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父母課堂卓越
-
2 # 臭臭們的媽媽
比如我家四歲的孩子,看到他們爸爸在玩手機的時候,他們就會要求也要玩,所以在家我要求老公如果要陪孩子就認認真真的陪伴,一邊看手機一邊陪玩,孩子怎麼想,榜樣在哪裡,我認為孩子愛玩電子產品大多數都是父母的影響,父母連最基本的陪伴都不可以好好給,還拿什麼改變。
-
3 # 姜塵默
首先,我想孩子沉迷於電腦,手機。並不是他們一出生自己就回去玩手機玩電腦,而是你們在無形之中的行為影響了孩子,讓孩子也去玩這些東西。
電腦電視這些東西短平快的節奏就像那些食物添加了激素味精,他們吃慣了這些口味美好的食物,那還能吃得進去那些自然的蔬菜和米飯呢。
到時候肯定是需要家長去慢慢把孩子給帶回來的,並不是說孩子,不去玩手機。需要家長慢慢的去引導他,讓他逐漸減少玩手機的時間,這是可以的。
-
4 # 格雷盒子
1、家長要多陪伴孩子,尊重孩子的行為,構建彼此信任的親子關係。
2、儘量讓孩子在客廳、書房等家庭公共空間上網,不在孩子的臥室裝電腦,不允許孩子把智慧手機帶進臥室。
4、一般家長最關注孩子在小學階段的上網監管,但調研發現,初二才是孩子上網時間大幅提升期。初二是一個關鍵時期,因為這是孩子在自我價值構建的關鍵節點,極易受外界影響,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有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價值觀。
5、多和孩子溝通,成為孩子最信任的物件,成為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求助並能得到積極迴應的人。
6、抽出時間幫助孩子培養遊戲以外的其他樂趣,特別是不要以忙為理由讓孩子和遊戲為伴。
7、試著去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遊戲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多和孩子平等對話,一起探討遊戲中的規則、角色設定等。
-
5 # 家有男寶初長成
看到您的描述中說到的年齡段為0-3歲,那我我想問一句在孩子根本不知道存在電子產品時,我們家長是如何帶她認識到電子產品的,我想百分之八九十的父母都是為了去哄孩子所以把好看的動畫片呈現在孩子眼前。把好玩的遊戲機送到孩子手中,以此來控制住孩子的情緒,讓自己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去休閒!
所以說在孩子已經出現沉迷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方式,當然最好的方法要從我們自身做起,做一個遠離電子產品的父母。
在我們孩子身上其實早已經體現可這一點,原來由於我對手機的不離不棄導致孩子也特別喜歡看手機。所以我跟老公決定在孩子面前迫不得已不會拿手機,而是一書代替,目前我認為效果良好!
-
6 # 何167774144
如果孩子對玩電腦遊戲已經比較沉迷,馬上讓孩子停止玩也不是好辦法。您可以讓孩子逐漸減少玩的次數和時間,慢慢讓孩子從電腦旁走開,給孩子推薦一些適合孩子玩的益智類遊戲,並且您還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玩,漸漸地把孩子帶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或者下載格雷盒子軟體,幫助家一鍵合理掌控孩子玩手機~
-
7 # 雋毅媽媽
對於現在孩子沉迷電視、電腦、手機的這個問題是現在普遍家庭的一個大問題,現在科學越來越發達,電子產品越來越多樣化,好多家庭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過早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孩子玩個遊戲,看個動畫片,來讓孩子暫時的不在尋找父母陪這玩耍。但是長此以往孩子慢慢的越來越離不開這些電子產品,那我們要怎麼辦呢?作為孩子的母親我認為首想讓孩子改掉孩子的這種惡習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想要孩子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想讓孩子放下這些電子產品,我們回到家就不要在玩手機,回到家跟孩子一起聊聊今天在學校學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
第二:吃完飯帶孩子出門轉轉,去公園看看花花草草,在家跟孩子一起看看書,給孩子講些故事或父母小時候的事情,孩子是很願意聽的。
第三:陪孩子玩一些手工遊戲,跟孩子一起動手做,即增加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讓孩子知道父母很認可他做的事。最後跟各位家長們說一句:你想讓孩子怎麼做,家長就要怎麼做。
-
8 # 聽說吧心理諮詢
如今電子產品越來越多,孩子們越來越早的接觸到各種電子裝置、互聯網遊戲。這些遊戲對使用者往往有致命的誘惑,而網際網路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令人著迷的東西。因此很多成年人、孩子抵擋不住電子產品、網路的誘惑而沉迷其中,進而發展到“網癮”的程度,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那麼,孩子有了網癮,沉迷於遊戲,怎麼辦了?廣州心理諮詢為你解答。
