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殿同學的萬花筒
-
2 # 富婆日記
年畫和春聯的存在是有意義的。為什麼呢?說句官方的,萬物的存在自然是有道理的,更何況是這種本來就對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能從古至今流傳下來,也是一種本領。 年畫貼於門上,有它本身的信仰。人們相信他,因為他可以幫忙驅走妖魔鬼怪。年畫春聯,紅彤彤,在過年的時候,紅色,對於過年也不僅僅是熱鬧這麼簡單。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種習俗,也是一種傳統。自然是一種意義
-
3 # 大大大大大薯條
“存在即是真理”
按照提問者說的,年年換春聯和年畫所以它們的存在就沒意義了,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儀式,除舊換新,寓意著新氣象,新生活,新開始,並不是說需要定時換掉的東西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這不僅僅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也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夙願。
年畫與春聯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是我們一種心裡的寄託,且存在的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4 # 成才109960756
年畫春聯在春節是非常有意義的,是代表新的一年開始,表現新的生活,新的渴望追求,新的目標就要開始了,年畫和對聯可以說是直接表達人們的心情,新春萬物長新牙,青山綠水,春暖花開的景象,表達當時社會人的精神面貌,家家戶戶有就新對聯體現喜氣來臨,哀氣已過,歡樂喜慶過新年,人人笑容滿面,舊貌變新顏。《風調雨順農家樂,開花結果笑開顏》祝大家新年快樂。
-
5 # 樂道小站
當然要貼了,雖然現在過年人們覺得越來越沒意思~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日子富裕了,日常娛樂節目豐富了,每天都像過年,到過年時候年味就淡了,孩子們不用為過年能吃上肉吃糖高興,不用為穿新衣服高興……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交通方便,很多人外出工作,忙忙碌碌,回家了也是往外邊跑,找三五好友相聚。過年的意義就是小長假。
不過對於真正想家的人來說,看到這一張張新年畫給家家戶戶平添了歡樂的節日氣氛,心裡就會有一種踏實的感覺。無論年味怎麼淡,年畫被繼承下來,紅紅火火非常喜慶,不貼心裡滋味也會怪怪的,一家人齊動手,增進感情。
-
6 # 賢良
年畫和春聯的存在有意義。
年畫和春聯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它們是我們中華文化的一種。
年畫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每逢過農曆新年時買兩張年畫貼在家中,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我們家每年都貼)。年畫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是一種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對聯:每年的除夕早上家家戶戶都在門上貼上各種各樣的對聯,給節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無論是年畫還是春聯都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種,我們應該弘揚中國文化,讓世界一起來感受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們過年時的種種習俗和我們的熱鬧氛圍。
-
7 # 老夥計610322
年畫春聯是中華傳統習俗,在我蘇北老家,過春節,娶親辦喜事家家戶戶還是保持貼春聯放煙花鞭炮的,但年畫好象沒有多少人家購買。隨著時代前步,有些老祖宗留下的風俗只能書本上、電視上、博物館中看看了……
-
8 # 物道
年畫和對聯不是一張紙,它們更帶著無上的法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驅邪降福,守護平安。
你相信中國有神明嗎?
