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大江
-
2 # A奔跑的孩紙
1、黃曆,又稱老黃曆,兩者是同一種曆法,沒有區別。
黃曆作為中國古代傳統的歷法,原叫皇曆,古代帝王遵循的行為規範的書籍,不但包括了天文氣象、時令季節,還包含了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的一些禁忌,由於它是欽天監計算頒訂,並由皇帝頒佈,因此稱皇曆。辛亥革命以後推翻了帝制,取諧音把“皇曆”改寫成“黃曆”。
之所以稱為老黃曆,是因為黃曆為舊年的日曆,比喻古老。
2、萬年曆:中國古代傳說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陽曆,記錄一定時間範圍內(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體陽曆與陰曆的日期的年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詢使用。萬年只是一種象徵,表示時間跨度大。
黃曆屬於萬年曆的一種。
擴充套件資料:
在現代,黃曆的主要內容包括:公曆、農曆和干支歷三套曆法,與干支、二十四節氣、十二神、星期、方位等等。即古代華人民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記在日曆上,作行動指南。
中國傳統的歷法,基礎則是天干地支的排列組合與迴圈,迴圈意味著週而復始,同時也意味著再現。正是這種“再現”,讓擇日避忌有了意義。古人制定曆法,確定吉凶之日的根本依據,就是日月星辰。
有關黃曆的研究,除有助於人們更具體地瞭解術數在社會中的傳遞方式和其影響的層面之外,也有很好的機會把它變成一把開啟瞭解古代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之門的鎖鑰。
老黃曆,在封建時期由皇帝頒佈,所以又稱“皇曆”。
在西漢以前,中國有6中曆法,有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傳說最早的歷法是黃帝創造,所以古時候的人們把曆法叫做“黃曆”。
黃曆主要內容包括:二十四節氣、吉凶宜忌、衝煞、合害、納音、干支、十二神、值日、胎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歲、三元九運、玄空九星、星期、生肖、方位等。
從唐宋開始到元明清,民間存在了很多的盜刷的黃曆,因為那個時候很多平民買不起收不到皇帝官方推出的歷法,所以民間的人就自己印刷(民間印刷的歷法中增添了不少與趨吉避凶相關的規則和內容,就是我們現在看到了婚嫁喪禮等),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盜刷會受到很大的處罰。到了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提出了“陰陽合曆通書”,使用西曆。由於民間印刷的人太多了,一部分就借用黃帝的名號,把皇曆叫做黃曆。
所以黃曆和黃帝其實沒有本質的聯絡,只是民間的人編造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