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人仟面
-
2 # 老掉牙大叔
謀士不排名次,因為在聰明的人都會失誤。如果要排名只能論,聰明才智。
三國中有很多英雄,有些聰明絕頂,有些英氣逼人,有些俠肝義膽,賈詡也算是其中一個。
-
3 # 小島知風
賈詡絕對算得上三國時代第一謀士,這裡說的是歷史上的賈詡,不是小說裡的啊,小說裡肯定是諸葛亮第一。
實際歷史上諸葛亮並不以謀略見長,諸葛亮在歷史上是以處理政事見長。
而賈詡不管在歷史上還是小說裡都是一個純正的戰略規劃師,是謀士中的極品。
三國時代能和賈詡有一拼的唯有郭嘉,司馬懿都要稍遜二人一籌。
賈詡當年以三寸之舌挑動李傕郭汜禍亂天下,可以說三國亂世的形成賈詡多多少少都要負點責任。
後來又幫助張繡殺得曹操大敗,宛城一戰曹操兒子侄子以及愛將典韋全都戰死。這是曹操軍事生涯中最恥辱的一戰。
賈詡的謀略在於他太洞悉人性,善於利用人性弱點進行謀劃,所以三國時期很多重大歷史事件賈詡都有份參與其中,而且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賈詡歸降曹操後力主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幫助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勝利。
之後赤壁之戰勸阻曹操先不要攻打東吳,應該先安撫治理好荊州士民。
結果曹操不聽,堅持打了赤壁之戰,結果曹操大敗,已佔領的荊州還被孫劉瓜分。
之後馬超、韓遂涼州聯軍攻略關中,曹操都被馬超打敗,唯獨賈詡看破了馬超與韓遂的人性,建議曹操採用離間計離間馬超和韓遂的關係,結果馬超韓遂果然自相殘殺最終被曹操擊潰。
後來賈詡最重要的就是在輔佐曹丕成為繼承人的問題上出了一把力,曹操在繼承人問題上徵詢了賈詡意見,賈詡只說了一句在想袁本初和劉景升而已,這一句話就堅定了曹操決心不廢長立幼,確立曹丕為繼承人。
這件事說明了賈詡的睿智,以賈詡對人性洞悉之準,他早已看出曹操內心更偏向於曹丕,只是太愛曹植的才華,所以賈詡順水推舟堅定了曹操確立曹丕接位的決心。
這樣賈詡就賣了曹丕一個好,同時政治隊伍又站對了,所以曹丕登基之後馬上便封賈詡為太尉,位列三公。
賈詡一生用計非常毒辣,他十分洞悉人性,擅長利用人性弱點制定謀略規劃,而且賈詡一生非常善於隱忍,歸順曹魏之後,賈詡為了避免曹操對自己的疑心和猜忌,主動謝門避客,不結交任何朝臣,曹操需要的時候就為曹操出謀劃策,不需要的時候賈詡則就是閉門讀書。所以說賈詡是知進退,明得失,洞悉人性,兼且洞察局勢,能趁勢而為,所以賈詡享年七十七歲,得享高壽,三國時期第一謀士賈詡當之無愧。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賈詡算不得三國第一謀士。
賈詡在三國謀士中算個另類,其才能、謀略絕對是上上之選,有“良、平之奇”。在董卓死後,餘黨李催、郭汜等人想要散夥,各奔東西逃命,正是賈詡“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以收兵,以攻長安”正是賈詡一言,讓本來在西涼軍中層軍官的李催、郭汜等人不僅避免了朝廷追殺,反而反客為主,執掌朝廷大權,只是可惜了長安百姓生靈塗炭;在張繡處,為張繡出謀劃策,屢次擊敗曹操,特別是張繡降而復叛,殺死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即使如此大仇,賈詡把握當時形勢,在曹操與袁紹即將決戰之時,勸張繡再次投降曹操,不僅張繡免於曹操報復,更得到曹操重用。而賈詡也搖身一變,成為曹操重要謀士,為曹操出謀劃策,特別是暗助曹丕成為世子。最後,賈詡以七十六歲高齡去世,諡號肅侯。
