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視百曉生
-
2 # MrFriday
奧斯卡各種獎項,算得上是比較細化的。其中很多獎項不在於電影本身有多精彩,而更多關注其某個領域的成就,貢獻,突破。成龍得獎,應該說不算太意外,1.其早就成為華人電影的標誌,就國內影響力來說,只有兩個人的電影常單獨以他們的名字命名,一個是周星馳,另一個就是成龍了,甚至在國際影壇,成龍的影響力更甚於星爺。2.早年的醉拳,突破性的紅番區,爆紅的尖峰時刻,以及後面的我是誰都被外國觀眾所熟知,其獨特的功夫喜劇內涵和世界化的視角,也被外國觀眾喜愛。3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的崛起,全世界都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作為最有代表意義的國際巨星,成龍在推廣中國文化,傳播中國思想與影響力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拉近了好萊塢與中國的距離,畢竟不知道多少人看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是成龍主演呢。 綜上,成龍註定被印刻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也理所當然。
-
3 # 影展
成龍大哥的新片《功夫瑜伽》在春節檔,開始之前,其實並沒有很多人去關注!
但是隨著好口碑的開始,成龍大哥的《功夫瑜伽》在春節檔也是一枝獨秀,不管是票房,
還是排片都開始增加!成龍也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成龍,1954年的,今年已經63歲,
1977年主演的動作片《蛇形刁手》、《醉拳》標誌著功夫喜劇片的開端!成龍專注功夫喜劇已經有四十年了!
後來也出現了很多的經典之作,《A計劃》《警察故事》《龍兄虎弟》《城市獵人》等等!
也是第一位成功打入好萊塢的功夫巨星,並且在2016年,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
打入好萊塢也創造了很多經典的電影《紅番區》《尖峰時刻》《神奇燕尾服》《皇家威龍》《新警察故事》等等!
特意做了一個表格,來看看成龍到底多牛逼!
從1978年,功夫喜劇誕生之日算起,成龍到2017年的電影彙總!
當然這些彙總,主要就是一些自己導演主演的電影,不算別的什麼參演,客串的電影!
大家看出來沒有,40年如一日,大概算了一下,中間只有兩年沒有作品,每年保證一部作品,最高是一年三部,
而且都是親自上陣,看的出來,華語電影成龍能的到大家的尊敬,確實應該算是最拼命的一個演員,導演!
大部分也都是幕後工作,有的也只是參演!
當年的香港票房神話雙週一成,成龍依然活躍保持每年都有作品,而周星馳這幾年也已經不演了,
只做導演,而周潤發呢,基本都是參演!
在《功夫瑜伽》上映之前,成龍給了一個答案,
成龍帶著李治廷、張藝興等向觀眾送上新年祝福。
他坦言自己真的太喜歡電影,“電影就是我的生命,想一直拍下去,給大家一直帶來歡笑。
但歲月不饒人,不知道還能再拍幾年。”
如果這都拿不到,中國就沒有人能拿到!
-
4 # 方士的知識樂園
因為只有他成為了好萊塢一線演員。他有自己的王牌系列,是二千萬片酬俱樂部成員。就像中國只有姚明能進NBA全明星一樣。
-
5 # 迷妹科普
首先,我覺得我們得熟悉瞭解,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獎項,這個獎項由設立之初是頒給奧斯卡獎項沒有包括的領域的傑出人士或團體機構,後來才慢慢逐漸演變成頒給終身為電影事業貢獻的人士。
所謂終身為電影事業貢獻的人士,首先肯定這位人士在當地的電影事業裡是要有大名氣,這樣才能說對電影事業頗有貢獻,這一點武打巨星成龍可以說是滿足的,成龍對於國內武打動作片的發展還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查閱了下,迄今為止,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亞洲只有四個人獲得。分別是日本導演黑澤明、印度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這三位都是世界級的電影大師,成龍大哥能在他們三位之後獲得該獎,可見奧斯卡對於成龍大哥對世界電影的貢獻是十分認可的。
成龍能夠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並不意味著中國電影在國際上就大舉提高了,其實兩者並搭架互不影響,其一,成龍大哥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拍攝自己獨特個性風格的動作電影了。其二,中國電影從00年代至今,其實國內的電影發展並非沒有非常大的改善提高,反而如今的中國電影更朝著商業片,明星堆積的“爛片”的趨勢發展了,而80、90年代那種真正用心拍戲的導演也越來越少了。
所以本人認為,中國電影的地位在國際上並沒有因為成龍的獲獎而會提高。個人觀點,如有不對,請諒解啊!
