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華龍l

    知即知慧、意念,行即動作、行為。要想知行合一,意念和行為統一,首先做到胸中無私,意念要純淨。要想意念純淨,首先要接受德育教育,進行品質修養。只有培養成好品質,才能做到意念純淨。意念純淨了方能胸中無私,胸中無私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所以培養共產主義接班人要從娃娃抓起。

  • 2 # 霍體清

    怎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明代大儒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思想,對後人的影響極大。聽著好像都明白,但做起來確實很難,需要長期的領悟實踐。

    王陽明認為,知道了不見得能做到,做到了肯定是真正知道了。這樣的例子在現實中比比皆是,如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一聽就會,一做就錯,一考就砸的現象,說到底,還是沒有真正明白。心理諮詢中,常聽到有人說別給我講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實際這裡所謂的懂,並沒有真懂,只是停留在表面。

    怎麼才能解決這種問題呢,NBA巨星科比非常勤奮,每天凌晨起床練習幾個小時投籃,據說每天練習幾千次,堅持了很多年,科比基本功紮實,在高對抗的狀態下,無論身體怎麼失衡,他基本都能做出動作,甚至得分。秘訣很簡單,就是熟練,標準動作熟練。

    有的足球教練帶領隊員練習所謂的臨門一腳,如果基本功差,技戰術水平差,就是有那樣的機會,也把握不住。

    能做到知行合一,偷懶是不行的,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勤奮練習,用心領悟,就能做到。

  • 3 # 儒釋道小火鍋

    論“知行合一”與“知先行後”

    一、概念解釋(知、行,大知,大行)

    二、儒釋道三家的知行論

    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是與非”

    一、概念解釋(知、行,大知,大行)

    知(小知):通俗的理解,即認知,認識。即理論。

    行(小行):通俗的理解,即行為,行動。即實踐。

    不通俗的理解呢?

    知(大知):指由真理流露出的智慧。儒家稱為“良知”,道家稱為“道心”,佛家稱為“佛性”。

    行(大行):指由真理而發出的行為。儒家稱為“良能”,道家成為“功行”,佛家稱為“萬行”。

    通俗理解“知行合一”:

    一個人要說到做到,自己標榜的道理自己要親身實踐,否則就是理論與實際不能對應。

    不通俗的理解“知行合一”:

    儒家修行者,證悟到“賢人”,道家證悟到“人仙”,佛家證悟到“羅漢”,統稱“見道”,也叫“明心見性”,“玄關竅開”,此時已經徹底掃除了心中的私慾,所以一心一念一言一行,自然流露出智慧,行為也是無私至善的。因此,這種全自動的境界,就叫做“知行合一”。

    二、儒釋道三家的知行論

    比如儒家的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明心見性,入了賢人境界,因此他和弟子講起儒家孔孟之道,講起《大學》《中庸》,就能信手拈來,行雲流水,言談之間讓人如沐春風,見地為之驚歎。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很多他和弟子的對話,其間常常被弟子問到朱熹說應該如何理解聖賢的某句話,王陽明每次都會指出朱熹理解的不到位之處,句句在理讓人信服。這是因為朱熹雖博學多聞,但因為沒能盡掃私慾,所以未能入賢者境界。只能說是位好學者,是“名師”,但不能稱為“明師”。只有明心見性的人,才可做“明師”。

    比如道家張三丰祖師,這樣形容進入“知行合一”境界的人:“人能修正身心,則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張三丰列舉了張良、諸葛亮、許旌陽等歷史上著名的英雄賢達之人,說他們都是先完善了“內聖”功夫,然後可以運籌帷幄、披靡天下:

    “有如子房公之安居下邳,而後能用漢報韓;諸葛君之安臥南陽,而後能輔蜀伐魏;李鄴侯之贍養衡山,而後能興唐滅虜;他若葛稚川之令勾漏、趙清源之刺嘉州、許真君之治旌陽,是皆道成住世,出仕安民者,彼其心不皆有君父仁義之心哉!”

