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執業獸醫

    這個問題是錯誤的。那些條文不會背誦,怎麼會用?經典的東西需要去背的,我就背不少《黃帝內經》,用他的理論去治病,有很多沒法西醫方法治療就用上面的理論,有時候中醫很容易的,也用中醫去治療,因為西醫很麻煩。

    學中醫也需要悟性的,我是先用針灸治病然後再學習書上的理論,然後再實踐,這種來回折騰,學習中醫很快。

  • 2 # 東方洪瑞

    398條,常用112條,必須理解記憶!然後要會辨證(瞭解精通六經辨、八綱辨、四診),會用藥(可直接經方或加味。其又須知藥性,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十八反十九畏,老少婦女之區別,病人所處地域環境,還要會辨認藥材真偽)。最後輔行訣湯液經之組方原則!故條文是基礎而己,中醫要掌握的比較多!世事洞明皆學問……

  • 3 # 阿炎001

    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就是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中醫老先生,歲數很大了,中醫技藝需要傳承啊,院領導就給安排了四個小年青,跟老先生學習。

    這位老先生教學方法也挺絕的,醫宗金鑑,兩本相當厚,首先就是是傷寒論金匱,然後還有經絡,等等,這本書要求必須全部背誦,並且老先生說要求背哪一段,必須張口就來,慢一點,老先生的柺杖劈頭蓋臉就下來了!

    自始至終,老先生沒有給他們講解過。

    兩年以後,老先生就去世了,那四個小夥子三個當地名醫,另一個當了院長,喝酒太多,把胃喝壞了!

    那麼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背誦肯定是有用的,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嗎。

  • 4 # 老k206259902

    學醫渾似學參禪,

    悟了才知歲是年。

    點鐵成金猶是妄,

    高山流水自依然。

  • 5 # 冀中明醫

    我現在就是主要以經方看病,自覺有效率還可以!但我並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背誦條文上!我更重視的是理解條文!雖然沒有完全背過,但經過不斷揣摩條文意思後,印象會比較深刻,遇到相似疾病時,能快速與《傷寒論》中的相關內容對接!然後鎖定具體的方劑,然後再根據具體症狀進行加減!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學習方法,沒有對錯之分,只要你覺得對你自己的辨證論治體系有益即可!希望對你有點幫助!

  • 6 # 坐不改姓寧西迎

    有專門的中醫外科大夫,中醫也做手術,中醫有專門的外傷消炎藥。抗日戰爭期間,很多軍醫,就是中醫外科大夫。用中醫治療槍炮傷。

  • 7 # 九絲楠

    經典不背還學什麼,就算不背也要熟讀。每一方用藥都是思路,每一味藥都有組方戰略戰術。現在的中醫學校不教黃帝內經,不讀傷寒,做什麼成分研究,真是毀人不倦!中醫不只是治病,更是方法論和世界觀,不能用西醫來教中醫。

  • 8 # 中醫學子遠志

    我個人不是很同意這個觀點。

    《傷寒論》是作為一箇中醫必讀的典籍之一,其重要性毋庸諱言。個人認為學中醫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就是上來就學習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初學難,而後易。經典晦澀難懂,剛開始學習很容易吃閉門羹,這就需要我們耐住性子,踏踏實實的去學習經典,現在社會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去學習經典,被外界的一些奇門妙招,秘方偏方所吸引,總希望三天就學會中醫的絕招,個人理解中醫沒有絕招,功夫到了,出手就是絕招,而不是投機取巧,妄想幾天的培訓班就能把中醫幾千年的東西學會,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背誦是很有必要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你對經典書籍的條文都不熟悉,何談靈活運用?如果你連傷寒論的方藥組成,適應症都不明白,臨床即使遇到相同的病症你也不認識,反而會說張仲景時代的疾病在現在遇不到,是不是讓人貽笑大方!

    個人建議對於中醫的經典一定要能熟悉,然後再不斷的臨床驗證,你的醫術一定會提高很快,相反你如果不去學習經典,而是去學習偏方,秘方的絕招,醫術很難達到很高的高度,只能治療一些無關痛癢的疾病,奇病難證很難有所突破。經典每讀一遍,都會有收穫!

