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野生甜瓜
-
2 # 劉芮希Luna
與其閱讀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不如閱讀跟兒童心理相關的育兒類書籍。家長先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為,然後形成自己的育兒理念,之後針對具體情況想辦法。8歲的孩子,有了一定的對於世界和自己的概念,但是又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家長的引導依然很重要。
一.育兒之路需要一些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養育孩子這麼大的事兒,也是可以借住一些工具的,比如繪本、遊戲,等等。
《遊戲力》
以為遊戲無用,遊戲就是瞎玩嗎?不,遊戲中也包含了很大的學問,甚至它可以變成我們育兒之路上的得力幫手。
作者勞倫斯.科恩博士,臨床心理學家,專長為兒童遊戲、遊戲治療、親子教育。作者在書裡告訴我們,玩也可以科學的玩,遊戲中不僅僅包含了許多趣味、創意,,更重要的是,遊戲裡有孩子的整個世界,透過遊戲,我們得以瞭解孩子的內心,真正理解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出健康快樂的孩子。
這本書主要寫了這樣幾個部分:遊戲力作為一種養育方式,有什麼價值;如何與孩子一起遊戲;有哪些可以使用的遊戲方法;如何平衡遊戲中的角色與關係,等等。
二.育兒之路需要一些理念和方法
除了愛,我們也需要一些邏輯、一些規則,我們要懷有正確的理念,再掌握有用的方法。
1.《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這本書是三位從事少年兒童心理輔導的專業人士所著,他們有著豐富的跟孩子打交道的經驗,這本書中不僅有很多解決具體問題的“操作方法”,而且有很多著眼於孩子內心世界的“指導思想”。
這本書讓家長們發現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思維誤區,我們需要轉變觀念,去發現親子關係幸福的真諦。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可能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害怕;我們成為怎樣的父母,與童年密切相關;家長要積極參與孩子的成長,而不是僅僅做一個觀眾;只有成為了心智成熟的父母,才能帶給孩子更多幸福。
2.《孩子:挑戰》
魯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是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人,在育兒領域有長達40年的經驗。這本書包含了豐富的例項和大量的心理學依據,讓我們得以窺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社會的不斷髮展,人民民主意識的覺醒,對每個普通家庭乃至每一個孩子帶來的影響。
如今中國社會在不斷髮展,在一個具有平等觀念的社會中,相互尊重和平等對待是一種生活方式,對孩子們而言也是如此,孩子不再僅僅是被教育的角色,它們也需要足夠的尊重,需要被平等的對待。
瞭解孩子、尊重規則、改變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孩子帶來的挑戰。
3.《看見孩子,看見自己》
這本書是由英國國家健康中心的心理諮詢師布拉夫曼博士所著,他從事兒童與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已經長達五十年之久,經驗十分豐富。
全書共有24個案例,涉及到很多症狀,而作者透過這些案例的分析與解決告訴了我們一些事情,比如孩子的身體症狀是其內在情感困擾的外在表現;如果父母的反應不符合孩子的情感體驗,問題將繼續發生;孩子要明白自己無意識焦慮的原因;父母需要學會如何對孩子的症狀進行解讀和反應。
孩子有著敏感的內心,父母要及時捕捉他們的情緒變化,同時要傳遞正面情緒,幫助孩子變得更快樂。
4.《孩子的宇宙》
河合隼雄,著名臨床心理學者、心理治療師,他是日本第一位取得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師資格的人。他寫的這本書語言平實質樸,讀起來非常親切,作者從“孩子與家人”“孩子與秘密”“孩子與動物”“孩子與時空”“孩子與老人”“孩子與異性”等六個角度來探討與孩子的宇宙相互作用和影響的諸多方面。
這本書中涉及到很多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與典型的治療案例,作者做出了透徹細緻的心理解析,引導我們理解孩子的宇宙,也反觀自己的內心。
因此,這不僅僅是一本用來了解和理解孩子的書,更是一本用來了解和理解自己的書。
育兒方法有很多,我們需要因地制宜,辯證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或者借鑑其中的一部分來執行。
三.育兒之路需要一些詩意
德國詩人荷爾德林寫“人充滿勞績,但還詩意的棲居在這片大地上。”育兒之路會很難,會很辛苦,正因如此,我們需要一些詩意來修補內心的疲憊。
1. 《孩子你慢慢來》
這是著名華人作者龍應臺寫的一本散文集,當一個有思想的知識女性成為了一位母親,她是否有內心的衝突、身份的焦慮?這是她作為一個母親的訴說,她對於孩子成長過程的實景描寫,飽含深情,卻娓娓道來。