在我們還沒來到人世之前,善男信女們便會去到當地最靈驗的廟宇,三叩三拜,求觀音送子。等我們出生、長大,逢年過節,家中長輩會拜灶神保平安,迎財神發大財......中國各路神明統御著人們對生活與未知的信心與信任。
千百年來,有一句話把這祈願總結得簡煉又明確:做人,總要信。
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對於出生在山東的尹琪,因為從小生活在中國年畫之鄉,耳濡目染讓如今不惑之年的他依然相信中國神明。可與善男信女不同,他發現人們給神佛叩頭燒香時,並非信仰,亦非尊崇,而是希望神明降福人間,能過上美好生活。
▲ 尹琪
不僅如此,人們把美好生活的模樣,刻版在一幅幅年畫中,而神明藏著中國人不外傳的生活密碼。尹琪說道:“我特別喜歡財神,財神其實是散財之人,因為有失才有得。大家應該學會去施,然後你才會有所得。”
壹
中國有神明,人間有信仰
2007年,尹琪開始瘋狂地收藏年畫。10年時間,他深信不斷尋找中國人的年畫,就能找到中國人美好生活的模樣。
於是,他跑遍中國各地生產年畫的地方,天津楊青柳、蘇州桃花塢、四川綿竹、廣東佛山……天南地北,海角天涯,尋訪老匠人,聯絡年畫收藏者,如今他已經收藏了1000多種中國最地道的年畫。
▲ 李宏震、尹琪、John
這10年,尹琪發現,年畫是中國人的一本百科全書。幾百年來,人們會在屋子裡貼年畫,上面不僅畫著神明,還記錄著中國人的戲曲、故事、生肖和願景。久而久之,他還發現中國老百姓對於天地、風水和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尹琪興奮地對我說道:“神明只是中國年畫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把武門神貼在門外,寓意著守護一家人,而在門裡面,人們會貼上文官、童子、瑞獸,用來祈求和睦、富貴。”
我深信不疑,中國年畫從來就沒有負面的東西,它寓意著家族的興旺。而這也許就是年畫的獨特之處,它濃縮了萬千中國人的面貌和願景,有了它鋪就的溫柔鄉,人就擁有了神性和力量。
貳
把流浪的中國神明請回家
在探尋年畫的過程中,尹琪也收穫到兩位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John和李宏震,他們一同在挖掘年畫背後關於家庭、地域、信仰與信念的故事。
對於年畫,世人往往有些誤解,認為年畫是土氣的、老舊的、過時的。而如今市場上賣的拙劣品,被誤以為這才是中國人的年畫水平。
真正年畫中的珍品,往往集中在傳統老匠人、博物館、私人收藏者和年畫販子手中,卻不為人所知。更讓尹琪心痛的,是很多中國的年畫被外國人買走,我們自己都不曾看過它們的模樣。
隨著收藏的年畫越來越多,對其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尹琪深感年畫對中國人重要性。可如今,年畫在消逝,神明在流浪,我們能做些什麼?
於是2014年,尹琪拉著他的兩位合夥人一起創立了“歲sui”品牌。4年時間,他們在上千幅年畫中挑選出最合適當下的年禮,經過無數個日夜恢復、設計、修改...這一切都只為讓中國年畫用它本來就擁有的美好模樣,重新走進中國人的生活中。
開啟“歲sui”2018年的年禮,紅色包袱巾裹著一方木盒,裡面藏著四喜門神、春聯、紅包、吉祥貼紙...等等春節必不可少的物件。對於“歲sui”來說,這是一家人團圓祝福之物。可對我來說,這是一份跨越光陰的禮物,它將讓中國傳統年畫在時間的變遷中煥發生機。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對吉祥如意、天官賜福紅包。一位天官手持吉祥如意,一位天官手持天官賜福,青綠色和黃色對撞,再加上從老年畫中提取的組字底紋,背後印有財神進家,看起來是不是很潮?是不是打破了對於傳統年畫的固有印象?
