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古人常用成語“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學問淵博。這個成語源自《莊子》一書,說的是戰國時的政治家惠施的故事。《莊子》的原文是:“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很多朋友將這句話理解為他讀過五車書,的確很厲害!那古代的五車書到底有多少呢?今天咱們就來算算。

    “學富五車”中的五車書,和我們今天的書是不一樣的。今天的書是紙版書,是東漢之後才有的。儘管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但東漢並未普及紙版書。直到魏晉時期,因為佛教的傳播需要大量佛經,廉價方便的紙版書才在中國普及開來。那在“學富五車”的先秦時期,書是用什麼材料寫的呢?答案是簡牘。

    簡和犢是兩樣東西,區別主要體現在寬度上,簡細長,牘則更寬。在製作材料上,兩者大體都用竹或木。一般簡多用竹,牘多用木,所以又稱“竹簡”和“木牘”。

    △木牘(長沙簡牘博物館收藏)附圖一

    △竹簡附圖二

    竹簡在商朝就出現了,後來在戰國時期被廣泛使用,一直用到漢朝。竹簡的製作方法很複雜。首先得選用上等的青竹裁切成適合的大小和長度。竹簡的寬度在0.5釐米到1釐米之間,長度則根據書寫內容而固定。如寫詔書律令的竹簡長三尺(約67.5釐米),抄寫經書的長二尺四寸(約56釐米)。民間寫書信的竹簡一般長一尺左右(約23釐米),字數少的書信用一塊木牘就夠了,也是一尺長,因此古代又稱信件為“尺牘”。裁切後的竹片要拿到火上烤,一方面是為了減輕竹簡的重量,還有一方面是為了乾燥後防黴防蛀。烘烤之時,本來新鮮溼潤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水珠來,就像出汗一樣,所以這道程式叫“汗青”,也稱“殺青”。今天電影拍攝完成時也稱“殺青”,這種叫法就是源於竹簡的製作工序。殺青後,就可以在竹片上寫字了。如果寫字時寫錯了,就用小刀將錯字刮掉後重寫,以避免一整片竹簡的廢棄。這種刮錯字用的刀叫“書刀”,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文化用品。竹片寫完了,再在竹片上打孔穿繩,將若干片竹簡聯接在一起,這就是一冊竹簡了。

    牘大多用木片製成,漢代多以胡楊和紅柳作為原材料。牘比簡寬許多,能達到6釐米左右,個別的達15釐米以上。單片牘比單片簡能承載更多的文字量,所以牘多單片使用,不用聯結成冊。牘呈長方形,故又叫作“方”或“版”。牘也用來畫地圖,這就是後世將國家疆域稱為“版圖”的由來。

    “學富五車”時代的書是竹簡,其重量和今天的紙版書不可同日而語。《漢書》記載: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博覽群書,給漢武帝寫自薦信,用了3000片竹簡,需要兩個人抬著才能運到宮殿。一片竹簡能寫30多個字,3000片竹簡就是10萬字左右,與您正在讀的這本書字數相當,這就足以看出竹簡之重。

    那五車竹簡有多重呢?臺灣歷史學者邢義田先生曾考證過,東方朔上書用的竹簡重量可達12公斤多。我們計算一下,3000片竹簡能寫10萬字左右,能達到12公斤多,平均算下來每公斤竹簡有8000字。古代馬車的載重量一般可達200公斤,五車竹簡就是1000公斤,算下來大概有800萬字。

    800萬字是什麼概念呢?以人民出版社版本的四大名著為例,《紅樓夢》約107.5萬字,《三國演義》約72.6萬字,《水滸傳》約92.5萬字,《西遊記》約83萬字,加起來大約355萬字。“學富五車”的讀書量,大概就是四大名著總字數的兩倍。這個水平,今天的中學生基本就能達到。

    然而我們是否可以藐視古人而自稱“學富十車”呢?恐怕不可以。首先,古代的文章用文言體,其資訊量遠遠多於白話文。其次,古人讀的都是學術著作,四大名著那是白話小說,難度上也不在一個水準。另外,“學富五車”這一成語的本意不是“讀”了五車書,而是有五車書的著作,是“寫”了五車書的意思!以王老師目前日夜趕稿的速度,穿越回古代,也只能算是“學富五筐”!

  • 2 # 心聆小屋

    這是形容古人學識淵博。古代,字都刻在竹簡上的,一本經典,就需要好多竹簡。所以有“學富五車”來形容人學識淵博。

  • 3 # 小強愛寫作

    學富為何用車載?首先我們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有一個詞語“學富五車”最能證明古人用“車”當作量詞,用來衡量一個人學問的高低。

    這裡的“車”就是古代的馬車,“學富”就是知識,文化。正常判斷一個人的知識、文化的高低,用這個人讀過的書多少來衡量,讀過的書越多就證明學問越高。所以“車載”載的是書 !

    中國古代沒有現在的紙製作的書,那時候是用簡牘記錄文字的(古代記錄文字是用竹片或木片。其中竹製的叫簡牘或簡稱簡,木製的叫木牘或簡稱牘,合稱簡牘),簡牘是在紙普及之前用來記載的載體,簡牘很沉重,攜帶不方便,所以裝在車裡。就回答了你的問題,“學富”為什麼用“車”載。

    我們還要明白幾件事,才能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

    一、簡牘的由來

    商代時已有竹簡。《左傳》和《國語》中春秋時人的言論經常提及“簡策”。但現代考古所能發現的竹簡最早只到戰國時期,而且大多是楚國的竹簡,例如郭店楚簡、慈利楚簡、上博簡、清華簡等。簡牘在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使用甚廣。

