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cky胖丫
-
2 # 血液病醫生李文雨
說起化療,相信很多朋友避之不及。我們都知道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一種手段,但是很多人認為化療的副作用比化療所帶來的的療效要大的多,那麼化療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其實化療主要有以下5個副作用:
1、血液學毒性:常見的是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等下降,其中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的後果可能會造成發熱,甚至感染等。
2、消化道反應:常見的消化道反應為噁心、嘔吐、食慾減退、腹瀉、口腔潰瘍等。
3、面板反應:常見的面板反應是皮疹、瘙癢、色素沉著等,個別藥物如卡培他濱等可能會出現手足綜合徵。
4、神經毒性:神經毒性常表現為手腳麻木、刺痛、冷熱感覺異常等。
5、脫髮:一般脫髮經常在化療開始的2-3周後出現,目前暫時並沒有特別的方法來預防脫髮,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在化療之後2-3個月,頭髮還可以重新生長出來。
-
3 # 康橙社群
一、胃腸毒性表現為口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有時可出現口腔粘膜發炎或潰瘍;便秘、腹瀉、胃腸出血及腹痛也可見到。其中惡心嘔吐最為常見,如果是順鉑等會致吐的化療藥,一般用藥後2小時開始,6-8小時達高峰,持續24小時以上,食慾減退和噁心持續1-2天,有的可延續1周。二、骨髓抑制
大多數化療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各種原因導致骨髓中的外周血中血細胞減少)。骨髓抑制一般發生在首次用藥後7-10天左右,在10-14天左右降至抑制的最低點,然後逐漸恢復。
早期可表現為白細胞,尤其是粒細胞減少,嚴重時血小板、紅細胞、血紅蛋白均可降低。骨髓抑制後可能會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慌,胸悶,耳鳴,眼花等貧血的症狀。也可發生面板粘膜的出血點,瘀斑,或者是鼻腔牙齦的出血,還有的發生嘔血,黑便等內臟出血的情況。如果發生感染會出現發熱,畏寒,咳嗽,咳痰等一系列症狀。三、肝損傷化療藥物,可不同程度的損害肝臟細胞,多在化療後的1-2個月左右出現。會出現肝臟的消化、解毒、代謝、合成等的一系列功能受損,進而出現乏力、噁心、嘔吐、尿黃、食慾變差、肝腫大、肝區疼痛等症狀。肝臟的毒性反應,可以是急性而短暫的肝損害,也可以由於長期使用化療藥,引起肝慢性損傷。四、過敏、面板和脫髮反應過敏反應常發生於用藥後的最初10分鐘內,嚴重反應常發生在用藥後2-3分鐘內。常見的臨床表現為支氣管痙攣性呼吸困難、蕁麻疹、低血壓。如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並給予對症治療。面板反應常表現為紅斑,主要見於手、足,也可發生在臀部,臉部及胸部的區域性皮疹,有時伴有瘙癢。有些患者化療的時候會損傷毛囊,在應用化療藥後會出現脫髮,通常會在化療後10-20天出現,脫髮的程度通常與藥物的濃度和劑量有關。出現脫髮不必過分擔憂,因為一般病人停藥後,脫掉的頭髮會重新長出,面板的紅斑、皮疹和色素沉著也會好轉或消失。五、免疫抑制化療後一般14天左右出現免疫力下降的現象,當免疫功能低下時,腫瘤不易被控制,反而加快復發或轉移。六、肺毒性一些患者在化療後3個月左右或者停藥後多年可能會出現肺纖維化,就是肺組織疤痕累累,肺泡逐漸被纖維性物質取代,導致肺組織變硬變厚,肺臟交換氧氣進入血液的能力逐步喪失;臨床可表現為發熱、乾咳、氣急,多數病人急性起病,甚至出現呼吸衰竭。七、心血管毒性可發生於化療後2-3周,常有低血壓和無症狀的短時間心動過緩。 -
4 # 生活有道
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的正常細胞,尤其對於生長速度快的細胞,包括骨髓內的造血細胞,胃腸道粘膜細胞以及我們的毛囊細胞。所以骨髓抑制是患者使用化療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患者出現骨髓抑制時,人體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會出現白細胞降低,血小板減少,貧血,嚴重的骨髓抑制會因為感染,出血等危及生命,其他常見的副作用還有,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腹瀉,脫髮,有些化療藥物還有神經毒性,會出現手腳感覺遲鈍或感覺異常。
-
5 # 肛腸醫生蔣春光
要了解化療的副作用,就要先了解什麼是化療。化療是化學藥物治療的簡稱,是指用化學合成藥物治療腫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化療是一種“以毒攻毒”的全身治療方法。這類藥物主要基於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增殖更快的特點,透過直接破壞腫瘤細胞的結構或阻斷細胞增殖過程中所需的物質來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
