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棟樑151
-
2 # 世界史圖鑑
海洋確實保護了日本,而且日本文化對海洋的崇拜也是顯而易見的。
這體現了,古代日本人的時空世界觀和生死觀。在日本上古神話當中,關於海洋的記錄比重相當大,而且承接日本原始神話的神話體系,它的主要場景也是大海。這也體現了日本古代文明的海洋成就在日本民族性當中的意識存留。
日本屬於島國,文明發端以後雖然農業一直在發展,但是對於海洋的依賴依然是日本人生存的主要索取方式。在日本文明成型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對自己文明的記載逐漸轉向了國家和階級。但是當日本向外探索甚至擴張的時候。海洋則從原先的障礙變為了後來的保護傘。
日本作為亞歐大陸東端的島國,在技術還沒有成熟的時候,想要進入歐亞大陸則必須在北海道向北進入如今的俄羅斯。後來這一通道由於自然原因而被封閉,所以日本文明前半期的發展都是相對獨立的,不能說與其他國家一點接觸也沒有,但是這種接觸並不是大規模的。
我們的唐朝時期,日本才第一次組建了自己的艦隊,並希望在北韓半島站穩腳跟。隨後與唐朝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海戰日本戰敗。他們看到了一個先進文明的強大,也希望自己能在這個先進文明的發展中,獲得有助於自身的發展。隨後就出現了,大規模的遣唐使。唐朝和日本的發展才在官方和民間最廣泛地流傳起來,日本也因此成為律令制的國家也就是一個封建法治國家。
海洋對日本這重要性在此時也逐漸凸顯出來,隨後中華大地上進入了各民族混戰的時代,各地的割據政權都認為自己是正統而相互攻伐,而此時的日本依然可以避免戰端,雖然日本列島內部也出現了諸侯並起的局面,律令之廢弛,中央權力衰落。但是日本依然不必擔心外敵的入侵。即便元朝成型的兩次大規模征服運動,日本也因為海洋和颱風的關係成功阻擊了元朝的進攻。此後日本一直認為自己是真正的文明繼承者與傳承者。
對於此後的元明清三代,日本已經不再出現崇拜這個已經在他們看來蠻夷化的老師。
對於現代的日本而言,海洋對日本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概念當中日本是一個土壤貧瘠的島國,必須要透過對外侵略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但是在現今這個和平的年代,我們甚至也可以說日本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由於日本知道自己的列島並沒有太多的自然資源,所以日本很早就把眼光放到了海洋上。海底豐富的油氣資源礦產資源漁業資源都是日本爭奪的物件。
如果我們以一種叫落後的眼光看待,認為日本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國家,恐怕也是不理智的。日本人對於自己土地上僅有的資源的保護與對周邊國家資源的瘋狂掠奪買賣,並且極力爭奪自身的海洋權益,這都使得日本的資源人均保有量高過周邊國家。尤其是海洋文明時代,尤其是現在這個世界互聯的時代。
對日本來說,它自身的發展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並沒有因為從原先的資源貧瘠到現在的資源富餘而產生任何自大的想法。相反,日本還將國家的主要部門全都傾注於科技生物等領域。資源的收集能夠滿足日本的生存,而科技的發展則能夠助推日本的競爭。真正資源貧瘠的國家並不是那些國土上沒有或缺少礦產資源的國家,而是自以為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國家。
不僅沒有危機感,而且還在為自己的所謂多少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而自喜。
一個真正為自己民族和國家未來謀劃的國家,從不會說自己是地大物博。日本如此,美國也是如此。美國自身的油氣資源,稀土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卻想方設法的利用別國資源而保護本土資源。所以在這個全球互聯的時代,在海洋文明的競爭時代,資源的豐富與否不在於是否存在與自己的領土範圍內,而是自己能夠呼叫的資源。日本在這一方面做的很好。
-
3 # 文史走馬燈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實際上對於海洋是否保護了“日本島國曆史和文明”的傳承這個問題,要具體時間具體分析。因為時代造就了歷史,而時代又是風雲變幻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世界的局勢變化與技術革命的到來,都會影響到歷史的程序,以下通過幾個方面來說一下。
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的日本:本土島國文明的茁壯成長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雖然日本也曾和中華文明之間有過些許的聯絡與交流,但是作為島國的日本,依舊以原生文明的方式在進行著歷史的傳承,此時因為航海能力的限制和其他的政治因素,其他國家對於日本難以產生直接的影響。雖然也會有文化方面的間接影響,但是卻仍舊沒有改變日本作為一個島國所傳承的主流歷史。而這就是海洋保護的最好例子,就拿最典型的例子來說吧,元世祖忽必烈兩次進攻日本,都是被海上的”神風“,也就是颱風原因,而被迫撤退,不得不說日本島國之所以沒有滅亡,當時正是因為受到了海洋的保護。
