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火茶話鋪
-
2 # 千招百計
我之前在網上看過一篇關於古人避暑的文章,看完驚歎一句: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
《周禮·天官》一書記載:中國周朝時已有名為“六清”的飲料了。杜甫詩云:“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描寫了有名的冷飲“槐葉冷淘”。它和宋代流行的“甘菊冷淘”一樣,都是用米、面先做成稀薄粥湯,再加入作為香料的槐、菊葉,用清涼井水降溫而成。
古代“冰淇淋”這個想不到吧,原來在古代就有了“冰淇淋”,但那時候的“冰淇淋”並不是現代的冰淇淋,而是由果汁、奶、冰塊等混合而成的,叫“冰酪”。“冰酪”最開始出現在唐朝,後來到了元代,馬可波羅把“冰酪”的製作方法從中國傳到了歐洲,再經過重重發展,變成了今天的冰淇淋,也就是說你今天吃到的冰淇淋,其實源自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自豪感瞬間油然而生啊。
涼茶很早以前,就有紅茶、綠茶、加多寶、王老吉了,只不過那時不叫這些名字,分叫做“茶飲劑”、“熟水”、“暑湯”和“代茶飲”等。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就曾經寫過一篇含有中藥豆蔻熟水的美詞,其中就有“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之句。這裡的“豆蔻熟水”,就是治療暑溼困脾之類疾病的著名飲料。
當然,在宋代,前三種飲料還數不上豆蔻熟水,因為根據史料記載,被翰林院評為一二三名的飲料分別是:紫蘇熟水、沉香熟水和麥冬熟水,榮獲第一的紫蘇熟水,不但能下胸膈滯氣,而且芬芳宜人,所以很受宋人青睞。
“荷蘭水”在炎熱的夏天,像現代人一樣,古代人也愛喝冷飲,尤其愛喝“荷蘭水”,這種“荷蘭水”就是現在大家喝的汽水,最開始出現在清朝,但當時都是上層人士才能喝到的高階飲料。清末徐珂在《清稗類鈔·飲食類》中對此介紹:“以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及其他種果汁製成者,如檸檬水之類皆是。”
湯餅湯餅其實就是面片湯,雖然它本身不是清涼食品,但在夏天吃熱氣騰騰的湯餅時能出一身大汗,帶走體內大量熱氣。
-
3 # 逍遙山人68080452
古代雖然沒有冰淇淋,但是冷飲有了3000年曆史,當時雖然沒有製冷裝置,但是建有冰窖,在寒冬時鑿取冰塊儲藏窖中,西周時朝中還設有“冰人”職務。專門掌管夏天飲用冰塊事物。但黎民百姓是無福享受的。至於其它冷飲品種,由於本人才疏學淺,不得而知。
-
4 # 阿呆憶文志
搶答~
說實話,古人也是吃‘冰淇淋’和‘水果沙拉’降溫的。在天熱的夏天,古人吃什麼避暑呢?下面說四種!
酥山
酥山是一種用牛奶、奶油製成的看起來像刨冰的美食
王泠然在詩中寫道:
“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
然而,這種食物一般人吃不來,只有那些王公貴族,能弄得起冰窖的才會享受這種待遇~
如果吃不到‘高大上’的酥山,那就想辦法吃
2.冰食和冷飲
儘管古代沒有冰箱,但有錢人家夏天用冰窖來儲存冰塊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了。
那時候,人們既可以喝冰水也可以吃冰沙。
在宋代,人們很容易就能在街上買到用冰鎮的冷飲。一些有錢人家甚至義務地在街頭路邊“散暑藥冰水”。
宋代市面上出售的冰水還經常被加入綠豆湯或甘草湯來幫助人們祛暑降溫。
類似於先前把冰放到大棉被裡。
如果說冰塊什麼的都不到,那就只能喝‘茶’了。當時的‘茶’也叫
3.飲子
隋唐時期,用果品和草藥熬製而成的“飲子”盛行一時,它不僅解渴,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只是在那個兩文錢一個燒餅的年代,每一服“飲子”能賣到一百文!
