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王山農人
-
2 # 果然悠
同意樓上的回答,認識一位做生態農業的大哥,前前後後投資上千萬了,現在還處於保本未盈利狀態,唯一賺到錢的是為了提供有機肥而建的豬場。確實生態農業最難的一關就是銷售,由於受到產能、生產成績的影響,產量一定不會很高,產量低自然售價就高,而現在大部分老百姓還沒有完全步入小康水平,在吃的方面還不能隨心所欲,所以這是一條長遠之路,走上就要堅定走到底的決心,真的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本來我也想走這條路的,但是看到了很多艱辛,我怕我堅持不到底,暫時放棄了,但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生活水平高了之後這會是造福社會的一個好行業。
-
3 # 農夫小刀
有錢:土地必須先閒置三年,讓化肥和農殘慢慢分解掉,三年後在種植。
有信念:有機農業產量低一半以上,投入高出幾倍,尤其人工除草和有機肥。一畝地用化肥100斤足夠,如果用有機肥需要2噸。
有文化:要善於學習和專研,否則你分不清那個種子是雜交的,哪個是轉基因的。要敢於實驗,並不是所有有機產品都適合你種植。
有人脈或渠道:種植有機農產品在農村本地沒辦法銷售,只能銷往城市。
有毅力風險高,投資大,見效慢。失敗一次就重來,在失敗再繼續。
-
4 # 靖哥在上海
食品汙染,食品安全,生態環境,都是民生大事。民以食為天。如今農村都是老人在種地,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因為做有機農產品賣需要很大投入,沒有農藥,化肥,就要大量人工費用,如果產品一旦滯銷,風險很大。做生態有機農業又要找到客戶,推廣,物流,也是問題。目前,真做有機生態的有幾個啊!我覺得只有客戶認領農地,自己請農民管理模式。比如說茶葉,有的地方茶葉喝起來發酸了,就是因為土壤,氣候,嚴重汙染了。客戶自己認領茶園,自採,自做,就可以喝到健康茶了。生態未被破壞的山區自家菜園子
-
5 # 無證的磚頭
我是做農場果園,有機全是扯淡,到不是說我們種不出來。如果按嚴格的標準,作出有機。我感覺基本不會有人買。價錢會非常非常高。
現在做有機,很容易,不過我說的有機是所謂的有機。19000元300畝以下,年初申報報六月份下果的時候就給你郵寄證書。
而且每年政府都要提菜籃子工程。要保證菜,果的價格很便宜。只能增加產量,如何增加產量,我相信大家都明白。
最後由兩個字送給有機。呵呵
-
6 # 淨土守護者0號
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老話--純利益為目的做有機,不建議你來做,真正做有機的人,首先做的是情懷,其次才是利益!
有些人單純分析幾點弱項就在那裡“呵呵”,是不是有些草率?也許若干年後,當你發現做有機的不但自己健康,連子孫後代的基因都因為有機食品處於良好狀態,而不注重食品安全的長期性影響的一些人以及後代,在健康方面處於水深火熱的情況的時候,“呵呵”在那時候恐怕會變成“嗚嗚”了……
我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過這樣的經歷產生的感悟!舅舅幾年前年紀輕輕就癌症去世,震撼痛苦之餘,我就一直在關注找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小孩子得不治之症”的原因之後,最終決定回農村做有機!那是我的最終歸宿,有機不僅僅是做產品那麼簡單,還要根據其特性制定適合它的盈利模式才能正常生存,不願意動腦筋在這方面,還是不考慮做這個的好!
目前經過幾年的醞釀,我自己的有機模式已經基本完善,現在缺的是有情懷的投資人一起合作,畢竟沒有背景的農村娃,缺的不是頭腦,而是資金,這點一解決,其它就水到渠成了……
-
7 # 創新炎黃
在今天這個以農養工的年代:想在生態農業賺大錢不可能。把常規食品做成奢侈品,更沒人道。
生態地球是一種歷史,卻又成為異口同聲的希望
有一份情懷為民族尋找安全食品的種植之道,是一份偉大的功德,與袁院士的景界共居一間。
創新的立體農業
今天的生態尋求者,也許比古時的神農大聖都還艱難。因為今天社會的物慾燻得路人心中狂燥。
也許某天,生態農業就不再是一個賺錢的噱頭,而成為一種生態追求。
長在大樓裡的稻子
未來的樓也可以不是用來住的,更不是用東炒,是用來生產糧食作物的
現在少的是先富的精英們帶農民們一起富裕。
要現建築樓頂都是空中農田,那麼會樣?!
