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海沉思
-
2 # 開心牆頭草
我們的心不夠靜,是因為:
第一、我們只關注外在的事物,而忽略了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我們的心一直處在雜亂而劇烈的波動之中。
我們追逐財富、名聲、異性、美事等等所謂聲色犬馬,這些在傳統文化中被抵制的東西,在當今文化語境中被完全合理化了。
第二、我們的內心有很多的不合理信念,這些信念就像電腦中的不匹配的系統軟體一樣,遲早會讓我們執行發生問題,比如系統出現漏洞、執行速度變慢、機身過分發熱。
第三、我們大腦思維、情感意志的軟體系統長期不合理的運轉,導致硬體損傷。
就像情緒波動短期內屬於心理範疇,日久天長生理上也出現異常,比如導致嚴重失眠、腦神經衰弱等一樣。
鑑於以上幾點,我覺得人如果要心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從外到內,觀照自己的心身。比如做瑜伽、冥想、正念。甚至每天花幾分鐘關注自己的呼吸,都能瞬間安靜下來。
2.學習認知心理學等技巧,審視自己的信念系統,認清其本質,並逐一識破、驅除(更準確的說是轉換、轉化)。
比如,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由於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甚至整個文化為我們裝上了很多不好的心理軟體,我們執著於自身追求屬於我的追求,所謂的成功,我們得到就開心歡喜,失去就痛苦悲傷。
在此我推薦一本非常深刻又淺顯的當代寓言故事:《誰動了我的乳酪》。
從匆匆、嗅嗅、哼哼、唧唧四個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問題,同時找到自己的資源和方向。鑑於篇幅問題,這裡不展開細說,請題主自行搜尋閱讀。
3.有了理論上的認識,有了實際的操作技巧,還需要在社會生活中動態的實踐。
只有在坐臥行走的日常生活中,在案頭文牘裡、在電腦手機旁去印證自己的心理感悟,才能變成真功夫而非口頭禪。
祝您歲月靜好,得大自在!
-
3 # 雷小阿倫
特別是像現在在家裡待著這個特殊的情況下,想要保持心境平和那麼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按時作息早起不熬夜、注意飲食不暴飲暴食、多運動加強身體素質,只有這樣你對於生活才有掌控感,心境才會平和!
-
4 # 教瑜伽的張叮叮
冥想打坐很好,但是很難消除自己的心念,如果坐著呼吸亂想還不如去行動,短暫讓自己放空(☝`˘ω˘)☝
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瑜伽體位法練習,因為運動起來可以讓我們的頭腦鬆弛。
我覺得可以試著做瑜伽,一個小時足矣完全鬆弛下來,不要計較做得如何,專注才是重點。
-
5 # 綠茵sp
人生難測,生活多變,誰都難免有心情不好,或者莫名的、心情煩躁不安的時候,那麼你就要找到一個良好的方式方法來緩解自己的情緒狀態,既來之則安之,規劃好自己在家一天的生活時間表的內容:
1…給家人做做飯,打掃一下家裡的衛生,或者陪父母聊聊天,增加親情關係。
2…每天可以上上網聊聊天,(時間不宜太長)瀏覽一下最新的資訊,坐在家中也知天下事。
3…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無論薄厚,每天堅持閱讀,書的海洋任你遨遊天際,增加了認知,提高了自己學習能力,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做一些讀書筆記。寫寫豆腐塊小短文。腦洞大開啊。
4…根據自己的愛好,可以寫寫書法,畫畫,喜歡音樂的可以唱唱喜歡的歌(但不能太響,不要擾民)學個樂器什麼的。加強自己的興趣愛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5…早上或者晚上可以在家鍛鍊一下身體,伸展動作,(也是不能太大動靜別影響你的樓下)
6…適當的和朋友們電話聯絡,說說話,溝通交流一下,朋友情誼不能忘。這樣下來,你還有時間去想更多的事嗎?
好與不好的心境都是自己的,但控制和改變自己的心情,自己才是唯一的!
這次我在家就是這樣生活的,即使一個人絲毫沒有任何影響!和你說的也是我的體驗。
人對任何事物都要充滿自信和勇氣,當你自信滿滿,憂鬱的心情就不會來找你!
利用在家期間能多學習提高自己機會難得!何樂不為那!你說對吧……。
-
6 # 葉言葉語
心境平和是心之本體,陽明心學四句教首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就是《中庸》所講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就是佛家所講如如不動圓滿真心,就是六祖所講:本自清淨,本不動搖,本不生滅之心之自性本體。
那麼實際我們人的心是動搖不定,有時焦慮,有時恐懼,有時擔憂,有時憤怒,有時悲傷,這個本無可厚非,《中庸》裡面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實這些情緒來了,只需要讓它們恢復到中和狀態,就是善的狀態。
我們可以在不同層次上讓自己的心境處於平和狀態。
在三維世界層面就事論事,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觀念,掌握對治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覺察體驗釋放負面情緒,發洩排解負面情緒,傾訴疏導等方式去處理負面情緒,讓自己恢復和平寧靜。
-
7 # 華薇薇
1.抄寫佛經,推薦《心經》
2.寫“靜”或“心靜”,一直心平氣和的寫或寫到心平氣和。
3.冥想打坐,深呼吸,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想想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回覆列表
第一,可以選擇瑜伽,冥想,正面,呼吸放鬆等方法。具體可以在網上找相關的音訊和影片。
第二,可以選擇練字,看書,做家務,澆花,插花等能夠讓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心態平和的方式。
第三,可以列你用過的曾經讓你心態平和的方法清單。看看什麼情況下你心態會比較平和,找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