    ——張三丰《水石閒談》

    而佛家,對於“知行”很有名的屬“四大菩薩”了。其中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薩,即是象徵“知”。而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則代表“行”。佛家一部很著名的經典叫《般若波羅蜜心經》,其中的般若即是“知”。而佛家又把般若分為三等: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這其中的實相般若是代表真正的真理流露出的智慧,是“大知”。而觀照般若是行中悟得的智慧,是為“中知”。文字般若則是透過理論文字研習而得到的似是而非還未經過實踐驗證的智慧,又叫“幹慧”,在某些時候(主要是品德不足的人,因為有所得而自大自誇時)又稱作“狂慧”,這是“小知”。(具體可參見《大乘起信論》)

    三、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是與非”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和“知行不可分”: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王陽明《傳習錄》)

    王陽明說的是極好的,因為到了他那個時代(明朝),儒家學說已經被繼承者們解讀的拖泥帶水,偏離了孔孟的本意。所以丟擲一個“知行不二”,來抨擊那些靠讀書,靠分析,靠訓詁,靠在心外做功夫的腐儒們的見解。此觀點一出,在歷史上可以說是極為震撼的。

    不過,這也難免會使一些不動腦筋的人們倒向另一個極端,比如走向“反智主義”,比如變成不學無術,只會玄談空談打嘴炮的人。正如禪宗歷史上,慧能神秀之爭,引發了許多後世的狂禪和野狐禪,導致了宋明許多“口頭禪”的泛濫,不管有沒有真才實學,做和尚的都以談論禪宗公案和參話頭為本事。真應瞭如來那句“說食不飽”,成天咀嚼別人的公案話頭,怎麼可能讓自己悟呢。

    所以錯不在王陽明,錯不在慧能神秀,錯在於眾生愚昧,錯是必然。

    所以,為了不然王陽明說的“知行不二”被錯誤的偏執的理解,我們仍要一分為二的談論“知行”。

    中國最古老的經典《尚書》中即談論了知行問題:“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孔子也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學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以上可見,聖人對於知行,亦是分開兩者說的。因為聖人不僅要考慮上根人,也要考慮到中下根器的人如何知行。

    因此,以心學派,以王陽明的“知行不二”,“格心物致良知”這種頓悟說,和以理學派,以朱熹的“先知後行”,“格外物窮天理”這種漸悟說,兩者不可偏廢。

    當我們一無所知,也沒遇到明師的時候,那博聞多學是必要的,否則無處下手。

    當我們已經走上了修行之路,有了知識和一定學問後,那就必須重視“知行”的根本在於去除自己內心私慾,抓住這一點努力用功。

    如此,兩者不可偏廢,相得益彰,是對“知行”關係的全面理解。

  • 4 # 修行朝聖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1.堅定信念:堅守良知,雷打不動,風雨不改。

    2.本能反應: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天理不容思考,良知不許轉念。因為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3.時時正念:一念發動即是行。

    大惡從小惡來,小惡從小惡念來。

    4.真知真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果知道做不到,都等於不知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出真知。知行之間,相輔相成。

    5.刻意練習:反覆練習良知即行動,形成條件反射的本能反應。像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

    簡單的事重複做

    重複的事用心做

    價值判斷是思維習慣,知行合一是行為習慣。

    王陽明知行合一信徒都有捨我其誰的擔當,唯我獨尊的自信,自命不凡的魅力,目空一切的自由。

  • 5 # 張釋澤

    言談舉止跟行為做作合在一起,才能展現未來。有誠信的人,正能量的人,為人處事大度包容,有德行的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為基礎的人,我說過很多遍,但是能做到的太少了,被利益錢財衝昏頭腦的人是永遠做不到到知行合一,做事先做人

  • 6 # 美好讀立日

    簡單說,有兩點:

    1.問自己:你真的"知"嗎?就是說理論部分你是否真的理解,然後認同?