於是她寫到:“我的母親也曾經坐在草地上遠遠地看著我爬行吧?現在,母親的手背是佈滿了老人斑,那隻曾經牽過我、撫過我頭髮的手。生命的來處和去除,我突然明白了,不透過書本和思考,透過那正在爬的孩子。”
2.《有一天啊,寶寶》
這本是蔡康永在好友小S懷孕期間,以和小S未出世的寶寶聊天的語氣寫作並結集出版的隨筆集。因為是隨筆,非常隨性灑脫,短小精悍卻充滿哲思、禪意十足,讓我們不得不感慨於蔡康永的人生智慧。
他寫水球、床、誤會、難忘的時刻、演唱會、旋轉、念故事,他將身邊的每一件平凡小事,都深入淺出的進行了思考,超然於物外,令人一邊驚詫,一邊又想會心一笑。
“如果有人堅持要為你解說人生,堅持他握有惟一的“正確答案”,寶寶,你聽聽就好,不要太當真。你也知道,他們自己的日子不一定過得很好,他們必須以“指導員”的身份活,才活得比較有把握。你的人生就是你的,你感覺到風時,風才在吹;你把宇宙放在你的心裡,宇宙才存在。其他的、別人替你說的、別人替你相信的、別人替你承認的,你也許要背負,但時候到了,你也可以放下。”
3.《殘酷世界和最愛的你》
葉克飛,曾為《南方都市報》每日專欄版寫手,這本書是他寫給兒子的一本小小的文集。全書圍繞父子、人生、成長、認知、愛情等話題,作者就每一個主題一一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同時巧妙提出了對兒子的美好希冀。
曾跟幾個朋友聊到,我們該對孩子有什麼樣的期待,才是適宜的,恰當的,不過分的。也許作者就是用這本書回答了我的問題。
“做你的父親,是我的福氣;而做你的朋友,則是我的目標。我不希望你戰戰兢兢地拿試卷給我看,而是希望你能把揉得皺巴巴的試卷塞給我,說句“哥們兒,幫忙籤個字唄”。我希望我能像朋友那樣包容你,能陪你胡吃海喝,能為你追女孩出謀劃策。我想,那是我能給你的最好的愛。”
四.育兒先育己,我們要如何正視目前的身份
我們成為了父母,但我們也是孩子,我們曾經不那麼喜歡的父母的特質,要努力避免,爭取改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現在的多重身份,需要正視、面對、平衡。
《完美母女關係的秘密》告訴我們:認清現實、調整心態、掌握方法。《婚姻:挑戰》告訴我們:幸福的婚姻都是民主關係建構的範例。《向前一步》告訴我們:事業與家庭,不求完美,只求完成,但我們都可以向前一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雖然當家長不需要考試,但我仍希望當一個“好學生”,學海無涯,漫漫長路,只有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才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媽媽。
願我們一起加油,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END
♥
樹洞咖啡館
-
3 # 思源教育分享
個人建議,如果有時間有興趣的話,需要看看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相關的書,不僅僅是某一個年齡階段的。
孩子到7、8歲確實是比較難管,算是一個更經常讓爸爸媽媽感到焦慮甚至焦躁的年齡。
如果確實想抓關鍵的話,《媽媽要懂的心理學:7-8歲叛逆期》可以細細品讀。
這個書從多個角度,以生動個案為例,結合相關心理學知識,對孩子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心理變化、認知學習、父母關係、人際交往、娛樂活動等幾大方面的叛逆行為,進行了透徹的心理學分析,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以幫助家長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使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但是,理論歸理論,建議媽媽們不要把每條理論都拿到自己孩子身上生搬硬套,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個性,一定要多觀察,多溝通,找到與自己孩子溝通教育最好的方式。
-
4 # 橙子陪你讀書
受益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孩子挑戰》,讀完後被深深震撼。
這本書是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精神病醫生、教育家、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魯道夫·德雷克斯Rudolf Dreikurs的著作,也是兒童心理學的奠基之作。
作者在序中這樣寫到:“我們既不建議家長縱容孩子,也不建議家長嚴懲孩子,我們建議家長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瞭解他們,有能力引導他們,這樣孩子們既不會沒人管變成“野孩子”,也不會感到家裡壓抑、令人窒息。”
這本書首先明確了家長面對孩子的態度——尊重,除了尊重孩子,還要尊重自己,同時尊重當時的情形。
接著,給出家長對待孩子的方法——和善而堅定,這也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最後,提出了家長要給予孩子的東西——歸屬感和價值感。
希望讓您有所受益!