不過,缺點就是不辨好賴,全部攻擊,所以化療對正常細胞和機體免疫功能等都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可導致機體出現不良反應。
化療過程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血液毒性(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貧血)、肝腎毒性(肝、腎功能異常)、神經毒性(手腳麻木、耳鳴)、面板毒性(脫髮、脫皮、皮疹、膿皰)、心臟毒性(心慌、心率失常、心絞痛)、乏力等。
好在現在已經有很多方法來預防或減輕化療的近期不良反應,如化療前預防用止吐藥能減輕噁心、嘔吐,白細胞或血小板降低的患者可以應用打升白藥針或升血小板藥物針。關節痠痛患者可用布洛芬(芬必得)之類的止痛藥加以緩解。
不過,對神經毒性、脫髮,目前還沒有好的預防辦法。此外,治療後導致的第二原發癌等也無法預防。患者應儘可能保持戰勝疾病的決心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因為心情越差越容易陷入反應越大的惡性迴圈。
-
6 # 滬上祝醫生
是藥三分毒,化療藥也是藥,並且“更毒”,它帶來的副作用和傷害遠遠超過普通藥物對身體的影響。
要想了解化療藥的副作用及傷害,我們先要看看化療藥如何殺滅癌細胞的。萬物皆為生靈,癌細胞本質上也是一種獨立的生命體。要想消滅一種生命體,我們可以選擇在它成年體壯的時候消滅它,但如果在它虛弱的時候消滅它更是上上策。所以我們理想的化療藥物應該是那種釜底抽薪的,如果能一箭雙鵰那就更好了,可現實卻事與願違,面對腫瘤這頑敵我們只能選擇犧牲部分換去整體性勝利。
我們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雖在形態、結構上略有差異,但“飲食習慣”差不多,我們投的“毒藥”,也會被正常細胞食用。於是我們機體內那些平時飯量大、代謝快的小鮮肉(消化道粘膜、毛髮生髮部、心、腎、骨髓……)就倒黴了。小鮮肉就是小鮮肉,受了委屈,絕不會忍著,立刻就會給你臉色看,嘔吐、脫髮、白細胞下降、血小板下降……通通出現了。唉,不是我們太善良而是敵人太狡猾。
祝醫生,有沒有什麼絕招避免化療這麼多副作用?還真有,那就是預防癌症,遠離化療。
-
7 # 腫瘤何大夫
化療一般是指癌症病人接受的化學藥物治療。化療的目的是抑制腫瘤、殺滅腫瘤,如果這叫做“正作用”,用藥以後其他的作用可以統統叫做“副作用”,因此可以說既包含毒性副作用,也包括副作用(或者不良反應)。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用藥後當時或者用藥療程中出現的過敏、噁心嘔吐、腹瀉;血液學(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異常、手指麻木、皮疹、手足綜合徵和脫髮等;停藥後甚至停藥後多年出現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包括神經毒性、造血功能障礙、間質性肺炎、心臟毒性心肌損傷、內分泌失調、畸胎、第二腫瘤等。
化療副作用有什麼對策?談對策,首先要看副作用是急性毒性,還是慢性後遺症,程度如何?有無生命危險。腫瘤學界通常將化療副作用分為0、I、Ⅱ、Ⅲ、IV度。Ⅰ度是指輕度反應,Ⅱ度是中度反應,Ⅲ度為嚴重反應,Ⅳ度是可以致命的毒性或者不良反應。顯而易見,在治療實施過程中I、Ⅱ度是允許的,Ⅲ、IV度應立即停藥並進行處理、急救。不同型別的不良反應有不同的處理對策,一般來說實施化療的醫療機構或者你的大夫都很清楚如何處理化療副作用。比如,出現噁心嘔吐,可以採用相對應的止吐藥物;如果出現骨髓抑制,應及時調整化療藥物,並積極給予升白藥或者升血小板藥,必要時輸血。如果是慢性後遺症,可以透過中醫中藥或者針灸措施加以干預處理。
-
8 # 素食港貨
化療殺死癌細胞同時也殺死身體正常細胞!如果身強力壯可以接受化療。如果身弱多病就最好不要化療。化療期間最好吃速愈素。能快速恢復。我化療時就安全度過。
-
9 # 醫學慕課
記得還沒學醫的時候就聽說過化療,那個時候的化療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人的頭髮給化沒了,一旦出現頭髮掉了自然讓人就知道了疾病的病情。隨著化療藥物的進步,現在出現掉頭髮這種情況已經比較少見,但是仍舊會有一些化療的副作用發生,因為化療藥物需要其強有力的殺滅作用對腫瘤細胞進行攻擊。
說幾個我們醫生最常關注的化療副作用,首先多會是有消化道的症狀,比如透過靜脈或者口服一些化療藥物,在第1-3天甚至是整個化療過程都會有惡性、嘔吐、腹瀉等症狀,所以一般化療的時候需要激素、抑酸、止吐等很多藥物來控制化療反應,避免不可耐受這些症狀,通過幾天的代謝,消化道症狀會逐步消失的。第二,就是對造血系統的影響,因為化療藥物的強效滅活細胞作用,在對腫瘤細胞進行毀滅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的血液系統細胞有損傷,比如最常見的是殺滅白細胞,白細胞一旦降低人的抵抗能力就會下降,患者會感到乏力,所以化療過程中需要監控血常規避免白細胞降低的過多,根據複查結果很多就需要注射升白細胞的藥物,提升白細胞計數,一般對血紅細胞影響倒不是很大。第三容易對肝腎功能有毒副作用,藥物的分解代謝基本是透過肝臟和腎臟,化療藥物可以造成肝腎功能的損害,一般在整個化療療程中應該都是可以耐受的,也可以透過一些藥物來進行保護。化療藥物的副作用還有不少,也是不可避免的,上面只是比較常見的副作用,有毒但是還不能不用,要儘量減少其毒副作用。
