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廚房美食家常菜

    1、40至50歲

    40至50歲之間年齡段的人群,由於年齡原因,身體的內分泌系統處於一個相對失衡狀態,新陳代謝速度逐漸減緩,再加上運動量不足等因素影響,肥胖率會增加。當脂肪在體內堆積易誘發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

    2、60至70歲

    此段時期是步入老年期的開始,身體各個器官處於相對退化狀態,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大幅下降。

    此時老年人體內的胰島素減少、酶活性下降等因素都是導致糖尿病產生的主要原因,所以此時是糖尿病的高發期,需要引起重視,做好預防事項。

    3、60至75歲

    60至75歲的老年人其行動敏捷性逐漸緩慢,骨密度呈現下降趨勢,此類人群是骨質疏鬆、骨折、肌肉萎縮的高發人群。

    4、75至80歲

    75至80歲老年人的身體組織老化速度明顯,其中心腦血管問題較為突出。其血液輸送量與年輕人相比下降了20%左右,由於動脈彈性降低、血液黏滯度等因素使然,成為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罪魁禍首,其中腦梗、腦中風都是常發病症。

    同意的請舉手!!!

  • 2 # 小李少白

    老人想長壽,需要跨過去下面四道坎。

    一,40——50歲,預防肥胖。

    二,60——70歲,預防糖尿病。

    三,73歲

    四,84歲

    最主要的還是73至84這兩個年齡段。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老話,古人認為活到這兩個年紀的老人,是最容易被老天收走。這個觀點有一定的封建色彩,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兩位聖人,孔子活到73歲,孟子活到84歲,由此古人們總結出來的兩個可怕的年齡數字。

    這句看似迷信的老話,事實上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流傳的古話也不是隨口亂說,經過調查研究發現, 73歲和84歲去世的老人比同年齡段的其他年紀確實偏多一些。

    為什麼說“七十三”和“八十四”是老人的兩道坎?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類的生命活動存在週期性,大約為11年一週期,其中會有相應的高潮和低谷,而73歲和84歲恰好處於兩個週期的末尾,正是那輪週期中最為低谷的階段。

    另外從人的器官的機能分析,70歲以後各個器官不同程度的衰老,而且這個年齡以後的老人也已經完成了養育子女的任務,心已無他求,疾病容易纏身,人對於未來的心智和信念也越來越不堅強。

    所以按照古人說的“七十三”和“八十四”確實是老人的兩道坎。

    也因為有這樣的古話流傳,人活到73歲或者84歲這兩個年齡的時候,內心也總有一種不好的心理暗示,不得不承認,這話對於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一定負面影響。

    好心態最重要!掌握這5個秘訣,健康度過每一天

    儘管存在著“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的說法,但是我們還是要幫助自己家的老人用良好的心態渡過這兩個年紀,自己的一生是一步一步活出來的,並不是靠一句老話能左右生命長度。

    1、清淡低脂飲食,多吃青菜,少油、少鹽飲食,適當吃肉類,補充蛋白質。

    多吃不飽和脂肪酸,軟化血管,保護心臟。

    2、摒棄不良嗜好,戒菸戒酒,適當喝綠茶、蒲公英茶等,保護肺和肝臟。

    3、保護腎臟多喝水,喝水能夠增加體內代謝毒素的排出,有利於身體健康。

    4、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能夠抵抗氧自由基,延緩衰老的過程。

    5、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豁達開朗,心情愉悅,不生餒氣、不生悶氣、不生怨氣。鼓勵老年人堅持經常戶外運動強身健體

  • 3 # 熊貓醫學

    想要長壽,就要邁過這4道壽命坎兒,早知道早好。

    1.30-50歲,腸胃關卡

    腸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腸胃出了問題,人體就很難吸收到營養,會逐漸變得憔悴。近年來,有資料顯示,腸胃疾病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對腸胃造成比較嚴重的損傷,甚至可能引起癌變。所以,在30-50歲這個年齡段,一定要飲食規律而又清淡,少吃燒烤、醃菜等不健康的食物,好好養護腸胃。

    2.40-60歲,骨骼關卡

    實際上,人的骨骼、肌肉最強健的時候,就是30歲。過了30歲以後,骨關節就開始慢慢退化,到了40歲,關節軟骨也跟著退化,退行性關節炎成了此階段最常見的膝蓋疼痛的原因。為了預防骨骼退化,一定要堅持運動,多走路,同時還要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對脊柱和關節的造成損傷,平時還要多曬太陽。另外,年過40歲的人最好定期檢測骨密度,以便於儘早採取防治措施。

