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鬥大黃蜂

    孫策死後,孫權當上東吳之主。孫權為了保護手中的權力,下了一道非常冷血無情的命令。他讓人將大喬母子送出東吳,還禁止孫策的孩子參與政事。大喬母子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一個懵懂無知,根本沒有權利反抗孫權等人。只能被迫服從命令,徹底離開了東吳。此後,大喬母子遠離東吳的政治中心,成了邊緣化的人物。在史書上的記載寥寥無幾,沒有任何存在感。孫權的這種做法,被世人唾罵至今。很多人認為,他手中的權力,全部來源於自己的兄長孫策。

  • 2 # 好印象影視策劃

    兄終弟及這種繼承方式本身存在很大的隱患。設想孫權死後皇位是傳給孫權系子孫還是孫策系子孫?雙方在理論上擁有平等的繼承權,這種情況極易引發皇位的非正常交接,嚴重的還會導致國勢衰落甚至國家分裂。大喬並不是單純擁有美色,她出身的喬氏在江東是名門望族,孫策的婚姻多少帶有政治色彩。咱們可以想象如果孫策的兒子直接承繼大統,那麼當時的政治形勢就是:新主年幼,大喬垂簾聽政,那大喬很可能就會是呂后、慈禧似的人物,對於孫氏政權構成嚴峻的挑戰。孫策為避免此類事件發生,所以才沒有採用父死子繼這種方式,而是直接傳位給已經成年並且嶄露頭角的弟弟孫權;孫權也不是一般的守成之君,他的政治本能自然也是不可能容得下大喬和她的兒子的;作為大喬,她出身名門望族,有足夠的政治素養,孫策的舉動和孫權的為人她不會看不出來,自己也根本對權力不熱衷,所以很識趣地選擇退隱~

  • 3 # 豫東老王的vlog

    古人一般早婚,孫策當時已經二十五歲了,周瑜和他同年,而且書中用的是“納”字,說明大小喬嫁給兩人的身份是妾,如果是明媒正娶要雙方父母見證。

    真實的情況是大喬小喬只算小妾,而孫策為東吳君主,有時候需要政治聯姻,曾經也納過袁術的女兒為妾,周瑜應該同樣有家族聯姻,所以大小喬的地位可能並不太高,當然,肯定是比較受寵愛。

    無論如何,英雄佳人總是一時佳話,可惜天有不測之風雲。

    婚後不到一年,孫策就掛了,孫策自恃勇武,出門都不帶保鏢,還經常和人單挑,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孫策卻偏偏不把自己當回事,對戰太史慈那一回就夠驚險了,還不懂收斂,最後慘死在許家的死士手上。

    話說當時孫策中箭,大喬守了三天三夜都沒合過眼,可惜無力迴天,孫策還是死了,臨終時囑咐大喬要照顧他弟弟孫權,也正是有這個囑咐,大喬才絕了投江共赴黃泉的念頭。

    後來大喬輔助孫權穩定局面,在孫權掌權後深居簡出,不問政事,青燈古佛,吃齋唸經,頤養天年。

    而小喬,雖說比大喬幸運那麼一點,和周瑜度過了十一年的美好時光,可惜也是比較憂傷,因為周瑜也是英年早逝,那一年周瑜才三十六歲。

    話說周瑜也真是氣量小,經過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名望可謂達到了頂峰,居然就因為計謀被諸葛亮識破,而氣得吐血,導致病發身亡,就那樣把大好前程和美麗嬌妻扔下不管,悲哉。

    周瑜過世後,小喬定居在廬江,扶養周瑜遺孤,孤單隻影,到四十七歲那年,因病去世! 所以說世事難料,人很多時候會身不由己的!

  • 4 # 影視職員

    作為孫堅的長子,孫權的兄長,孫策於漢末亂世之中,為孫氏一門打下了江東偌大的基業。為了完成孫堅的遺志,孫策曾忍辱負重效力於袁術麾下。隨後脫離了袁術的孫策,帶著一眾屬下以暴力手段鎮壓了江東的各個門閥,建立了東吳政權。但可惜在一次狩獵中,性格驕傲的孫策卻死在了刺客的手中。

    臨終之際的孫策曾叮囑妻子大喬,要極力支援弟弟孫權掌握江東的基業。大喬在十八歲的時候遇到了二十四歲的孫策。兩人完婚時,正是曹操與袁紹在官渡進行激戰的關鍵時刻。當時的孫策原本打算偷襲許昌迎回漢獻帝。但誰曾想,被曹操麾下許貢得知此事後,許貢便派出門下三名刺客將小霸王刺殺於江東。