賈詡一生隨李催、從張繡、降曹操,在亂世中審時度勢,可以稱的上是智計無雙,但是看賈詡不管是對李催、郭汜,還是張繡都沒有戰略層面為其提出戰略規劃,雖然在賈詡的建議下,李催、郭汜成功反攻長安,殺死王允,趕走呂布,執掌東漢朝廷大權,但是李催、郭汜缺乏對全域性的謀劃,很快兩人在爭權奪利中互相滅亡。在輔佐張繡時,憑藉準確的判斷力,讓張繡反敗為勝,但改變不了張繡投降曹操的事實,雖然張繡在投降之初,為曹操所看重,曹操還讓自己兒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但張繡卻仍然因為殺死曹昂,被曹丕逼死。
與賈詡相比,諸葛亮一出山就為劉備獻上”隆中對”,為亂世中東奔四走的劉備集團指明要佔領益州、荊州奪取中原,劃出天下鼎足而立格局;魯肅見孫權的時候,也獻上了魯肅版的”隆中對”,勸孫權“鼎足江東”“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帝王以圖天下”。與之相比,賈詡的格局似乎小了一些,雖然看事極其透徹,極其準確,但少了一些胸懷天下的格局,雖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與根本無關。
-
5 # 小閔學歷史
其實三國謀士排名很大程度上都沒有一個定性,有人說郭嘉,有人說賈詡,有人說諸葛亮等等,彼此之間他們也沒有怎麼樣交過手,因此戰略戰術上其實很難分的清。
然而無論是諸葛亮或者是郭嘉等人在有一點上遠遠比不上賈詡,那就是賈詡明哲保身的能力,賈詡為了自保往往會不顧一切,而他的奇策總能幫助其主公化險為夷,然而他的毒計往往也會禍亂天下,這也是他最被人詬病的一點
賈詡毒計亂長安
公元192年,王允利用反間計殺死了董卓,西涼軍剎那間就進入土崩瓦解之勢,而王允則趁機掌握了朝中大權。
然而王允在掌握大權後便不再像其誅殺董卓之時的那般睿智,對於董卓帳下西涼家採取的是一種不管不顧,不殺不赦的態度,以致於董卓的西涼軍人心惶惶。
董卓帳下大將李傕郭汜二人在這時候慌了神,他們欲圖逃回西涼,然而這時候賈詡為了自保找到了他們,向他們訴說回西涼必死無疑,而返回長安則尚有一線生機。
李郭二人則如醍醐灌頂一般,不久董卓原先的西涼舊部規模以達十餘萬,他們在李傕郭汜二人的指揮下率軍殺向長安,而董卓死後的長安又一次陷入了恐懼之中,李郭二人在長安倒行逆施,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和賈詡是不無關係的。
賈詡奇策敗曹操
李郭二人終究只會是三國之中的滄海一粟,如同他們的老上司董卓一樣,沒有遠略終究不能在亂世站穩腳跟,而賈詡本人也看出此二人不值得輔佐,因而不久他就脫身離開了長安,在張繡帳下任事。
公元197年,曹操親征張繡,其時張繡帳下不過萬餘人,又怎麼能夠抵擋曹操呢?最終張繡投降曹操,然而曹操因為其毛病導致張繡不久後降而復判,不單單如此他還殺死了曹操長子曹昂、大將典韋等。