如果‘茶都喝不到,那還有一個絕佳的好辦法。那就是
4.心靜自然涼
看客們,贊一個在走吧,因為
-
5 # 旋轉阿涵
烈日炎炎,古人也會喝“冷飲”來解暑。
井水古代一般百姓夏天最常飲用的就是井水,因為井水在地下,屬於地下水,在地底溼潤而恆定的溫度下,井水通常都比地面上的河水要清涼。井水不僅方便,而且不用花費錢,生活用水就是從井中挑出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井,十分便捷。有一口井,就相當於有一部冰箱,井水冰涼,可以當成是冰櫃,用來儲存食品和冰鎮水果。
酥山酥山是一種用牛奶、奶油製成的看起來像刨冰的美食。唐代詩人王泠然在詩歌《蘇合山賦》中描述了人們如何製作和享用酥山。根據詩中所介紹的,人們在酥中加入糖,並做出各種造型。有時候,酥山還用花朵、樹葉作為裝飾。王泠然在詩中寫道:“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他筆下的酥山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冰淇淋的早期形態。不過,只有王公貴族才有幸擁有大型冰窖來製作這一夏日美食。
茶中國飲茶的歷史源遠流長,茶比水有味道,喝進嘴裡會回甘,而且有益身體,因此,茶自然成為古人的消暑飲料,夏天裡通常都是衝一大木桶的茶,不僅可以自己喝,還可以跟鄰居分享,大家一起喝茶消暑。
飲子草藥熬成的飲料稱為飲子,功效十分廣泛,具有消暑解毒,還能提高身體抵抗力。飲子一時成為流行,由於草藥成本低廉,而且用草藥熬製,每次就能熬一大鍋,對於當時隋唐的商業發展來說這是一個好商機,於是在街頭上便湧出許多銷售飲子的店,這也就是現代的飲品店。古文中記載道當時長安大街,就有形態各不相同的冷飲店售賣飲子。小編猜測這會不會是古代版的“王老吉”呢?
-
6 # 迷彩虎
那麼又有朋友疑問了,這些製造冰淇淋的冰塊又是怎麼來的呢?夏天不會化了嗎?其實夏天的冰都是來自在天寒地凍的三九天裡,冬天的時候古人會在結冰的河面上取冰,然後人們會把這些冰塊運到事先挖好的地窖裡儲存。
當然啦!這用來儲存冰塊的地窖必須事先會用鋸末之類的東西做好隔熱,有時會放一層冰塊兒,在上面撒上薄薄一層鋸末,這樣等再搬的時候比較好分開,不然有可能會凍到一塊。這樣這些冰塊就可以放到來年的五六月份,然後拿出去用或者售賣就行了。
僅僅是採冰就夠了嗎?你怎麼能小看老祖宗的智慧呢?其實古人不但會採冰,還會製冰,早在唐代前後,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把硝石放到水裡會使水結冰,硝石也就是硝酸鉀,當它溶解於水時會吸熱,溫度降低,隨之水也會冷卻成冰。古人根據這一原理就開始了自己的製冰、造冰。自從人們發現硝石製冰法之後,南方夏天也能吃到冰鎮食品了。
-
7 # 武漢壹周
說正經的,還真別小瞧了古人的創造力,史書上記載著很多他們發明創造的“消暑神器”。比如有用草藥熬製的消暑湯、冰鎮蓮子、湯餅、冰鎮酒、冰酪、菌湯……甚至還有直接售賣冰塊的。