-
6 # 梁鵬飛
成龍獲得華語電影第一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在當年引發了很大轟動。
但時至今日,很多人依然不明白為什麼成龍能夠獲得這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成龍電影根本沒有藝術性,只不過是商業賣座片而已。
那,亞洲之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大家熟悉的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宮崎駿,都是在影史留名,電影具有很強烈的藝術性,比如提到《七武士》和《羅生門》;提到《龍貓》和《千與千尋》,都是有很深刻的思想內涵的作品。
黑大師的電影可能現在很多觀眾都不太熟悉了,但是說到宮崎駿,尤其是《千與千尋》最近還在國內重映過,很多觀眾都看過。
千與千尋涵蓋了很深的思想內涵,咱們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你只需要知道,這部電影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部偉大的寓言式的詩篇,具有很強的文學性。
要知道,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這個獎項相當於電影界的諾貝爾文學獎,分量非常非常足,而歐美價值觀向來歧視亞洲人,諾貝爾文學獎目前亞洲獲獎人數也非常少。所以亞洲人,尤其是中國人獲得的這個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含金量更加重。
成龍電影作為商業賣座片,為何能夠和2位大師並列?
我知道很多人要說成龍的拼命,玩命。
沒錯,他在《警察故事》裡跳商場吊燈,在《A計劃》裡面跳鐘樓這幾個影史經典鏡頭,那是真的玩命,讓觀眾驚呆了。
但是你以為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就是獎賞一個演員的拼命嗎?
不可能的。
成龍的這些搏命鏡頭,只是他動作戲份的一個瞬間,提到成龍,觀眾最先想到的是這些鏡頭。但是在專業評委眼裡,他們看到的是成龍動作戲的整個拍攝模式。
對,沒錯,成龍在全世界第一次開拓、創新了功夫片的動作戲拍攝模式。簡單來說,就是成龍把動作片的打鬥拍得好看了。這一點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很不容易。如果你是一個經常看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你一定會發現哪怕《復仇者聯盟》這樣的好萊塢大片,動作戲份也是一塌糊塗,簡直不能看,簡而言之就是打得不好看。
好萊塢的動作片打鬥,就是2個人你一拳,我一拳,無聊得很,頂多加上一點電腦特效而已。也可以說好萊塢動作片主要就是看電腦特效,如果去掉了電腦特效,那兩個人打起來就完全像是2個傻逼。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成龍的動作片就是能夠打得好看,打得賞心悅目,你不服不行。
成龍為什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在長期的功夫片拍攝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如何拍好動作戲份的方法。動作戲如何和電影鏡頭結合起來?動作演員該做什麼動作,鏡頭什麼時候進來,什麼時候結束,最後怎麼剪輯?這一切,都需要完美配合,才會有成龍電影的效果。我給大家推薦一個紀錄片,成龍拍攝的《成龍的特技》,用了很多例項講解他拍攝動作片的經驗,相信你看了之後會有所瞭解。
這裡我簡單舉2個例子。
比如成龍拍攝《我是誰》當中,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一棟大樓頂層的動作戲,他和荷蘭演員對打。這場戲拍得非常辛苦,因為對手雖然身手了得,但畢竟不是成家班武師,沒有和成龍長期配合,不知道動作的節奏。根據幕後花絮,成龍給他講解如何做動作,前前後後重複了20多遍。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成龍的動作戲很容易拍,那是成龍和成家班多少年來訓練磨合的結果。要想打得好看,不是你自己動作好看,而是動作要和電影鏡頭結合起來,你出腳到這裡,然後該停下,鏡頭拍另外一方,打到哪裡,停在哪裡,成龍腦子裡有一個很完整的鏡頭方案,最後剪輯出來。這個真的很難很難。對方完全不清楚這個節奏感,最後成龍只好讓自己成家班武師演示幾遍,這個鏡頭才終於拍好。
我說這個例子,就是讓大家明白,電影的動作戲不是真正的搏擊,不是拳臺上那種對打,電影的動作戲其實根本就是假的,它主要就是為了好看,為了讓觀眾有一個華麗的視覺享受,這種動作戲,必須要和電影鏡頭結合起來,總而言之,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鏡頭。
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鏡頭。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鏡頭。一切都是為了服務於鏡頭。
重要的事情說3遍,成龍最大的創新,就是他的動作戲,他的動作完美契合了電影鏡頭的需要。
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在打之前,就要想好,鏡頭要從哪裡,哪個角度切進來,然後要在什麼時刻,什麼角度切換,在這些不斷變換的鏡頭之間,你要考慮好場上的幾個動作演員,每個人前一個動作,後一個動作,打到哪裡停頓,這一切都要銜接好,最後再用完美的剪輯,組合成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效果。這樣才能好看,才能好看,懂嗎?