    老子在《道德經》裡有說過:"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說的是大家對於聽聞到大道後的反應,我覺得也可以用來解釋"知行合一"中的知、行對應關係。

    他說,有志的人,聞道後就努力不斷地去實行,絕不間斷;普通的人,由於認識不清,根器較差,覺得道若有若無,持懷疑態度,不願意按照道來行動;俗陋的人,見識淺薄,聽見說有道反而嘲笑其荒誕,哈哈大笑。

    可以從中對照自己是屬於哪一類人,然後去儘量去除我們善於懷疑、思維閉塞的負面能量,對於新的觀點保持開放,並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縮短知道和行動之間的時間。

    有人知道了、認同一個新觀點,也不願意行動,可能因為懶惰啊,各種找藉口啊等等,不斷拖延時間,要知道雖然改變很難,就像健身一樣,剛開始我們付出了撕裂肌肉的痛,但是長此以往堅持下去,你將會收穫漂亮優秀又有趣的靈魂,因為不斷超越自己,你也會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對自己的路越來越篤定,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加油哦(´-ω-`)

    (向內走,安頓自己)

  • 7 # 釋俗子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老話,但是要學以致用,才算沒有白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就那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理由都很充分,應酬多,工作忙,還要有夜生活,還不能睡個懶覺了。明白的道理,生活中不是所有人能夠做到的;這就是知行不合一。生活中有很多人抱怨社會,埋怨他人,反過來自己做到了沒有,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自己有沒有這些不文明行為。做到知行合一再去影響別人,每個人都是會受的環境的影響與改變的,比如一個十分乾淨的公園,是不會有人隨意亂扔垃圾的,當然不排除個別人。如果是一個髒亂差的公園,是不是隨手扔垃圾就很隨意,也很理直氣壯,這就是環境的影響。

    我們先管理好自己,人人都管理好自己,都知道知行合一,世界將是一個美好的世界。

  • 8 # 自持閣

    可能許多人認為只有聖人才能達到知行合一,我覺得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對於聖人來說知行合一是一種狀態與境界,而對於普通人來說知行合一是一個生活準則,是指導具體事物與行為的一個準則。

     

    具體怎麼理解這個準則呢?我認為知是對一個具體事物持有的良知,行就按照這個良知去做。例如,知道了知識可以改變命運是良知,那麼就去讀書學習知識;知道了適當體育鍛煉才能健康是良知,那就去做鍛鍊身體。

     

    也許擺我們面前的最大問題是知易行難,有了良知,卻不能按此行,不能堅持行。例如,我們知道自己的壞脾氣會傷害到自己和家人,但有時還是會忍不住亂髮脾氣;知道對人對事真誠是良知,但有時卻也不免做些違背本心的事情。

     

    那麼如何去知行合一?我想我們要做的是自省、自愛、自潔而獲良知,同時有知行合一的態度,做事不停留在口頭上,付諸行動並持之以恆,不斷朝著知行合一的方向靠近和行動!

  • 9 # 紅葉23509

    “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間的王守仁提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的問題,有人認為,知易行難,懂得理論是容易的,實踐是很難的,也有人認為,知難行易,領悟道理很難,實踐很容易。

    王守仁認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實際運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實現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這不僅僅,是一句話,而是一種高深的,處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終身。所以看起來很容易明白,實際上很不容易明白。所以要牢記,王守仁的這些話,會讓你一生,受用無窮。”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

    即事即學,即政即學,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身實踐而空談為學。知與行本來,就是不分離的。沒有行動,就不能稱其為,真正的認識。只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書,學多少理論,也無法真正,獲行這個知識。

  • 10 # 楚河雲

    在我孩子二年級的時候,我要教孩子什麼叫勤奮,我帶他去學習打藍球,他是零基礎,每次送他到訓練場後我就留在那裡看老師怎麼教,然後回到家就帶著他繼續練,這樣天天堅持,一期學習班下來,他從拍球球都跑走到能夠帶球跑最後能上藍,在這個過程中他練單手拍球雙手拍球,剛開始是各拍50下,一步步加多,這時候我就告訴他,勤奮就是一個人練拍50下可以練好,而你練了100下200下以至於1000下。

  • 11 # 美芳名教育

    “知行合一”只有人才須面對這一問題。“知”與“行”是人的兩大功能。兩者統一於人。因此在人或者在人生中,夲身就存在著知行合一的可能。問題是知行合一要合得好,不可知行不一,分裂。根夲還是做好人,修練好人。同時要認識到:做好人,知行合一是一種修練,法則。