    孫策死時年僅二十六歲,這也就是說大喬只和孫策成為夫妻兩年,孫策便去世了。當時的大喬剛二十出頭,身邊還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子孫紹。孫策死後,由於孫權害怕孫紹奪走屬於自己的江東基業。於是孫權便對大喬母子冷漠待之。那大喬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大喬的最終結局必然是守寡的。這是因為古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特別注重名節。其次大喬曾是孫策的妻子,地位很高。能讓她再嫁並配得上她身份的必然是一國君主。讓大喬再嫁最合適的人選其實是孫權,但弟弟娶嫂子有違倫理綱常。讓嫂子嫁給其他諸侯,會令孫權顏面盡失。所以孫權必然會竭力去阻止大喬再嫁,大喬的結局也就必然會是為孫策守寡。

    但在野史中關於大喬的結局,卻有了另一番描述。大喬為了遠離孫權,便帶著孫紹來到了處於邊遠之地的一座縣城。縣城守將看到有著絕世姿容的大喬,便想凌辱於他。但大喬搬出了自己亡夫的身份,震懾住了守將,才沒有讓對方得逞。

    隨後帶著幼子的大喬又投奔到了妹妹小喬的府邸。本來有著周瑜的庇護,大喬母子應該會過得很幸福。可惜赤壁之戰後,周瑜為了江東的事業日夜操勞,最終病逝。這樣一來有著絕世姿容的大喬,小喬姐妹,同樣死去了丈夫。於是她們姐妹倆便帶著孫紹,再次隱居了起來,終日思念著自己的丈夫。

  • 5 # 西瓜七號

    孫策死後,按照禮法應該是由他的嫡長子來繼承的,但是孫策的長子還年幼,沒有辦法繼承,所以只能在孫策與同輩的兄弟裡找了。 那時因為大喬是孫策的原配夫人,也就是說她的孩子就是孫策的長子,長子不能繼承是因為年幼,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是怕“牝雞司晨”。古代母憑子貴,同時朝廷勢力借大喬及子嗣為先君孫策嫡系的名義,跟孫權抗衡,讓吳國處於混亂。大喬的威脅就在於此。 不過說大喬有威脅屬於無稽之談,大喬在孫策死後就沒有相關記載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如果有居心不良的人想利用她們母子兩來做做文章的話那江東就真的危險了。 要是她突然說這個孩子應該是正統的繼承人,再加上孫策剛死,江東人心不穩,那麼很有可能,江東政權會從內部分裂。

  • 6 # 帥氣大叔

    江東基業原創於孫策,孫策去世,孫權年齡最長,孫策去世只有26歲,所以孩子應該不大。孫權接班後必然將政權傳給兒子,屆時恐怕會出現當年春秋末期吳國的情況,吳王闔閭是大哥的兒子,而王僚不是長子的兒子卻繼承了王位,結果產生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王僚以及剷除了慶忌。即使孫策的孩子不產生奪權的想法也會有野心家或者劉備曹操政權的人派人來挑唆,憑藉後來孫權的表現變得猜忌好殺孫策的兒子恐怕也活不下來,所以大喬母子遠離東吳政權是正確的

  • 7 # 十八街亂麻花

    大喬的隱居,一方面是夫君孫策身死,大喬心灰意冷;一方面是明哲保身,躲避權力鬥爭;還有一方面是她不羨權勢,只希望風雨飄搖中的孫氏能夠安然渡過危機。

    大喬的夫君孫策原本是個官二代,由於擔任長沙太守的父親孫堅的緣故,他小小年紀就開始混跡於上流社會,結識了揚州廬江郡舒縣的官三代兼美男子周瑜,還留下了總角之好的典故。

    可惜好景不長,父親孫堅被黃祖所殺,孫策為了給父親報仇雪恨,忍辱負重,投靠了袁術。

    孫策作戰勇猛,人稱“小霸王”,縱橫江東無敵手,揚州牧劉繇、會稽太守王朗、吳郡太守許貢、地方豪強嚴白虎都不是他一合之敵,很快他就一統江東六郡。

    建安四年,孫策攻破了廬江的皖城,俘虜了大喬和小喬,於是他納大喬為妾,小喬則被周瑜所納。

    都說美人配英雄,夫婦二人婚後果然琴瑟和諧,可惜天不遂人願,孫策在一次狩獵中遇刺而面中毒箭。孫策好好的一個美男子,哪裡受得了如此大辱,最後金創崩裂而死,死前他留下遺言,立弟弟孫權為江東之主。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提到“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孫策給孫權留下了的江東六郡,是老孫家在東吳的核心基地,可以說,沒有孫策的裂土開疆,就沒有孫權的東吳大帝。