-
5 # 小螞蟻英語
關於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的書籍有很多,那麼我們怎麼挑選呢?
首先,選擇經典書籍。經典書籍都是流傳了幾百年,經過時間的考驗保留下來的書籍。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匯聚了專家們的智慧和經驗。讀一本這樣的書書就能學到專家們最有價值的經驗,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了。
1、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書籍。介紹一位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稱20世紀三大心裡學家。阿德勒也寫了很多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很多都是經典。
1) 阿德勒心裡學經典三部曲:《兒童教育心理學》,《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
《兒童教育心理學》:阿德勒認為人格形成於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著手。阿德勒透過案例告訴我們如何正確培養兒童獨立,自信,勇敢,不懼困難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集體合作的能力。
《你一定要知道的人性》:幫忙普通人正確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人群,更好地處理日常關係,減少日常生活中的錯誤。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闡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義的通俗性心理學讀物。其他阿德勒的關於兒童心理學的書籍,可以從噹噹網上查。
這是本非常好的書,告訴家長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如果你沒有時間讀其他的書籍,這本一定要讀。
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這是我認為國內最好的兒童教育學書籍之一。尹建莉老師用16年的育兒經驗告訴你怎麼教育孩子。尹老師的女兒就非常優秀,從她的成長過程中可以學到尹老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本書一定要讀。尹老師寫了三本兒童教育的書籍,與其說是教育兒童,還不如說是教育家長。只有家長成長為更好的家長,孩子才能成長為更好的孩子。
3)《父母的語言》這本中作者用30年的研究成果向我們講述了父母的語言和孩子發育的關係。父母的語言是刺激大腦發育的良好教育資源。 透過作者的研究表明:發育中的孩子早期接觸的語言數量對其大腦構造和發展會產生非常不同的影響,這回直接影響兒童的性格塑造及學習能力差異。作者提出腦力勞動者家庭的孩子,每小時可以聽到487句話。工人階級家庭的孩子,每小時可以聽到301句話,接收福利救濟家庭的孩子,每小時只能聽到178句話。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請務必要讀一讀這本書。
4)其他的書籍我就不一一推薦了。家長可以從網上找。
3、很多父母不知道從哪找書,我一般從兩個地方找,分享給大家:1) 樊登讀書APP裡,找排行榜。找關於家庭親子的排行榜,既然是排行榜的書,必然是有原因的,所以有空的話,都可以看看。
2) 噹噹網站裡找暢銷榜。你可以從噹噹APP裡,找圖書暢銷榜,裡面有專門的親子/家教暢銷榜。
如果有時間,可以把這兩個APP裡暢銷榜書籍都看了,如果沒時間,可以看這兩個APP共同推薦的書籍,絕對錯不了。有了這兩個無盡的知識寶庫,爸爸媽媽們一定能培養出棒棒的寶寶。
當然還有其他更好地方可以找到更好的書籍,希望大家也推薦給我,非常感謝。
-
6 # 星星草的年代
心理學的書籍還是很枯燥的,不建議你閱讀
我們孩子八歲,二年級,老師推薦了一本,朗讀手冊
裡面會針對不同的孩子,推薦一些書目
已經陪孩子讀了多半年,收穫很多
建議你一起買來讀!加油!
回覆列表
心理學方面的書,一般比較枯燥,而心理學恰好又是很深奧複雜的一門學科。您作為家長,想要和孩子拉近心理距離,看書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看書效果慢,等你研究出來他又長大了。所以建議實操,看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影片,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