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攝影小小新
-
2 # 清水寒石
1、利用人工光實現“戲劇真實”
照片首先要有明暗關係。閃光燈使用要結合自然光,遵循自然光的規律,要與自然光融為一體。
2、巧用色彩,突出亮點
除了利用光線製造反差,打破平淡的暗調環境外,攝影師還可巧妙運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純度來襯托人物,表達情緒,突出主體。拍攝時還要考慮到光源色溫對 色彩的影響,隨時觀察、善於分析不同光源的特點。利用環境中不同光源色溫的差異來實現畫面的冷暖對比,也是一種常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
3、嘗試用慢門展現動靜相宜
較暗的拍攝環境提供了嘗試慢門攝影的絕佳條件,不用在鏡頭前新增灰度鏡,就能獲得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除了要在畫面上控制好明暗反差外,我們還可以透過營造動靜對比來實現獨特的意境韻味,豐富畫面,增加趣味性和藝術感。
4、尋找有效的環境光源
我喜歡觀察環境,不斷去尋找那種能拍出有質感、有明暗調子的場景。我最擅長的就是找“拍攝點”,用眼睛一掃就能看到畫面拍出後的效果,環境、角度選好了,人物的安排和設計也就變得很簡單了。
對於光線條件不好的低照度環境,找光就變成了首要任務。常常你覺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場景,也許就只是點個燈、開個門、拉個窗簾,在畫面中就會完全不 同。此時畫面中都是恆定光源,肉眼可見,畫面就在這,把人物合理地安排進去就行了,只要人物的情緒、感覺能夠融入這個環境就好。此外,還要隨時觀察、分析 不同光源的色溫,特別是當室內光線情況較為複雜的時候,就要逐一分析,環境內的各種燈光、各種電子顯示螢幕的光、透過門窗照射進來的,
太Sunny等等,控制好它們的比例以及呈現形式,這樣才能使畫面的光線不凌亂
5、“暗”中玩玩“結構主義”
暗環境中,往往更容易突出亮的元素,除了主體人物之外,我們還可以嘗試讓光影參與到構圖中。用光來把握畫面的結構和層次,儘可能剔除掉干擾主題的成分, 化繁為簡,利用線條和框架等有趣的構圖樣式,豐富畫面的視覺表現力,增加畫面的空間節奏感或是起到引導視線、強調重點的作用。這種解構主義的構圖樣式很好 得避免了大場景畫面的鬆散和無序,拍攝的關鍵在於,營造畫面秩序感的同時,還要突顯併成功塑造好人物。
在光線的作用下,線條才能得到突 顯,結構才能更加明晰。光影就是最有力和有效的手段。需要強調的是,補光時要綜合考慮明暗兩處的受光情況,控制好反差,否則會造成暗部的層次損失過多或亮 部曝光過度。以不破壞周圍的環境氣氛為先決條件,並注意不在畫面上留下任何的瑕疵紕漏。
6、剪影,留給人們更多聯想
有時環境光照度不足,很難表現人物細節。此時,我們不妨將主體人物直接處理成剪影或半剪影,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畫面的藝術效果和想象空間,還能使主體元素 得到突顯和強化。拍攝時,需要注意的是測光點的選擇。剪影的樂趣也不只在於人物的輪廓和背景環境的展現,你可以發揮想象力,將影子“放大”。
-
3 # 白衣不全是天使
環境光不好?閃光燈唄離機閃啊!作為攝影師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控制光線,對光線的敏感和利用(其實我也一直在努力學習),環境光不好就自己設計光,根據你想拍的照片要求,考慮不同的布光需求唄
-
4 # 柳侍墨環境光不好該怎樣拍美女?
環境光不好,照樣可以拍好美女——有句話叫做“方法總比困難多”!