清朝的時候,北京地區的人們會在“伏日”熬煮中草藥,還把這一做法叫做是貼伏膘。比如煎蘇葉、藿葉、甘草等熬製成湯,這些藥材能瀉火解毒健脾補中的功效,所以稱它是消暑利器完全不誇張。
我們都知道,蓮子是一種消暑的食物,明清以來,伏日最盛行的就是蓮子湯。壹周君說的冰鎮蓮子史書上也是有記載的,《清稗類鈔》就記載到了炎炎夏日,宴請賓客的時候會選取新鮮的蓮子一類的消暑食物,然後會將冰塊置於其中。
我們再來說湯餅,它是一種以“逆向思維”為核心的食物,壹周君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湯餅是用來發汗的食物,也就是說,湯餅是熱食。
古書《荊楚歲時記》就有提到人們會在伏日進食湯餅,還把這稱作是避惡。 這裡的惡也就是指酷暑了,湯餅是一種煮在熱鍋湯裡的麵食,在炎炎夏日吃碗熱氣騰騰的湯餅,能讓自己出一身汗,從而排毒解熱。
壹周君說的冰鎮酒具體就是冰鎮米酒了,這種清涼飲料早在春秋末期就有了。這一觀點在《楚辭招魂》就能證明。而且裡面讚賞冰鎮過的米酒喝起來醇香又冰涼。
-
8 # 東家APP
千萬不用擔心古人,我們光看看宋朝人就知道沒有空調,沒有冰淇淋的古代他們過得也很好。也有外賣,也有刨冰,也有夏日份甜品。
宋朝真的是一個講究吃的朝代。
夏有“麻腐雞皮、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冰雪甘草湯、荔枝膏”等消夏涼品,冬有“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這些熱氣騰騰的烤肉。
來說說那些個羨煞現代人的冷飲。
1.酥山
元代的《飲膳正要》記載了酥山的做法:先把牛奶反覆煮,撈取上層固態物經過加工即為酥,有點類似於奶油,酥中心不凝固的就是醍醐。
它的底層是冰,仕女再將熱奶油澆淋,堆成一座小山,還要插上花朵、彩樹等裝飾品。最後要放到冰窖中冷藏。
2.櫻桃甜點
唐人品嚐櫻桃,還有一種非常流行的方式,就是以乳酪澆到鮮摘櫻桃果上,同時配澆蔗漿,簡稱"酪櫻桃"。這種美食早在三國時代就有了,只不過到了唐朝變得十分普及,堪稱春季的主打甜品,並且一直延續到宋元時代。
想象一下這個畫面,將櫻桃裝在碗裡,淋上冰鎮過的蔗漿、乳酪,就跟我們現在吃水果沙拉差不多。
3.冰鎮水果
現在也有不少農村的人用這種方式來冰鎮水果。
4.宋代的冰製品
到了宋代,各種販賣冰製品的鋪子都開張了。甘草冰雪涼水、砂糖冰雪冷丸子、雪泡豆兒水,甘豆湯、鹿梨漿、冰珠蜜水、冰雪荔枝膏等各種美食都出來了。
這個時代,甚至連外賣都可以叫到了。
所以,真不用擔心古人夏天吃什麼,古人的夏天過得很好。
-
9 # 文藏藝術
【文藏來答】
春秋晚期,冰鎮米酒就已經出現在諸侯的宴席上(說著說著我腦補了喝冷飲的畫面),經濟繁榮的唐代更有賣冰的商人出現。
到了宋代,冷飲品類齊全甚至不亞於我們現在市面上的混合飲品,類似刨冰的“冰酪”就是將牛奶、果汁、藥菊、冰塊混合,簡直美容養顏又消暑啊!
既然說到冰激凌,那就要說一下元代,忽必烈的宮殿出現冰激凌“鼻祖”人稱凍乳酪的飲品,後來馬可·波羅才將其推廣到西方演變成我們現在的冰激凌!