-
8 # 手機使用者57042693950
第二能急功近利,慢慢改變創造適合做有機,生態農產品,第三要有完整的生態鏈,只要實是求是不忽悠民眾,銷售不是障礙,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要過多寄望政府宣傳,微信,普通老百姓的口碑遠大於政府宣傳,通過幾年努力,我們的農產品有的已經從推銷到預訂,採摘要預約,現在髙手在民間,我們的農產品都是客戶私自檢測後才心服口服的,希望大家有信心,實實在在,把產品一步一個腳印,做良心人,無愧前人,對得起後人,人在做,天在看,
我是一位六十年代地地道道的老農民有機,生態並不是有些人說的那麼難,也不是有人說的那麼容易,目前受聘打理一個農場基地,談談我的看法,第一,要一定封閉獨立的生產環境
-
9 # 本能健康
有機農業可能又是西方給我們挖的大坑,我們種了幾千年地了現在不知道怎麼種了?有機肥和化肥有什麼區別?人工除蟲和農藥除蟲有什麼區別?我的意思是如果有區別,實驗室資料見分曉,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土壤裡有但是畢竟是逐漸消耗的,動物糞便和合成肥料並無本質區別,關鍵是精細化施肥,滿足植物生長即可,過多的肥料會影響植物富集營養素。還有就是肥料要根據市場需要新增礦物質,這些也是人所需要的。至於農藥,現在低毒農藥也已經可以做到會分解無殘留了,只要在採摘期提前停止使用並無殘留危害。事實對食物營養損傷最大的是加工和運輸,會大量損失營養,尤其是有機蔬菜市場銷售慢不新鮮更是缺乏營養,最大的問題還是食品加工過程中的各種新增劑,難監管過量使用也是化學物質人體代謝困難。所以所謂的有機食品是反現代化農業的,只是給人心理安慰,價格卻是完全的超過其營養價值。而綠色食品標準更符合國情,是我們老百姓能消費的起的食品,才值得我們推廣。
-
10 # 農學谷
大多為70/80/90後,美其名曰“新農人”,具有知識、眼光、技能、追求的一群人。
這些人玩手機玩電腦而非讀報紙聽故事。他們中,有的是有錢有閒有情懷的城裡金領,有的是海歸青年,有的是白領,有的是大學生......為創業理想而投身該行業之中,透過承包或其他方式,獲得擁有使用權的土地,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養殖、種植創業,並透過團隊智慧進行管理,進行系統化的一二三產創業。
-
11 # 羅無聲永不落幕名博彙
這是一群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這樣的人!人類社會發展同樣需要這樣的人!
江山代有才人出。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已十分發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今天這個時代,離開科學技術,那就是生活的災難,幾乎是寸步難行,科學技術對生活的掣肘,已經是無所不能了。但是,也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發達,人類的生活安全,特別是生命安全,尤為重要的是人類社會的飲食安全,已經被徹底顛覆,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有機農業,已經不復存在,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農耕安全食品,真正到了一個徹底崩潰的邊緣。
有這樣一群人,這是一群有良知的人,他們勇於肩負時代人生的責任,為有機、生態農業奉獻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堅持不懈自己的人生追求,為人類社會的食品安全,為自然純天然生態科學農業的繼承弘揚與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祝福他們一路走好!
-
12 # 麻辣花生米7
我們是做純手工花生米的,無新增,無汙染,但市場的認可度不高,有什麼辦法,能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或者認識到產品呢?
-
13 # 朱冠瑾
現在土壤、水、空氣都被汙染,如何出真有機農產品?所謂有機都是一紙認證而已,試問有幾家真有機?
我們一直追求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態農業模式,而不是崇洋媚外、死搬硬套的化學鏈農業。
我們經歷20多年獨創了四系生態自我迴圈農業模式:不使用化肥、不使用化學農藥、不使用化學激素,使用生態迴圈多液同供系統,採用生物和物理的方法,3-5年不動土,不長草,充分利用種養再生鏈,使得農業有機源自我迴圈利用,90%的瓜果蔬菜可以直接生食。解決了食品安全問題和環境汙染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誠然,我們的追求被一些所謂的理論專家恥笑,但是,我們不會間斷向著“環境友好、健康人類”理想奮勇前進的步伐!