-
10 # 科學閏土
要想了解化療有哪些副作用和傷害,首先需要知道化療藥物的工作原理
化療藥物作用於癌細胞細胞週期癌症細胞比正常細胞的細胞分裂更旺盛,這使其成為化療藥物的靶標。然而,化療藥物是非特異性的,在體內並不能區分健康細胞和癌細胞,意味著化療藥物會同時作用於正常細胞和癌細胞,造成副作用。化療藥物可以根據具體工作原理、化學結構以及它們與其他藥物的關係進行分組,有些藥物可能屬於不止一種。瞭解藥物的工作原理對於預測藥物的副作用是非常重要。如果使用了不止一種藥物,必須精確地計算每一種藥物的順序和頻率。
烷基化劑烷基化劑透過破壞細胞的DNA來抑制細胞增殖,在細胞週期的所有階段都起作用,用於治療包括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及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和肉瘤。烷基化劑破壞DNA,因此會影響骨髓細胞合成新的血細胞,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導致白血病。烷基化劑的白血病風險是劑量依賴的,低劑量的風險很小,但隨著藥物使用總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治療後的5到10年內,患白血病的風險最高。
烷基化劑包括:六甲蜜胺、白消安、卡鉑、卡莫司汀、氯苯環磷醯胺、環磷醯胺、環磷醯胺
抗代謝物抗代謝物透過取代RNA和DNA的基本單位模組來干擾DNA和RNA的生長。在染色體複製時對細胞造成損害。它們通常用於治療白血病、乳腺癌、卵巢癌和腸道癌等。
抗代謝物的包括:5-氟尿嘧啶(5-FU)、6-巰基嘌呤(6-巰基嘌呤)、希羅達、氟尿苷、氟尿嘧啶,吉西他濱、,羥基脲嘧啶等
抗腫瘤抗生素抗腫瘤抗生素透過改變癌細胞內的DNA來阻止癌細胞的生長繁殖。如蒽環類(道諾黴素、表阿黴素)會干擾細胞分裂時DNA複製的酶。這些藥物在高劑量的情況下,會永久地對心臟造成損傷,因此,使用這些藥物時計算終生劑量。
非蒽環類的抗腫瘤抗生素包括:放線菌-D,博來黴素、米託蒽醌(也可歸為拓撲異構酶II抑制劑)
拓撲異構酶抑制劑這類藥物會干擾拓撲異構酶,阻止DNA雙螺旋鏈開啟,進而阻止DNA複製。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常用於治療某些白血病以及肺癌、卵巢癌、胃腸道癌和其他癌症。
這類藥物使用2到3年之後,可增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風險。
有絲分裂抑制劑有絲分裂抑制劑一般是天然產物,如植物的化合,工作原理是阻止細胞分裂形成新的細胞,但是阻止酶產生細胞繁殖所需的蛋白質會破壞各個階段的細胞。有絲分裂抑制劑包括:紫杉醇、長春花鹼、長春新鹼,被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包括乳腺癌、肺癌、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這類藥物可能會引起神經損傷,因此需要限制使用劑量。
皮質類固醇激素簡稱為類固醇,是天然激素和激素類藥物,用於治療多種癌症和其他疾病。當這些藥物用作癌症治療時,被認為是化療藥物。皮質類固醇的例子包括:強的松、甲強龍,地塞米松。類固醇也被廣泛用於預防化療引起的噁心和嘔吐,在化療前也被用於預防嚴重的過敏反應。
導致副作用的原因化療藥物攻擊任何快速分裂的細胞,包括但不限於癌症細胞。癌細胞往往生長迅速,化療藥物能夠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但是由於藥物在整個身體中都存在,也會影響到健康細胞的細胞分裂,引起副作用,但是體內大部分細胞分裂頻率不高。最可能被化療破壞的正常細胞有:骨髓造血細胞,毛囊,口腔、消化道和生殖系統細胞,一些化療藥物也會損害心臟、腎臟、膀胱、肺和神經系統細胞。
化療副作用症狀一些常見的化療副作用引起的:疲勞、脫髮、容易受傷和出血、貧血、噁心和嘔吐、便秘腹瀉、舌頭和喉嚨潰瘍疼痛、神經和肌肉問題如麻木刺痛、面板和指甲的變化疼痛、膀胱和腎臟、體重變化、化療影響大腦注意力、情緒變化、性慾和性功能的變化、生育問題
不是每個人都會有所有副作用,根據藥物使用一般只有部分副作用,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許多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很快就消失,但有些副作用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完全消失,有時會持續一生,比如化療會對心臟、肺、腎臟或生殖器官造成長期損害。先要和治療團隊諮詢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先對副作用與殺死癌細胞進行權衡。
-