圖|網路
文字|摘用《宮·帝王的花園》
-
10 # 南聞北史
古代不是沒有冰淇淋哦,洋人拿來嘲諷林則徐的冰淇淋,其實早在4000年前就已經在中國流行開來了。
當初林則徐在廣州禁菸時,英法大使想要給他使絆子,下帖子請他吃西餐。
吃飯期間賓主盡歡,到了上甜品的時候,侍者端上一碗冒著白氣的酥酪,林則徐見狀下意識認為酥酪是熱的,勺到嘴邊時特地吹了吹,引得滿堂發笑。
這道冒白氣的酥酪,就是現在的冰淇淋。
很多人以為冰淇淋是西方人發明,然後流傳到中國來的,其實早在唐朝,中國就已經有冰淇淋了。
冰淇淋的英文是ice cream,直譯過來就是冰凍的奶油。
戰國時期,南北方文化互通有無後,北方遊牧民族的飲奶習慣開始在長江流域傳播,到了漢朝,漢宣帝搖身一變成了羊奶大戶,專靠賣羊乳酪發家。
魏晉之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入住中原,江浙徽一帶的農民也開始飼養乳牛,根據《齊民要術》記載的方法制作乳酪和酥油,用於日常食用。
《齊民要術》記載著將酪製成酥的“抨酥法”,這裡的酥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奶油。
到了唐朝,酥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吃法:
唐德宗喜歡把酥和花椒往茶裡面加,(唐朝人喝茶會往裡面加蔥薑蒜、陳皮花椒肉桂…堪稱黑暗料理)美其名曰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
唐莊宗則更彪悍一些,他跟西北的少數民族一樣,直接拿手撈著吃,簡單又粗暴;
《新五代史》:石敬瑭曾經在危急中為後唐莊宗解圍,莊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啖以酥。啖酥,夷狄所重,(石敬瑭)由是名動軍中。
孫思邈則將酥奉為保健良藥,說酥不但口感棒棒的,營養也很高,常常和用蜂蜜沖服酥酪,不但滋養肌體,還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
《千金要方·食療》: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膽幹,肌體潤澤
《千金翼方·養老食療》:惟乳酪酥蜜,常宜溫而食之,此大利益老年
最著名的還是王泠然的一首《蘇合山賦》,這裡的蘇合山,指的就是唐朝的冰淇淋了。
“味兼金房之蜜,勢盡美人之情。素手淋瀝而象起,玄冬涸冱而體成。足同夫霜結露凝,不異乎水積冰生。盤根趾於一器,擬崖萼於四明。 ”
美貌的侍女們在酪裡面加入蜂蜜調味,一點一點抨製成酥,等到酪變成口感綿綿近乎融化的酥時,再用手捧進精美的盤子上。
並不是一次性就堆集在器皿裡,而是一點一點地滴淋,等到盤子裡的酥逐漸有了山的造型以後,再進行冰凍定型。
冰凍過後的蘇山牢牢地盤踞在盤子上,酥本身便是奶白色的,往桌子上一擺就好像北境的雪山被搬到屋子裡了一樣。
除此之外,冰山上還會放置上食材做成的彩色樹木以及鮮豔的紅花,白雪之上生機勃勃猶如四季聚在,惹的人食指大動。
從《蘇合山賦》的描寫裡,我們會發現這樣的製作工序依稀中有一些現代冰淇淋的影子。
這時會有人問,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怎麼知道王泠然不是在吹牛?
唐朝章懷太子墓的墓前甬道上有一組這樣的壁畫:
前面的侍女手中捧這一個襯著羅布的器皿,裡面是一些糕餅一樣的食物。
跟隨在後的侍從雙手託著一盤雪白的食物,形狀類似假山,上面裝飾著花木,非常像王泠然描述的“蘇合山”。
長安南里王村出土的唐代墓葬甬道里,也有一副《飲宴圖》,證明了王泠然所言非虛。
這應該是一副郊外圖,士大夫們圍坐著在一塊飲酒作對,大長案上擺滿了美食,在正中間有一盤與眾不同的食物高高聳起,就像一座小山一樣。
看四周人的反應,宴會應該進行了一會兒,“蘇合山”上的“羅勝”被吃了也是可能的。
而且“蘇合山”在宴席之上有著席上之珍的說法,即便在唐朝冰庫也是皇室和少數權貴才能享有的美事,能放在席面最主要最顯眼的位子上,該是本體無疑了。
到了元朝時,元代詩人貢師泰又做了一首詩,證明了“蘇合山”的存在,詩云:
三山五月尚清寒,新滴羊酥凍玉柈。
何物風流何可稱,兔毫花淪小龍團。
新滴羊酥凍玉柈與素手淋瀝而象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份“蘇合山”的做法不謀而合。
貢師泰不但喜歡吃“蘇合山”,還喜歡拿小龍團泡的茶來配,這不就跟我們現在喝個奶茶還要往裡面加份冰淇淋的吃法一樣嗎?