  • 9 # 中醫蘇義傑

    我學中醫,大三的時候把說文解字,三命通會看了個遍,跟著命理師父把人性研究透。先把陰陽五行研究透徹。然後跟著各種各樣的老師抄方子,抄方子的時候把所有的課本內容都忘光,抄的方子裡基礎方一個也看不到,然後追著老師列書單,老師給的書單是明清,到宋元,最後才是傷寒,而且說重理法不重方藥。我跟的老師也多,內外婦兒都學,他們特別推崇衷中參西和醫宗金鑑。臨床一線背施今墨對藥的更多,傷寒論不建議背誦。太死板,初學傷寒治不好病的。病人的症狀不會按著六經傳變走,相反會順著大運流年變化。畢業後直接下基層,幹了兩年鄉鎮衛生院體驗到了病氣和業力。現在跑到北京,拜師修行,不修煉遇到嚴重的患者你的命隨時都可能墊進去。

    研究不透陰陽五行的不可能成為陳士鐸,傅青主這樣的自立門派的上醫,大可硬背傷寒論,做一個療效與風險並存的中醫。千萬不要又笨又懶智慧成為庸醫。五行相當麻煩,研究的時候得配合干支取象,合化之類的演算法,五行相互轉化的演算法極其龐雜,絕對不要單純的只看生克。只知道五行生剋的醫生也沒前途,中醫課本里對於五行的講述遠遠不夠。

  • 10 # 355028369

    當然要背,背好了可以裝十三。

    真正治病的秘訣,偷偷告訴你,摻西藥,摻西藥,摻西藥……

    摻什麼西藥,別告訴別人哦,大師郎中都用千百度。

  • 11 # 米粒18746530

    我是中醫受益者,其實中醫的觀念在未病的時候就可以先保養自己,而不是等到病了在來吃藥,我覺的中醫應該把精力放臨床上才是正解,外行人的觀點,勿噴

  • 12 # 朱分才

    中醫不是靠死記硬背,中醫的發展在於創新和基礎理論理解,病人是千變萬化的,只有靈活運用要因人因地因時,有許多古方確實很好適當利用為宜。

  • 13 # 空空空空123456

    常言道,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一箇中醫大夫的修為來自豐富的臨症經歷,而不是教本宣科地讀典籍,有句老話叫做,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中醫符合自然科學發展規律,死記硬背遠不如活學活用。《黃帝內經》只是個行醫的綱領典籍,具體修為必須在不斷地臨症中獲取,這一點本事再高的師父也沒法教。教起來的是倔悟出來的是巧。

  • 14 # 天雨居士

    你聽誰說的?說這個話的一定不是中醫或者不是靠譜的中醫。《傷寒論》是中醫的經典,就像《聖經》一樣。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經典,作為中醫不學《傷寒論》,怎麼給病人服務,難道靠蒙嗎?

  • 15 # 隨緣妙用

    必須背,背書的關鍵是為了得定。心定了智慧才能開,開了智慧才能理解書中的真實意思!

    才能舉一反三,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

  • 16 # 江水綠更藍

    讀死書,死讀書,皆不可取!!!中醫著作很多!精華與糟粕共存!更不要變成(趙括)!!!吸收精華,結合實際,走出新路!否則亦是庸碌之輩!!!砥礪前行!!!向著心中的理想目標前進!!!

  • 17 # 老曹偉慶

    仲景論症,首重六經。蓋以六經統百病,非以傷寒談六經。故善讀<傷寒論>者,因傷寒之六經症,即可推悟百病之六經症。不要以為六經見症,專為傷寒立論。如果這種想法就畫地自限了。

  • 18 # 老貓0311

    真正的讀書是把人家的認知當成自己認知的啟蒙。經常要問為什麼他們會有這一認知,透過前輩的認知能給自己帶來深層次的提升。大部分讀書人是依樣畫葫蘆的方式,結果就是個復讀機。高一點的能按照他們的原理,創造出一些東西,他可以成為高手,但不多。最高的是能創造出新的原理來,這樣的人是極少的。

  • 19 # 小愛醫生

    現在人得病的主要原因已經跟《傷寒論》年代大不相同了。過去主要是食不果腹營養免疫力下降導致傷寒外感,現在是大魚大肉各種垃圾食品農殘化肥激素等導致的代謝性疾病,因此別說背什麼經方,就算把張仲景請回來能不能靈光也要另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茅根粥有哪些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