環境光不好,有很多種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光線太強和光線太弱。
成因不同,所要採取的辦法也不一樣。
搞明白成因,才能夠對症下藥。
“環境光不好”第一彈:透過調整相機上的曝光補償來調節曝光指數
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一句話叫“寧欠勿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在拍攝的時候曝光欠一點,照片雖然黑一點,但是通過後期修圖還能調回來;
如果在拍攝的時候曝光過度,畫面死白,一般情況下就調不回來了……
所以,如果拍攝時的環境光線比較強,我們可以透過調整相機上的曝光補償來“平衡”一下。
“環境光不好”第二彈:透過增加補光裝置來調整曝光指數
攝影愛好者們都知道一個常識,逆光環境下拍人像,很容易把模特拍成“包大人”。
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會在模特前方或者側前方放置一塊反光板,用來給模特補一些面部光。
如果反光板補光的效果不夠明顯,那就要考慮用閃光燈了。
畢竟拍人像是要優先保證人物面部的曝光指數的。
“環境光不好”第三彈:透過移動光源或者改變攝影主體與光源的位置來調整曝光指數
離光源越近,看上去就越亮;離光源越遠,看上去就越暗。
搞明白這一條就好辦了——
如果光源能挪,比如可移動的閃光燈,那我們就透過移動光源來改變拍攝時的環境光線;
如果光源不能挪,那就勞煩攝影主體挪一挪吧……作為攝影主體的“美女”應該不至於只對一個固定的位置情有獨鍾吧?
要是光源不能挪,攝影主體也不給挪……那就挪挪攝影師吧!
攝影師自己調整一下機位,多嘗試其他拍攝角度,也是可以拍出來好看的照片的。
-
5 # 陌上小麋鹿
環境光不好該怎樣拍美女?人像攝影中,環境光的優劣,關係到人像拍攝出片的正確引數和畫面品質。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光線不好的情況,主要有光線太強,光線太硬,光線太弱等情況。
針對以上三種環境光不好的情況,我們應該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去糾正和解決。
一、光線太強。
主要的表現為光源照度高,可能是直射的照射方式。容易導致鏡頭進光量過大,形成過曝,或者在成像畫面形成光暈或光斑。比較常見情況的就是逆光拍攝。
對於光線太強的解決辦法,如果是自然光拍攝,首要的就是避開光線強度高的時刻,多選擇日出或日落前後一至兩個小時的拍攝時間。器材的操作上,手動M檔拍攝,採取小光圈拍攝的方式,人為控制鏡頭的進光量,同時在安全快門的基礎上,提高快門的速度,減少曝光時間,以得到正確曝光的照片。
二、光線太硬。
一般光線較強,直射情況下,形成的光線較硬。不利於人像攝影的人物表現,過硬的光線會使畫面明暗對比加劇,大反差對比也對相機的寬容度要求很高。除了特殊風格人像作品的塑造之外,人像拍攝是不喜歡過硬的光線的。
解決過硬光線最好的方式,就是將原來的光線變成漫反射光線。攝影輔助器材中的反光板和柔光罩都很好的解決辦法。
光線的強和硬,往往都是同時存在的。其實解決這個問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選擇這樣的人造光源,避開這樣的自然光源去選擇拍攝就可以了。預期費力的解決光線問題,還不如避開或者人工布光,得到柔和適中的光源環境。
三、光線太弱。
我們常說的弱光和暗光拍攝環境。這種弱光情況下拍攝人像,對器材的效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相機的對焦系統和鏡頭的最大光圈成為重要的因素。開最大光圈,使用點測光,延長快門時間,使用三腳架穩定拍攝曝光,這些都是夜景人像或弱光人像拍攝的技術要點。
此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點光源補光。其實現在的單反弱光拍攝能力是強大的,只要有光,就能拍攝。其實補光拍攝也不麻煩,開啟你的手機手電筒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光光源。反光板也是極其有效的補光工具。個人是比較喜歡創作弱光環境下的暗調人像的。這類作品的感覺是“大白平”的片子所不能媲美的。
