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六甲番人
-
2 # 勇敢的星1977
這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
中國古人就講到,一個人如果沒有德行,做事情往往就會不吉祥。比如說你自己沒有德行,非得要去爭那個官位,透過種種手段,行賄,找關係,去買官,這往往是災禍的開始。
《漢書》裡面就講到:“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刑不當罪,不祥莫大焉。”你的德行和官位不相合,你德行很低,非得要到一個高位去,就會有災患了。我們看,歷代以來那些明君賢臣,都是非常有德行的,如果他沒有那個德行,到了那個高位,就像歷代那些奸佞臣子,他們的結局都不好。沒有那個德行,在高的位置,那是人生不祥之事。“能不稱官”,你的才能不夠,你沒有那個能力,非要去做那個官職。“賞不當功”,賞賜和功勞不相當,沒有什麼功勞,卻希望得到賞賜。“刑不當罪”,受到的處罰和罪行不相當,本來犯了大罪,反而希望透過種種關係把這個罪行減到最低,這些都是人生最大的不吉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常常有這樣的例子,有的人剛剛升官,可能住院了,可能出事了,有的人剛剛賺了很多錢,可能得了場疾病,遇到了一個意外。這原因都和德行有關。他的德行和他所承受的外在的這些福報――財富、地位――不相匹配,所以他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就是古人講的德不配位。所以《周易》坤卦就講到:君子以厚德載物。”要有深厚的德行,才能夠承載萬物。這個物,淺一點講,就是我們外在的福分、福報、名譽、地位等等。你要得到這些,最重要的是要增厚自己的德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否則,比如一張桌子,它本來只能承擔一百斤,你給它壓二百斤,那個桌子就會垮。人也是一樣。本來你只能夠做到某一個官位,如果你想要到更高的位置,你本來只能夠擁有多少財富,你想要得到更多的財富,這都需要什麼呢?需要增厚自己的德行。你努力修德,這些外物才會隨著你德行的增長而隨之發生變化。你的德行增加了,你的福也就厚了。在《中庸》裡面講到:“故大德,必得其祿,必得其壽,必得其名,必得其位”。我們想要的這些,如果我們急功近利,不擇手段地去求,這是向外去求,向外去求其實求到的也是你命裡有的。你本來有你才能求到。如果你命裡沒有,你肯定也求不到。我們凡事向內求,增厚自己的德行,就能夠改變自己,改變人生的命運。《周易》裡面教導我們要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我們修養德行,自強不息,但是要明白一點,我們不是為了自己的名利去修養德行,去堅持不懈、自強不息,而是要真正發自內心學習聖人,為社會大眾付出。
我們看古代的這些大德,沒有一個是為自己的,而是一心為天下,所以他能夠得到天下人的擁護,得到天下人的歸順。如果是一心為自己,那眾人都會離他而去,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
-
3 # 一抹陽光286572221濤
這個是非常有道理的!就好比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要看你的修養和善心,這就是所謂的德!天下就好比你現在的官居位置和所得利益,若兩者相背,必定不能長久!!!!
-
4 # 泠子英語
遠的不說,就說上海剛剛發生這起教授猥褻女生事件,本來有著光鮮體面的職業――大學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教師這個職業也算是個體面職業,特別是大學教師。上財的這個教授不僅學校裡有拿著不錯薪水,還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獨董,還有學校行政職位等各種頭銜,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達到這個高度,卻因為毫無道德底線法律底線,猥褻女生,被開除,撤銷專業技術資格、教師資格,等於半輩子奮鬥歸零,令人感慨惋惜,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5 # 水凝塵
1. 身份:從身份上講,德不配位,就不能團結大多數人,眾人必多不服者,不服則多生事端,一旦不能解決問題,輕則對個人和集體利益造成損害,重則身敗名裂,事業失敗,甚至身死國滅。
2. 能力:從能力上講,德不配位,猶如幼兒持黃金行走於鬧市,利益之下,必多有覬覦者!德行與位置不符,無論何種事業,團體,必不長久!
