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聶小鳳漁具
-
2 # 粲雲
首先要明白什麼樣魚竿是好魚竿!
比如黑坑杆輕硬挺就是好嗎?不見得!
我也玩過不少竿,有一些魚竿它也輕,硬,但強度不行。有些魚竿它結實,但很重,它沒有一點點回彈力,釣起來很累人。同樣有些魚竿,剛開始握起來很舒服,但你釣幾條魚後,感覺它像一根燒火棍,拿了一根鋼筋。
所以我們在選擇魚竿時候,要看魚竿綜合表現。不但要看魚竿輕,還要看它硬度,最重要還要看它強度夠不夠,同時還要有腰力,具備這幾點魚竿,應該算說是一隻好竿。
這樣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講,釣魚時候可以減輕體能消耗,以及避免魚竿震盪使得我們肌肉受傷。
初學者個人建議先選3.9品牌竿玩下,當你玩熟悉了,你在去選長一點的,慢慢品味竿子差距就有經驗了。
-
3 # 山的男人
初學者如何選一隻好的魚竿
第一步,根據你的垂釣環境和偏好,決定你用什麼魚竿,比如,臺釣竿,海釣竿,路亞竿,傳統釣竿。假如你的偏好是臺釣竿,垂釣水域是自然河流,湖庫。
第二步,根據你的垂釣水域大小選擇魚竿長度。假如你所垂釣水域適合4.5M長度的魚竿。
第三步,根據你所想釣的目標魚選擇竿子型別,鯽魚竿,鯽鯉綜合竿,大物杆。假設你想釣鯽魚兼顧鯉魚,草魚,鰱鱅等物種,個體在10斤以內。
那麼根據以上幾種假設得出,你想購買一隻用於臺釣的鯽鯉綜合竿,長度4.5M,可以釣起10斤以內的魚。
第四步,確定魚竿品牌。很明顯你是新手,對漁具行業並不瞭解。這個時候你可到到網上搜索如下關鍵字。比如,“世界十大名牌魚竿”,“國產魚竿排行”,“質量最好的魚竿排行”等。透過搜尋查閱你會了解知名魚竿品牌。
第五步,上購物網站搜尋“XX漁具官方旗艦店”等。進入購物網店,根據你的要求選擇魚竿型號。這個時候重點來了,不要急於購買。重點來了!!!
第六步,檢視所有評價詳情,重點看差評,中評,和追評。看購物者們認為不滿意的是什麼,看他們追評的是什麼。他們談的優缺點你要去認真看,還要看接不接受,有沒有收到商家的售後服務保障等。一款產品不可能百分之百都是沒有問題的,要看比例,如果差評只有百分之一,說明產品還可以。當然購買評價裡面可能有故意黑的,也有故意刷好評的。你要去分辨他們。所以還得看銷量和比例,還有售後退換等環節。
透過上面講的方法,多看幾個品牌,多看幾隻魚竿,在結合一些魚竿評測的影片,對於一款魚竿的質量你就大概心中有數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決定買什麼品牌什麼型號魚竿了。
不要怕麻煩,新手不懂就要做功課,不然買了就後悔。
-
4 # 釣魚人天悅
作為一個老釣友,我來說說新手如何選魚竿!這裡裡,首先我想先宣告一下,我只是一個釣者,不賣和釣魚任何有關的產品!
釣竿,一個釣魚人必備的工具,什麼是好魚竿?答案說實話很模糊!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釣鯽魚的好竿,釣鯉魚有可能斷竿,如果用釣大物的竿子去釣鯽魚,有明顯有點大材小用。舉個例子吧,剛拿到駕照,普通的家庭會買的二手車或者便宜的車來練練手,等熟練之後才會考慮換一個高階一點的。為什麼呢?新手上路,磕碰是難免的!
對於釣魚初學者來說,道理是一樣的。因為你根本不知道魚竿的好壞是怎麼區分的。當然,土豪級的釣友除外!釣魚也是需要技巧的,不是說我的裝備有多好釣到的魚獲就多牛逼。這種說法純粹是扯淡。我為什麼說新手要用便宜的竿子,因為釣魚這種運動也是講究興趣的,有的人只是感覺好奇,就是玩一次兩次試試,如果接二連三的釣不到魚,興趣直接就沒了。再也不想釣魚了!如果剛上手就買了很貴的魚竿等高價裝備。其後果是什麼?是讓他到閒魚上處理掉還是放到家裡不知名的地方落灰?這樣收益的只有漁具老闆和閒魚買家。
如果遇到了真正的釣友,從新手慢慢成長為釣魚高手,其很快就能分辨出魚竿對釣者的重要性,採購魚竿時完全是理性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魚竿,到那時候,貴也罷便宜也罷都屬於自己理性消費了,誰也說不了什麼怪罪什麼!