很多人講,開大光圈、提高ISO,或用三腳架,降低快門速度,弱光環境下一樣可以拍出白晝一樣的片子。個人是不能接受這樣的片子的,先不談高ISO形成的高噪點,這種違背拍攝場景感覺的片子本身就是怪怪的。
所以,弱光的拍攝環境,可以補光的,就增加點光源補光,不能增加的,就順應這種光環境,拍攝暗調人像也是不錯的選擇。
-
6 # 燈光再亮也抱你
環境光不好的情況下,首先嚐試利用道具來進行改善,比如反光板、補光燈、等能對拍攝人物的光線進行改變,如果條件有限,又不能轉換場地,可以改變拍攝風格,根據光線可選擇情緒類照片方向進行拍攝,最後一種辦法也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用的辦法,就是儘量的在拍攝期間解決能解決的問題,然後再進行後期處理,拍攝時一定注意人物的表情和美姿,因為後期很難很難修的,但是這種辦法也不是一定能成功的,因為後期也不是萬能的哦,所以儘量還是選擇用能改善光線的道具和改變拍攝風格來進行補救。至於最後一種方法還是要在提醒一次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哦……
-
7 # 金龍魚攝影
環境光不好?閃光燈唄離機閃啊!作為攝影師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控制光線,對光線的敏感和利用(其實我也一直在努力學習),環境光不好就自己設計光,根據你想拍的照片要求,考慮不同的布光需求唄
-
8 # 閒人視覺
多年從事室外人像拍攝的我有這麼幾個答案:我認為環境光不好主要有這麼幾種情況,一是白天光線太強烈,尤其是夏天六七月份中午的光線,二是白天光線太暗,尤其是烏雲密佈,風颳的很大 。遇到這兩種情況,拍攝又必須進行,那麼就必須動腦子想辦法,強光下可以選擇在高大建築物陰影下,或者大樹木陰影下拍攝,這兩種情況都不具備,可以藉助天上飄動的雲彩遮住太陽瞬間完成拍攝,這種做法得讓人物物件提前做好姿勢動作,與攝影師協同完成,若現場建築物、樹木、雲彩都沒有,還有一個辦法,讓被攝人物背朝太陽,攝影師頂光拍攝,用反光板或閃光燈補光臉部陰影,有時效果不太好,也是救急完成拍攝的辦法。光線太暗或者是又遭遇颳風,能取消拍攝就取消拍攝,個人感覺即便用閃光燈完成拍攝,圖片也好不到哪裡去,自家一點經驗,感覺對就借鑑和分享一下,謝謝邀請!
回覆列表
環境光不好,記住兩點,要麼改變環境,要麼改變光。
一、改變環境白天中午拍攝的時候,太陽從頭頂照射下來,會造成臉部暗,鼻子亮的“白鼻子”,下巴也會有嚴重的陰影,人物臉部看上去比較怪異。如下圖:
這時候需要做的是改變環境,轉移到一個陰影地方拍攝。最好就是還能利用上頂光,讓光線照射到人物頭髮,這樣拍出來更加好看↓。
在夜晚,找到好看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背景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照片整體觀感,感受下下面兩張夜景人像,下面第一張背景比較雜亂,背後的光柱很搶眼,應該轉移到另外的背景↓。
第二張人像選擇一個燈光豐富的背景就立即不一樣了,用大光圈虛背景的燈,圓圓的光斑非常好看,給主體增色不少↓。
二、改變光因為環境光太強,可以利用閃光燈加上高速快門拍攝人物,例如下圖,如果直接拍攝,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人物正常曝光,天空一片慘白;二是天空曝光正常而人物嚴重欠曝(剪影)。這種情況就可以利用到閃光燈,快門速度讓背景正常曝光,讓打亮的人物也能準確曝光。
在夜景人像也常用閃光燈改善光源,通常情況不建議閃光燈直閃,而是利用離機引閃,閃光燈通常在人物的斜45°角,讓人物更加立體。
也可以嘗試不同角度,會有特殊的效果,例如在人物後面放置離機引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