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鑼山讀史
-
2 # 哼哈二將兮
推恩令是漢朝漢武帝時期推行的一個旨在減少諸侯的封地,削弱諸侯王勢力範圍的一項重要法令。主要內容是將過去由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傳給嫡長子的情況,允許諸侯王把封地分為幾部分傳給幾個兒子,形成直屬於中央政權的侯國。
漢初,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長子單獨繼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孫得不到尺寸之地。雖然文景兩代採取了一定的削藩措施,但是到漢武帝初年,“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謀以逆京師”,嚴重威脅著漢朝的中央集權。因此公元前127年正月,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吸取了晁錯削藩令引起七國之亂的教訓,規定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餘諸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這使得諸侯王國名義上沒有進行任何的削蕃,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
規定諸侯王死後,嫡長子繼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按照漢制,侯國隸屬於郡,地位與縣相當。因此王國析為侯國,就是王國的縮小和朝廷直轄土地的擴大。推恩令下後,王國紛請分邑子弟,“於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國自析”。武帝以後,王國轄地不過數縣,其地位相當於郡。這樣,諸侯王強大難制的問題,就進一步解決了。
至於到什麼程度,可以參考三國劉皇叔家被消到賣草鞋度日
-
3 # 走耳小學生
看看劉備就知道了,到漢末這些諸侯王的子孫大多都已經成了白丁了。
不過不得不說這招很妙,自古多少王朝在傾覆之時子孫被滅族,劉漢靠著這招令子孫繁衍昌盛,現在很多姓劉的都是劉邦的子孫。
-
4 # 木家三少
漢武帝時期,經過“文景之治”漢朝的國力已經相當強大了,可是依然有兩個不穩定因素存在著。
一是地方諸侯王都有一定的政治與軍事實力,嚴重威脅中央,從漢景帝時期爆發的“七國之亂”來看,地方諸侯王隨時都可能出現叛亂;二是匈奴不斷地在邊境上製造摩擦,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戰,使得漢王朝邊境長期不得安寧。
為了避免外敵還未進來,而自己內部就先崩潰的局面,漢武帝決心鞏固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漢武帝即位後的第三年冬天,開始實行“推恩令”計劃。
關於“推恩令”,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記載:
”主父偃說上(武帝——引者)曰:‘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 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 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 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漢書·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中說得就更詳細了:
武帝“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製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中寫道:“漢定百年之間,親屬益疏,諸侯或驕奢,邪臣計謀為淫亂,大者叛逆,小 者不軌於法,以危其命,殞身亡國。”最嚴重的是景帝時吳王劉濞起頭的“七國之亂”,國家調動大批軍隊用了三個月的 時間,才把這一場叛亂鎮壓下去。至漢武帝時,“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由於“推恩令 ”的施行“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序》中記載:
武帝“制詔御史:‘諸侯王或欲推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朕且臨定其名號。’”《漢書·武帝紀》載:元朔二年,“ 春正月,詔曰:‘梁王、城陽王親慈同生,願以邑分弟,其許之。諸侯王請與子弟邑者,朕將親覽,使有列位焉。’於是 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這些史料中說的意思就是:由以前的各諸侯王所管轄的封國在諸侯王死後只由其長子繼承王位,現在改為由諸侯王的長子,次子,三子以及更多的兒子共同繼承。推恩令規定每個藩王或者諸侯的兒子都有繼承封國的權利,名義上看起來是皇帝厚待他們,實際上卻使每 個封國的面積都化整為零,漸漸縮小,再也不足與中央朝廷抗衡。
也就是說以後各諸侯國每次在進行權力交替的時候,推恩令讓諸侯王將權力和領土分為幾個等份,之後再分發給他的兒子們,長此以往,在這個過程中諸侯王的後代們分到的權力和領土都會變得越來越小。這樣就再也沒有力量跟朝廷對抗,也就進一步實現了中央集權。這也充分反映出了漢武帝的政治才華和政治遠見。
至於到漢末,諸侯國被削減到什麼程度,還有多少國土和實力,可以看看劉備,作為漢武帝的兄弟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只能在街上賣草鞋了。
-
5 # 經典守望者
漢朝從推恩令開始,積極削弱諸侯國的力量。西漢末年,王莽廢除了所有西漢時期冊封的王侯,雖然光武帝劉秀繼位之後將部分的王侯恢復,但是東漢時期的王侯已經是非常虛弱了。
從《後漢書》看來,章帝所生的八個兒子的後代當中有許多都是因為早夭無子,國除,還有一些是因為犯法被除名。當中,清河獻王劉忠在黃巾軍起義時期,被華人抓住,漢靈帝體恤他,讓他復國,他又做了十三年的王爺,但是因為他的兒子被黃巾軍殺死,國家就被廢除了。河間王的後裔活的時間比較長,活到了曹魏時期,被降封為崇德侯。總之,就是呈現出一派衰敗的景象。
東漢時期,也許是由於王莽對於劉氏宗室的迫害,諾大的劉姓皇族實際上已經開始衰微。而東漢的幾個皇帝也沒有采取扶持宗室的政策,他們更倚重的是宦官和外戚,致使劉姓皇族的地方力量逐漸被豪強軍閥所取代。黃巾軍爆發,他們許多劉氏王公都死於戰火,能夠存活下來的大多都是一些遠親宗室。所以,在東漢末年,劉姓諸侯王國的勢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所謂的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都是西漢魯恭王的後裔,與東漢皇室的血緣已經非常疏遠,其實從血緣上看,他們和劉備其實都差不多。他們得以上位,都是靠的自身的能力。劉表是太學生出身,劉焉歷任雒陽令、冀州刺史、南陽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屬於地方實力派,血緣已經不起決定性作用了。
回覆列表
從涇渭分明到犬牙交錯
劉邦分封九個諸侯王以山川江河為界,在與漢朝直轄的土地接壤中顯得涇渭分明,這些藩王對境內的資源有著極大的支配權,他們模仿朝廷的官職,除了在稱呼上有所不同之外在待遇上與皇帝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堪稱縮小版的漢朝。
諸侯王的膨脹導致皇帝開始限制藩王的土地,隨著中央王朝的持續削藩諸侯的土地越變越小,待遇也越來越低。漢朝的土地與諸侯王從涇渭分明變成了"你行有我,我只有你"的格局,這種"犬牙交錯"的局面讓藩王和中央王朝互相牽制,既能確保劉姓家族的傳承又能讓中央能夠制裁藩王,所謂"磐石之宗"是也。
高祖子弟同姓為王者九國……內地北距山以東盡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連城數十,置百官宮觀,僭於天子。 以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鹹納於漢。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到了後來,中央王朝利用政策對藩王進行打擊。漢景帝和漢武帝相繼出臺了《左官律》、《阿黨法》、《附益法》《私出界罪》等法令,斷絕諸侯王籠絡人才的通道、限制諸侯王的活動自由,使藩王的勢力進一步萎縮。
從王者到平民,劉秀的家族變遷老話說:君子之澤,三世而斬。說的是一個家族的興盛往往經歷過三代就衰敗了,這是社會發展的普遍的特徵。漢武帝推恩削藩的作用,呈現出一代代遞減的效果:從長沙王劉發到平民劉秀經歷了五代人的時間。
王莽篡漢的震盪在王莽纂漢前有安眾侯劉崇、嚴鄉侯劉信起兵反抗,不過都失敗了。等到王莽篡漢後,徐鄉候劉快率領幾千人攻打即墨卻沒能攻克,最後逃亡被殺。
比起七王之亂造成的轟動效果,漢末諸侯的反抗如以卵擊石影響甚微,這自然是漢朝一步步收緊對藩王的禁錮導致的結果。正如范曄評論的那樣,西漢初期大封同姓諸侯導致藩王勢力膨脹威脅皇權,這是汲取秦亡教訓採取的"矯枉過正"的做法;等到西漢滅亡,宗室無力匡救亦是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