從姜子牙到現在幾千年的垂釣歷史,魚竿也歷史演進也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的好也許會被明天的高科技產品所代替。畢竟科技發展無止境!沒有必要一味的追求高科技高價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才是正確的!
-
5 # 野釣的熊貓
長度對於初學體驗者最好是4米5到5米4之間,太長不易把控,因你拋竿是個問題,尤其是刮較大風的時候,更難以掌控了
調性應該選擇二八或者三七,不適合硬杆,新手釣到大魚容易短杆斷線,初學也不建議買太好的杆子哦
-
6 # 斛員外
我也是個老釣手了,從小時砍竹竿做釣竿,用大頭針做魚鉤算起的話,釣齡有四十年了。當初買第一根釣竿時,我沒有考慮太多,只考慮了價格還有品牌,我買的第一隻竿是光威5米4的。隨著釣齡的增加和與其他釣友的交流陸陸續續又買了其它品牌的,長度不同的魚竿。根據自身的使用經驗,我覺得釣魚初學者應該抱著以下宗旨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魚竿。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現在的魚竿種類品牌五花八門,品種繁多,魚龍混雜,價高動輒上萬,也有少則幾元的,釣魚初學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選擇。初學釣魚,對如何使用魚竿,釣到大魚如何控魚等都沒有經驗,只是看到或聽到別人說這魚竿怎麼怎麼好,那魚竿怎麼怎麼厲害,就上手去買了,結果到手用不好用不習慣,不是斷竿就是束之高閣,掃了興還浪費了錢。例如有個朋友初學釣魚,看影片上釣大魚很羨慕,就上手買了一根大物竿,可他平時釣魚的環境只有小鯽魚釣釣,結果用了一次就沒用了,線都拋不出去啊!還有一個朋友前段時間也是剛學釣魚,覺得價格貴的魚竿就好,花3000多元買了根好的進口魚竿,可沒釣幾次魚,就因為起竿把魚竿前二節弄斷了,配節不僅貴的要死還麻煩,結果放家裡了沒用上了,怕再弄斷了啊!所以選一隻好的魚竿要根據你初學者的身份,結合你平時釣魚的環境去選擇,也就是常說的值不值得的這個問題。例如你只是偶爾玩玩,那麼就買根價錢適中,皮實一點的,重點沒關係,耐操就行。如果你是經常玩還想學競技釣,那麼你就偏重選一隻克重輕點的,調性高一點的,頻繁的起竿上魚會輕鬆多了。當然你是土豪你隨意,畢竟錢多買的竿質量應該會好些,面子上也符合你的身分。
魚竿的具體挑選標準一根好魚竿,材質作工都很關鍵。首先用料,現在流行的是碳布標準高的好一些。作工工藝有直絲逆絲互織等等,主要要看它的調性和強度,四六,三七調柔韌些護線能增強中魚遛魚的感覺,二八,一九調硬度大起魚快。選擇好材質和調性後,再看魚竿表面的上漆好不好,取下前堵後堵把竿節拿出來比較一下竿節截口厚度是否均勻一致。稱一稱魚竿克重同商品標識是否一致。再依次伸展抽出魚竿,看一下各節結合處是否緊密,量一下完全伸展的魚竿長度夠不夠。抖動幾次伸展出的魚竿,看調性附不附合你的要求,再依次收回看收節時是否有抱死現象。這幾點做好後,既使你是一個初學者也能選一隻好魚竿了。當然找一個老釣手去幫你選更好。
-
7 # 小魚的世界
初學者,恨不能一口吃一個胖子,其實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基礎。做事如此,釣魚依然。
垂釣是一門雜學,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學多少都有關聯----------
就說選竿,選竿也是一門學問;沒有實戰體驗,僅僅幾個資料能有什麼幫助?每一個人性格不一樣,身高體重力氣不同,你能說明適合不適合?
很多釣竿,未曾試手,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是否適合自己說不定自個兒都是糊塗!即或上手,也是個案,未見得普遍適用;真待上手時就感到不順手了!於是繼續繼續再繼續!所謂新人就像割韭菜,前面的倒下去,後面的再繼續!
一隻好竿子,除了調性手感外,還得有自重,重心、韌性、彈性、恢復性等等諸多因素全面衡量!
鯽魚杆子強調手感,玩的是過程,釣重基本不是事兒?一隻釣竿的調性需下水用後,在實踐中才能領會的;而常掛於嘴邊的釣竿手感,用手一握竿都能感受釣竿手感,定是高人無疑,不過我個人趨向於由水裡魚來感受的。
要選好一支竿,還得與自己常玩釣場,垂釣魚種有關!畢竟釣友來自五湖四海,各地情況差別大,
適合釣場,適合自己,順手的竿才是好竿!