11 # 藥事健康
化療常見副作用有以下幾種:
1.消化道反應。包括噁心,嘔吐,厭食,腹瀉,便秘及口腔黏膜炎等。大多數抗腫瘤藥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噁心,嘔吐,順鉑最明顯。可以給與甲氧氯普胺,鹽酸格拉司瓊,鹽酸託烷司瓊等護胃止吐。氟尿嘧啶可導致腹瀉,出現腹瀉立即停藥並給與易蒙停止瀉。長春新鹼易引起便秘,麻痺性腸梗阻,停藥即可緩解。
2.骨髓抑制
導致嚴重的骨髓抑制藥物有環磷醯胺,氟尿嘧啶和絲裂黴素。中度骨髓抑制藥物有順鉑,達卡巴嗪,幾乎沒有骨髓抑制的藥物有博來黴素,長春新鹼及激素類藥物。可以在化療前給與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針以及抗生素。
3.臟器損傷
主要是肝臟,腎臟,心臟以及肺部。建議患者使用化療藥物之前就評估臟器功能,如果原來就存在嚴重的功能異常,則禁用化療藥。使用化療藥後出現的功能異常,建議及時減量,對症處理或停用化療藥。
4.區域性刺激
一些刺激較強的抗腫瘤藥,靜脈注射的時候會區域性刺激,產生靜脈炎,嚴重情況下,靜脈變成條索狀,導致靜脈栓塞。建議避免直接注射,採用輸液器的小壺將藥物分段衝入,間斷放開輸液夾,使液體不斷稀釋化療藥,減少刺激。
5.脫髮
使用蒽環類化療藥(表柔比星,多柔比星,柔紅黴素)時,容易造成大面積脫髮甚至全禿,使用這些化療藥應避免頭皮受到過冷過熱的刺激,不要頻繁洗頭用力梳頭。不要染髮燙髮,不使用電吹風。
-
12 # 39健康網
癌症患者一般都會採用化療措施來進行保守治療,但是化療通常是會伴有一些副作用,而針對於這些副作用又該如何處理呢?
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
1、身體衰弱。長時間的進行化療,會導致身體慢慢衰弱、渾身無力、精神不振,還會伴有出虛汗、嗜睡等症狀。
2、骨髓抑制。化療所使用的化療藥大部分會導致骨髓抑制,主要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進行下降,甚至紅細胞、血紅素都一起下降。
3、心臟毒性。有些化療藥還會損傷到人體的心肌細胞,導致患者出現心慌心悸的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心力衰竭。
4、炎症反應。化療藥物會導致化療患者出現發熱、頭暈、口舌生瘡等炎症反應。
5、消化障礙。很多化療藥會透過刺激患者胃道粘膜,而引發患者食慾下降,飲食減少,偶爾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
6、肝臟毒性。化療藥還會引起化療者肝功能受損,導致肝功能異常,肝區不適,嚴重者可能會發生中毒性肝炎。
7、肺纖維化。部分化療藥可引起肺纖維化。
8、腎臟毒。有些化療藥如果使用劑量過大,還會引起腎功能損傷,從而出現腰疼腰,腎區不適等症狀。
9、免疫功能下降。化療藥會損害人體的免疫力,導致免疫力下降,稍不注意,就會引發感染。
10、神經系統毒性。化療藥物還會對周圍神經末梢產生損害,導致患者出現肢端麻木,肢端感覺遲鈍等現象。
化療對人體的損害副作用還是挺大的,而想要抑制這種副作用,可以從飲食上來進行一些基礎護理。
1、在飲食選擇上,應該遵循高蛋白、高維生素、熱量充足的要求。化療期間化療患者的食慾一般都比較差,而且由於藥物副作用,會導致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飲食上注意選擇易消化、少量多餐為原則。如果飲食量不達標,還可以透過輸液補充葡萄糖維生素,必要時還可以給予白蛋白。
2、進餐時間應該儘量避免和化療藥物發生衝突。如果採用靜脈化療藥物,最好空腹時注射,可避免噁心、嘔吐的症狀發生。而其他的口服化療藥,最好是選擇在飯後2~3小時後,藥物被血液吸收後再進行服用。
-
13 # 生命召集令
化療(俗稱化學藥物治療)是已轉移的中晚期腫瘤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也是目前比較流行和經典的癌症治療手段,在臨床一線應用非常廣泛。但是,化療也不是完美的治療手段,在應用過程中,會因為諸多因素導致一些或重或輕的副作用,現分述如下:
1. 消化系統反應: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心理狀態是一方面原因,如果先前看到同一病房的很多人化療後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等自己用藥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條件反射。其次,化療藥物會刺激胃腸道粘膜、咽部、大腦的嘔吐中樞,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所以,化療前可以適當使用胃復安、恩丹西酮等止吐藥。
2. 骨髓抑制: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持續性化療會損傷造血幹細胞,改變骨髓微環境,從而出現骨髓抑制。如果這兩項指標下降明顯得話,患者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適當應用升血小板和白細胞的藥物。病人需定期複查血常規,醫生會根據化驗結果結合臨床症狀來用藥。白細胞減少後,患者免疫力也會下降,經常容易疲勞等症狀。