小珏,一個11歲的男孩,正在上五年級,父母說近一年沉迷於網路遊戲,有了網癮,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因為玩遊戲而不做作業。爸爸一直在外打工,孩子是由媽媽帶大,現在孩子不肯聽媽媽的話,甚至頂撞媽媽。爸爸是透過老師才知道兒子有了網癮,便希望帶他過來諮詢,希望好好教育孩子,讓他能夠戒除網癮。
小珏自述,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就會玩電腦遊戲,那時候很多小朋友也跟自己一起玩,沒覺得有什麼不好,而且自己的成績挺好的。現在自己知道玩遊戲不好但經常控制不了自己,一玩就把時間都耗在遊戲上面,沒時間去學習做作業。曾經試過關著電腦不玩,但是做著做著作業就心癢癢的,忍不住又開了電腦玩遊戲了。
廣州心理諮詢解讀:當發現孩子沉迷網路,很多父母感到慌亂,害怕孩子染上網癮。從父母的這種擔心和害怕也可以看出,網癮對孩子的毀滅性的影響有多麼大,以至於父母們對此“談虎色變”。其實,所謂的“網癮”是指上網者由於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路時空當中,對網際網路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至於達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解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由於花費過多時間上網,以至於損害了現實的人際關係和學業事業。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出現網癮,原因在於網路,以為禁止孩子上網就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上這樣方式可能在短期內會讓孩子不能上網,但是很多孩子會撒謊、逃學偷偷去網咖玩遊戲,甚至因為上網的問題出現更多更嚴重的叛逆行為。
網癮確實是一個心理問題導致的行為問題,很多孩子出現網癮往往是因為內心壓力太大,現實生活不幸福,而在網路中尋找補償。有的父母對孩子期望太高,管束太嚴,孩子在家庭中感到不自由、被壓迫,而在網路遊戲中往往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獲得了價值感和成就感;有的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打架,或者一方出現婚外情,父母生活不幸福,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也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快樂,於是就去網路中尋找,沉迷於網路戀愛、言情小說等;有的父母對孩子不關注,很忽視,不管不顧,甚至父母長期在外,孩子感受不到愛,缺乏正確的人生觀的引導,會被網路上的一些不良觀點影響,出現厭學、逃學、網路成癮等行為。很多沉迷網路的孩子都是生長在缺乏家庭關愛的環境中,父母在孩子沉迷網路之前很少和孩子溝通,孩子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得到,只好透過虛擬的網路來獲得。
另外,孩子在學校有不適應,或遭遇挫折,周圍又沒有人可以及時給予自己幫助和情感支援,只好選擇網路來逃避這些現實的痛苦。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遇到挫折就會選擇逃避,有的孩子看待事物比較積極,對人身個充滿希望,越挫越勇;而有的孩子性格比較消極退縮,動不動就退縮到網路裡尋求保護和補償。
所以,孩子網癮問題,很多時候是跟父母的教育有關。網癮的預防和改善也跟家長有著密切的關係。家長需要改善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改善家庭的親子關係。家庭和睦了,矛盾就減少,自然會大大減輕孩子不必要的思想壓力和煩惱,讓孩子感受到正常生活的幸福,更加積極的生活,更加有愛心、責任心、感恩心。
-
9 # 未央早期教育分享
我們都在強調電子產品帶來的便利,可是我卻更覺得心痛,為什麼呢?
請問你有沒有為了孩子不再吵你而讓孩子自己抱著手機刷刷刷呢?
請問你有沒有為了哄孩子不哭不鬧,開啟各種手機,平板,遊戲機,電視裡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呢?
請問你有沒有,注意到你家不過六七歲的孩子就已經成天抱著你的手機,刷著抖音,點著快手了呢?
如果是這樣,真的很遺憾的告訴你,你的孩子,多半是廢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那麼請問: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不在給孩子手機,平板的時候,他是不是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無精打采呢?
你又有沒有發現,當你拒絕孩子玩手機的請求時候,他對你,或者對別的事物表現出了巨大的反感,甚至是暴跳如雷嗎?