    二、簡牘是什麼時候被替代的

    在西漢末年和東漢初年,即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世紀這一二百年中。公元2世紀應劭寫的《風俗通義》,記載東漢首帝漢光武帝劉秀享國之後,把首都從長安遷往洛陽。在遷都過程中,搬運書籍的車,據說是“載素、簡、紙經凡二千輛。

    什麼事情都有個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正如上面說的,西漢後期大概已經懂得用紙書寫了,否則劉秀遷都洛陽時就不會有“載素、簡、紙經凡二千輛”的說法了。古人雖有將縑帛稱為紙的習慣,蔡倫就說“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可是紙的發展非常緩慢,直到東漢蔡倫改進造紙技術,才大量使用紙來記錄文字。

    三、“學富五車”的由來

    “五車”出自《莊子·天下》篇:“惠施有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說的是戰華人惠施方術甚多,卻雜亂不純,而且言而不當。所謂“其書五車”是指他的藏書豐富可裝五車。古時的書都是用竹簡(片)製成的,每片上刻有字,串起來就成了書。當時的五車書雖與現在的五車書不可等量齊觀,但擁有五車藏書也可謂“飽學之士”了。

    以上回答充分說明了“學富”為何用“車”載。不過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書“已經不只是用紙來記載了。“學富”也不只是知識了,實際技能、管理才華,動手能力等各個方面都納入了“學富”的範疇。

  • 4 # 塗山玄喬

    “學富”為何用“車”載?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了解一下“學富五車”這個詞的出處了。

    “學富五車”出自《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這其中的“五車”即指的五車的竹簡,在莊子所在的年代與如今不同,不僅沒有手機可以有海量記憶體放置電子書籍,連紙張都沒有就更不用紙質的書籍了。但這並不代表五車的竹簡少,反倒顯示了在當時的條件之下惠施依舊寫成了慢慢五輛馬車的文章,可見其學問廣博。

    為什麼用車載?首先竹簡書寫的文章攜帶起來不方便,如果由個人搬運是在是困難,有馬車搬運自然更為方便。其實我們不必深追一個成語的表面含義,只需瞭解了這個詞的含義即可“學富五車”只不過是形容學問淵博之意。

  • 5 # 梧桐樹邊羽

    “學富”為何用“車”載?

    這個道理很簡單啊。學問豐富廣博,以何為據呢?在沒有電腦網路的時代,當然是以你讀的書的多少來論的。而書在紙張發明之前,都是寫在竹簡上的,甚至在毛筆墨水發明之前,是刻在竹簡上的。

    那麼“學富五車”是不是說明這個人啊,知識非常豐富,他讀過的書用五臺車子才能拖走呢?這其中也暗合了民間俗語,我們在打牌的時候,說自己手氣背,咱們會說:“唉,這手氣啊,真是孔夫子搬家——盡是輸(書)”,古人在書籍的運輸方面還真是要用車來拖,因為竹簡分量不輕,多的話非常沉重,就算到了如今的紙書,日積月累下來,也是沉甸甸的“知識”,運輸很不方便。

    然後到了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這裡:

    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這個意思就更明確了,這些書啊,放著佔地方,運輸則讓運送的牛車馬車都很費力。

    所以,學問多得像讀了五車書的意思就更確定了,這是一種褒揚,讚美。

    不過從這個成語的起源來看,釋義不說完全相反,但反正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成語出自莊子對惠施的評論,惠施這個人也是個學問家,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是名家思想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他和莊子算得上是好朋友,兩人曾經留下了著名的“濠梁之辯”,就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故事(《莊子·秋水》)。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

    這裡有幾個地方不同於我們今天的理解。“書”不是書本,是“書寫”,也就是說惠施的著作,“車”則是比喻國家。那這句話實際上是什麼意思呢?

    惠施這個人啊,會很多旁門左道,他寫的著作能夠斡旋五國興衰,但是他說的道理卻有許多是舛誤與雜亂的,他的言辭也有不當之處。

    其實這是一種謹慎但直接的批評,指出惠施學問太過博雜,並不精專。但是後人只看到“書五車”,就想當然地認為是讀過或者寫的書有五輛車馱運之多,加上“學富”二字,就完全改變了這個詞的意思了。

    當然,不管本意如何,咱們今天使用肯定是使用後來引申、變化之後的意思了。

    只不過搞清楚出處和本意,也是有點意思的。

  • 6 # 天驕傲狂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沒有發明造紙術,字都是寫在竹簡上的,這些竹簡書籍要用車來拉才能完成,所以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

  • 7 # 梅嶺千堆雪

    造紙術沒有出現之前,古代的文人把文字刻在竹板上,然後串在一起。古代的交通工具一般用牛車,馬車,或者驢車。古代人搬家或者外出遊學,都會將寫有文字的竹板用馬車或牛車等搬運!讀的書越多,越有文化的人竹板書也較多,所以用學富五車來形容學問大的人!

  • 8 # 精靈夢娟娟

    惠施接到調令要去上任宰相,時間緊迫,一個人先行,讓僕人在後收拾,僕人裝了六輛馬車,其中一車是家當,其它五車皆為竹簡。六輛馬車一直走到京都,沿途的百姓看到,都驚歎不已,想學習必須是富裕的人,才能買的起五輛馬車的竹簡啊,這才是學富五車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9 # 農村戶口

    學富五車:有五車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富:豐富;五車:指五車書;形容書很多。學富五車,那是形容一個人才華橫溢,讀過的書有五輛車來裝,因為古代書籍都是竹做的,文學淵博的人都的書太多,要用5輛車才能裝完。

  • 10 # 鹿娛影視

    因為在古代(大概在這個成語被髮明出來時),陸路(當然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古代也只有陸路,如果非要槓古代還有海運的話,就當我什麼都沒說吧)運載工具,車的運載量可以說是最大的了。所以古人才會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的知識淵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無美惡,過則為災”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