  • 12 # 知觀很自在

    你的問題裡面說王陽明心學是唯心主義,可能是你接受的教育,老師這樣說的,不怪你。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和偏見,所以有必要先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凡夫的思維方式,不外乎兩種,一是感性思維,二是理性思維。感性思維就是用眼、耳、鼻、舌、身五根去感知世界;理性思維就是用大腦的記憶、解讀、分析、判斷。在這個思維層面上,我們就習慣用唯物、唯心的觀點來審視、評判事物,總是要選邊站隊,總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總在這裡面打轉轉,對事物的認知總是不圓滿的,總是有侷限的。

    其實,思維的層次還有第三層次的悟性思維和第四層次的智性思維,這就是世俗社會教育所不能及的領域了,需要問道於老莊和釋迦這些大智的聖人了,他們已經超越了感性理性的二元對立,知道森羅永珍的萬事萬物後面有不生不滅的形而上道的本體,它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唯心和唯物都只是它的功能和作用。正如南朝梁武帝時期的寶誌公偈言:“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永珍主,不逐四時凋。”

    這樣就知道,說王陽明心學是唯心主義的,完全是自己的思維層次不夠,最多隻在理性思維的層次上來評論更高思維層次的境界,還以為自己很對,不知道選擇唯心或唯物,都是不究竟的,也是站不住腳,經不起推敲的。這就好比說有一棟四層高的樓房,我們最高只上過二樓,從來沒有上過三樓四樓,卻偏偏要去否定三四樓的人看到的風景,還要給人家亂下定義、貼標籤,說人家是這個主義那個主義,既堵塞了自己的悟門,又障礙了別人的學習,非常不妥。我們姑且把這種現象稱為“以凡論聖”吧。

    再來說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知道了就要付諸行動”,這是比較淺層次的理解,這麼淺顯的道理,用不著王陽明這個層次的聖人來教導我們,稍有一點聰明的普通人都知道。當然,普通人能夠做到這個也就很不錯了,制定一個目標,制定一份行動計劃,安排一份行事曆照著做就可以了。

    要搞清楚知行合一,應當把這句話放在王陽明的整個心學理論體系裡面去理解。這個體系就是三句話: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要先搞清楚,這個“知”是良知良能的“知”,是“知止而後有定”的“知”,是妙悟明德本體的“知”,是聖人的正知正見的“知”,而不是凡夫人被貪嗔痴三毒汙染的邪知邪見的知。還有就是,儒家修養特別強調“慎獨”,自己內心的感受自己最清楚,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一點都不能跟自己玩虛的。在確立了良知這個基礎上,再來說“行”,就好說了。就是在內心良知的驅動下,表裡如一的開展種種“親民”的利他行為,行菩薩的六度萬行、四攝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禪宗來說就是“悟後起修”,“知”是妙悟,“行”是妙修,知行合一就是“解行相應”,加上前面的“信”(相信)和後面的“證”(證果),就是“信、解、行、證”,成為完整的菩提修證次第。

    在王陽明的心學裡,知和行是同時進行的,是一體兩面的,是表裡如一的。比如說,你在公園看到一朵漂亮的玫瑰花,這就是知;隨即動了一念歡喜的心,這就是行。再比如你看到一個犀利哥,這就是知;隨即覺得他很髒很邋遢,動了一念厭惡的心,這就是行。

    總結一下,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重點在於“知”,首先要做到“格物、致知”,要破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要開發良知良能,樹立正知正見。知見正確了,才能指導外在的行為,才能有正行、正精進。在《八正道》裡,一開始就講“正見”,就是要先開智慧,也是這個道理。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知易行難,在這裡要講的是知難行易,樹立正知正見,先開智慧是很重要的。