3. 利益:從利益上講,德不配位,行事不合其位,或以上位之尊,與下屬爭利;或以上位行屬下之事。尊卑不分,處事不明,必內外失和,造成混亂,給社會或個人帶來災難。
所以說,德不配位 必有災殃!
-
6 # 胡力平174024905
德為思想,如果思想不純,肯定會給後面的行動帶來不完整,有時候會損害自己或別人!所以上面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
7 # 孟珍
先人們總結的人生經驗,當然都是有理的,但這一句話我總覺得說得不是那麼精確,因為對於德和位來說,都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德和位不論是在具體事物中還是在人們心目中,都不是那麼精準的,它們相互間的匹配就更沒有個確切標準了。
我們所說的德不配位,主要是指的德薄而位高。如果單就這一方面來說,還是有些道理的。因為那些高位上的人,擁有的是大量的社會能量,這些社會能量可以轉換成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都是人們關注和爭奪的物件。為了爭奪這些財富,人與人會相互攻擊和傷害,甚至可以無所不用其極。能夠使人免於受到傷害的就是正當使用這些位上的能量。而這個正當主要靠人的道德修養來把握。如果你在高位上,但你的道德水準卻不夠高,你就把握不住自己,就經不住那些財富的誘惑,就會去貪那些本不屬於你的東西,就會給人留下傷害你的把柄。
但是,如果是德高而位低呢?那一定是不會產生災禍的吧?而從道理上說那同樣也是德和位不在一個水平上,那應該也算是德和位不相配吧?如果這也算的話,我看這句話就可以再探討了吧?
-
8 # 老兵4200
謝謝邀請。“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德不配位,必有殃災”。出自《朱子家訓》,大體意思是說如果違背了人倫之間的規律,慌謬錯誤的行為,馬上就會消失滅亡。如果你做的事違揹人倫道德,必遭天譴,德行淺的人佔據高位,必會有災而遭報應。總之一個人的德行和享受要與地位和待遇相匹配,如果沒有品德而不按規律辦事一走會受到報應,主要還是勸人“積德行善孝為先,胸懷浩蕩有大義”。這句話就是用到今天,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因此,德不配位,必有殃災,是有一定道理的。
-
9 # 永恆的真情共願
有道理。首先內在不和諧,容易生病。其二外部關係不好,長期積累自然變為災難。有德者,二十四個自我一條心,合一,合於共願。
-
10 # 知一國學
我認為是有道理的。
比如寫下《憫農》的“偽君子”李紳。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周易·繫辭下》,原文是: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孔子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分成了三層含義:
德薄而位尊,即一個人所處的位子,與其自身的品德不相匹配。智小而謀大,即一個人的並沒有什麼大的智慧,而他的期望和計劃卻不小。力小而任重,即一個人能夠發出的力量很小,但是卻承擔了很重的任務。李紳這個人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憫農》這首詩你一定會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僅僅40字,在世世代代的後人心中,為他贏得了“憫農詩人”的雅號。但歷史的真相是什麼?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他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典型例子。
他是那個時代的“官二代”,他的太爺爺曾擔任類似於今天的“國務院副總理”一職,他的爺爺當過江南富饒之地的一方“諸侯”。但他6歲時,父親早亡,孤兒寡母生活水平急劇下降。《憫農》這首詩就是在當時他食不果腹的歲月寫下的。
他為求得謀生被迫流浪,後來進京趕考,誰知一路開掛,一步步走上了他太爺爺曾經的位置,厚祿,地位,美女,接踵而來。他漸漸被吞噬了。
他草菅人命,對朋友不再友善。據《云溪友議》記載,李紳有個昔日同窗姓崔,也是一個小官員,有一天他帶著僕人特地拜訪李紳,不料他的僕人和城裡的百姓吵了起來。這麼點小事,李紳竟然把僕人處了極刑。還把老同學抓起來,訓斥他:“你來了這裡為什麼不來拜見我啊?”崔同學不停地磕頭認罪,最後還是被李紳罰了20大板。他不分是非,公報私仇。有一年,一個縣尉被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又不分青紅皂白就將這個縣尉處以了死刑。此案後來驚動朝廷,皇帝下令徹查,徹查官員發現,縣尉受賄固然屬實但錢財並不多,強娶民女則是子虛烏有,有罪但並不至死。而當時,李紳堅持處死縣尉的真實原因,是因為該縣尉曾與他有過節。這只是史書中記載的其中之二,皆與人命有關,更多的“不德”之事,我們可想而知!