3. 脫髮:大多數化療藥物會損傷頭皮內的毛囊細胞,從而脫髮的症狀。但停藥後,頭髮會再出來。患者應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因為焦慮抑鬱也會加重脫髮。
4. 肝腎功的損害:很多化療藥物都是在肝臟代謝,所以容易導致肝損害,出現谷丙轉氨酶、膽紅素和穀草轉氨酶的增高。當腎臟出現損害的時候,臨床表現為腰部的不適。
5. 厭食:化療藥物會損傷胃腸道的表皮,導致味覺功能得減退,從而使患者對食物的喜愛減弱,出現厭食的症狀。家屬可以變化炒菜的方式和種類,增加患者的食慾。
本期答主:伍小霞,醫學碩士
-
14 # 浙江銘品裝飾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人們意外發現了殺死癌細胞的“良藥”芥子氣,從21世紀初,人類開始的生命方舟計劃,將化療歸入了抗衡癌症的重點物件。化療藥物治療,是目前治療腫瘤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臨床上表現的眾多化療副作用上,人們又不得不清醒的認識到,如何解決化療藥物引起的毒副作用,才是治療癌症的關鍵。
一些刺激性較強的化療藥物靜脈注射是可引起嚴重的區域性反應,如靜脈炎和區域性組織壞死。
大多數化療藥物均會產生骨髓抑制現象,常表現為抗腫瘤藥物的劑量限制性毒性。同時,化療藥物也可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著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腸胃、肝腎、心臟、肺以及神經的毒性:化療藥物在近期毒性中,可發生全身性的反應,保留消化道、神經系統、肝功能以及肺、腎臟等各器官臟腑的損害和毒性。脫髮是化療一種很常見的毒副反應,是化療藥物損傷毛囊的結果,通常與化療藥物的濃度和劑量有關。
固本培元的中藥,不僅毒副作用小,而且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同時在化療的過程中還具有增效減毒的作用。經實驗研究證實,提取自中藥人參中的二醇組皂苷人參皂苷Rh2可以作為腫瘤耐藥逆轉劑提高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活性。
大多數的化療藥物不易進入癌細胞,癌細胞中有種P-糖蛋白可將化療藥物排出,造成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耐受性差。由於人參皂苷Rh2屬小分子,脂溶性一般,易透過血腦屏障,輕易進入細胞核內從而殺死癌細胞,協同化療治療,發揮增效的作用。此外,人參皂苷Rh2還可減少化療藥物的使用,減輕毒性的產生,發揮減毒功效。
人參皂苷Rh2同時也表現出免疫增強作用,能顯著上調脾臟、胸腺中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比例,上調淋巴結中CD8+T細胞的比例,且人參皂苷Rh2對脾臟和胸腺中的CD4+T細胞和CD8+T細胞的影響更大;上調脾臟中NK細胞、巨噬細胞的比例,上調DCs表面的CD86和MHCII分子的比例,促進DCs的成熟,下調脾臟表面PD1分子和DCs表面PD-L1分子,從而發揮免疫增強作用。
-
15 # 村口那枝花
化療的副作用會表現的很明顯,化療是膀胱癌常用的治療方式,但是化療是會有很多的副作用,可以聯合中藥的治療,減少化療的副作用。一下就是膀胱癌化療會出現以下幾點副作用。
1、身體衰弱:膀胱癌患者可出現周身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出虛汗,嗜睡等。
2、免疫功能下降:化療時所用的治療膀胱癌的藥物可損害患者的免疫系統,導致免疫功能缺陷或下降。免疫功能指標如CH50,C3補體,T細胞亞群,NK細胞活性,IL2等,在化療後均可不同程度地較化療前下降。大部分抗腫瘤化療藥物有免疫抑制作用。
3、心臟毒性:部分化療藥物可產生心臟毒性,損害心肌細胞,患者出現心慌,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氣短等症狀,甚至出現心力衰竭。
4、消化障礙:食慾下降,飲食量減少,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或便秘等。很多化療藥物透過刺激胃腸道粘膜引發上述症狀。
5、炎症反應:發熱,頭暈,頭痛,口乾,口舌生瘡等也可能是化療治療膀胱癌的副作用。在化療前後,病人飲食應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如雞、鴨、魚、蝦、瘦肉、雞蛋等,並配合有助於化療期間提升免疫力的今幸這樣能夠更好的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6、骨髓抑制:大多數化療藥物均可引起骨髓抑制,表現為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甚者紅細胞,血色素下降等。這也是化療治療膀胱癌的副作用之一。