    在行持上,建議多讀曾子原本的《大學》,以及王陽明的《傳習錄》、《大學問》等書籍,還可以結合大願法師講解的、蕅益大師《四書禪解》裡的《大學直指》音影片資料來學習。

  • 13 # 投資是信仰

    知行合一即是知道了就去做,聽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高大上,能做到的並不多。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面對一件事的時候,心裡面會冒出一個想法一個念頭,要這麼做,這就是知,不知何起,臨事自現。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不會按照自己的念頭去做,可能是覺得有疑問,可能是沒反應過來,過後細想才覺得按照念頭去做才是正確的。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知行合一分成兩個層次,一是要有知,很多人面對事情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要什麼辦,一團亂麻,知又什麼會產生呢?要想產生知,首先要有一個產生知的框架或者是原則,換句話說就是價值觀,我們的認知都是建立在自己的框架、原則、價值觀的基礎上的。有了價值觀,面對千變萬化的事情才能夠形成自己的判斷,就是知。其次人要處於安靜、專注的狀態,才會照見事情產生知,一個心不在焉的人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更別提產生知了。

    知行合一的第二個層次是行。這也是很多人存在最大問題,知道了卻做不到。不過要區分的是,這裡的行是心頭念起知以後的行,而不是我們強迫自己執行計劃的行,這兩個行有很大區別,一個是發自心底的行,一個是壓制心底念頭的行。行是踐行,就是多踐行自己的念頭,不過要區分好的還是壞的念頭,建立在價值觀上面念頭才是好念頭(價值觀的好壞不予評價),建立在身體衝動上的念頭就不是好念頭。念頭一起就去做,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一般的腦回路,就是念頭一起,身體就自然跟上,這裡面的重點就是不斷的重複和踐行,減少知與行之間的距離,直到最後合而為一。

    至於念頭的判斷,主要還是在平時多鍛鍊自己的框架、原則和價值觀,使之深入內心,成為自然而然的本能,也就是孔子說的:從所欲而不逾矩。鍛鍊的方法就是王陽明的“事上練”,透過做事來鍛鍊知,同時透過做事來鍛鍊行,這又是知行合一了,所以,知行是不分開的

  • 14 # 亮月半

    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有知,有識,有智。做到有識見,有思想,自由獨立。有了這些還要踐行,知與行能統一。但知行合一不但是智識影響行動,還有一個人格取向。人心性善惡問題。不同品質的人掌握了知識,有人向善。有的其品性並未改變,善人依善,惡者依舊惡。善有知識,內外一致,知行合一。沒有善性知與行做不到合一。用知作違心之行。

  • 15 # 知行合一6381

    平時,我們總是信心百倍地說“我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讓別人取笑的同時,也讓自己苦惱不已。腦袋裡學了很多東西,在現實中就是運用不到位,也就是說“知”和“行”總是不能合一,那我們怎樣才能輕鬆地做到“知行合一呢”?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在孔子看來,學到了智慧和知識,並且付諸實踐是非常快樂的一件事。而我們學到了東西,很多人只有當時的三分鐘的熱度。轉眼回到現實,我們處理事來,不自覺就會使用老一套的思維模式,把新學的不屑一顧,事後又無比痛恨自己不長進。這就是慾念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高明的人生境界。 人有方方面面的慾望。在正常情況下,這是有積極作用的,一旦人慾過重,慾望迷心,就偏離了事情本來的道理。正所謂“嗜慾深者天機淺 嗜慾淺者天機深”。 而世上所有的智慧都是互通天理的。只有符合天理的慾望才能匹配符合天理的智慧。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其實就是知行合一。 做人最基本的理想應該是君子。君子的核心價值就是“仁”。做到了仁,就會消除過重的人慾。回過頭再看所有的智慧,都是理所當然,不去做到反而會感覺不正常。 就像我們常說做人要胸懷寬廣,要有包容的態度。《易經》泰卦中也說“君子包荒”。君子就是要廣結善緣,感化小人。但我們一旦遇到讓自己看不順眼的人或事就會怒不可遏,甚至針鋒相對的挑戰,這就是自己的主觀慾望過了頭,就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一不小心自己也成了小人,失得其反了。 如果你有仁的意識,就會想到人人是不可能相同的,都有各自的經歷,所以造就了現在的不一樣,重要的是求同存異,以和為貴。只要你堅持自己的信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對方總會被你感化。即使他不可能完全改變,但內心的善念已被喚醒。 所以要想很好地做到知行合一,一定要求自己要做君子,必須時刻掌控自己的慾望,踏踏實實克己自律,達到慎獨的境界。 知行合一也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概念。在心學裡面,知行合一的“知”被解釋為”良知”的知,也就是良心。這樣猛一聽良知的“知”和知道的“知”沒有太大關係,其實“知道”的“知”就是良知。 當我們說“知道了”,平心而論,這種感覺就是來自每個人心底最深處最真的東西,心裡非常認可那個道理。而這恰恰正是事情正確的答案,可謂天機乍現。只是往往我們不自知,它會一閃而過。 正如王陽明所說“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與生俱來,它能一步到位地感知事情的對與錯,這就是良知的魅力所在。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道心,道心即天理,而人的道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理。 再回說知行合一,我們心裡就很明瞭了,它的終極意義就是: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憑著良心去做。這樣才符合天理,才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做事,方向遠此速度更重要。 做到知行合一的最大障礙就是人過重的慾望,只有除人慾,才能存天理,才能順其自然而行之。 平時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真正地明心見性。使自己的良心光潔如常,不要被慾望矇蔽,也要意識到自己先天的本性。 正如六祖慧能見性徹悟後的幾句真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心性,才是我們智慧的真正源泉。 由此可見,我們知道做不到,全是因為自己私慾過重,舍不內得內心的自我,達不到順承天理的境界。所以我們要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其實很簡單,就是:憑良心。