-
14 # 一個上了年紀呢男人
我們是在做有機大米,我們堅持四年了。壓力很大,但是為大家提供安全食品的決心沒有變。太難了,主要是缺乏信任。我們的總經理發起人是個美女大學生,當年在推廣粳稻期貨時發現普通大米真的沒法吃。每年要噴施六次以上農藥,於是便下決心要抗爭和改變。我們用有機肥,用印楝素護苗,用鴨子加人工除草,用生物性引誘劑、赤眼蜂、滅蟲燈來滅蟲。我們堅信,健康有機食品是我們人類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尊重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
-
15 # 5220605
我小時候的家鄉農耕狀況早已蕩然無存。但並深深記得的是無論是大米玉米麥子高梁喬麥•以及蔬果等等栽種時都是施用農家費肥。每年初春最忙的事就是割草練肥,學生也積極參與,上學前就割幾十斤草交給生產隊養牛戶按斤到生產隊那裡記工分。到栽種時全部使用權農家肥(牛糞、豬糞•草木灰•雞鴨等糞便。現在這些幾乎不存在了。但時時想起那些綠色植物,想起那些連學生都積極參與的勞動場景。學生們放學還有一件持別要做的事就是每天把路面的牛糞到田裡。那時學生不怕髒看到牛糞就奔跑過去。現在的孩孑見就繞走,有的還撫著鼻子•••.•
-
16 # 烏石圓夢農業
堅持做有機,生態農業的人第一非常看中產品的品質要求,會嚴格要求自己絕不摻假搞虛的,正是生態農業人有這個情懷他們在發展中回遇到無數的困難,有人會說他們生產的是假冒產品,以次充好等等,但這些都沒什麼我已經做好心裡準備,一定要生產銷售健康產品。
來自圓夢生態農業回答!
-
17 # 考貳拉
前些天在朋友那裡認識了廣州市從化區樂明村的小玉,她大概三十七八歲的樣子,個頭矮小,面板比較黑,一望可知是長年勞作的。那天大家相約去吃朋友家在廣州大學城開的小店吃煲仔飯,之所以相約去吃煲仔飯,因為那天的米是生態種植的米,嚐嚐這樣的米做出來的口味。
為什麼會跑那麼遠去吃一碗煲仔飯?上個月在文德路的東方廣場有一場有機產品推介展覽。碰巧見到一位叫三木的朋友在那裡擺攤,他圍著圍裙坐在那裡,問他展示的是什麼?他說是飯糰。看見鍋裡還剩一些米粒,我就捏了幾粒嚐嚐,沒想到非常軟糯香甜,口感非常好。詢問之下,才知道是樂明村的米。
當晚回去就跟三木預定了十斤米,但過了一個多月,還沒有米的訊息,可見這種生態種植的米非常難得。
邊吃邊聊,才知道吃的就是小玉種的米。
此前就知道中山大學的老師做的機構叫綠耕,長期在樂明村做服務,建立各種合作社,推廣生態種植,也曾經想去看看,但一直沒有成行,沒想到在這裡見到了參加了合作社的小玉和綠耕的兩位工作人員。
當時小玉所說的,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為什麼要參加合作社,種植生態產品。村子裡的人早就清楚,那些打了農藥、施了化肥看起來很漂亮的蔬菜是不適合吃的。用她的話來說:“蟲子都不吃的東西,人吃了當然不好啦!”村裡人早就是自家吃的菜和賣出去的菜是分開的。所以這種樸素的認識讓她很快就認同了綠耕的理念,參加了合作社。
村子不大,參加合作社的大概有一百多戶,分成很多小組,比如鄉村旅遊客棧小組,種米的小組,提煉梅精的小組,等等。小玉好像參加的有花生、梅精和米這樣的小組。正好她有帶自己制的梅精,我嚐了一點,非常酸,價格也比較貴。因為是要三天三夜連續不斷用土法熬製而成的,對於心血管、高血壓等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說起合作社,小玉眼睛裡充滿著光彩和熱情,簡直就像一個職業的NGO工作人員。但她也有憂慮,從事生態種植七八年,收益比較低,現在兒子馬上要考大學,不足以支撐孩子的學費。以她的能力,做別的可以掙到更多的錢,很可能要離開合作社。
這是我見到的一位從事生態種植的朋友,有些事情還不是很清楚,只能簡單談談。有空要多去樂明村走走。
-
18 # 彭陽生活日記
有機蔬菜是指在蔬菜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有機生產規則。禁止使用任何化肥合成的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而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我個人覺得,這些人本身堅持健康的生活,食物,飲用水的品質,同樣也希望把這些好的東西帶給身邊的朋友,或者是客戶!
-
19 # 同心圓600
生態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需要國家和政府合理規劃,政策支援,資金、科技、技術和專業人員等大量投入。等我有錢了、退休了,我也想做生態農業旅遊產業。
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嚴峻性迫在眉睫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渴望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農業生產就是為十三億中國人提供食物的源頭!雖然中國大部分農業生產都在使用化肥、農藥!但是還是有一小批人在堅持和推動有機、生態農業,這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呢??如何讓更多人加入這個行列呢?
回覆列表
做堅持做生態農業的多數是有思想有情懷,喜歡田園生活能靜得下來,有一定經濟基礎和社會閱歷的人。生態農業最大的問題就是銷售,最好的辦法就是訂單模式,今年完成明年的訂單。才能保證最好的產品有出路,做的人有收益。一定要讓良心農人有錢掙不然生態農業基本沒有出路!
一個掙扎於生態農業之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