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的人家53157299

    我出生在農村,小時候我們村裡過年是特別的熱鬧……

    家家戶戶,掛燈籠,吊彩,貼門聯,貼福字,放鞭炮,耍燈籠,踩高蹺,扭秧歌。耍獅子,敲大鼓,唱大戲,年三十看春晚,大年初一走節拜年,初五村裡敲鼓隊轉村敲大鼓,……正月十五、十六看煙花、觀花燈……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過年年味是特別的濃。

  • 2 # 皖北小陳振

    以前過年好熱鬧現在過年找不到什麼人了冷冷清清的,是因為我們瘋狂的時候已經過了還是我們老了 ,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 3 # 山東海哥

    現在過年越來越簡單,年味越來越淡,根本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的樂趣沒有了,之所以以前年味濃,很大程度是因為窮,那時沒有電,沒有手機,都是農村一些土辦法,自娛自樂,但是大家特別開心,因為沒有其他娛樂方式,現在呢?廣場舞、打麻將,所以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追求也改變了。

    以前進入臘月都是年,大家開始忙碌,蒸饅頭、煮肉、炸丸子、特別是家裡有喜事的,更是忙,織布、做鞋、操持東西,天天趕集,宴席需要的東西一般都會賣好多天,還要做衣服,還得請廚師,最後做床,反正別想閒著。

    現在過年還有很多不回家的,家裡都是老人,熱鬧什麼呢?就是買點肉煮煮,家裡親戚也不多,就是一天等著吃三頓飯,確實無聊。

    很大原因是現在家庭條件好了平時該吃的吃了,大家都不缺吃,雞鴨魚都吃夠了,所以大家對過年沒有什麼感覺,平時都是穿新衣服,所以過年要賣的東西很少,所以年味越來越淡。

  • 4 # 在農村的小杰

    我是一個80後,我小時候每一年都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壓歲錢,還有熱鬧的集市,還有熱鬧的街道,有踩高蹺的,有舞龍的,有舞獅子的,還有伴媒婆騎驢的,還有挑花藍的,記得哦,小時候我媽媽也會挑花籃,幾個大人跳著花籃穿梭在花籃之中?小時候真的是幸福的,現在回憶起來還是滿滿的追憶!我們拿著炮去放,把沒有,放響的炮,播出來,要裡面的藥,來嗤花,每次大母手指都嗤的,黑黑的!現在想起來還是特別的有味道!我很高興生在八零的年代!還記得小時候學騎腳踏車,那小腿套在腳踏車內,一拐一拐的,想起來都是滿滿的回憶!兩天學會了騎腳踏車!爸爸媽媽,特別的高興!還有很多很多小時候的回憶!

  • 5 # 魏龍江

    現在過年真沒意思了,沒一點過年的味道。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就會有壓歲錢還會有新衣服穿,家家戶戶貼春聯,掛吊掛,而我們小孩就會拿著鞭炮玩,小時候還有摔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卻沒有以前過年的感覺了,也許是我們大了吧但是現在的小孩也沒我們小時候有意思了,都是在家不是玩電腦就是玩手機,在外面跑著玩的少了,也許是現在孩子少的原因吧,以前孩子多家長沒時間管,小孩可以隨便在街上跑著玩,覺得那時候過年特別好,現在過年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就算和朋友在一起也是一個個拿著手機在玩。

  • 6 # 農村的鄉妹

    我以前小的時候,就是期盼著早點過年,然後有新衣服新鞋子穿,還有一堆吃的,還有紅包得,小時是最開心的,因為有這些東西,有錢了可以買好多好多的東西,還有沖天炮啊,我以前小的時候最喜歡買那些沖天炮鞭炮玩的,感覺小時無憂無慮的,好好懷念以前小的時候

  • 7 # JD弟腳後跟

    我是八零後,家境不富裕,喜歡老爸買的小煙花,喜歡年三十熬夜到初一半夜和鄰居小孩在村裡面亂跑,聽到有鞭炮放,去揀未響的,裝口袋以後自己放

  • 8 # 小凡說

    小時候還沒到大年三十就感覺整個村子都洋溢著春節的氣息,到處都是年味。年豬的叫聲,鞭炮聲,人們交談的聲音,無一處在說年,可處處皆年景。

  • 9 # 洛南輝哥

    我是個80後,記得我小時候剛到臘月初村裡在外打工的人就陸續回來了,慢慢兒就開始有年味兒了,我們同齡的小孩兒十幾二十個在一塊兒放鞭炮,打撲克,各種玩的。總之感覺非常熱鬧,也沒有感覺到累,似乎對任何事情都非常感興趣,大人們也在一塊打撲克,檯球,趕集準備年貨。那時候如果哪家有一臺VCD 那就會把全村人都吸引到他們家裡,看各種電影,如:人在江湖,古惑仔之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江湖情 這些電影現在都記憶猶新。

    總之現在是玩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但是人們似乎對很多事情缺不感興趣了,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帶來的不是更多熱鬧,而是農村城市的冷清和無聊。

  • 10 # 晉嘉年代

    記得小時候新年的初一初二兩天,生產隊長和一些幹部與成年男人們,到各家各戶逐門拜年恭喜,與戶主互相恭賀新春,互祝新年大吉,來年豐收興旺發達。幾十個人,還有帶著小孩的,成群結隊地串流不息地奔波,直到每一個人到每一家,大家客套連連,氣氛相當和睦親切友好,賀喜聲伴隨鞭炮聲,歡天喜地十分熱鬧。