所以,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發現,因為這些電子產品,你的孩子早已經不是那個溫順乖巧的孩子了呢?
你的孩子已經在小小年紀就叛逆,粗魯,不講禮貌了!
而你!
依舊還在,用電子產品去哄孩子開心,為了你的自由,不被吵鬧而眼睜睜看著你的孩子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脫離你的掌控,然後才想起要暴跳如雷,說孩子不懂事,不理解你的苦衷?
其實,這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據統計:
一、孩子連續看20分鐘投影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3秒(淚膜破裂時間其正常值為15-45秒,少於10秒為病態)
●平均每分鐘眨眼12.67次 二、孩子連續看20分鐘液晶電視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6.7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9次 三、孩子連續玩20分鐘iPad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4.67次 四、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
●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
●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
●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視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早已是老生常談,可是總有家長圖省事而惘然不顧,可是僅僅是對孩子的視力有影響嗎?那你想的遠遠不夠!
該協會警告說,一些孩子由於使用電子產品,正在逐漸喪失一些簡單的動作技能——很多三四歲的小孩能夠在螢幕上劃來劃去,卻因為長時間“粘”在平板電腦上而不能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一些年齡稍大的兒童由於長期依賴電子產品而無法使用筆或在紙質試卷上答題。 協會呼籲家長們,抵制平板電腦的使用。
英國公共衛生部門指出,兒童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上網時間太久會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如孤獨、失落和焦慮等。 人格不健全的人,會因為別人玩電子產品而被動地玩,但人格成熟的人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樣他就不會盲從。
王彥玲表示,電子依賴的產生是由於人的本身人 格方面的不足,在整個社會環境的促使之下,使得人產生了對某種電子產品的依賴。孩子並未真正成長為一個自我負責的人,因此相對於成人而言,他們更容易迷失自己。
成人對於電子產品的自控力尚且不強,更何況孩子呢?他們極易沉迷遊戲與動畫片,在這上面耗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對其他的人或事就會喪失熱情與注意力,這是十分不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的。
所以,你還堅信電子產品是孩子的早教機,是你的好幫手嗎?我們承認,電子產品的出現一定上是有幫助的,可是也要合理利用,絕不是用來哄孩子安靜的“保姆!”,更何況你告訴我,抖音,快手,一天24小時不間斷的電視裡,平板對孩子的教育意義又在哪裡呢?
語重心長啊,各位家長!
下篇文章我們來介紹如何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讓孩子擁有快樂的成長經歷!
0-3歲是生命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把孩子交給螢幕上的虛擬世界,除了能讓家長輕鬆一些之外,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麼孩子沉迷電視、電腦、手機,父母怎麼辦?
回覆列表
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我認為首先我們要遠離電子產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機、不看電視、不碰電腦,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呀,潤物細無聲嘛,我們在孩子面前都對電子產品不離手,那還怎麼要求孩子呢?其次,我們要想明白為什麼孩子喜歡看電視,因為電視的色彩豔麗、情節生動,但為什麼孩子還是小寶貝的時候,隨意給一個玩具都可以玩上半天,因為孩子的興趣點在變化,電子產品更符合他們日漸成熟的認知世界了。既然是成長規律,如何應對呢?我的方法就是兩個字——陪伴,多聽多看多查閱各種親子互動,跟孩子一起做手工,彩泥、紙粘土、摺紙剪紙、拼插積木等等,和孩子一起互動起來,孩子的興趣點就會滿滿轉移過來,不會再關注電子產品了。還有個特別棒的方法就是帶著孩子走出去,孩子是屬於大自然的,和寶貝一起去發現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賦予萬物以生機,一片小小的樹葉,就帶給寶寶無窮的快樂。那樹的構造,樹葉是怎樣完成光合作用的呢?我終於相信,所有寶寶都是愛自然的,所有寶寶都會從大自然中找到最純真的快樂,那從大自然中獲得的快樂,是電子產品不可比擬的哦。池塘邊、山野裡、大海邊、高山上、鄉間小路、泥巴小路……一切一切的樂趣都等待著孩子去追尋,帶著孩子去看世界吧。還有一個很關鍵的方法,多讀書,讀好童書,書香是最沁人心脾的香,書能滋養孩子的童年,書中有自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愛看書的孩子求知慾就會很強,自然就不會把自己囚禁在電子產品的狹小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