除了冰淇淋,現在我們喜歡吃的雪冰,在唐朝也是非常風靡的小吃。
《清異錄》中記載的“貴妃紅”,就是將酥冰凍後,在裡面摻上有顏色的增味劑,比如果汁、茶飲之類的,是不是和我們現在的雪冰很像呢?
等到幾個世紀之後,馬可波羅風塵僕僕地來到中國,吃到了這種美味至極的點心,便將製作這種點心的辦法帶回了義大利。
到了1553年,義大利廚師的奶油冰淇淋在法國國王的婚禮上大放異彩後,浪漫的法華人開始往上面新增花紋以及香料,使它變得更加的色澤鮮豔,美味可口。
法國的卡特琳皇后就有一位專門開發製作冰淇淋的私人廚師。
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西方的工藝和文化優於我們自身,所以對於舶來品即為追捧,這種現象出現於清後期,有人將其稱為“民族自卑感”。
其實只要閱讀史籍,我們不難發現,就在幾百年前,我們的智慧還是被西方奉為瑰寶的,不過是故步自封擋住了我們探索前行的道路。
從穆罕默德在《聖訓》中寫: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就可窺一般了。
更何況,論吃,華人真的沒怕的。
————————————————————————————
參考文獻:
(唐)王泠然《蘇合山賦》;(元)貢師泰《寄顏經略羊酥》;
《千金要方·食療》:乳酪酥等常食之,令人有筋力,膽幹,肌體潤澤
《千金翼方·養老食療》:惟乳酪酥蜜,常宜溫而食之,此大利益老年
《新五代史》:石敬瑭曾經在危急中為後唐莊宗解圍,莊宗拊其背而壯之,手啖以酥。啖酥,夷狄所重,(石敬瑭)由是名動軍中。
《齊民要術》“抨酥法”《清異錄》“貴妃紅”
-
11 # 尚武菌
我是尚武先生,我來回答!
天氣炎熱的盛夏時節,吃上一杯冰淇淋或一根冰棒兒,清涼又消暑,實在是炎炎夏日裡的享受,這時候或許有人就會好奇,古代的人們夏天怎麼解暑呢,光喝水嗎?
到了夏天,天氣炎熱,人們都會買冰鎮飲料和冰激凌來解暑。你不知道吧,在中國古代,已經出現了類似冰激凌和冰鎮飲料的冰飲了。古人為了解暑,在冬季把冰雪儲藏起來,到了夏天,再取出來用於降溫或冰鎮水果和飲品。戰國時著名的詩人屈原就曾經說“挫槽凍飲,酎清涼些”,意思是除去酒的渣滓,冰凍後的醇酒真清涼啊。說明戰國時候,人們已經飲用冰酒飲料了。
到了宋代,冰鎮飲料的花樣更多了人們在夏天開啟冰庫,將儲藏的冰取一些,放入果汁裡,做成冷飲。《東京夢華錄》就記載有沙糖綠豆、木瓜汁、滷梅水、紅茶水、椰子酒、姜蜜水、雪泡梅花酒、雪泡水等飲品,其中的紅茶、木瓜汁等,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仍是人夏季常喝的飲品 類似冰激凌的食品,在宋朝也已出現,那時候稱之為“冰酪”或者冰酥”。詩人楊萬里就有《詠酥》詩讚美此物:“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意思是,冰酪看起來膩口,可吃到嘴裡卻感覺清爽。它看上去是凝固的,可到了嘴裡卻飄乎乎、軟綿綿的。剛取出的冰酪,像塊玉石,可往盤中一放就碎了,舀一勺吃進嘴裡,它又像雪一樣消融了。由此可見冰酥的清涼可口。
明清以後,夏天一到,就會有小販沿街賣冰飲。有一首詩就說:蒼六月曉寒生,雙風橋西賣雪聲。銀碗盛來調蜜咽,冰魂淨洗齒牙清。”意思是六月裡,到處綠樹蔥蘢,卻感覺一陣寒冷,原來是聽到雙風橋賣雪的吆喝聲。用銀碗盛來,調和著蜜汁品嚐,冰涼得感覺自己的牙齒都被洗得清爽了。這首詩反映了江南六月賣冰飲的風俗,冰雪中調了蜜糖,食用也一定很爽口。
-
12 # 我是雲南蕎化香
古代雖然沒有冰淇淋,但是古代是有冰的,而且還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冰,因此古代雖然沒有冰淇淋,但是還有有冷飲的!