  • 11 # 書生吳用

    你來問,我來答,平時村裡人的確很少,特別是年輕人,幾乎是看不到的。但是一到年關,大家不管是在天南海北,還是在地角天涯,只要是能回家的,基本上都會回家。

    家對於一個人來說,是根,是愛的港灣。一個人漂泊在外,總覺得無依無靠,沒有歸宿感,一旦回到家,心裡才踏實,在外的一切委屈,一切不美好的事情,也會煙消雲散。

    至於我小時候的春節,也就是三十年前的時候,那時的春節確實比現在更有年味,也更加歡樂。記得那時的我,大年三十晚上,不到新年的鐘聲響起,是不會睡的,凌晨三四點,五更天不到,又從床上爬起,挨家挨戶拾鞭炮。如果聽說哪裡有露天電影,一整天都會心神不定,天不暗就會和同村人集結,大夥結伴去觀看,一路上也是喧鬧聲、歡笑聲、胡哨聲不斷,熱鬧非凡,如今這種景象已如東流之水,一去不復返!

  • 12 # Gao楚楚Vlog

    小時候,期待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好喝的,有新衣服穿,親戚朋友都會走動,聚在一起玩兒,當然還可以放煙花,記得那年冬天,夥伴們一起生火烤紅薯,土豆,蒜瓣兒,結婚羽絨棉褲被火苗燒了個洞,下河捉魚,棉褲溼到膝蓋。又快要過年了,除了吃吃喝喝,除了手機電視,沒有了別的樂趣。真的是越長大越孤單呢

  • 13 # 微博認證歌手

    壓歲錢除了上交的,就是買各種槍和鞭炮,玩到很晚才回家,現在不行了,回家也不想出門了,宅在家裡,小時候的夥伴很多都疏遠了,過年真沒勁。

  • 14 # 北上廣沒有淚

    我是八零後的,小時候天天盼著過年,因為那時候平時都沒有零食吃,偶爾吃個糖都高興的不得了,那時候過年,村裡排社火,舞獅子,從臘月23一直鬧到正月十五。天天放鞭炮,平時吃不到的東西,過年都能吃到,八幾年九幾年的時候農村人都很少出去打工,就在離家近的地方找活幹,那時候農村困難的很,家家都是那樣,有的家裡糧食都不夠吃,只有過年的時候有好吃的吃,有新衣服穿。現在生活好了,過年一點年味都沒有,吃的穿的平時都有,每年春節回去,在家裡不是打牌,就看電視,有的年青人春節都不回來,春節兩天就過去了

  • 15 # Z美少女biu

    小時候就特別喜歡過年,因為過年,大家可以聚在一起,見到一年沒有見到的朋友,吃到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特別是過年當天,我們一起忙著貼對聯,一起玩鞭炮的時候,那才真叫真正的過年。

  • 16 # 浮針劉玉忠

    小時候那是上世紀7~80年代,在那個物資相對較為匱乏的時期,每到過年小孩子的天性無非就是穿一套新衣服,美美的吃肉,吃糖,吃餅乾,然後小朋友一起玩泥巴,串親戚,掙壓歲錢,雖然大家都能掙到幾毛錢,但是,那個年代,民風淳樸,物慾不高,舉手投足都是親情,都是愛,感覺非常非常開心

  • 17 # 實言誠信為本158

    現在農村的人口比以前少多了,許多村莊基本成了空心村。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發展,平時的吃穿都很好,在不向從前只有過年才能吃幾頓好吃的,所以現在過年的氣氛沒有以前濃了,平淡了許多。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非常的隆重而熱鬧非凡。那時候非常盼過年,雖然沒有壓歲錢,但是能穿件新衣服,走在大街上溜達很高興,心裡美滋滋的。又能吃上幾燉平時吃不到的飯菜。真是香及了。兜裡裝著不多的鞭炮到處宣耀,時不時地放倆個。成群結隊的小夥伴們相互比誰的鞭炮聲響,頑皮的小孩把鞭炮點燃偷偷扔在你腳下,一聲響引起大家的鬨堂大笑。

    兒時的年味真濃,有我太多的回憶,再也回不到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童年時光。

  • 18 # 人很好比較有肉

    如夢令

    窗外菸花響亮,

    緊握手機不放。

    只顧搶紅包,

    春晚誰知怎樣?

    難忘,難忘!

    約伴走街串巷!

  • 19 # 山中散人F

    村裡都是年老的留守者,連小孩上幼兒園和小學都去了城鎮,出外打工的一般都要到春節的頭幾天才陸續回家。

    記得小時候一到臘月就有過年的感覺了,曬凍米打豆腐,熬糖還要排隊,殺年豬放鞭炮東家請酒西鄰請,那個熱鬧不亞如過年。

  • 20 # 小田tgx

    兒時的我們還沒等天亮起床,每個長輩都去給拜年,有了錢,買鞭炮,鞭炮有魚雷,起鼓,有響兩聲的三聲的,呲花炮,還有多長長拿起來摔著玩啪啪響的,都記不清來了,到處鞭炮啪啪響,路上大人們聊天,家家戶戶貼春聯,貼對子,掛門前子的,還有燒香的,走到了都能遇到大人,買菸偷著抽(那時候是12歲左右了),朋友一起抽菸,上網咖,真叫一個舒服!

    現在年初一初二打牌,初三到飯店喝酒,路上除了去拜年的,基本沒有多少人出來,鞭炮不是過去那麼響了。現在好像是放假回家休息一樣!

    臘月三十過去在家看春晚,現在不輸光紅票子不回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的心可以狠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