要選好一支竿,對老手來講也有難度,對新手來講更不容易,不過這個起步過程,沒必要花費無用功,直接上品牌【活動時候也可以撿漏】
至於很多人說十幾元杆子什麼什麼適合新人,都是沒意思,這種杆子用不了多久,而且使用過程沒有一點樂趣,更重要的是會讓你以後養成很不好拋竿揚竿壞習慣。
-
8 # 野釣陳哥
我根據個人經歷與你分享下釣魚初學者什麼樣的魚杆才算好竿。
對於釣魚初學者來說好的釣竿就兩點:“便宜,耐操”。神馬 輕、硬、挺、大釣重、几几釣、幾H 等等…都是浮雲,初學者不要過多的去追求這些東西,最重要的是:在釣魚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和學習釣魚的技巧,來提高自己的釣技。根據自己的釣技和垂釣習慣來購買一套適合自己的垂釣裝備。
釣魚新手為什麼要選擇便宜耐操的魚竿呢?按照我個人經歷分析一下:
便宜耐操對於新手來說非常重要的,在野釣環境中新手有非常多的非常規操作。我來例舉一下有多少老釣手在新手時犯過的錯誤。
1.甩大鞭或拋竿時魚鉤掛樹上、掛草上、掛石頭上,新手不會找釣位不會處理周邊障礙物。
2.用石頭壓著魚竿,竿插石頭縫裡,插土裡。
3.魚竿放在水中露出水面的石頭上或樹枝上,或直接放水裡泡著。
4.提竿時沒掌握好力度掛樹上,沒注意拉斷竿稍拉斷竿。
5.魚鉤掛底或中大魚時,一激動沒注意魚竿幅度或起竿用力過猛造成斷竿。
6.抽出或收竿時裝拆主線時,不小心弄斷竿稍。
最後總結一下,建議新手買便宜的魚竿,便宜的魚竿斷竿不心痛,配節配竿稍便宜,斷竿直接丟了買新竿都無妨。魚竿買4.5米37釣綜合竿,軟點不宜斷。不要在乎魚竿太重,碳素竿越重越結實耐操。
-
9 # 狼王漁具廠2號
首先是手竿,顧名思義就是拿在手裡釣的魚竿,它通常是一根長3米和12米的釣竿,和魚竿一樣長。吊鉤組採用單鉤或雙鉤,透過看浮子來確定是否舉起杆子。手竿打撈方法一般分為兩類,傳統捕魚和捕魚。
傳統釣法魚竿如下,特徵是長的(通常是5-12米),又厚又重。一般有七星漂流(近水捕魚)和鵝毛漂流,草魚漂流(釣遠水漂),採用沉鉛法。傳統的釣魚漂浮物,浮力大、醒目(方便遠距離觀看) 傳統的釣魚漂浮物,浮力大、醒目(方便遠距離觀看)
臺釣是傳統釣法的升級版本,這也是傳統捕魚的方式,所以從釣竿的外觀來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魚竿最大的特點是短(3.6~5.4),釣竿的節數少(釣竿的長度通常是3-5節)。 常用的是臺灣釣魚平臺釣魚漂流,小浮力(低鉛消耗)和高靈敏度(漂白尾部)。
海竿(遠投竿),這是許多初學者的“棒”,最大的特點是杆厚而硬,而且可以承受很大的重量,有一個線輪,它可以趕上10米- 100米的距離。因為遠射之間的距離太遠了,判斷中國魚是否通常用身體的方式搖動鈴鐺來聽到聲音。在海竿中,還細分為磯釣杆(浮游磯釣)、海竿釣浮釣鰱鱅等等釣法也會用到浮漂,這些就不細說了。總體來說,海竿更適合遠距離做釣,長時間蹲守大魚(野外做釣時,常常能看見一個人打八九根海竿。)
-
10 # 釣魚人老張1
魚竿是作為釣魚愛好者們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而對於很多新手釣魚愛好者來講,一無所知,所以魚竿的選擇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魚竿該怎麼選擇呢,新手如何挑選一支好的魚竿呢?
