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野釣行者徐

    一、釣鯽魚如何選位

    釣鯽魚選位要選草邊、岸邊,選旮旮旯旯的地方。比如說在湖泊、水庫等大水面釣鯽魚要找和大水面相連的溝溝岔岔等區域性小水面。如果沒有溝岔就要選靠近岸邊的凹處,離岸不要太遠,最好選在草邊或者是與大水面相通的草洞,只要有適當的水深越是靠近草或岸越好。水深根據季節不同可選擇1米到3米之間(最多不超過5米),但選擇岸邊時,儘量選擇凹處,諺語云:“鯉魚釣凸,鯽魚釣凹。”

    諺語中說的“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雖然說的很好,但在實際應用中卻有很多非常實際的細節問題需要注意。

    中國地域遼闊,960萬平方公里雖然都是同一天立春,但各地的溫度卻差距很大,而且從立春到立夏有兩個多月的時間。要說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全國各地釣魚都要釣灘顯然是荒唐之說。所以“春釣灘”只是個廣義的說法,要求更確切些就必須根據實際溫度來決定。

    之所以要春釣灘的原因很多,但起決定因素的只有兩點:一是到了春季溫度回升淺灘比深水處水溫升高的要早,淺灘處的水溫高於深水處的水溫;二是水中的各種生物經過了漫長的冬天到了水溫回升的季節,哪裡水溫高就到哪裡去;所以魚到水溫較高的淺灘不僅可以找到更適宜自身溫度的生存環境,還可以在那裡找到其它浮游生物來填飽餓了一冬的轆轆飢腸。

    雖然魚有三趨(趨溫、趨氧、趨食),但在不同的季節卻有主次之分:冬春季節主要趨溫,要以溫度為主要依據考慮選擇釣位;盛夏主要趨氧,在炎熱的夏天要以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作為選擇釣位的主要依據,比如選草邊,選下風口;而到了秋季,魚為了儲存足夠的越冬脂肪要大量進食,因此主要趨食,那裡食物豐富就到那裡去。比如迴風灣(水面上積存漂浮物多的地方)、大樹下。選擇岸邊的大樹下要看當天的風向,如果是南風就要選擇南岸的樹下(以此類推),若是兩到三天風向不變效果更佳。“夏釣潭”也不是絕對的。比如陰雨天氣或者有風的天氣,選擇有長出水面的草旁或迴風灣效果會更好。

    釣魚的選位非常重要,但也是釣魚技術中最難掌握的一個環節,要選好一個釣位,特別是選準一個好釣點(下鉤點),要根據季節、天氣、風向、地形、水情、魚情、垂釣者的多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來考慮,不可死板硬套,要在長期的垂釣活動中多留心,總結積累經驗,切不可每到一處就急忙打窩,要在選擇一處釣位之後先安好竿線試探水下地形,選準了下鉤點之後再決定打窩點,做到有的放矢。

  • 2 # 阿良釣魚

    1,深水涼,淺水熱,氣溫高時鯽魚在深水裡會待得比較多,到淺水的時間很比較短,所以選擇在深水裡釣鯽魚。

    2,如果河裡的水退了,鯽魚就會受到驚嚇,這裡合群的鯽魚就都散開了,在到處遊蕩不會集中在一起,所以才說水寬魚就少,漲水的時候,寬水的鯽魚就都將集中起來,會爭著覓食,所以漲水時多半魚覓食都比較困難,這時就會比較容易上鉤。

    3,草窩即水中厚水草處,氣溫高時,有較厚水草的地方,鯽魚就喜歡待在水草裡面,因為這些厚水草不但能夠蔽Sunny,而且還能淨化水質,透過光合的作用,產生化學作用,就會產生氧氣,鯽魚就會很喜歡在那裡待著。

    4,釣活水,就是水在不停的流動,水溫又不高,比較清涼,魚就喜歡在這些地方活動。

  • 3 # 魚樂有漁

    炎熱的夏天溫度比較高,就不太適合釣魚了,太熱會導致魚兒不開口,尤其是大鯽魚在這時候就很難釣了。

    晝夜溫差的原因,導致魚群所在的位置也會發生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去思考魚群位置變化了,它們會選擇哪裡呢?我們瞭解了魚群的位置,才能知道釣魚時應該怎樣去選釣位。夏季哪些地方大鯽魚會比較多,早上、中午、晚上垂釣鯽魚時怎麼選擇魚兒多一點的釣位?下面咱們來聊一聊。