根據記載,中國早在西周的時候就開始用“冰”了,為了能在夏天吃到冰,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管理冰塊的職位,叫作“凌人”。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那麼他們的冰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他們自己製作出來的,還是從什麼地方弄過來的呢?
一般來說,古時候的冰都是提前儲藏好的,待到夏日來臨,就把它拿出來用。首先,要先找一個背光陰涼的地方,挖一個很深的地窖,在底下鋪一層草,這個地窖就是專門用來存放冰的。每到冬天的時候,等河水凍結之後,住在這周圍的百姓們就趁著天氣最冷的日子,來到河水結冰最厚的地方,把冰塊切割下來。接著,他們就把冰放進地窖,從下往上,一層一層的疊上來,摞到地窖最上面之後,在上面鋪上棉被,蓋上一層厚厚的稻草和細土,使地窖裡的冰和外界隔絕,避免外界的溫度影響了冰塊的儲藏。最後,在地窖封存時,還要再蓋上一層土,如此一來,這些冰塊就算是存放好了,等夏日炎熱之時,再把它拿出來消暑。
不過因為古時候的技術有限,像這樣的物理方法,會導致起初存進去的冰塊,再拿出來時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大部分還是提前融化了。因此,冬日裡採集冰塊的人,必須提前做好打算,更多地儲藏一些冰塊,才勉強夠皇室貴族們使用。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冰不再是上層階級的專屬,普通的平頭百姓也可以在夏天喝上一碗冰飲。唐宋之後,人們逐漸放棄了從深山老林裡採冰的方法,直接選擇了離都城較近的地方。宋朝時,更是把西湖一帶作為主要的採冰之地。到了明清,北京因為冬天寒冷,並且河湖眾多,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採冰優勢。清朝時,除了京都的藏冰,城外也有不少儲藏冰塊的地方,皇帝出巡時那麼多的行宮,還有避暑山莊,都有大量的冰塊儲存。
古代冰的採集、儲藏和使用,都有著非常獨特的管理流程。比如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都水清吏司”的部門,就是專門負責採冰的,隸屬於六部中的工部。在每年京都的河水結冰之前,要先往河道里放水,清除水中的雜草。大約到了冬至左右,就得派人去採集第一批冰,等到水面再一次被凍住後,就可以繼續派人去採集第二批了。重複這樣的做法,一個冬天可以採集五次。在採冰之前,工人們要先在冰面上畫出一行行一列列的印子,這樣可以保證採集到的冰是一個個方塊,大小尺寸都非常的整齊,沒有破損的地方,等冰塊採集好,運到岸邊之後,放到專門運送冰的車子上去,蓋一層黃布,由工人把車拉到冰窖門口。為了防止冰塊落到冰窖底部時摔碎,冰窖裡面會專門放置一塊運冰的滑板,板子的一頭在冰窖口,另一頭在冰窖底,冰就可以從這個斜面上滑下去了。最後由冰窖裡面的人將其擺放整齊,這樣就可以保證冰塊的質量了。
古代的冷飲有:
酥山。酥山是一種用牛奶、奶油製成的看起來像刨冰的美食。唐代詩人王泠然在詩歌《蘇合山賦》中描述了人們如何製作和享用酥山。根據詩中所介紹的,人們在酥中加入糖,並做出各種造型。有時候,酥山還用花朵、樹葉作為裝飾。章懷太子墓中手捧“酥山”的仕女王泠然在詩中寫道:“非固非絺;觸皓齒而便消。”他筆下的酥山被很多學者認為是冰淇淋的早期形態。不過,只有王公貴族才有幸擁有大型冰窖來製作這一夏日美食。
儘管古代沒有冰箱,但有錢人家夏天用冰窖來儲存冰塊在唐代已經很普遍了。那時候,人們既可以喝冰水也可以吃冰沙。在宋代,人們很容易就能在街上買到用冰鎮的冷飲。一些有錢人家甚至義務地在街頭路邊分發“暑藥冰水”。宋代市面上出售的冰水還經常被加入綠豆湯或甘草湯來幫助人們祛暑降溫。
