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asK韓先生
-
2 # 葫蘆娃
每年0.1度,100年就是10度,1000年就是100度了,首先這是個單獨溫度變化,其餘條件沒有變化的實驗,在保證食物永遠充足及其它條件適合這種細菌生長的條件下進行,那麼沒中細菌都有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情況下溫度升高10度以內都能適應,但是這100年裡細菌數量之前繁衍了數萬億倍,細菌儘管是分裂繁殖,但是也會出現微小的變異,會有微小的個體差異,當溫度繼續上升,不耐高溫的生長首先受到抑制,能耐高溫的可以繼續生長,並能獲得更充足的資源,能耐高溫的會佔絕對優勢,這時候可以看成這部分細菌進化的能耐更好的溫度,溫度繼續升高,能適應環境的細菌會迅速減少,只有少數個體還能繼續存活,如果溫度不繼續升高,這少數個體能夠繼續繁衍,艱難生活,得到更多能夠在這種溫度下生活的個體,發展成新的耐高溫的品種,但是溫度還在上升,最終細菌會全部死亡,這跟人工選育家禽家畜是一個原理,任何變異和選擇都有一個限度,超過極限必然滅亡
-
3 # 邁克爾趙趕驢
首先你要維持較長,至少應該是幾千甚至上萬年,其次你要維持高溫下有足夠的營養維持細菌生長,再次你維持高溫的範圍必須比較大。理論上可以,實際上地球上海底火山附近就有這樣的熱液細菌。只不過到時細菌又只能活在高溫下了,溫度一低就死了。
-
4 # 大客戶開發點滴
個人感覺可能性幾乎沒有。生物的進化從時間線上看是經歷了數億年的逐步演化才最終到達現有的以人類主導的地球生態,而一年0.1度,1000年為100度,這個時間量級很難積累成質變的影響。同時由於問題比較寬泛,如果沒有限定,10000年會產生耐千度高溫的生物是很難想象的,更高的跨度就不繼續討論了
-
5 # 玄覽不勤
生物都是在不斷進化的,不停的進化來適應改變的環境。
培養罐中的細菌,在不斷的生長繁殖,有的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最快的細菌可以20~30分鐘分裂一次,也就是不到半個小時就可以繁殖一次,而有的細菌繁殖相對慢一些,需要15~18個小時繁殖一次。
細菌每繁殖一次,就在不斷的進行著基因複製、基因重組、基因突變。當細菌的基因在不斷的突變時,就會產生大量的不確定性的突變基因,這些大量的突變基因是沒有經過編排的完全是隨機產生的,當然絕大部分的突變基因都是沒有用處的。不過在快速的繁殖和大量的基因突變下,總會產生那麼少量的耐高溫的基因出來。
當這些含有耐高溫基因的細菌剛出世的時侯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可是當你慢慢升高培養罐中的溫度時,其它一些不能耐高溫的細菌就會慢慢的死去,反而這些耐高溫的細菌能夠慢慢的存活,他們還會再次的進行繁殖,就會產生大量的耐高溫細菌。
這些耐溫細菌在繁殖的過程中,又會不斷的進行基因突變,又會產生忍耐更高溫度的細菌出來,當你的溫度再次升高,其它細菌被慢慢殺死,而這些更耐高溫的會再次存活,再次繁殖,咋次突變……
這樣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耐高溫的細菌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因為這些細菌的基因突變是完全隨機的,所以也有可能你培養的細菌運氣不好,沒有成功的突變成耐高溫的基因出來,那麼你就不能培養出來你想要的耐高溫的細菌了。
-
6 # 迷路羔羊
你肯定不知道生活在海底火山口旁邊小蝦,溫度好幾百度。還有火山上的湖泊或溫泉裡的魚,火山爆發導致溫度升高,水來了來了魚也沒事。
-
7 # 使用者3863009006774
這有瓶頸,比如100度水開始沸騰就很難有生物能生存,有種蝦是能生活在100度以上的水裡但是那是海底高壓不至於讓它體內水沸騰,還有就是蛋白質變性,達到一定程度蛋白質會變性失活,我覺得很難,除非樣本足夠大,就像鴨子一樣你養的鴨子都在水邊都下水,可是誰的能像魚一樣呢?
-
8 # 遊客就遊客
細菌在裡面需要有營養維持,有營養維持的話就會發酵,發酵就會產生溫度,所以不用等你加熱升溫0.1度,細菌自己就給自己加熱了。農村前幾年的沼氣池瞭解一下。
-
9 # 蔡鳥啃菜頭
破壞化學鍵就會發生化學變化
破壞原子核內的作用力就會發生核反應
所以,從極限上來說,不成立
-
10 # 奈爾比威費
問問題拜託有點生物學常識好不好,用緩慢升溫的方式來自然選擇篩選耐熱菌?就如同把幾個新生兒丟到荒島給夠食物,要求他們進化出比擬當代的科級一樣,這種科研方式叫蠢!
回覆列表
南極下面三千米處有細菌,北極冰蓋裡有細菌,地下幾千米的岩石裡有細菌,海底火山口400攝氏度也有細菌,與之共生的還有噁心的管狀蠕蟲。
細菌有吃冰的,有吃硫酸的,有吃岩石的,有在腸胃口腔裡的,有在沼澤毒氣裡的,還有厭氧的,所以說每年0.1度的變化對於很多細菌來說很安逸。
地球上冰河世紀反覆發生,有的火山會噴發幾百萬年才停,生命不會因為某些生命滅絕而萎縮,反而一個物種消失會出現新的物種補充,後面的生物往往比前任更強,我們哺乳動物就是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後代替了恐龍的位置,如果恐龍不滅絕哺乳動物會永遠藏在地下當老鼠,那時的小哺乳動物可憐巴巴看不到一絲前途。
其實動物越複雜越不適應環境變化,像螞蟻蚯蚓蒼蠅這些給點Sunny就燦爛的物種更堅強,大型物種每次在地球出現大的變故首先餓死,或者後代太脆弱無法成年,消耗低繁衍強乃是最成功的進化方向。
我們人類進化的雖然很成功,但其實忽視了本身我們是脆弱的,如果人口密度太大,十萬年後的下一個冰河世紀就會餓死大部分人,經濟好的城市和國家已經出現了負增長,這未嘗不是件好事。如果十萬年之內地球出現大的變動,人類可能熬不到下一個冰期就瀕臨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