    在炎熱的夏季,早晨釣魚,我們認為應該釣淺、釣近。原因是:因為在夏季的早上、魚兒從習性上來說、會很早的從相對深處遊向淺灘岸邊、這裡早上的溫度起來後在光和作用下所產生的氧氣會更濃、會讓魚兒感覺更舒適。再就是早上經過一夜風吹、水的流動、岸邊的食物會更加充足豐富。早晨的魚兒對食物不挑剔。我們在垂釣時、可以選擇3.6米或4.5米的釣竿選擇有水草的近處垂釣。在此過程中、因為魚兒離岸邊很近、我們在走動說話的時間、聲音都要儘量的小而輕、中要因為我們人為的原因讓魚兒受到驚嚇而遊向深處、影響我們一大早上的釣獲。

    在炎熱的夏天,如果非要選擇中午作釣,30度以上的天氣,要選擇相對涼爽的位置作為釣位,夏季的中溫度很高,水經過一上午的暴曬溫度也升得很高了,我們就要選擇涼爽的水域來垂釣。比如樹蔭下,橋洞這些位置就會比較涼爽。水深也沒必要選擇很深的區域,2米以上的水深就很不錯了,儘量選擇早晚作釣,中午太熱了,魚兒受不了,人也受不了。

    夏季垂釣鯽魚,最適合的就是夜間出釣。這時我們應該選擇釣近不釣遠。因為在夏季6點以前,氣溫慢慢變低了,水溫也下降了,不管是鯽魚、鯉魚,都有溜邊的特點,在天色慢慢變暗的過程中、它們也慢慢和遊向了近處、並會有魚星氣泡產生。這時我們就要仔細的觀察這些細微的變化、隨時做好提竿中魚的準備。(夜釣不要孤身行動,安全最重要)

    夏季作釣鯽魚,溫度是很重要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時間、溫度要選擇適合的釣位,適合的水深,如有不對,請大家批評指正。

    最後祝眾釣友大鯽大鯉。

  • 4 # 戶外123456789

    1.選擇下風口,凹位置。

    2.水深選擇2-3米左右。

    3.水草邊,進水口也是首選。

  • 5 # 三雨小釣

    進入夏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常常都在30度往上的高溫,這個時候釣魚一定要選擇水溫合適的地方才行。雖然魚類是冷血的有趨溫的習慣,但是水體溫度過高的話,魚也是不會在這些區域活動和覓食的。根據天氣的不同要有不同的選擇,選擇釣深還是釣淺,想要找到好的收穫的釣位還是需要些門道的。

    夏天進入高溫季節,經常會出現悶熱的天氣,氣壓低,無風空氣乾燥,水溫過高水體缺氧等現象。這時候的深水區含氧量會更低,魚群會向淺水含氧量更高的地方遊動,這個時候就要選擇有樹影或背陰的淺水區,如果能找到入水口就更好的,有水流的地方含氧量很豐富,水溫也不會過高,是魚群的首選地域。

    如果是有微風的晴天,就要選擇下風口水體較深的地方,淺水區升溫太快不適合魚的停留,這個時候深水區就是魚群的避暑之地。這時候可以選擇長杆到深水區坐釣。

    如果野外垂釣的是活水區域就更好了,這樣就不會存在水中缺氧的情況了,小的入水口,河流交叉地帶,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釣點是死水那就要選擇下風口和水體較深的地段了,這些地方更適合魚群和大型魚的停留。

    夏天氣溫過高對釣魚人也是一種挑戰,白天要選擇深水區坐釣。其實夏天野釣是最適合的,晚上水溫更加舒適,魚群也會向淺水區遊動覓食。周圍環境會很安靜,大型魚類也會趁機向近岸遊動。而且經過白天的垂釣這時候會留下不少的餌料窩料,也會有一定的魚在附近停留覓食。

