖後有司馬遷只有一點點不敢苟同,卻丟掉了褲襠裡的命根子。其次,

  • 8 # 君臨天下小霸王

    這方面我學識很淺,只能說一下自己的想法。

    不知道答主更多的資訊情況,只能提供一些書目供參考。

    最“真實”基礎的史料:

    二十五史(中華書局)綠皮版,不過想看懂二十五史需要一點文言文閱讀基礎。

    不建議看資治通鑑,資治通鑑的編撰是編年體,很多資訊太碎片化,不適合作為入門學習讀物。

    還可以看看錢穆的《國學大綱》。

    極力推薦呂思勉先生《中國史》以及他寫的各種斷代史,可惜先生只寫到隋唐。呂思勉先生的斷代史內容很紮實,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 9 # 旃檀香嚴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合稱為“二十四史”。

    二、編年體史書——

    《春秋左氏傳》、《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長編》和《明通鑑》等等。

    三、典志體史書——

    《通典》、《通志》和《文獻通考》等等。

    四、紀事本末體史書——

    《左傳紀事本末》、《通鑑紀事本末》、《宋史紀事本末》和《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五、會要體史書——

    《春秋會要》、《七國考》、《唐會要》和《明會要》等等。

    六、史學理論——

    《史通》和《文史通義》等等。

    七、考史著作——

    《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異》和《廿二史札記》等等。

  • 10 # 雲天之巔古樹普洱

    什麼是真實的史書?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幾千年的歷史僅僅服務於當下政治的掌權者。

    魯迅曾經說過:史書都是給帝王將相歌功頌德說好話的,甚至有些都是憑空編造的。

    自從有了文字,就有了史官,既然是官,就是領取君王俸祿的,好的可以寫,壞的敢寫麼?

  • 11 # WILLSON39

    正如《人類簡史》中所說的:歷史只告訴了我們極少數人在做什麼,而其他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挑水耕地。然而,即便是隻記錄了少部分人及其事,我們往往也只能知道結果,而事情的發生、發展往往是不知道的。所以,真正真實的歷史恐怕只有皇帝起居行事錄,以及官員、文人的日記、奏摺、批語、大事紀要、志書等等了。

    作為歷史記錄或研究的書籍,比較真實而著名的可能就是《左傳》、《史記》、《資治通鑑》、《二十四史》等等了。

  • 12 # 奚譽賢

    真實的史書有很多類!不知道你需要看那一類的書?均為真實歷史書籍。

    兵家、法家、醫家、儒家、農家、道家、釋家、雜家、政治、軍事、科技、工業、術數、經、正史、年、野史、雜史、傳記、載記、地理志、官職、藝術、書法、詞、曲、詩等都有歷史。歷史分為現代史、近代史、古代史、遠古史。

    記載書籍:

    1.《史記》

    2.《漢書》

    3.《後漢書 李賢注》

    4.《後漢書》

    5.《三國志 裴松之注》

    6.《晉書》

    7.《宋書》

    8.《南齊書》

    9.《梁書》

    10.《陳書》

    11.《魏書》

    12.《北齊書》

    13.《周書》

    14.《北史》

    15.《南史》

    16.《隋書》

    17.《舊唐書》

    18.《新唐書》

    19.《舊五代史》

    20.《新五代史》

    21.《宋史》

    22.《遼史》

    23.《金史》

    24.《元史》

    25.《明史》

    26.《清史稿》

    27.《新元史》

  • 13 # 使用者67724358697

    即便是史書,隱藏的東西多了。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西安關中是中國最典型的“馬爾薩斯陷阱”存在地區。

    縱觀歷史: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果然,民國18年,陝西西安關中地區再次發生大饑荒。

    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 14 # 94310417小云

    凡是當代人寫當朝事的多真實可靠,如司馬遷寫的眾多漢史本紀和人物本紀是真實的,班固寫的後漢書也是情景見現,以及陳壽寫的三國志也是真實性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渥巴錫如果在國外過的好,他還回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