    3.50-70歲,腫瘤關卡

    人的年齡一上五十,身體退化的速度就開始加快,免疫力下降。細胞增殖時,出錯的機率提高,也就更容易患上腫瘤。所以,平時一定要關注自己身體健康,定期檢查身體,特別是對於家族有腫瘤病史的人,就更要小心。

    4. 50-80歲, 心臟病和腦卒中關卡

    大部分人的血管在50歲左右已經開始逐漸硬化,血管壁上佈滿斑塊。這時身體在出一點小毛病,就極容易發生急性堵塞,突發急症去世。所以,各位中年人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最好不吃高鹽、高脂、高糖的食物;生活上適度運動,每天走路40-60分鐘;定期體檢,戒菸戒酒。

  • 4 # 老虎1942728923175

    四十九苐一坎.五十五苐二坎生理機能開始下降.六十苐三坎.知天命難得糊塗.苐四壞六十九最後一坎.過四坎渡百歲

  • 5 # 三九養生課堂

    資料顯示,男人的平均壽命要比女人短5-8年,多是由於男性有諸多的不良習慣,如:抽菸酗酒、熬夜等因素。

    加之,男性較女性而言會比較粗心,身體出現微妙的變化也不太會放在心上。

    但,若這些地方開始悄悄變大,需要提高警惕。

    第一處:前列腺大

    前列腺是男人獨有的一個器官,大小跟栗子差不多。

    但,男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出現前列腺肥大的現象。

    這不僅與自身的分泌有關,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男性體內的性激素分泌開始減少,睪丸的內分泌也減少。

    從而前列腺分泌也會減少,就會導致腺體發生萎縮,前列腺裡的結締組織增生導致前列腺肥大。

    第二處:肚子大

    俗話說"宰相肚子能撐船",但,肚子大, 對身體的健康並不是很好。

    特別是腹型肥胖的人,患上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會升高2-3倍。

    資料顯示,成年男性的腰圍在85cm以內,女性在80cm以內,一旦超過此標準就需要提高警惕。

    尤其是那些有啤酒肚的男人,更需要及時減肥,以免增加健康隱患。

    第三處:脾氣大

    良好的心態,對於長壽來說十分重要,對於中年的男性來說,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

    許多家庭瑣事,很容易讓人處於鬱悶、煩躁的情緒當中,這對於健康來說極為不利。

    氣大傷身我們都知道,經常生氣、發怒,會導致讓你處於抑鬱的狀態,從而心理受到影響。

    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以及壽命。

    第四處:忘性大

    隨著年紀的不斷增大,腦部組織會出現萎縮。

    從而就會導致腦部功能出現障礙,因此,會出現記憶力下降。

    此外,若腦部出現某些疾病時,就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如:腦中風,是由於腦部組織供血不足,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

    因此,若自己出現忘性大的現象,一定要高度警惕,切莫忽視。

    男人想長壽,記得跨過這三道壽命坎:

    1、肝臟疾病

    肝臟"無痛覺器官",當肝臟受到損傷,就會誘發肝臟出現病變,從而出現肝癌。

    因此,平時一定要注意,肝臟出現病變時,人體會發出一些訊號。

    如:像莫名的消瘦;持續腹脹噯氣;上消化道出血;肝區疼痛;出現黃疸等。

    一旦出現2個,是肝病的明顯訊號。

    2、糖尿病

    面對美食時,總是狼吞虎嚥,不細細咀嚼就會嚥進肚子。

    吃飯吃的過快,就會導致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中,而自身胰島素缺陷,分泌存在不及時,量少等問題。

    食物消化的速度,就會使得血糖迅速升高,加速糖尿病的風險。

    3、關節病

    人體的關節就像輪胎一樣,用久了就會出現磨損。

    若不注意保護,久而久之,就會出現關節炎、骨質疏鬆、頸椎病等問題。

    但,關節出現問題,就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因此,男人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像腿關節,指關節,腳關節,肩關節等等,要避免受涼。

    男人想長壽,4件事要做對!