放化療等治療時人的免疫力會變得十分脆弱,出現噁心、嘔吐、乏力等等症狀,有時感覺身體一下垮掉似的,一次單純小感冒可能就會讓前面的治療前功盡棄,但順利透過這些治療後病情會得到控制,很多病人的存活期出乎醫學的預料。所以免疫力在放化療期間十分關鍵。一般院內會在治療期間就直接注射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藥物確保免疫引數符合治療標準,但不在出院隨帶藥物範疇。家屬除了去自購今幸rh2(Jinxing capsule)這類普遍被用於修復急重病人免疫損傷和穩定免疫系統的產品,也要在飲食護理、心態護理這些方面下點功夫,缺一不可。
-
16 # 39健康網
癌症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但是化療是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如果你對化療理解不深,那麼就很容易掉進相應的誤區,例如化療能導致人死亡的謠言之中。現在就來帶你瞭解真正的化療。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
化療全名叫化學療法,是指利用具有細胞毒性的化學物品來治療癌症的方法。用藥物控制體內異常細胞的增值速度,可以很好治療癌症,以及控制其擴散。
但是由於很早期化療的藥物毒性太大,而且沒有很好的針對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措施,因此使得人們認為化療的副作用很大,甚至能致死,但是化療其實並沒有這麼大的後遺症。
後遺症一、噁心嘔吐
化療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比較大,噁心嘔吐自然是化療過程之中常見的併發症了,因此這樣會造成患者不思飲食,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導致營養不良的。
後遺症二、免疫力降低
最早的化療藥品一開始的攻擊目標就是血液的造血系統,從而導致造血細胞受到影響,體內的白細胞以及免疫細胞都會因此而含量降低,人體的免疫力自然降低了。因此化療患者必須要戴口罩,以免感染到病原體。
後遺症三、脫髮
脫髮也是化療的主要併發症,但是這個後遺症是可逆的,因為化療藥物並不是直接破壞毛囊,只要毛囊還儲存完整,當停止化療之後,頭髮便會重新長出來。
-
17 #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談到化療後副作用,不少朋友首先會想到噁心嘔吐、脫髮、骨髓抑制、便秘、手腳發麻等。我們這就來了解下這些副作用多由哪些化療藥物引起以及如何處理。
01,噁心嘔吐
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的化療藥物
噁心嘔吐十分影響化療後患者的生活質量,《NCCN(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腫瘤治療相關性嘔吐預防和治療指南》將化療藥物致嘔吐性進行了分度。
如何處理
對於噁心嘔吐的控制,應以預防為主。即在化療開始前,醫生會評估嘔吐風險,制定個體化嘔吐防治方案。在化療結束後,接受高、中度催吐風險藥物進行化療的患者,噁心/嘔吐風險分別至少持續3天和2天。在此過程中,無論噁心嘔吐與否,均應進行預防或治療。
如何飲食
除了止吐治療外,飲食調護也尤為重要。
宜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勿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忌飲酒。 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 每日定時飲水,注意避免大量快速飲水。 補品易滋膩礙胃,不易消化,在化療後過早過度食用,反而會加重身體負擔,不利於身體康復。02,脫髮
容易引起脫髮的化療藥物
最常引起脫髮的化療藥物有阿黴素、表阿黴素、柔紅黴素、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氮芥、氨甲喋呤、威猛、長春花鹼醯胺、絲裂黴素等。
下列藥物使用後也會出現脫髮的情況,但程度較上述藥物為輕:順鉑、長春新鹼、更生黴素、博來黴素、巰嘌呤等。
這裡要說明的是,腫瘤化療藥物所致脫髮的程度不僅與藥物種類有關,還與藥物的劑量有關,每次給藥劑量越大,脫髮越重。
如何處理
脫髮令人苦惱,但是它是可逆的,因為化療藥物並不是直接破壞毛囊,只要毛囊還儲存完整,當停止化療之後,注意日常調護,頭髮一般會重新長出來。所以,對化療藥物所致脫髮一定要有正確認識,避免由於認識不夠所帶來的恐懼心理,以坦然、愉快的心理接受治療,有利於疾病康復。
03,骨髓抑制
容易引起骨髓抑制的化療藥物
腫瘤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還包括骨髓抑制,除少數藥物如長春新鹼、博來黴素等骨髓抑制程度較輕外,絕大多數細胞毒化療藥物會對造血細胞產生破壞,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造血抑制。以下是常見化療藥物與骨髓抑制程度,供參考。
如何處理