把流浪的中國神明請回家,把中國真正的年畫還給中國人,這正是“歲sui”的心願。
叄
心中有神明,人間早團圓
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崇拜物,與其說中國人崇拜神明,倒不如說我們更崇拜生活本身。老一輩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它意指人在做,天在看,只要對生活心誠,萬事皆成。
尹琪深諳其中的道理。所以每一張年畫,每一個神明,他都倍加細心對待。在他看來,中國的神明作為千千萬萬種心願的載體,它們依附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信仰。
站在舊年終點,面對未知生活,每一個人的熱望,就像這一盒新“歲sui”年禮,它裝滿了祝福,也飽含著對中國年嶄新的祈願。
分別了300多個日夜,當一家人一起鄭重其事地貼上福字、貼上財神、貼上門神......新時新歲,只要金光一閃,門上的神明便會打起精神,架起祥雲,“它們”不再是紙上的畫,“它們”將帶著無上的法力和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驅邪降福,守護平安。
-
9 # 玉蘭風物
當然有。
年畫是中國繪畫的一種形式,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是中國農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是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繪畫載體,通常在新年時被張貼在門面或者牆壁上,辭舊迎新,象徵著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願,寓意平安和吉祥,也蘊含審美觀念,年畫歷史悠久,折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瞭解年畫可以以小見大,察覺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一起走進年畫的歷史、現狀和未來。
一、年畫的起源和發展年畫在中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年畫起源於漢代,發展於唐宋,成形於明清,至今已傳承幾千年,形式多種多樣,在各個年代的名稱不一,宋代稱“紙畫”,明代稱“畫帖”,直到清代才出現“年畫”一詞,在有的地方,年畫也被稱為門神畫。年畫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容,不同時期展現出不同的文化特點、社會背景、民眾生活、審美情趣和思想感情。年畫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中華民族樸素的風格和淳樸的信仰,寄託了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歷經千年,年畫作為一種習俗,仍然在民間傳播。
二、年畫的現狀年畫雖然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折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但是年畫的發展形勢卻不容樂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的增加、審美視角的改變、生活方式的變化和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很大一分部分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衝擊,年畫也不例外,現如今,年畫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一種落後的、應該被摒棄的、封建氣息嚴重的舊時代文化表徵,年畫逐漸與人們的生活隔絕,年畫產業蕭條慘淡,逐漸因為難以和高科技產業結合而被默默摒棄。雖然年畫也收到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的影響,也有向神靈祈福的寓意,但從宋代開始,隨著市井生活的繁華,年畫開始成為一種裝飾藝術,更多地體現人們的審美觀念。而現在多元化的生活使年畫逐漸被遺棄,如今貼年畫的人越來越少了,在工業文明和現代化浪潮的衝擊下,年畫產業也生存困難,以至於新的一代傳承人沒有培養起來,老的一代傳承人就已經離去,年畫傳統文化開始斷層式發展。
三、年畫如何適應新時代年畫被一味地摒棄其實更多透露的是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要使年畫能持續地傳承和發展,首先應當樹立文化自信,推陳出新,使年畫乃至傳統文化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服務,更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為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年畫之所以被認為是落後的、和當今生活格格不入的,一方面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觀念沒有改變,更多地把傳統文化和封建文化等同,以至於我們對自己的文化不夠重視,更多地崇拜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是我們對年畫創新的程度不夠,沒有使年畫產業的發展適應現代化程序。我們應該在改變觀念的同時推陳出新,使年畫更能適應時代潮流,比如建立年畫藝術展覽館、博物館,開展年畫創新作品比賽,發展年畫地域旅遊等。
第二,發展好傳統文化,宣傳顯得極為重要。公共媒體應該積極呼籲和宣傳,打好年畫傳承的群眾基礎,社群和公共場合的宣傳欄可以適度弘揚年畫藝術文化,電視臺可以適度開始年畫綜藝節目,同時利用好網際網路傳播的優勢突顯年畫獨特的魅力,講好年畫故事。
第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防止斷層式發展。
第四,文化傳承關鍵在教育,可以開設鑑賞傳統民間藝術的課堂。
第五,政府財政支援、鼓勵傳統民間藝術產業,積極鼓勵傳統民間藝術產業就業,讓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和創新更有效,避免斷層式發展。
年畫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中華民族樸素的風格和淳樸的信仰,寄託了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歷經千年傳播不斷必然有其優秀之處,我們不應當現代化的程序中武斷地將之摒棄,年畫作為具有中華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的文化象徵應該被我們傳承好,並適度創新使之發展好。
以上便是玉蘭君對傳統藝術年畫的認識和思考,不當之處望指正。
-
10 # 思閱讀書
年畫和春聯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中國年俗文化的代表藝術,其存在的意義也是中國文化存在的意義,而文化的存續證明了民族存在的意義。
回覆列表
哲學上說萬物有存在的價值。我覺得年畫和春聯的存在是有意義,特別是在當代面對傳統文化的消失,年畫和春聯是春節文化的繼承物。所謂新年新氣象,春聯和年畫千變萬化,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年月或者歲月表達我們人們不同的夙願。它有著他們本身應該存在的文化責任價值,也有著滿足我們人們情感浮於表面的需求。因此,他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