  • 16 # 晃晃悠悠的時候

    知行合一,簡單四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實沒有幾個人能做到。知道並不容易,必須潛心學習,善於觀察,認真思考,方可明辨是非。知道了對錯,付諸於行動更不容易,道路不僅坎坷曲折,還會涉及個人情感利益,真正可以一關關闖過去,那一定是個偉大的人,是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是一個毫不利己專問利人的人。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四個字概括智慧,忘我。

  • 17 # 馬頭琴孤獨

    知道易,行動難。首先得要對(因果)有個正確認識,(深信不疑)。這才有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吾日三省吾身,說過什麼做過什麼首先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致良知)

  • 18 # 覺知Vermehmen

    知行不是如何做到合一,而是本質上就是合一的。知,我看看它是不是隻有知沒有一點點行動行為在裡面。比如我們要知道樹,我們是不是需要先活著才能去知道,我想人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已經是行了。那麼知樹,簡單的知是不是比如查查字典的定義。那麼好,是不是要去買字典或者借字典,這是不是行(這個行裡面又包含著知)?拿到字典是不是要查一查,這還是行。複雜的例子也是一樣。比如現在流行的營銷技巧,知的時候就是在行,首先要去學習,其次還要試錯,最後還要總結梳理。有人可能會說學習不算“行”,我們簡單分析一下學習。這個過程充滿了“行”。1,報名。2,交費。3,要聽課。4,要提問。5,期間可能還會喝水等等。6,如果集中學習,還要住宿,去聽課還要步行去教室(會議室)。

    九九歸一,知行本質上就是一體的。無論怎麼看它們都是合一的。我們在現實當中也找不出,只有知而沒有行的事情。反之依然。

  • 19 # 應城老謝

    “知行合一”的來歷

    “知行合一”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王守仁)所創立的“心學”的核心思想。

    知行合一是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統一的整體,二者密不可分。也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相統一”。

    其出自明王守仁《傳習錄》:“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合一”的影響

    “知行合一”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孫中山、毛澤東等都對王陽明的心學特別是“知行合一”思想推崇有加。

    甚至遠播海外,特別是對日本的影響尤為明顯。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一生腰間掛著一塊牌子:“一生俯首拜陽明”。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一是要堅持不斷更新和完善理論知識體系。

    二是要善於運用正確理論知識去指導實踐。

    三是要善於從實踐中總結充實完善理論知識。

  • 20 # 喜歡誠實

    愛就是合為一體,境界的彼方,如果愛喜歡的人你會盡♥儘量得到,字是教育人的,引導人的,什麼都是活的,只是不能用語言表達,說不容易嗎都不容易,萬物眾生都是一體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旅行大家都會帶什麼樣的紀念品作為紀念呢?期待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