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鐵嶺鋒
-
2 #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因為在英國,很多二傳手三傳手以上的感染病毒的患者,他們還在潛伏期還沒有大規模爆發病毒,若真到了不可控制的那天,死亡的人數還是個未知數。
-
3 # 簡單ZJW
這裡很多回答給人的感覺好無奈的?都用著現代文明的科技,說些愚昧無知的話。談起國外的疫情就興奮不已,巴不得所有國家都被疫情拖垮,唯神州獨善其身,可能嗎?,殊不知這些行為只能說明其動物的特性,根本不屬於人類應有的情感。
-
4 # 住九樓沒電梯
病了不去醫院,死在家裡或者野外,為什麼要統計呢?這樣確診率和死亡率看上去就低了,這樣群體防疫的好處就有證據了。
-
5 # 未名體育
英國“集體免疫”措施下,感染和死亡人數偏少原因很明確……
最新疫情資料顯示,英國昨日確診病例日增超過了4200人(連續多日維持此資料),累計確診已超4.2萬人死亡超過4300人,資料顯示英國國內疫情形勢嚴峻、不容樂觀,但和疫情重災區義大利、西班牙甚至是德國比較起來,其資料還是“相對漂亮”的……
疫情蔓延之始,英國採取的“集體免疫”措施,對疫情不檢測(甚至不統計)而是寄希望於自然的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而英國王子查爾斯、首相鮑里斯、衛生大臣漢考特接連確診中招,已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英國疫情的嚴重性,也更有理由懷疑英國疫情資料的準確性……
英國之所以採取佛系免疫措施防疫,並非主動選擇而是被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其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就是揹著揹包從首相府後面小跑溜走的那位)還是說過實話的,3月中旬時他曾解釋說,(當時英國確診累計1140人)因為政府診斷能力有限,有大量病例沒有納入統計,真實情況可能是這個資料的10-20倍……因此,面對已然無處不在的新冠病毒,英國政府決定放棄阻斷病毒傳播……
這應該是英國疫情資料“漂亮”的最重要的原因——不檢測不統計(義大利同樣有大量甚至連檢測都來不及做而死在家中的病例),而這背後是國家醫療體系的崩潰及對國家經濟、穩定單方面訴求的反映……也正是如此,他們在習慣指摘中國“動機”的同時,甚至連中國確診病例總數也是相當懷疑,認為中國實際確診病例應是8萬例的15倍到40倍(怎麼也要超過他們隱瞞的倍數的)……
英國疫情之嚴重和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應該是同樣水平,最多是有時間上的些許差異……從3月下旬開始,英國防疫也不再佛系,全境封鎖三週禁止兩人以上聚會,要求全民居家隔離,以此降低傳播風險,遏制疫情蔓延速度……同時,英國檢測強度力度也有所提升,資料大幅攀升自是難免……
-
6 # 成長與文化
因為我的孩子現在愛丁堡大學讀博,所以有第一手資料。實際上,英國政府的權威有限,鮑里斯的所謂全民免疫早就被英國民眾罵翻了。愛丁堡大學早就停止面授課了,蘇格蘭很早就嚴控入境,包括從英國其它地方入境蘇格蘭,都要進行檢測,陰性才放行。是那種不用下車就可以快速檢測的。孩子學費中包括醫療保險,所以檢測和治療都免費。愛丁堡生活基本正常。超市裡什麼也不缺,價格也與平時一樣。唯一就是目前口罩不好買。好在中國疫情期間,孩子買了100多口罩,本來打算寄給我們,我們不需要了,孩子就自己留下了。現在當地人也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了,估計是不好買,很多人圍著大圍脖擋住口鼻上街。孩子明年博士畢業,所以肯定這次不跟著湊熱鬧回國,據報道,中國目前還滯留在國外的留學生142萬,感染者共計36人,其中已經有11人痊癒。當地中國留學生經常得到中國住愛丁堡領事館關照,非常安全,比長途趕路回國要安全得多。最關鍵的是,我們都是工薪階層,靠家裡傾力相助和孩子自己在那裡打工,才得以學業,絕對摺騰不起,耽擱不起半點學業。向愛丁堡大學的傑出校友鍾南山院士學習,爭取早日學成歸國!
-
7 # 巴特爾漢
中國的外交國策就是不干涉別國內政。我們有些媒體和個人不要對其他國家的抗擊疫情的策略辦法指手畫腳的,會讓他們感覺不舒服,感覺是在干涉他們國家的內政,於是就會產生各種聲音。而我們又是出於好心好意,但是別人不領情,有時會鬧個大紅臉。其實我們也可以靜靜地觀察外國的抗擊疫情的辦法,可能和我們的不一樣,但是也一定會給我們帶來啟迪。任何事務都有其兩面性,甚至多面性。如果中國在這個初步防疫時間段過去後的這段時間內,我們的新冠病毒疫苗還沒有研發出來,而西方已經完成了群體免疫,到那個時候我們就被動了。到時候西方人已經不怕病毒的感染了,而我們卻還在靠醫治,我們就很難與西方競爭。所以,我們一方面要加快、加強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的速度,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說群體免疫就不對,就不好。以免事後落下笑柄。
-
8 # 掙脫枷鎖的囚徒英國採取全民免疫,感染和死亡人數較義大利、德國都少,為什麼?