李紳74歲去世,次年,他因“酷吏”的種種作為,被“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一人行惡,子子孫孫不得為官,這不就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的典型例子嗎?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11 # 瓶中無
這句話參見秦始皇和秦二世,正是因為秦二世沒有了秦始皇的德,所以才導致天下大亂,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夏商周三個朝代,最後一個君王都屬於德不配位,所以古人總結這句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這樣的道理不僅僅適用於國家,還適用於單位,企業,學校,醫院,適用於各行各業,甚至是家庭,所以呢,做人也必須要找好自己的位置,要有自知之明
-
12 # 孫老師國學講堂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最早出自孔子所注的《周易·繫辭下》:“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我們把“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分成了三個部分談:
一、德薄而位尊:就是說一個人的道德水準和人品的高低與這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不相匹配。例如一個人的道德與人品的水準不高,可能現實中有些小職權,經濟上小康水平,溫飽有餘,突然有一天發了大財或者做了大的領導,但是卻沒有分配財富的能力,有錢有權後肆意妄為,無惡不作,顯露出人性之醜態,災禍的發生無可避免。
二、智小而謀大:意思是一個人雖然可能有些聰明,但是缺少智慧,所思所考太多,圖謀甚大,與他個人的思想甚大不相配,其結果形成了好高騖遠、多思多慮的現象。如有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沒工作前覺得自己能力很強,進入工作單位後才發現自己所學的遠遠滿足不了現實需求,就屬於“智小而謀大”。
三、力小而任重:就是一個人能力不大,卻擔負重任,例如社會上從事繁重工作收入較低卻又要擔負養家餬口重任的男人,以及能力不行卻要強出頭逞強的人。
因此,無論命中富貴是大還是小,都需要先修德,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多行善事,如此,才能在財運或者官運來的時候裝得下、守得住。
-
13 # 拾翠野老
有道理。如果道德差,身邊都是道德差的人圍繞,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就特別多,隨時都有危險了。相反道德高尚,得到的擁護就多,很多小人也會從心裡敬重。
-
14 # 平凡是道
德不配位,必然引起災禍,為什麼?當一個人的修養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但是他透過各種手段獲得擁有財富和權利,就會出現膨脹,目中無人,無法無天,不能順勢而為,很多事情定會逆天道而行,必然會得罪各路人,因此肯定有人讓他付出慘痛代價!
