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小胖愛理財

    一、社會地位上,年輕人已然超越了父母

    如果出生在普通的家庭裡面,很多父母其實都是最普通的打工一族,甚至是最普通的農民,一輩子都是靠著辛勤勞動來謀生。要說社會地位,其實真的沒有什麼。

    而很多年輕人因為是大學畢業,或者說因為學習成績優秀,畢業後進入了相當不錯的公司,而且其工作性質也大多是以辦公室崗位居多。正如春晚的某個小品當中的一句臺詞那般:“工作不累,工資翻倍!”

    的確,因為時代的不同,所以現在的年輕人擇業的選擇更多,而很多年輕人因為接觸了網際網路,所以從工作職位以及社會地位上來講,遠比父母在工廠裡做普工要高很多,甚至是前途、希望也都會多得多。

    其實,父母那一輩的人,算是這個時代之下所犧牲的產物,接觸不到良好的教育,得不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只能從事一些手工及體力的活計,所賺的,真的可以說是辛苦錢。正是這種辛苦錢,將孩子們培養成人,而下一代的人因為條件更好,所以工作性質社會地位比父母要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父母所攢下的財富,我們能超越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話題,那就是父母的收入明明很低,但他們硬是能每個月攢下一筆錢,然後拉扯著孩子長大,甚至是給予孩子很好的教育。不光如此,父母甚至還有著一筆積蓄,這筆積蓄,算是家庭的財富,能夠隨時的應對一些意外的情況發生。

    對於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講,如果自身每個月都是月光族,那超越父母的財富其實有些不太可能。但是,如果你自身有著存錢的意識,那父母辛苦一輩子所攢下的錢,或許你十年左右就能夠超越了。

    這並沒有什麼吃驚的,畢竟時代不同、工種不同,工資自然也大不相同。例如,小胖所在的工廠裡,很多流水線上的父母都是普工,每個月靠加班加點掙3000塊錢左右。而很多年輕人因為起點高,在辦公室裡最低都是3000起步,而以後,則視工作能力不斷的往上漲工資。

    當工資高了,所存下錢的以及速度當然會比父母要快很多,所以超越父母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三、與父母相比沒意思,要和更優秀的人比

    小胖的媽媽經常打趣的跟我講:“現在你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是我半年的收入了!”我媽說的確實是實話,目前我的工資對於她來說確實算高的,而且小胖的攢錢速度也比我媽要快很多很多。

    但是,與父母比真的沒什麼意思,一個靠體力賺辛苦錢的人與一個靠腦力賺錢的人相比,本身就處於劣勢,不是嗎?我們要做的,其實是和更優秀的人相比。

    例如,小胖曾經遇到過一位聯想的客戶,其職位是產品研發工程師,年薪為60萬左右,與他一對比,薪資差異立馬就出來了。不光如此,這位客戶的言行、談吐、氣質、學識等等,都讓小胖自愧不如。

    而且,這位客戶還時不時的跑到國外去出差,那一口流利的英文,讓你立馬覺得自己低了好多好多個檔次。

    但是,也正是這種更加優秀的人,才會刺激你不斷的進步。有可能這輩子我們超越不了這種人,但只要能夠不斷的前進,至少能夠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不是嗎?

    四、一輩子太長,只爭朝夕

    很多人內心都有存錢的想法,例如這輩子要存100萬、200萬甚至是500萬,這種白日夢相信大家都做過,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這種白日夢當中。

    但是,我們大家都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一輩子長太了,這種長遠的目標其實是有些不切實際的,我們要做的,其實是隻爭朝夕。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便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打算這輩子存100萬,我們不妨將其目標進行分解,分攤到每年、每月,這樣子的目標將會更加的現實及容易執行。

    例如,如果你的工資是5000塊錢,每個月能夠存下3500元,那一年就可以存下42000元,10萬就只需要2.38年即可,100萬就是23.8年。將目標拆解後,我們就會發現,原來十萬離我們並不遠,如果十萬存到了,再加上理財的複利效果,100萬的時間只會越來越短。