再舉一個例子。成龍為了讓這種對打好看,用了很多小花招。比如在武師腳上的鞋子綁上一點鋼絲,當成龍掃到對方腿上,他摔倒,後面工作人員拉這個鋼絲,武師摔下來的動作會更加凌厲快速。大家看,這2個鏡頭
實際上正常的摔倒根本不會有電影裡這種視覺效果。
所以一切都是為了讓電影裡的鏡頭看起來更好看,視覺觀賞性更強。
上面只是2個例子,小小的2個例子,是成龍和成家班多年動作戲拍攝經驗的一點點而已。
成龍的厲害之處,就是把動作片拍得特別好看,以前的動作片,哪怕是李小龍的動作片,也都只是動作更加凌厲,剪輯更加快速,營造那種緊張刺激感,但其實很多打鬥都很假。比如李小龍《精武門》一個人對打對方几十個人,一次打一個,其他人都在後面晃來晃去,這根本不合理。
因為在實際打鬥中,肯定是一幫人一擁而上,怎麼可能輪流上去給你打呢?
所以成龍經常要強調動作片的打鬥要讓觀眾相信,這是有可能打出來的,但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你又根本打不出來。不管你是看拳擊,還是MMA格鬥,現實中的對打,或者群毆,都是很混亂的,根本沒有任何觀賞性好不好?
拳擊好看嗎?其實根本都不好看。2個人打12個回合,大多數時候都是在互相抱頭,抱在一起,只有很少的時候能夠擊中對方一拳。
成龍電影的動作片,真的就是在拍電影。這些打鬥在現實中根本不會發生,它就是為了給你好看,讓你看到那種視覺效果很讚的打鬥。
但是他是打得真好看。
成龍的動作片是第一次這樣打,後來的李連杰等人是在成龍基礎上,開闢了新的動作戲拍攝方法。
不然的話,你去對比李連杰早期《少林寺》和後來《黃飛鴻》的動作戲,就能發現:李連杰在少林寺的打鬥,完全就是靠真功夫,一板一眼在打;後來在黃飛鴻的打鬥,更加好看,更加瀟灑了,這也是加入了鏡頭的考慮。
這裡就不展開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細細體會。
所以,真的,成龍對於動作電影動作戲份的拍攝,注意是拍攝方面,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創新。
他的這些貢獻,時至今日,依然無人能夠超越。這才是他在影史上最大的貢獻。
回覆列表
從對產業的影響上來說,雖然最早功夫片跟著李小龍進入了好萊塢,然而他的英年早逝也差點讓這一革新後繼無人。而成龍成功為功夫片在好萊塢續命。
成龍的喜劇+功夫模式有著鮮明的個人烙印,華語片這種個人特色凌駕於電影之上的唯有周星馳喜劇可與之媲美。
因為成龍不斷的挑戰極限,相應的也開發出了各種適配的道具讓他完成搏命演出,可以說動作片發展到現在眼花繚亂種類繁多的特技,成龍貢獻很大。
而如果把目光從好萊塢移開,成龍式的動作喜劇的影響則更加不言而喻。
從個人經歷來說,成龍主演的《尖峰時刻》系列三部在北美累積票房超過5億美元全球超8億也是亞洲演員第一人。
無論你們承不承認,成龍所塑造的熒幕形象,是外國人所能見到最優秀的中國人。不屈不撓,正直善良,勇敢無畏,又能讓外國人看懂他所講的故事。
儘管成龍的影片藝術含量大多不高,然而奧斯卡獎本來就帶有濃重的產業性質。綜合成龍對動作片的影響與他自己作為一個亞洲演員在好萊塢鼎盛時期的票房號召力,發給一個奧斯卡榮譽獎,合情合理。
當然作為僅有的四個拿到奧斯卡榮譽獎的亞洲人,其他三個可是黑澤明、雷伊、宮崎駿這樣的超級導演級別,還是讓人有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