公元198年,曹操再一次親征張繡,不久曹操聞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便立即從瓤城撤退。張繡率兵尾隨追擊,劉表也派荊州軍佔據安眾,切斷曹軍退路,企圖與張繡夾擊曹軍,曹操出奇兵大敗張、劉聯軍。
曹操撤退後張繡想要追擊,賈詡阻攔他,然而張繡不聽賈詡之言,以致於大敗,大敗之後,張繡再一次出奇策,即迅速追擊曹操,定能斬獲良多。這回張繡的腦子很清楚,命令全軍壓上,果然曹操被張繡打的大敗。
然而賈詡也看出張繡也是和李傕郭汜二人一般,在亂世之中是沒什麼宏遠規劃的,而之所以能夠打敗曹操只是僥倖而已,而且張繡對於曹操而已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不久賈詡就勸諫張繡加入曹操麾下,必可保平安,而曹操也的確展現了非一般的大度。
賈詡反間亂西涼
曹操自赤壁之戰後其後方一直處於一個不安定狀態,其中西涼馬超韓遂二人便是其心腹大患,然而馬超韓遂二人遠在西涼,其帳下西涼軍又極為驍勇,故曹操一直對他們處於安撫狀態。
然而曹操的動作使得他們變本加厲,不久後馬超韓遂二人兵髮長安,而曹操則為了徹底消滅禍患便率軍親征。
西涼鐵騎極為驍勇,“涼州大馬,橫行天下”是對西涼軍最好的描述,故而就算是身經百戰的曹操也被馬韓二人殺的割須棄袍。
而就在此時,賈詡又出了一條毒計,正面贏剛不行就來陰的,即利用西涼聯軍內部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首腦離間馬超韓遂二人,那麼西涼聯軍必會不攻自破。
曹操這回則依據賈詡所言對計劃進行實行,果然馬超驍勇卻對賈詡的陰謀詭計防不勝防,而賈詡又在此馬韓二人已經破裂的關係上火上澆油,最終號稱天下無敵的西涼鐵騎則從內部被攻破。
三國謀士各有所長,而賈詡之所長就在於心計,他能夠看破三國任何一個君主的心理,故而這是賈詡成功的地方,也是他能夠始終活的這麼自在的原因,然而他的毒計終究使得長安人民遭受災難,不得不說是他的過失。
-
6 # 伊耆角木
論計謀,一言攪動天下大亂,算無遺算,或許真的可以排第一。但作為謀士,比計謀更重要的是對主人的忠心,這方面,賈詡就值得商榷了,他是個利己主義者,關鍵時刻,恐怕會把老闆賣了,職業道德有點問題。
先說計謀,論正史,賈詡的謀略恐怕真的可以橫掃整個三國。賈詡最初在西涼軍中,效力於董卓女婿牛輔。董卓被王允所殺,王允清算西涼軍,李傕郭汜等人準備逃亡,是賈詡勸他們說王允會趕盡殺絕,與其逃走不如奮力一搏,於是李傕郭汜殺回長安,趕走呂布,屠戮大臣,以致滿城血雨腥風。而賈詡則退居幕後,處處不居功,收攬人心,攢了個不錯的名聲。之後看出李傕等人將敗,投靠段煨,有看出段煨氣量狹小不能容人,判斷出只要自己離開,妻兒家人不會被段煨所害,於是改投張繡。對人性的剖析不可謂不深入。
之後更是神乎其神,先是在張繡與劉表夾擊曹操,曹操撤退時算準追擊必敗,之後又勸張繡再追必勝,都一一應驗。之後官渡之戰前袁紹招攬張繡,賈詡又提出袁紹必敗,勸他歸順曹操。而曹操也果然不計前嫌(張繡曾在宛城降而復叛,殺曹操長子曹昂、侄子安民、愛將典韋)厚待張繡,結成兒女親家,封侯加官。那之後,賈詡成為曹操謀士。
在曹操身邊,賈詡一樣算無遺算,先是在官渡之戰曹操兵糧已盡準備退兵時力勸不可,認定袁紹必敗,給曹操打了一劑強心針,之後在赤壁之戰前勸阻曹操不要南下,應該先鞏固荊州。兩次都證明了賈詡是對的。馬超韓遂率十萬餘大軍攻打曹操,賈詡建議離間分化馬韓, 曹操照做,一舉成功。最終還在曹丕與曹植奪嫡時幫助曹丕上位,押對了寶。曹丕即位後又勸他不要對吳蜀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徒勞無功。最後官拜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封壽鄉侯,子孫榮蔭,榮耀無雙。