    下過雨的天氣最好,氣壓也高,水溫也合適,經過雨水的灌溉水中含氧量也高,雨水流到水中的時候也會帶去一些魚兒喜歡的東西,這個時候就要選擇近岸淺水區坐釣,這時候不論是含氧量還是食物近岸淺水區都是最豐富的,所以要選擇淺水區。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 6 # 老表在江西

    1 野釣鯽魚氣溫30多度,魚其實和人一樣,太炎熱我們往往都在避暑,有空調的地方舒舒服服待著。魚也一樣,太熱魚自身反應躲避在深水區避暑。

    2 氣溫高,氣壓就底,魚不開口,30度真的不好釣,人也不舒服,如果想釣,還是有方法的,釣深水,4至5米為最佳(深水魚還是偏大)。

    3 炎炎夏日,氣溫偏高,應該選擇早晚釣:早上開口期5:30―10:00 下午5:30至7:00 上魚高峰期, 避開中午高溫,以防中暑。

    4 夏天是搏巨物季節,喜歡釣魚的朋友按耐不住,基本都曬的巨黑的釣魚人標誌 呵呵

    5 夏天釣魚主站場還是夜釣,奉勸樓主,釣鯽魚還是夜釣好。安靜小魚不鬧窩。不熱又舒服,吹吹湖面風還感覺一絲絲清涼。

    6 我釣鯽魚最爽一次,不到半小時上了兩尾大板鯽,直接收工回家了

  • 7 # 野釣痴狂自由人

    首先我來談一談個人觀點在氣溫超過攝氏30度以上鯽魚口都不是太好,所以我們必須要對你做釣的河流有所瞭解,天氣炎熱氣壓低不能打重窩,而且最好是以前沒有人釣過的釣點,因為經常有人釣的窩點每一位釣友都會打窩,所以會行成死窩 ,以前釣友打的窩料沒有被魚吃掉會變質腐爛魚也是不會去窩裡,最好重新開發新釣位,溫度高,氣壓就低,所以我個人會選擇在清晨5-9點做釣,晚上會在5-8做釣(夏季8點左右天還沒完全黑),儘量選擇在有出水口或是有入水口的位置做釣,有水流水中含氧量就高些,再有就是選擇有樹陰的水面上做釣比較好些,做釣的水深儘量選擇在1.5米以上,這樣釣的鯽魚個體比較大些,我們再從餌料方面做一個分析,最好是用味型清淡比重不要太大的餌料,在30度以上高溫做釣,鯽魚基本上浮的,而且避免不了小白條會大量來搶食,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還是鯽魚採取夜釣,第一可以避免白條搶食,第二可以避免炎熱高溫,第三晚上氣壓會比白天要高些,我們野釣人基本都會選擇早晚做釣,魚口比較好些,人也舒服,所以說我們釣魚癮再大,避免高溫給我們帶來傷害,儘量採取早晚做釣,這只是我個人想法和建議,希望朋友們多多指教,拜託

  • 8 # 釣魚倌

    黑坑不懂,就說野釣。

    30多度已是高溫,高溫釣魚難度大,但不是不可釣,而是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釣魚,釣位和時間段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如果是在30多度的天氣下出釣,就選擇釣“兩頭”,什麼是“兩頭”?就是一天中的“早”和“晚”。

    高溫天氣的早、晚兩頭比較涼爽,是魚兒覓食活躍度最高的時段,早上5:30到10點之間,晚上8:30到12點之間,都是高溫天氣下作釣點黃金時間段。抓住這兩個黃金時段作釣,收穫肯定不會少,往往還容易釣獲大魚。

    釣“兩頭”的水深應選擇在1.5米到2米為宜,釣位選擇在進出水口或者回水灣以及水草旁,這些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地。

    如果是在已經30多度的高溫時間段作釣,那麼就一定要選擇在陰涼通風避光處下竿,大太陽暴曬之下,人會選擇在陰涼處納涼,魚兒也一樣。

  • 9 # 釣魚老趙

    鯽魚的生活習性。

    鯽魚最大的特點是愛在有樹樁、水草和水底有陡坎、溝坎、凹凸不平處喜歡停留和覓食。

    在我們垂釣鯽魚時,大致分為兩種水域:

    1、野釣水域。包括最廣如江河湖庫、沙坑野塘等,這種地方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爽,是廣大釣友喜歡的場所。

    夏季氣溫在30多度時,野外垂釣過程中,選擇釣位多以老河道、水草旁、老釣位、甩灣處、坑窪處、陰涼處,以及漲水後莊稼地、菜園等地方為宜。由於本人的所在地靠近黃河,所以更鐘情於水草、蘆葦或輕微走水的甩灣處。在氣溫30多度時,這樣的釣點即能為鯽魚避暑,白天垂釣也不會因天氣悶熱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

    2、黑坑。現在黑坑已經遍佈全國,深受廣大釣友喜歡。這種場所往往給垂釣者一種能夠過癮、爆戶、顯示自己高超技藝的地方。有的黑坑也釣放鯽魚,因為其形狀、水質、水深等各不相同,所以每個黑坑都有幾個黃金釣位,那就要看你的幸運和手氣了。黑坑講究的是"只要屁股正、必定能上岸"。本人提醒廣大釣友"黑坑有風險、下竿須謹慎"!

    在氣溫達到30多度時垂釣,選擇釣位一定要按當地的實際情況,以風力、環境、垂釣的時間段等因素來考慮。高溫下垂釣注意遮陽納涼、防止中暑。個人見解請指正。

  • 10 # 爆護鑽研者

    這個季節一般水溫,氣溫上升以後,水裡的水草或者青苔都已經開始生長了。太陽能夠直射的地方,甚至水草已經長出了水面。所以這個時候選擇釣草邊,或者有草洞的地方是最理想的釣位了。如果沒有方便的水草作為選擇,那麼可以選擇深淺交界處,或者有進水口等含氧量豐富的地方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實踐證明,還有一個好的釣位就是小島。如果你能夠到達小島就更好了,一般自然水域的大魚不敢太靠邊覓食,那麼在小島上垂釣就是個很好的位置。但是一定要方便才行,要注意人身安全。

  • 11 # 發哥上魚啦

    30多度的氣溫很熱啦,表層的水溫也很高。早晚可以選稍微淺一點的釣位。日中必須選陰涼,水深一點的釣位。記住一點:魚和人一樣,越舒服攝食慾望越強!!

  • 12 # 漁人自悅

    三十多度釣鯽魚真的很不好找釣位。我先說說我的思路吧。

    溫度高,缺氧。魚本身食慾就不好。哪塊涼爽往哪跑。

    1.找草眼

    2.找大樹下,哪塊涼爽往哪跑。

    3.找深水,哪塊水深哪塊溫度低。

    4.釣早,起早的鳥兒有蟲吃。

    5.餌料要偏自然,本味餌料不錯。

    6.釣頂風,不缺氧。

  • 13 # EC90碳纖維腳踏車

    30多度,應該是夏天了,首先夏天釣魚注意防暑,儘量在陰涼地方,夏天的魚比較活躍的,都是處於覓食狀態,所以不用掉水太深和水中間的地方,儘量選擇靠邊有草的地方,有草的地方魚可以躲避陰涼,而且草上有昆蟲,魚一般都會在草下!晚上更好掉哦

  • 14 # 王立旗2

    30多度的天氣釣鯽魚,我個人覺得應該是要釣陰涼的地方和水稍深一點的地方,魚和人一樣也是有怕熱的,釣一早一晚可能效果會好一些。

  • 15 # 野人野釣

    30多度釣鯽魚,這個很常見的。

    首先我會選擇很高大的樹下,因為人舒服,不被烈日曬,樹高大不容易掛到樹。因為有樹蔭水溫相對要低點魚也喜歡一點,樹蔭下顏色要深點,魚相對有安全感。

    有流水的地方,這種地方含氧量高,流動的水溫度也相對較低,魚餌也喜歡活動,活性也相對強點,是不錯的釣點。

    有水草的地方,鯽魚念草,有水草的地方食物豐富,有水草做掩護鯽魚安全感強,攝食大膽。

    深水區,最好那種貼邊就三四米深的地方,這種地方食物也豐富,水底溫度也比較低。

    最好能這幾點都滿足,哪就相當好了。

    最後祝你爆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疑自己有心理疾病,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