-
15 # 程咬鑫1
現實生活中一些比如對父母不孝,連朋友都算計,欺男霸女,幹盡為世人所不恥無底線之事的人,人們都會對其恨之入骨,敬而遠之。一旦其遭遇禍事,大家都會認為這是老天有眼,懲罰他的報應到了。其實這應該沒有因果關係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過是心向善的人們疾惡如仇的意願表達而已。真有哪麼回事,公、檢、法也就沒存在的必要了。
-
16 # 泥人161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一個沒有德行的人即使沒有大的災殃,也也如一泡狗屎,正經人見了就躲,甚至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我舉一個很真實的例子,有一個人退休了回到農村,憑自已一月幾好幾千元的退休費,竟一些比較長的漂亮的年輕女人面前口無遮攔,說些比輕難聽的話還罷了,竟發展到了動手動
-
17 # 水凝結成花
德不配位,必有殃災這句話從理論上來說是有道理的,這也是孔子基於人治基礎上大力倡導的德治思想。然而社會如此之大,人與人道德水準千差萬別;人與人的信仰各不相同;人與人的關係遠近有別,加之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完美。你說他德不配位,他說你無能嫉妒,你指責他利令智昏,他罵你庸人不配,總之每個人都能找到別人的缺點加以攻擊對方。所以大到社會,國家,小到機關,單位,企業,廠礦如果用道德來治理必然會亂作一團。
社會治理必須是以法治為主,德治為輔。
-
18 # 春榮2091
德不配位的先哲思想醞生了人需要自互定位的觀念,自互定位其實是德不配位的通俗版,也是人生務實的根基!人生需要這種根基,如果失去這種根基,生活會產生迷茫,會不知足,感覺人家都虧欠他了,殊不知是自已的環境和能力造成的,即使滿足他的慾望,也不能持久,因為得不到能力的支援!勉為其難勢必會產生和意願相反的後果,猶如超載的汽車勢必遭到傾覆一樣,二者道理是相通的!先哲思想的"德″謂品德,字面解釋是人的品德和所處的地位不相符,風水學上可以理解為和福緣尚有距離,字面解釋能力還同地位不匹配,這種情況下必然辦不好事,於是"殃″會找土門。
-
19 # 風住過的地方
世間種種萬物,在在道理。其能達到你的視聽,必有其存在的根源道理。
所謂“德不配位有災殃”,也確實如此。
區別在於,災殃因何而起,何時起。在於居處何位,缺失何德。
通常來講,地位或者職位不高,且所做之事不重要,影響甚小。此種情況境遇,身居其位之人,並不需要過高的品德或者能力時,災殃相對就小得多,縱觀人的一生,其所經歷,多為常人經歷,往往影響不大。故此有人說“德不配位有災殃”並不一定準確。其實細想則不然。
另再說,如果此中所講,為身居高位,需要良好德行和才能才可以駕馭,對百姓社會有影響大的時候,如果當時所做之事,已經顯現頹廢之象,則災殃必起。區別在於,當權者,即身居其位之人,若有鐵腕手段,災殃則推遲,但若爆發也更強烈。若無相應手段,則是逆天而為,災殃必至。
關於“德不配位有災殃”,古今賢者,皆有定論評判,在此不再列舉。
此篇僅做個人觀點。
-
20 # 陳雙平319
德不配位,不僅給這個德性不足的人帶來殃災,給他的下屬帶來殃災,更重要的是用人導向的迷失,羊群效應,是整個地方整個社會的毒瘤。
回覆列表
有人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八個字出自《朱子家訓》,然而細讀其原文,卻只有“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八個字,也有人說出自《周易·繫辭傳》,不過查閱原文,卻是“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不過大體意思都差不多,就是說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其社會地位及待遇相匹配,那麼必然會出現災殃。
現實生活中德不配位的例子太多,未免引起爭議,在此且借用古典小說的例子,此處“德”字,既指我們通常理解的德行,也指按照自然規律去做事。
比如《水滸傳》和《金瓶梅》的武大郎,雖老實卻愚蠢,他糊里糊塗就收下白白送上門的大美人潘金蓮,卻不知道自己根本無法消受這份驚喜,最後落個被毒死的下場,這正是“天降之喜,莫徑取焉”。
再如《水滸傳》的王倫也是個典型例子,他心胸狹窄,難以容人,雖勉強當上梁山首任寨主,但無法駕馭諸位英雄好漢,他雖求賢若渴,卻由屢次為難前來投奔的林沖、晁蓋等人,結果被林沖所殺。
而《水滸傳》梁山伯第二任寨主晁蓋,雖武功超群,義薄雲天,個人能力也遠超王倫,卻也是個德不配位者,作為領袖,晁蓋不懂權謀機變,也不懂人盡其用,他最後戰死曾頭市並非對手太強,只是梁山準備不足,兵力不足,軍師沒有隨行,又不聽林沖之勸,這才導致中計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