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是娜娜茶
-
2 # 聊齋先生
會同十年(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攻佔開封,滅亡後晉,這也是遼朝唯一一次入主中原。但耶律德光卻沒能成為中原皇帝,還在返回北方途中被做成了木乃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由於滅亡後晉的戰爭非常順利,自以為坐定中原皇帝的耶律德光到處劫掠百姓,即“ 打草谷”。這一做法大失人心,各地百姓自發攻擊殺死遼朝官吏,導致遼軍根本無法長期駐紮。
其次,中原地區在唐朝中後期開始逐漸形成藩鎮割據,到了五代時期,藩鎮已經成為左右中原皇帝歸屬的決定力量。但由於各種原因,耶律德光在滅亡後晉後卻沒有及時爭取藩鎮的支援。
在耶律德光攻佔開封不久後,大軍閥劉知遠(後漢高祖)於太原稱帝並迅速得到了中原地區各藩鎮的支援。失去中原藩鎮支援的耶律德光根本無法在中原立足,只得退回北方。
綜合來講,由於失去民心和中原藩鎮的支援,滅亡後晉的耶律德光沒能成為中原皇帝。心情鬱悶的耶律德光在北歸的途中病逝於欒城,遼朝此後再無進入中原的時機
-
3 # 雨下光x
平定天下,定國號,教耕織,促進與漢文化的交流,促進契丹農業發達,促進契丹本民族文化的提高,完善政治體系,乃是承上啟下的守德之君和開拓之君
-
4 # 城市歷史小小剛
耶律德光:遼國的第二位皇帝,生於公元902年,去世於公元947年,字德謹,小字堯骨,為契丹貴族,契丹名堯骨。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公元927年―947年在位。(耶律德光)
926年9月6日遼太祖死後,927年12月11日,在述律後的支援下即位。
930年,割據原渤海國疆域的遼太祖長子耶律倍南逃後唐,耶律德光統一了契丹。 天顯十一年(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稱子、割讓燕雲十六州歲絹三十萬匹為條件,乞求耶律德光出兵助其反對後唐。事成後耶律德光冊封石敬塘為後晉皇帝。
割取燕雲十六州後,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南北兩面官制度,分治漢人和契丹。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一國兩制”。
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之後,拒不稱臣而稱孫。引起耶律德光的憤怒,於946年殺入後晉都城汴州(今開封),俘虜後晉出帝石重貴,後晉滅亡。
947年在開封稱帝,改國號“大遼”,年號大同。因實行“打草谷”“括錢”等政策,引起漢人各階層不滿,被各地蕃鎮以及劉知遠建立的“後漢”打敗,以水土不服,難忍炎熱的天氣為由北返,於北返途中病逝。廟號“太宗”,諡號“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母親)
得知耶律德光病危的述律太后告訴百官:“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當時正是炎夏,儲存屍體談何容易。就在文武大臣和太醫們束手無策的時候,一位御廚出了個主意:乾脆把皇帝成“羓”吧。“羓”到底是什麼呢?原來北方遊牧民族多喜食牛羊肉,有時候殺了一隻牛或羊後,一時又吃不掉,碰上夏天,牧民就把牛羊的內臟掏空,用鹽滷上,就成了不會腐爛的“羓”,相當於中原地區的“臘肉”。這個主意一出,雖然有把皇帝當牲畜處理做成菜的的意思,但無奈之下,文武大臣和太醫們也只好照廚師的意見辦。於是耶律德光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木乃伊”黃帝。
其對契丹國的貢獻很大,同時在歷史上第一次實行“一國兩制”的制度,促進了契丹政治,經濟和發展。政治方面完善了從阿保機開始的管制,使之系統化。軍事方面使契丹的領土繼續擴大,使契丹走向了強盛時期。
回覆列表
耶律德光是耶律阿保機的次子,也是遼太宗。對他評價如下:
(一)年青時英勇善戰
二十歲擔任天下兵馬大元帥,隨同太祖參加了南征幽州、西征吐谷渾、回鶻,又隨同太祖滅渤海國,戰功卓著。
(二)政治
為了更好地治理不同民族的事務,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則,形成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分治漢人和契丹。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將國號“大契丹國”改為“大遼”。
(三)軍事
耶律德光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他經常檢閱侍衛親兵、各部族及各帳軍隊,以此來充分控制軍權,防止異己勢力在其中滲透,從而在根本上鞏固自己的權勢。
(四)經濟
遼太宗很重視農業的發展,支援漢族人在漢族地區發展農業,在草原地區開墾土地,發展生產。禁止隨意踐踏莊稼,行軍時也命令部隊繞開農田。農業的發達增強了遼的國力。
(五)過失
因遼人實施的“打草谷”,物資掠奪政策導致中原反抗不斷,濫殺無辜, 造成數十萬百姓的生靈塗炭。因此無法鞏固統治,耶律德光被迫離開東京汴梁,引軍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