    不論是存錢也好,其它的想法也罷,任何的目標都不應該將其設立得太過於遙遠,不能一開口就如《葉問》當中那樣“我要打十個”,我們可以將十個做為目標,再配合一定的計劃以及堅持,慢慢的將這十個全部打倒。

    其實,正如小胖所言,父母的財富和地位其實年輕人很快就能夠超越他們,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光和父母去比其實是沒有什麼意思的,我們要做的,便是和更優秀的人去做對比。

    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快速的提升自身的能力,然後收入得到提升,待收入提高了,我們能攢下的錢就更多了,這樣,才叫做實際。

    有些人可能一直沉浸在自己已經超越父母的成就感當中,其實,哪來的成就感與優越感?我們不能只看到“比下有餘”,還應該看到“比上不足”,不是嗎?

  • 2 # 一生回首雙峰山

    肯定大多數普通家庭是一代勝一代吧,父母在西部小縣城,勤儉節約一輩子,但也沒能積攢下多少財富,畢竟收入低(其實父親相比同時代人收入也不算低,鐵路上工作。但母親是農民,收穫的只有食物)還要養三個孩子。一輩子的積累就是三四十萬,其中一多半是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即使把拆遷還建地盤算上,也不超過一百萬。在大城市就是兩個人兩三年的收入。但父母能養三個孩子,這是我們沒法比的。

  • 3 # 聽213573482

    社會地位不清楚,財富積累大多數人應該可以輕鬆超過,舉個例子,16年你在武漢買套房花了100萬,父母給你了50萬首付,你貸款了50萬。19年的時候,這套房漲到了200萬,三年時間你的財富光靠這套房就積累了100萬,而你父母給你的50萬首付可能是大半生的積累。

  • 4 # 嘮叨烏

    如果父母積攢的財富達到了一定量級,子女還以超過父母輩的財富和社會地位為第一目標和人生第一要義,那可以肯定,父母雖然賺錢成功了,但他們的人生並沒有全部成功,他們應該教自己子女,人生賺錢了以後,還有大把更有意義的事可以做。

    其實說到這一點,我更願意相信,如果父母的錢是憑藉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掙得的,我相信他們也有足夠的智慧和意識去教好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會只心心念念想著在財富和社會地位上去超越,他們會同時把社會責任履行好,擺對一個位置。

    財富與社會責任不是一個對立的關係,它們之間完全可以和平處理,就看人有沒有這份心了。而且有意思的是,人要想透過正當方式去賺取更多的錢,還真的得把個人格局放大一點,把社會裝進來,唯有這樣,財富才會得以保持和放大。財富其實從來不是單憑個人賺取的,它需要很多助力,助力哪裡來,當然來自別人。欲取先予,予是一種善良,一種氣度,一種人的價值取向,都予了,其實都得了。樓主說有機會嗎?這就是機會所在。共勉。

  • 5 # 為夢想書寫人生

    相信我們的後代一定超越我們。我們都是吃過很多苦受過很多磨難才混到今天,我們的後代起點就比我們高,相信他們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一定會超越我們。回想我們的父輩,多少年後,跟著時代的發展,日子越過越好,我們已經超越了我們的父輩,就像我們的父輩超越他們的父輩一樣。一代比一代強。

  • 6 # 惠誠雲心理小站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父母生下自己的孩子,都望子成龍,寄予厚望。當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是他們的期望。

    這輩子過的不好的,會告訴自己的娃:孩子呀,要好好讀書,一定要超過爸媽呀。

    這輩子過的特別好的,億萬富翁什麼的,也自然希望孩子能把家業繼承下去,世代都是富豪。

    普通的家庭呢,都希望自己家出個專家或者名人什麼的,光宗耀祖呀。

    總之,從我們出生得那一刻起,我們就吸引了父母關切的目光,深切的期盼。

    那麼,能不能超越父母呢?有幾個因素不容忽視。

    一是父母傳達給孩子的理念。說白了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父母傳達的是溫和的幸福觀,孩子一般也會順利成長,並有所成。