    孫權不止治國安邦的能力不俗,爭權奪利上也是一把好手,他初掌江東時,局勢動盪不安,在張昭、周瑜等人輔佐下,地位才逐漸穩定,起初他表現地很恭順賢明,但在大權在握後卻開始排斥異己,大肆打壓孫策舊部。

    而面對年少喪夫的嫂子,孫權以害怕仇家尋仇為由,勸大喬母子倆遠離朝廷,遠離是非之地,卻在稱帝之後只是封孫策為王,為的就是不讓孫策的子嗣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冰雪聰明如大喬,多半早已見慣了王侯之家的爭權奪利,自己性情寡淡不願牽涉其中,丈夫的身死更是讓她心灰意冷,而孫家的子孫雖多,除了孫權卻再無可託重任之人。

    為了遠離權利紛爭的漩渦,也為了繼承丈夫遺志,使老孫家的基業不會在後輩的爭權奪利中被斷送,大喬母子激流勇退,這才有了後來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

  • 8 # 青峰酒史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孫吳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

    深受重傷的孫策立馬把其弟叫到床榻前,說以後江東就教給你了。孫權這位讓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人,怎麼會答應,一再推遲,說自己不能擔當大任,請父兄收回成命。

    孫策聽到弟說出如此一番話,自然內心是高興。江東未來有望,江東百姓此後有福。孫策知道自己這個才滿17歲的弟弟,胸懷卻不止17歲,滿腹才華,整個江東交到他手裡才不會亂。

    很多人疑問,孫策不是還有個兒子嗎?為何不傳位於自己的親生兒子,卻傳給自己的弟弟。這其實我們可以知道先帝一死,後世子孫爭奪皇位而大開殺戒。孫策的老婆大橋帶著幾歲的兒子,必然幹不過那些挺孫權一派的大臣。

    因此孫策傳位給自己弟弟也是明智之舉,既保住江東不混亂,又能保住大橋母子平安。

    在孫權獲得江東大全之後,大橋帶著自己的兒子卻離開江東,不知去向。對於為什麼大橋帶著兒子離開江東,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保先帝遺孤一派會力挺大橋,特別是孫策的結拜兄弟周瑜。如果這些人力爭讓孫策之子上位,那麼江東必定會打亂,那麼孫策一手經營的東吳將毀於一旦。所以大橋為了江東,犧牲自己。

    第二個原因,由於孫策把皇位傳給孫權。孫權本來在江東沒有多大的威望,不能服眾。如果等到侄兒長大,老臣起來擁護侄兒,自己豈不白白經營。因此大橋怕孫權殺害自己母子,不得不遠走江東,表明自己從無此心,讓孫權放心。

  • 9 # 不沉的經遠

    題主這個問題並不正確,首先孫策的兒子孫紹不一定是大喬所生,其次孫紹也沒離開江東,大喬則沒有記載。

    大喬和小喬的故事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肯定不陌生,不過實際上正史上關於大喬的記載很簡短,僅僅提到了孫策在奪取皖城以後,得到了橋公的兩個女兒,並和周瑜各納一人。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孫策奪取皖城是在建安四年,也就是公元199年。而次年孫策就遇刺重傷不治去世,死時留下了一子二女。因為孫策的兒子孫紹年幼,所以最後孫策選擇了讓孫權繼承自己的位子。

    從這些資料我們可以看出,孫策得到大喬時已經已經25歲,在古代這早就過了婚育年齡,因此他可能早就結婚。而他和大喬結婚大約不到一年時間就去世身亡,顯然三個孩子裡最多隻有一個是大喬的,甚至可能一個都不是,因此孫紹是大喬的孩子的機率不大。

    孫紹此後一直留居江東,在孫權稱帝以後被封為吳侯。實際上作為孫策的兒子,孫權也不大可能把孫紹放在外面,這樣被有心人得到的話會利用他來對付孫權。所以肯定是放在自己身邊。

    而大喬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到其下落和最後的結局。當然,孫權繼承孫策位子以後,為了穩定人心,肯定會善待孫策的家人。因此大喬很可能繼續留在孫策的府中,同樣不大可能離開江東。

    因此並不存在大喬母子離開江東的說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寶媽,你們冬天怎麼給孩子洗屁股穿衣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