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小孩子因為缺乏是非觀,很多小孩子都有偷拿別人東西的經歷,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成了家長們非常頭疼的問題,你覺得這樣做才是正確的方式呢?歡迎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1
回覆列表
  • 1 # 冰城老孔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要一定要冷靜處理,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孩子“偷拿”的動機是什麼?歸納起來無非以下幾點原因:

    二、家長過多的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給孩子很好的關注和愛

    有些家長因為工作關係,沒有抽出時間很好的陪孩子,平時孩子的很多訴求得不到滿足,因此,當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時,就會“順手拿回來”,因為他們知道跟爸爸媽媽說了也不會給買,他們就選擇了一種最直接的方式,他們的出發點只有一個: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

    三、孩子收到了錯誤的引導,建立了錯誤的認知

    我有個朋友特別喜歡踢球,有一天他帶著孩子一起去球場踢球,孩子就在場邊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臨回家的時候,孩子跑過來給了他半瓶礦泉水,他正好也渴了,剛喝了兩口感覺不對勁,就問孩子水是哪裡來的,孩子就說是從球場旁邊的超市買的,孩子邊說還邊從褲子口袋裡掏出了8元錢,說是阿姨找給他的,他感覺很吃驚,因為孩子才剛剛6歲,身上根本沒有錢!經過詢問才知道,孩子是從別人的包裡拿的,包是他隊友的,他趕緊把隊友拉過來,跟人家道歉,並把錢還給了人家。後來經過交流才知道,之前有一次他們比賽的時候,孩子在場下餓了,隊友從包裡拿了錢領著孩子一起去買了點零食回來,結果孩子就建立了這樣的認知:隊友的包裡有錢,可以買好吃的……

    綜合以上三點,我建議家長們應該做好以下引導:

    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透過正確的方式獲得

    無論是平時在家裡玩,孩子在外面和陌生的小朋友們玩,要多引導孩子,讓其分清“你的”“我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使喜歡也不能“不打招呼”,一定要徵得他人的同意才可以。

    要多關注孩子的訴求,不能所有的訴求都選擇拒絕,不可以忽略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當中,對父母的依賴是與生俱來的,看到他們喜歡的東西,他會認為爸爸媽媽買給他是靈所當然的,因而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要玩具就訓斥,每次孩子要東西都選擇拒絕,久而久之孩子就覺得爸爸媽媽是不愛自己的,自己是不被關注的。

    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動機,不可以責罵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籤

    有什麼事情第一時間找爸爸媽媽,不能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是不禮貌的!一定記住,不可以罵孩子,也不能打孩子,更不能給孩子扣上“小偷”這樣的標籤,這樣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孩子會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小偷”,從而變得自卑起來。

  • 2 # 人海尋夢1

    小孩偷東西主,要是他們的父母經常沒有滿足孩子的需求,導致孩子渴望要的東西沒有得到滿足,只有從別人那拿到的東西滿足自己的追求,做父母要儘量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再做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看到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要去拿,然後回家父母儘量去滿足,引導正確方向,。,。。!

  • 3 # 臉譜9

    小孩子很小的時候分不開你的我的觀念,需要父母隨時引導。我兒子三歲,從小我告訴他別人的東西,超市的東西不經允許不許帶回家,想要的話可以問媽媽要,現在別人給他玩具,玩一會兒,回家的時候就主動放回去,不需要再囑咐了

  • 4 # 謎婷幼教小課堂

    面對孩子悄悄拿走別人物品的這個行為,該怎麼辦呢?對症,我們才能下藥。

    自我意識產生

    一、概念:

    孩子透過佔有屬於自己的物品,當這個物品完全屬於自己時,孩子能感受到“我”的存在。

    二、案例

    子恆兩歲四個月開始入園,剛入園時,把所有的東西都佔為己有,認為自己喜歡的所有的物品都是自己的。

    三、該怎麼辦?

    1.反覆給孩子建立“我的”和“他人的”概念

    2.用身體帶著孩子來感受。

    三歲以內的孩子,我們通常用身體直接帶著孩子來感受,言語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比如,孩子拿走了別人的物品,我們帶著孩子,讓孩子親手把物品交還給別人。讓孩子用身體來感受: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

    3.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可完全支配的物品。

    玩具給到孩子,請尊重孩子物品的所有權,讓孩子體驗佔有物品,完全支配物品的感受。幫助孩子建構價值感與存在感。

    4.不對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佔有敏感期

    一、概念:

    佔有敏感期的孩子,他會透過佔有物品來感受自我的存在。開始強烈的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

    這個玩具是我的,我完全擁有它,可以自由支配他。孩子透過這個過程來認識這是我的物品,我是存在的。

    二、案例

    八月3歲半的時候,忽然非常想要佔有別人的物品。

    八月在戶外看到別人玩玩具時,自己也想玩,8月就會趁這個人不注意,偷偷的把他的玩具放到自己的書包裡,謊稱這是自己帶過來的玩具。

    三、該怎麼辦?

    1.儘可能給孩子提供可完全自由支配的佔有物

    2.不對孩子的行為貼標籤。

    3.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權。

    尊重孩子的物品所有權,包括尊重孩子把物品分享出去,或尊重孩子丟失損壞物品等行為。

    倘若某件貴重物品不能由孩子完全支配,請務必提前知會孩子。

    物品支配權得不到滿足

    一、概念:

    孩子在家想要獲得玩具、食物非常困難。孩子在家表現不乖,媽媽就會扣掉孩子的玩具獎勵,或者媽媽心情不好,也會扣掉孩子的獎勵。

    孩子在家想要得到玩具,實在太難了。即使能得到玩具,也是媽媽希望他選擇的,並不能完全自由選擇。

    孩子沒有辦法完全得到物品的支配權,或者這份物品得來太消耗尊嚴。

    二、該怎麼辦?

    1.在規則內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權與支配權。

    2.與孩子共同協商制定購買物品規則。

    3.自然後果法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

    孩子為得到別人的玩具,答應送一個新玩具作為交換。則讓孩子履行諾言,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一個新玩具歸還。

    孩子把別人的玩具帶回家,也讓孩子親手歸還或用自己的玩具作為交換來歸還。

    尊重孩子的物品權,能讓孩子有尊嚴的活著,感受自我的存在感與價值感,永葆善良。

    一點願景

    你還有什麼方法呢?

    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願每個孩子都擁有五彩繽紛的童年,

    願每個生命都能被愛所照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高溫下,跑步應如何安全的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