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劉禹錫有一句詩,楊柳青青江水平,柳永有詞雲,楊柳岸,曉風殘月。你知道為什麼柳樹又稱為楊柳嗎?
12
回覆列表
  • 1 # 野狐習禪

    題主好,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柳》:“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蓋一類二種也。”日常生活中,我們北方人是把柳樹、楊樹分開來說的,但在古典詩詞中常見楊柳連用。楊柳作為古詩詞中一個重要的意象,在詩詞中都是單指柳樹,不涉及楊樹。楊、柳是兩種樹,為何古詩中連用在一起就成了一種樹,而且只是指柳樹?下面野狐談談自己對此現象的理解,算是拋轉引玉吧。

    首先,楊樹和柳樹屬於同科,就是李時珍所說的一類二種,但兩者在外形上差別很大,楊樹遠不及柳樹在詩詞中出現的機率高,這是柳樹形象更具有審美價值,更有詩情畫意。古詩詞常楊柳連用是因為詩歌語言的協律和節奏問題,古漢語雖是單音節詞,但有襯字的情況,兩個字的詞語,其中一個字沒有實際意義,楊柳中的楊就是一個襯字,沒有實際意義,只是起調節詩句的節奏和協律的問題。古詩詞中以楊柳為意象的詩句很多,此處就不一一列舉了。

    詩詞中有時也會用“宮柳”、“牆柳”、“疏柳”、“高柳”、“御柳”……但意象的核心還是柳,前面的字雖不完全是襯字,但多少還是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李白《古風五十九首》)

    林鶯何處鳴箏柱,牆柳誰家曬麯塵?(白居易 句)

    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 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江郊未解春寒惡,高柳吹花又滿衣。(陸游 句)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 唐《寒食日即事》)

    御柳新黃已迸條,宮溝薄凍未全消。(王安石《御柳》)

    語言有約定俗成的一面,詞語自然存在繼承沿用的現象。楊柳一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句詩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楊柳的形象也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意象,後人多愛用之,相沿成為習慣柳又是“留”的諧音,後世水邊送別,柳絲水面飄拂,似有依依不捨之情,這正是楊柳常出現在詩詞中的重要原因。

    不單是楊柳指柳樹,為了求新求變,古人竟然用垂楊、綠楊來說柳樹。楊樹枝條不會下垂,不從詩詞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垂楊”、“綠楊”,都是實實在在的在寫柳樹。幹嘛不直接說柳,不怕認死理的人搞錯嗎?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總是在求新,求變,這都是變化發展的結果,非一人一時可成。下面列舉幾個例子,有興趣的劇友可以去搜,這樣的例子不可勝數。

    垂楊意象

    垂楊一徑紫苔封,人語蕭蕭院落中——王安石《杏花》

    堂上金樽邀上客,門前白馬系垂楊——歐陽修《戲贈》

    妾弄青梅依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白居易《井底引銀甁》

    橋上垂楊繫馬嘶,橋頭船尾插青旗——張耒《北橋送客》

    人似垂楊隨日老,事如流水幾時休——張耒《題洪澤亭》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案——李商隱《無題四首》

    綠楊意象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玉樓春》

    桃花作雨梨花雪,春在綠楊芳草中——項安世 《春陰》

    白鷺不驚沙水淺,依然共在綠楊邊—— 方岳《漁父詞》

    半垂羅幕護紅妝,閒系青驄在綠楊——周紫芝《西湖春事》

    楊樹在詩歌中也是出現的,只是遠沒有柳樹這樣火,大概與形象不如柳樹好有關吧。另外,古人在墓地多種白楊和松柏,白楊的葉子在風中嘩嘩嘩的像是拍手 民間因此稱白楊樹為“鬼拍手”。白楊入詩詞也多是因它特殊的身份,古人常藉助這一形象悼念亡者,或抒寫哀傷、悲愁的情感。這一意象內涵比較單一,沒有浪漫風情的成分,遠沒有楊柳那樣的豐富。

    牧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蕭條愁殺人,蟬鳴白楊樹——常建《古意》

    古墓花影白楊樹,滿是生死離別處.——唐.皎然《短歌行》

    散牽細馬嘶青草,任去佳人吊白楊——唐 曹唐《哭陷邊許兵馬使》

    諫草猶青瑣,悲風已白楊。——唐 羅隱《哭張博士太常》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古詩十九首》

    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兩漢 佚名《去者日以疏》)

  • 2 # 0西風瘦馬0

    楊樹與柳樹的共同點就是,都飛絮。

    除去這個共同點,看其他方面,沒有將垂柳稱為楊柳的理由。

    所以,我認為,垂柳被稱為楊柳,就是因為,它們都飛絮。

    插枝就能成樹,是柳的特性,不是楊樹的特性。楊樹得是插一段枝才能成樹。

    有可能,古人指的楊柳不是垂柳,而是不垂枝的柳。這個得問古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對老師有牴觸,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