首先,“英國採取全民免疫”的說法真的冤枉了英國。
實際上,英、美、法、德等西方主要國家採取的防疫策略是一樣的,因為他們信奉的是同一個流行病學理論,即大流行是不可控制的,人群的普遍性感染是遲早的事。
而所謂群體免疫僅僅是大流行通常的後果。
英美法德,乃至整個“西方”世界,都將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對於新冠疫情,整個西方世界出現了顯著的集體性誤判。
早在二月初,我曾經多次對人說,歐美國家被新冠傳染性不強(當時WHO和國際社會普遍估計其R0僅稍高於流感,在1.2到2.4之間),致死率很低(普遍認為病死率低於1%)的不靠譜說法給“騙了”。
歐美國家普遍的沒有正視這是一種全新病毒引起的高傳播性的呼吸道傳染病,全球大流行完全不可避免,而病死率又遠高於流感這一樣一個簡單的基本事實。
即使到了2月下旬,南韓、伊朗,義大利開始大暴發,西方國家仍幾乎無動於衷,沒有采取積極的防疫準備。
而在當時,特別是義大利出現大爆發後,答主就意識到全球大流行已經迫在眉睫。
因為,雖然經濟陷入衰退,但是,作為世界中心的歐洲主要大國之一,義大利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員往來不是武漢所能比的。
尤其是,歐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歐洲國家之間幾乎沒有國界可言,各國之間的公民在歐洲各國穿梭就跟鄰里間串門一樣隨意。
而懶散的義大利人即使經濟不景氣人習慣滿世界瞎溜達。
因此,義大利疫情的大暴發,就意味著歐洲的大暴發,乃是世界的大暴發。
疫情的發展逐步驗證了答主的預判,進入3月份以來,尤其是3月下旬以來,整個西方世界紛紛陷入大暴發之中。
而當暴發到來,這些歐洲國家仍拘泥於傳統流行病學理論,對中國嚴格的社會隔離成功控制疫情的經驗視而不見,頑固採取不檢測,不隔離,僅僅適當社會疏遠的緩解策略。
實際上就是允許疫情在社會一定程度的自由蔓延,所謂防疫只不過就是延緩疫情的高峰,避免超出醫療承受能力造成醫療踩踏。
這也就註定了所有這些國家必然都是疫情重災區。
加之,病死率明顯高於預期,因而造成嚴重的死亡。
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
直到疫情發展到大批次死人,這些國家才開始採取相對積極的防疫策略,開始加大檢測力度,和社會疏離的嚴格性。
但是,大錯已經鑄就,災難已經無可避免。
美國,法國,德國,這些國家無一不是如此。
英國的疫情不過稍微延後一點而已對於英國來說,相對於義大利的近鄰西班牙、法國、德國來說,由於地緣關係的因素,受義大利影響的程度要小一些,因而疫情暴發稍微晚一些。
但是,由於英國是幾個西方大國中防疫最為佛系的國家,疫情自然不會輕,反而應該更重,只不過時間上稍微延遲一些而已。
最近幾天,英國無論從每日新增檢測陽性例數還是死亡人數上都開始快馬加鞭的快車道,就是明證。
甚至,最終,英國的疫情可能是歐洲幾個大國中最重國家之一。
疫情規模和病死人數即使會稍低於義大利,但不會低於德國,相反應該更高一些。
-
9 # 歐羅足球軍事
義大利出現抗體人群,真的可用抗體療法嗎?
義大利竟然有疫情抗體人群!有抗體,也許是好事!但是,這事分兩頭看。
第一這是表明該地區疫情比我們可能還早!大家看過生化危機,抗體僅僅能在少數人,如他們真的有抗體,那麼,對疫情研究疫苗很有幫助!
第二,這個抗體是否適應所有種族或人群,這個需要考慮!目前這個病毒,並非源自武漢,可能最早的在全球其它國家出現,所以,目前看抗體是否有效,有待商榷。
美國和英國,就是提倡抗體療法的主要國家,後來,包括巴西,目前看,抗體自我免疫療法和等死並沒差別!
還是那句話,華人自己的痛,自己傷,我們要加快疫苗研製工作!
回覆列表
英國感染死亡人數比義大利、德國都少只有一個原因——時候未到。
眼前的資料不代表真正的疫情,三月初伊朗的確診死亡病例在全球除了中韓,數他們最高,但後來他們後繼乏力確診病例被義大利、西班牙、美國、德國、法國甩了一倍兩倍4倍!死亡病例連英國都超過了他們。美國上月8號前才幾十個確診病例,排在第二十多位比他們都低,現在是幾十萬全球第一,但死亡人數還不及意、加,時候未到。
英國的那兩個指標低,絕對不是那個群體免疫,真讓英華人口免疫力曾強了,而是那個政策種下的疫情種子才剛剛開花,還沒正式掛果,展示不出多少收成來。英國的群體免疫比瑞典的直接投降,還稍微負一點責任還要隔離救一下,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新冠病毒感染者獲得的不是免疫力,而是不死也得扒層皮,那種人為的不可逆的傷害,是削弱英國的國力。
他們曾憑藉孤懸海外的優越條件,獲得了得天獨厚的抗疫優勢,使自己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長期低位徘徊。而這個群體免疫政策的實施,3月10號,讓1千多個跑毒的在義大利倫巴第大區滑雪者,直接飛回英國未接受任何檢測就分散到各地,自由的傳播擴散疫情去了,又得到政府舉辦的兩場半程馬拉松,和一場大型音樂會的有力配合。
現在的確診病例中,包括聯合王國王儲查爾斯,首相約翰遜和衛生大臣,都應該是那三次大型活動後的直接間接被感染者,毫無疑問的這幾位王冠人物戴上新冠被及時發現,其餘被間接感染者,還在茫然無知的繼續給英國擴散積累,更大規模爆發能量的疫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