    一、補充硒元素 雲臺懷菊 雲臺懷菊 雲臺懷菊

    二、少熬夜保證睡眠

    長期熬夜,就會導致睡眠不足。

    此時,還會導致人體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刺激腎上腺素或去甲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血管痙攣,血壓易升高,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三、及時排淨二便

    食物在人體進行消化代謝的時間為12小時左右。

    早起時排便有助於機體及時代謝廢物,對膀胱、腸道都有極大的好處。

    但要,排便時不要太過於用力,若使勁就會加重腦血管破裂和損傷,易誘發腦出血等疾病。

    四、勤運動強免疫

    長期坐姿不正,就會造成頸項肌的疲勞,引起頸肩痛、項肌痙攣,久而久之,勢必會過早地出現頸椎病。

    此外,長期久坐還容易導致男性患上前列腺炎。

    因此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規律運動,慢跑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能鍛鍊肺功能,還能促進血液迴圈,提升心臟功能,有助於改善脂質代謝等。

  • 6 # 小云知醫

    人這一生易高發的五個“疾病關卡”,以及“闖關”建議,跨過這些“壽命坎”,便可獲得高壽之樂!

    30~50歲:腸胃疾病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這一年齡階段的人群胃病的發病率高達80%,且發病呈年輕化趨勢。

    飲食不規律,愛吃燻烤、高鹽、辛辣食物,又嗜愛菸酒,這些不良習慣都會破壞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嚴重損傷胃黏膜,導致腸胃疾病,也增加了癌變機率。

    因此,這一年齡段的人應該注意保護腸胃。

    建議:

    除了飲食規律,堅持“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外,還應少吃或不吃醃菜、煙燻和油煎食物,杜絕黴變食物,戒菸限酒,多吃新鮮蔬果和粗糧、薯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另外,要適量運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40~60歲:骨骼關

    研究證明,人體骨骼最強健的時期在20~40歲。一旦過了40歲,到了骨密度的丟失期,骨質流失的速度就超過形成速度,骨量開始下降,骨質逐漸變脆。

    醫生表示:“實際上,骨關節從30歲開始就退變了。尤其是膝關節、髖關節、腰、頸、脊柱等很容易出現疼痛、炎症或病變。”

    到了40歲,人的關節軟骨退化,關節間隙越來越狹窄,甚至逐漸消失,退行性關節炎是此階段最多見的膝關節疼痛的原因。

    建議:

    如果從少年時期,就能保證足夠的身體鍛鍊,並堅持使用富含鈣質的乳製品,那麼步入老年後,骨質疏鬆等疾病大多是能夠預防的。

    這一年齡階段的人群應重視運動,多走路或游泳,避免過度運動對脊柱和關節的磨損,平時還要多曬太陽。

    另外,建議年過40歲的人要定期檢測骨密度,以便儘早採取防治措施。

    50~70歲:腫瘤關

    患癌症的重要內因就是免疫力下降。像精神太緊張、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等,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的消耗和降低。

    50歲後是癌症向人體“發難”的集中年齡段。人體激素水平開始下降,免疫功能逐漸降低,原本能被免疫系統控制的癌基因或突變細胞,也會逐漸癌變。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潛伏下來,到了40~50歲以後才發病。

    建議:

    雖然癌症多是老年人的“專利”,但其根源“免疫力降低”卻是從40歲開始就普遍發生的。因此我們一旦人到中年,就要及時注意調整生活習慣,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將免疫力維持在一個良好的狀態,不給癌症可趁之機。

    同時,35歲後,最好每年都要做一次防癌體檢,尤其是有腫瘤家族史的人。

    50~80歲:心臟病和腦卒中關

    很多人的心腦等重要器官長年高負荷運轉,加上各種不良嗜好,平時又不注意保養,血管在50歲左右已經逐漸硬化,血管壁上佈滿斑塊。這時再給身體加碼,心腦血管極易發生急性堵塞,比如心肌梗死等急症。

    建議:

    常喝茶,茶水,是健康飲品,淡茶水,也是很好的血液稀釋劑。

    白天,喝點茶水,可促進排毒,疏通血管,十分有益。

    用一些藥用小植物,泡水喝,對於疏通血管,促進排毒,是不錯的選擇。

    元芙菊,泡水喝,可消脂排毒,疏通血管,保護血管健康。

    元芙菊,藥用懷菊,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用其泡水喝,有助於改善血液濃粘狀態,降脂,防血栓。

    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經常攝入,可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減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增加血管彈性,改善血管堵塞,抵抗血管“衰老”。

    生物鹼,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脂,促進排毒。

    經常泡茶、煮粥服用,可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血管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