    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一些父母只知道催促孩子讀書,可自己卻浪費時間打遊戲刷手機,這樣會適得其反。

    三是孩子的自我領悟與成長能力。有些孩子,能透過個人讀書或自己的經歷,或者身邊人的啟示,領悟到獲取知識財富的門道。

    閩南語說,人生海海。麥家最新小說的名字也叫《人生海海》,“人生象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所以,很難說超越,也很難比較。快速發展的資訊時代讓我們無法與上一代比較擁有的財富。我只想說,願父母的財富和愛呵護著我們每個人,願我們在愛的力量下生活的更加幸福!

  • 7 # 平安吉祥s

    完全可以我們70歲了想想那時正錢多難,吃和稀飯穿破衣每產麥300斤每斤14現在打工一個五幹多,請對比一下能超越嗎?,是完全可以的哎,

  • 8 # 劉ONE

    相信我的後代能夠超越我,我也希望他們能夠超越我,但是,我至今也無法超越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曾經是位軍人,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過抗美援朝,96歲高齡思維敏捷,記憶力極好,經常給我們這些做兒女的講述戰爭年代的故事,他老人家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永遠無法超越的,如今老人身體棒棒的,生活完全可以治理,真是了不起。

  • 9 # 戴景暉

    父母含辛茹苦,任勞任怨,歷盡滄桑把我撫養成人。可是還沒有等到我們有所成就就撒手人寰。在父母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們沒有什麼積蓄,然而他們的勤勞善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高貴平品質永遠激勵我,鼓舞我!這就是我最大的精神財富!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座燈塔!身體力行,努力奮鬥,爭取超越父母們!

  • 10 # 蒼浪常樂

    如果說八零後以後會超越六零後以前幾代人的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樂於奉獻的精神境界,似乎是不成立的。時勢造英雄。

  • 11 # 老喬有話說

    肯定能夠超越,因為只有超越了父母,歷史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所謂超越,不一定是在同樣的選項上超越,而是整個人生的超越!

  • 12 # 厚德載物22337

    只要社會安定,後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超越前輩是必然的,從以往就能看出來,我層經和我姑父說過:年輕的能混個什麼樣,你們想也想不到,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 13 # 寇若愚原創詩詞

    只要努力拼搏,不氣餒,肯定能超越,尊敬父母是一個人的美德。要說超越父母的地位不可以,超越他們的職業地位現在就超越了。

    提問的有點毛病?

  • 14 # 常常學

    長江後浪推前浪,社會在發展,只要付出努力,當今這代人(除極少數)擁有的財富和.社會地位必然超越前輩。同理,後輩也必然超越吾輩。

  • 15 # 尋夢181324537

    不是有機會!是一定,是必須,是必然!✊

    時代是進步的,科技是發展的,人類是要走上更高階的文明!。我己超越我的父輩,我相信我的子女也必將超越我✊

  • 16 # 重生

    現在國家強大,環境好,有學習平臺,只能一代比一代強

  • 17 # 防腐木小何

    就我目前的狀況來說,超越不了我父母的貢獻與做出來的成績,我爸自己開廠,我和我老公在爸的廠裡打工,而且把我們養大成人也不容易,都有了家庭。還需要努力。

  • 18 # 慰風塵

    只有不斷的超越,社會才會進步,科技才會發展;父母給你留下的也只是你進步的階梯,不是你炫耀的資本。

    要懂得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更好的明天,這樣你父母才會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 19 # 關有85296

    人言:“前浪推後浪,後人勝前人",“一代更比一代強。"青年人正逢盛世,正是大顯身手的黃金年華和大好時機,太有前途了!努力吧!年青的一代!

  • 20 # 山人2128

    對於我而言,超越現在完全實現了,我是六四年出生的。當時父母都是國有企業的工人。二老工資一百多。而我現在每月收入平均三千,還是經理(小買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可能第一胎生孩子兩個小時就順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