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患家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相信很多人都會每天在網上關注全國疫情實時資料的增減情況。疫情資料基本包括:確診、疑似、死亡、治癒四項數字及較昨日的增減,但近幾天“確診”數字發生的巨大變動,其較昨日增長數由“千→萬→千”的量級變化讓人困惑。尤其在2月12日0時-24時,湖北疫情數新增確診病例14840例,這個數字讓大家十分震驚和揪心。那麼數字一天中大幅度的變化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詞:“臨床診斷病例”。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影像學(肺CT)檢查,其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尚未確定陽性。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中,要結合:接觸史+臨床表現+肺CT影像檢查+病毒核酸檢測一起判斷,其中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病例的“金標準”。因此12日之前的確診數字=真實確診病例(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而12日湖北省將“臨床診斷病例”也納入“確診病例”進行公佈。所以我們看到的湖北省確診病例數字激增是:真實確診病例+臨床診斷病例之和。

    目前此確診病例統計方式只運用於湖北省。因為在病例人數眾多的地區,特殊時期的發生漏診所造成的後果要遠大於誤診。病毒核酸檢測雖然是診斷“金標準”,但其陽性率受到試劑供應量、試劑盒質量、標本採取合格程度、檢測時間長等多方面影響,而疫情的控制重在爭分奪秒。在疑似病人過多的情況下,不能確診導致的不能收治病人,把很多危險患者擋在了醫院外。這些疑似患者可能大範圍活動、反覆求診,造成新的傳播鏈。但隨著湖北地區新的醫院、新的隔離點不斷落成,本著“盡收盡治”方針,把這些臨床症狀疑似但核酸檢測結果未定的患者歸為“確診病例”及時隔離、觀察、收治,既可以使患者得到合理的臨床護理,也有利於疫情總體防控。

    但在其他病例人數較少的地區,因為可以及時得到病毒核酸檢測、複檢的結果,所以確診病例數仍以真實確診判定。雖然肺CT對診斷新冠肺炎有重要的意義,但其也受不同病原體(如支原體、其他病毒性感染也可能造成類似肺損害)、患者基礎病、吸菸史、拍攝體位等影響,容易造成“假陽性”。因此疑似患者仍首要進行病毒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通常需要患者在醫院單人隔離至少48小時,在首檢陰性後,間隔24小時以上取樣複檢再次陰性才可以解除隔離。有明確接觸史的患者還要再進行核酸檢測或解除醫院隔離後在家中自我隔離14天才能保障安全。因此疑似患者要做好隔離準備,配合醫院檢查。在隔離期間有任何不適變化及時溝通,部分醫院可有特殊的隔離病房進行暫時住院收治,在解除新冠肺炎危險性後再轉入普通病房治療。

  • 2 # 雲開在路上

    以前的確診病例都只有核酸檢測,就是病人情況看著像新冠,由於試劑盒少,檢測人員少,在沒接受核酸檢測,或者核酸檢測顯示陰性,都不叫確診。

    臨床診斷呢,就是可以醫生透過CT等手段,結合新冠特點就能判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英語高階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