從賈詡的一生來看,真的是非常成功。從他的謀略來看,可謂從無錯算。《三國演義》誇大了諸葛亮、龐統的計謀,荀彧、荀攸等人又是偏重內政多過軍事,郭嘉也沒有小說中那種遺計定遼東,更兼英年早逝。從謀略上來說能勝賈詡的真的不多。但是,這樣的人是否可以算第一謀士呢?恐怕不是。因為作為謀士,比謀略更重要的是忠誠。
當然,亂世之中,變換陣營很正常,但是把主人往火坑推並害了無數生靈,以及把主人當自己的投名狀,就不太合適了。
賈詡第一次出著名的計謀,讓原本放棄抵抗準備退回西涼的李傕郭汜等人殺回長安。這件事讓賈詡名聲大噪,但得利者除了他自己似乎沒有別人。本來李傕郭汜逃回西涼,天下有望太平,但他們殺回來了,李傕郭汜自己最後也是死於非命,慘淡收場。他們如果回到西涼,或許會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但西涼畢竟大本營,回去後保命不成問題。就是賈詡一句話,讓他們發瘋似的拼殺。這樣的謀士能否算是個好謀士?更不要提為此無辜喪生的長安及天下百姓。
另一次就是勸張繡投降曹操。張繡之前在宛城已經投降過一次,然後反叛了,還殺了曹操的長子、侄子和愛將。曹操的原配夫人丁氏還因此離開了曹操。這是能輕易化解的仇恨嗎?的確,曹操當時為了專心對付袁紹,確實一度善待了張繡。但他是怎麼死的?三國志記載張繡病死於徵烏桓途中。而魏略記載的卻是曹丕訓斥張繡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曹昂,最後張繡在驚恐中自殺。曹丕當時還是少年,曹昂死時更是個小孩子。他為什麼替曹昂出頭?顯然背後是曹操的授意,曹操對張繡起了殺心,又怕背過河拆橋的罵名才讓兒子去辦。(魏略作者為曹魏官員,比三國志更為可信)。試想,如歸投奔袁紹,雖然會失敗,但不至於死啊。所以,顯然是賈詡把張繡當做了自己的投名狀,從此,正式成為曹操的謀士,終於給自己找了個好老闆。
當賈詡成為太尉的訊息傳到東吳,孫權嘲笑曹魏居然讓這種人做了三公,恐怕就是針對賈詡的職業道德問題。孫權有資格這麼說,因為他身邊有與賈詡相反的謀士,那就是魯肅。赤壁之戰前,群臣都想投降曹操 唯獨魯肅指出,眾人皆可投降,唯獨孫權不行。因為群臣投降後還可繼續升官,位列三公九卿,而孫權作為主君,投降後再無希望。這才是真正為主人考略的謀士,而賈詡,更多是利己主義。這樣的謀士,能力沒問題,職業道德真的值得商榷了。
-
7 # 715457390177張建軍
在三園演義中,賈詡算不上第一,但前三還是完全沒問題的,特別是曹操征伐馬超中,向曹操獻了一個離間計,用塗抹了的書信送往馬超營中,輕鬆離間了馬超與韓遂關係,使其反目,真是絕了。
回覆列表
在評價謀士論功行賞時曹操說過:“忠心正直,密謀謀劃,安撫寧靜內外大勢的,是荀彧,僅次於他的是荀攸。”在曹操集團內部都算不上是第一,又哪來的三國天下第一?《賈詡傳》所說,“天下談論有智謀的能人都首歸賈詡”中的“天下”,僅僅是侷限於魏國而已,它包括不了東吳和蜀漢國。就整個三國來說,他比周瑜、諸葛亮等人差得遠了,何況這兩人除了謀略超群,人家還有治軍統兵的才能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