-
13 # 瀟然歷史觀
答案:千萬別小瞧古人的智慧,每個朝代的子民都是美食發明家。除了納涼還有好吃的。
首先,那是九百多年前的某個夏天,天氣格外的熱。隔壁大叔在槐樹蔭下放了張床,亮出肚皮,開始了“葛優躺”。
有人能葛優躺,那其他古人可怎麼辦?南宋詩人楊萬里也遇到了消夏的煩惱,不過他選擇喝點冷飲來消消暑。
宋代的冷飲花樣繁多而且平民化,彼時的臨安街上也有了賣冷飲的,主打產品就是各色的“雪泡水”,還有這個綠豆水,梅花酒什麼的,還有水果牛奶冰塊等混合而成的刨冰。
這個吃到開心之處啊,楊萬里就忍不住還吟詩一首,詩曰: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周朝有冰鑑其實,早在古時候周朝就出現了這個既能儲存食品,又可以散發冷氣的冰箱空調的一體機,它叫做“冰鑑”。它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在容器的夾層裡放入冰塊,冰凍夾層內的食物和飲料。
唐宋售賣冷飲到了唐代的時候呢,又發展出來賣冰的商人,他們冬日採冰,夏日叫賣,文人士大夫還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冰食。
杜甫有詩云: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於是乎到了北宋,都城開封賣的冰雪冷元子非常受歡迎,做法有點像今天的玉圓。這個時代的冷飲店,還售賣一些冰糖冰雪冰圓子,還有冷藏的瓜果,人們在冰中加上蜜糖珍珠粉還有牛奶,就做出了冰酪,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冰淇淋的雛形。
元代奶冰到了元朝,蒙古貴族在冷飲里加入了奶製品稱為奶冰。據說馬可波羅來元朝時,很愛吃奶冰,並將製作方法帶回了歐洲,這就是冰淇淋的起源,聽起來很搞笑,最早的土耳其冰淇淋可能來自中國。
清代汽水歷史記載清朝乾隆8年7月的一天,氣象學家推測可能高達44度,所以人家乾隆到了避暑山莊瀟灑去了。天氣是如此的悶熱,清朝時期的冷飲花樣更多,夏季最富盛名就是冰鎮酸梅湯。
到了晚期的時候,還有了碳酸氣和酒石酸加糖和其他果汁做出來的汽水,同治年間還傳入了荷蘭水,當時還是達官貴人才能享受的汽水,不過好不好喝咱就不知道了。
說到這裡,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花樣,不知道你喜歡哪個朝代的解暑冷飲呢?
關注瀟然說,專注歷史領域,我會給你帶來更多驚喜。
回覆列表
(古代冰箱)
古人用來解渴的冷飲也沒有現代這麼講究。對普通人而言,井水便是他們最好的“飲料”。如漢代人,夏天的主要飲料基本上是井水,時人認為“井之所尚,寒泉冽清”。現在大家流行喝礦泉水,似有漢人遺風。
古人管熱飲叫“湯”,冷水才叫“水”。漢代夏天已有比較講究一點的飲料——蜜水,這是一種在水裡摻入蜂蜜的一種飲料,可看作是“漢代雪碧”,是當時的一種高檔飲料。
到漢末,在飲料里加蜜已成為時人常規喝法。漢末梟雄袁術,便十分愛喝這種飲料,袁術死時正是大熱天,想喝杯蜜水,但當時軍中已絕糧,哪還有蜜?廚師端來了水,袁術長嘆:“我袁術怎麼到了這個地步”後,趴在床上吐血而死,此即《魏書》所謂“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
到了隋唐,飲料比以前講究多了,出現了類似深受今人推崇的保健飲料,時人把這種飲料稱為“飲子”。飲子系用果品,或草藥熬製而成,解渴的同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飲子很受隋唐消費者的歡迎,當時長安街頭“飲子店”很多,和今街頭冷飲店一樣,生意興隆,有的飲子店還可以先喝後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