方法/步驟
1/3 分步閱讀
魚竿對於釣魚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十分重要的,魚竿的質量和適合情況能很大程度會影響最後的魚獲。漁具店老闆誇誇其談,把自己的產品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想要不被老闆坑,就得有點經驗,學點專業知識!這裡整理了一些釣魚前輩在挑選魚竿時的方法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基本上做的比較好的釣竿頭都比較重,而市面上頭輕的竿子主要是為了手感,但實際重量不輕,而為了手感上的輕,會將竿尖做的比較細,雖然頭不重但是釣魚卻比較費勁。

2/3
因為竿尖太細,拋竿費勁且難拋投出去;而頭重的釣竿一般竿尖比較粗,拋竿時“嗖”的一聲就出去了,非常輕鬆。第二釣鯽魚時,頭較輕的釣竿,中魚後竿尖彎曲幅度大,很難將魚飛上岸;而頭重的竿子前兩節比較硬,一揚竿魚便起來了。第三野釣時,採用一支頭較輕的5.4米或6.3米釣竿,作釣時如果餌團稍微大一點,想將餌料拋入釣點比較困難;第四頭輕的釣竿,可能上主線稍有不注意,竿尖就容易折斷,因此頭重才是大師做釣竿的絕招。
冬季競技釣小鯽魚用竿要注意,釣小鯽魚竿子要硬、挺,這樣中魚後輕輕一揚竿即可飛魚上岸,而竿子過軟,如三七調或四六調,特別容易斷線。大家可以同時將一支二八調釣竿和一支四六調的釣竿拿在手上,然後同時抖動,會發現四六調的竿尖抖動幅度更大,而抖幅更大的更容易纏線或斷線。

3/3
我們在選擇釣竿時,除了釣性以外還要考慮重量,一支好的魚竿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分析:一是輕、二是挺、三是硬,如果這三個都達到了,再加上價格合理就不錯,好魚竿就像好兵器一樣要適合手感,不要盲目追求。
當我們在水庫釣十斤左右的草魚時,選用的魚竿跟水庫的地形,包括魚情有關係,一般情況下從5米4到7米2之間比較合適。另外,這個要根據水庫的魚情來定是釣浮還是釣低,但是一般草魚離底的情況還是比較多的。
釣友們有沒有學到什麼呢?希望大家都能挑到一支適合自己,高品質又喜歡的魚竿!
-
11 # 聖格釣具
非常高興為您解答:分享真實建議,新手選竿一定要選軟竿,(28調或者37調),牌子不牌子無所謂,好用就行,因為新手對魚情不瞭解。
作為生產魚杆的深深瞭解自己的釣杆,新手也好 老手也好 總規一句話,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跟風被忽悠,多花了冤枉錢到最後魚竿還用不了,鬧心。
回覆列表
俗話說七分工具三分手藝。
釣魚人嘛最基本的就是得有魚竿。現在科技進步,網路便捷,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管哪個級別的廠家都能把魚竿羅列很多引數。別說新手了,就是老手也是一頭霧水。
引數基本指製作工藝,和魚竿的質量也是有關係的。和我們相關的也就兩個,輕重。
魚竿輕用的舒服,另一個就是杆的極限,這個能決定我們能釣多重的魚。其餘什麼先徑、元徑、收縮長、等等,講真,有參照意義,但是實際上都不是我們能做主的事。
可能有些釣友不認同這個說法,那麼我們選擇魚竿的時候要注意塗裝、埡口尺寸、收縮時的順暢感、手腕抖動竿稍時的受力程度、拋竿時胳膊和肩膀的舒適度,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有沒有售後保障。售後是最關鍵的。釣友們選杆往往關注的是價位、折扣、品牌,但是對售後保障,很少操心,漁具行業的售後體系極為混亂,所謂的三包政策,很難執行到位,一線品牌魚竿,價格有保障,但是售後的配節基本都要收費,具體費用還要詳細詢問。魚竿並不是耐用品,技巧不行、手法不對,甚至運氣不好,不小心摔地上都有可能導致魚竿斷節。一分錢一分貨。貴的東西必然有理由,但是一定要和自己的錢包做一個對比,有多大的鍋下多少的米,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
產品的塗裝能說明廠家的態度,合格的產品應該塗裝整齊、漆面光滑,無氣泡、無毛刺,至於是不是啞光的、亮面的這個不是主要。竿節的漆面佈局,魚竿並不是越豔麗越好,也不是越樸素越便宜,主要是看色層,簡單的理解就是大把塗裝,一共有多少個顏色,魚竿大把上漆,是不可能一次成型,是一個色噴一遍,有十個色,就噴十遍。
魚竿的埡口,其實就是防抱死部分,也就是竿節連線時,重合部分的尺寸。但是,這個埡口的尺寸,不能太長、不能太短,太長,竿身會因為這個距離延長,會增加竿重,太短,竿節容易從埡口出受力脫出,而埡口的防抱死凹槽,太厚則沒有防抱死的作用,太短,太薄,則容易斷裂,但是這個埡口的尺寸沒有國標,可以參照高檔魚竿的埡口尺寸做一個對比。同時,埡口的防抱死凹槽和磨砂面,應該是自然、均勻,低檔魚竿中,經常出現類似廢舊塑膠被砂紙打磨的感覺,這就很不合適,還不如沒有,可能更結實一點。
手腕的舒適程度和掛上線組,測試一下胳膊和肩膀拋竿後的舒適度。這個因人而異 。
以上給大家的參考,有不足的地方還要大家補充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