而正是因為人類在當時還不具備穩定的航海技術,且海洋又兇險萬分,所以日本的島國文明與歷史,才能夠有條不紊的緩慢發展,雖然其中也有受到過東亞諸國文明的影響,卻還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作為主線。
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的日本:主體已經形成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海洋對於日本的保護也同樣的重要但是卻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這一階段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明朝時候,沿海地區的倭寇戰爭了,明朝當時的國策是抵禦倭寇,這個策略是防守性質的,因為明朝自己也很明白,沿海之所以倭寇猖獗,是因為內外聯合的緣故,為的是逼迫明朝朝廷允許海上私人國際貿易。而攘外必先安內,因此明朝超朝廷才只是以抵禦倭寇為主,而不是直接攻打日本。
這個事例,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航海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東亞各國之間的地理屏障已經不再那麼難以跨越了,但是也還是有的。所以海洋對於日本島國的保護,就不是絕對的因素,而是一個相對的因素,作為一個參考而已了。而在沒有重大入侵的情況下,日本本土的文明傳承也已經成熟,已經別具一格,所以也不會有非常重大的變化了,其傳承和連續性自然是可以得到保障。
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深遠的衝擊了日本島國曆史的程序這一時期最主要的事件就是“黑船事件”了,西方資本主義強國用堅船利炮敲開了鎖國200多年的日本國門,1853年,美國海軍將領馬修佩裡,駕駛四艘蒸汽船,進入日本江戶海灣,迫使日本對外通商,日本舉國震驚。
此時的海洋實際上已經從一個不可跨越的自然地理屏障變成了一個便利的通行之地,日本本土島國文明和歷史,註定會接受世界各地的文明和歷史潮流的猛烈衝擊,這個時代,可以說大多數的國家的命運都是如此,地理屏障作用的減弱是國家命運重新洗牌的開始。而在經歷了深刻的社會變革之後,日本的歷史程序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島國曆史的傳承自然是還在繼續,連續性也沒有斷(沒有被滅國過),但是外來文化的衝擊,卻已經對這個島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麼日本的島國曆史傳承和連續性,是否就由此而被顛覆了呢?這倒不見得,就像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的題目說的一樣:“叩關150年,日本仍然是和魂洋才”。究其根本,日本這個國家的內在精神實際上還是原生的東亞島國文明,和西方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
4 # 被打扮的歷史
這應該是肯定的了。
在古代由於造船和航航技術的落後,日本就像一個孤獨的大陸一樣,與外界不往來。
在這種情況下,有利的一方面是增加了一項保護屏障—大海,不易於被外界侵略,這方面的明證就是元朝對於日本的征服兩次敗於颶風,也造就了日本的颶風崇拜。
不利的一方面是,獨立發展的文明或社會會由於缺乏外界的溝通,交流和刺激,導致社會北部的革新變的及其緩慢,這方面極端的例子就是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歐洲開始美洲的殖民還處於部落社會,最終也導致了衰落。日本事實上也一樣,想一想日本第一次被中國所記還是在中國的三國時代,當時日本類似於中國的部落時代的末期,非常的落後,這也是後來日本在唐朝時期向唐朝挑戰的原因—落後導致了無知,正所謂無知者無畏吧,當然日本的幸運是他還是很快的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努力的向外界學習,最終拜託了自己的落後低位。
毫無疑問,大海是日本古代歷史的保護者,但也要注意到過渡的保護就是一種傷害,畢竟人類是要在不斷的溝通,交流和災難中不斷進步和完善的。
-
5 # 無法迴避的歷史
在西方的堅船利炮到達東方之前,環繞日本四周的大海的確是其天然屏障,比如在元朝時期,如果不是有大海做保護,日本早就就被蒙古人滅了。但是到了明治維新時代,日本人深感四周環繞的大海反而成了可以被獵強任意攻擊的軟肋。這也是迫使他們後來極力要佔領北韓,甚至中國北方的原因之一。日本的文化也是在明治維新之後徹底與亞洲國家脫鉤並加入歐洲的!
回覆列表
日本是島國,海洋的碧水藍天,直接關係到日本人民的生死存亡,保護了海洋就是保護了日本自己。也保護了周邊國家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