臨床上,造血細胞集落刺激因子(CSFs)可以促進造血幹細胞分化、增殖和成熟,從而提高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數量。常用的造血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有G-CSF、GM-CSF、EPO和rhLI-11。 重組人白介素-11(如巨和粒、吉巨芬等)為一種促血小板生成因子,顧名思義,它可以透過一系列反應促進血小板生成,提高血小板數量。 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EPO)可以提高血紅蛋白水平。 口服常用的升血細胞中成藥如強力生白片、升白安、血美安膠囊等可預防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具體治療當聽從專科醫生建議,此處僅作參考。
04,便秘
容易引起便秘的化療藥物
長春新鹼、長春瑞濱、紫杉醇、卡鉑、奧沙利鉑、5-氟尿嘧啶等。當然了,化療後便秘不只與化療藥物使用有關,亦與運動、飲食、心理等因素相關,當綜合看待。
如何處理
大量飲水軟化大便,飲用溫熱液體(如茶水和咖啡)為佳。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鍛鍊。 諮詢醫生是否可以增加高纖維飲食(禁食高纖維食物的腫瘤患者除外)。吃高纖維食物同時多飲水能軟化大便。 食物中宜多放一些植物油,多食黑芝麻、蜂蜜及植物油等潤滑腸道的食物,以增加腸道的潤滑性,利於排便。 禁忌食辛辣燥熱之品,如辣椒、胡椒等,因為這些飲食成分易耗傷陰津水分,易誘發或加重便秘。05,手腳發麻(周圍神經毒性)
使用化療藥物可損傷周圍神經,產生外周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與體徵(例如:手腳麻木、頭暈心悸等),即化療藥物的周圍神經毒性。
易出現周圍神經毒性的化療藥物
鉑類藥物如順鉑、奧沙利鉑,長春花生物鹼類藥物如長春新鹼、長春瑞濱,紫杉類藥物如紫杉醇、多西他賽、新型的紫杉醇製劑,其他藥物如沙利度胺、硼替佐米。
如何處理
1,順鉑
目前,唯一能有效防治順鉑神經毒性的方法是降低劑量或延長用藥間隔週期。也可考慮應用細胞保護劑氨磷汀進行預防,但療效尚不確定。
2,奧沙利鉑
臨床上可透過延長滴注時間等措施降低奧沙利鉑急性神經毒性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
3,紫杉類藥物
如果應用紫杉類藥物出現神經毒性反應,減量或停藥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相關症狀一般會在較長的時間後逐漸緩解。
4,長春花生物鹼類
若應用長春花生物鹼類藥物後出現神經毒性反應,應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和給藥頻率,如果症狀未改善甚至加重,則應停藥。
01,保暖
化療後不少病人會出現骨髓抑制,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下降,免疫力低下,這時候需要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02,複查
術後兩年內為復發高峰時間,一般建議每3-4個月來院複查一次;2-5年建議半年複查一次,5年後一般1-2年複查一次。複查內容包括血常規、生化、腫瘤標誌物、頸胸腹部CT、心電圖等,肺癌、乳腺癌等病人還需要定期查頭顱磁共振和骨掃描。
03,勞逸結合
化療後,患者一般會有疲乏感,規律的作息及充足的睡眠很重要。適當的有氧運動有助於體力恢復,比如散步、打太極等。
04,飲食
建議多喝水,多吃粗糧、水果、蔬菜等等高纖維素食物,同時不要吃太熱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油膩的食物、不要吃醃製的食物。
05,情緒
積極樂觀、坦然豁達的心態有助於身體狀態的恢復哦!
-
18 # 骨科沈靖南教授
經過大半個世紀的醫學試驗和臨床積累,化療藥物對骨腫瘤的治療有明顯效果,已成為全球骨腫瘤專家的共識。但因化療過程中產生的副作用,大多數普通人對化學藥物的印象不佳,甚至感到恐懼。
有關化療的副作用通常是有這幾項,一個是急性,那麼就是噁心嘔吐,還有一箇中期的就是骨髓的抑制;還有一種是晚期,比如說脫髮、胃腸炎這樣的一些病變。
臨床上多種抗腫瘤治療都可以引起噁心和嘔吐,其中以化療引起的最為常見和較為嚴重。
化療所致噁心和嘔吐等消化道系統症狀表現直觀,噁心和嘔吐對患者的情感、社會和體力功能都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於治療的依從性,並可能造成代謝紊亂、營養失調、體重減輕,增加患者對治療的恐懼感,影響化療的劑量與療程,嚴重時不得不終止抗腫瘤治療。
因此,化療期間對於止吐的管理非常重要,應常規採用預防性止吐方案,保證化療的實施。
對於無噁心和嘔吐史的患者,不必在化療前常規給予止吐藥物。對於低度、中度、高度致吐性化療方案,臨床上都會有對應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另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能緩解噁心和嘔吐,例如少食多餐,選擇健康有益的食物,控制食量,不吃過冷或過熱的食物等。
對於脫髮,大家也不要太害怕。脫髮是一個慢性的過程,就是說可能要用一療程兩療程三療程之後,頭髮才會慢慢脫落。但實際上大家也不要太驚慌,因為什麼?
化療藥物都是有一個時效性的,它是會自動透過體內比如肝臟的分解,透過腎臟的排洩排出去。所以說脫頭髮並不是非常可怕,當然短時期內覺得好像不是那麼好看,但實際上等你化療結束之後,頭髮還是會長出來的,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
-
19 # 血液病醫生郭乃讓
對於很多人來說,化療這個詞對我們並不陌生,很多人因為患病而不得不選擇化療,那麼化療都有哪些副作用呢?
其實化療是有很多副作用的,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周身乏力,厭油膩等。
骨髓抑制會引起白細胞低,血小板低,化療藥大部分都是從肝臟代謝的,會對肝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引起轉氨酶的升高,更有甚者會引起總膽紅素的升高,還有部分消化道的症狀,如腹瀉或者便秘,大部分化療藥還有過敏的情況發生,有的化療藥有心臟毒性引起的心律失常,還有的化療藥會引起間質性肺炎。
所以化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旦有任何異常,及時向醫生反饋!
-
20 # 颯颯的日記本
我自己化療後的的親身體驗,副作用就是1:腦子不好使了,記不住東西,老忘事,我媽媽天天說我病傻咯
2:感覺體力不如以前了,生病之前,有個小溝小砍,我會跳過去,現在我跳過去的想法都沒有,我自己發現這個變化後,我試著去碰去跳,會比較累,體力跟不上
3:我不知道是化療還是現在吃藥的原因,我會突然感覺很熱,莫名的心慌,複查的時候又沒有問題
這是我目前感受到的
回覆列表
我妹2017年胃癌低分化癌,術後用奧沙利鉑和卡培他濱化療了8個療程。整個化療有以下幾個副作用
1、色素沉著
我妹患病時才28歲,本身是膚質細膩白皙,化療後期全身面板嚴重色素沉著。身上還好,可以用衣服遮蓋,但是臉上密密麻麻的黑點,給妹妹帶來了很大困擾。
化療完妹妹準備回去上班時,臉上的色素沉著讓她非常著急,到處尋求幫助,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先生的一個前同事(深圳市Sunny醫院醫生)建議我們使用一些醫用敷貼(其實我自己剛聽到時挺排斥的,覺得先生的同事僅僅是為了“賣貨”而已,可人家專門贈送了一盒給我妹試用……)。
妹妹在使用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效果可以說出奇的好。到現在,我妹在也沒有買過其他任何品牌的產品,而我也被我妹的成功所吸引,加入了她使用Sunny醫院的產品。(不是廣告,所以不透露品牌)
2、手足綜合徵
妹妹的主管醫生說我妹的手足綜合徵是她從來沒見過的嚴重,雙手雙腳浮腫,疼痛、蛻皮,最嚴重時妹妹別說自己洗澡,連自己拿筷子吃飯都困難(手痛到無法準確夾菜)。我們買了很多醫生和其他病友介紹的產品,其中有一種尿素含量最高的手霜最有效。我妹每天早晚在手腳上厚厚的圖上一層,能有效緩解疼痛感覺。除此之外還為妹妹買了厚底雪地靴……(不是廣告,所以不透露品牌)
但其實手足綜合徵只能緩解,徹底消失是在整個化療結束後。
3.胃腸道反應
我妹比較明顯的是第一次化療時的嘔吐和後七次化療時的腹瀉。總而言之,這是最容易處理的副作用,諮詢醫生即可。過來人總結:一般醫保內的止吐和止瀉藥效果都不太好。
還有一些如乏力、牙齦紅腫、口腔潰瘍、眼眶痛、鼻腔黏膜充血等副作用,一般在打靜脈化療藥的頭三天最明顯,後面會自然消失。
總而言之,不同的化療藥所呈現的副作用略有不同,哪些需要干預哪些可以不用在意,醫生一般會在一開始就明確告訴患者。我所說的只是我妹的情況,體現在不同人身上也不盡相同。
色素沉著需要正確對待,可能直接關係患者回歸社會後面對同事、好友的態度。畢竟,自信不僅對患者的康復有益,也對患者更有的融入之前的圈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