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瓜籃球集中營

    這個問題蠻有趣的,NBA球星基本上不怎麼去發底線球,確實是有潛規則的,但是與其說是潛規則,不如將其稱之為球員們達成了潛意識裡的共識,不管是場上還是場下,球星確實都有優先的待遇和特權,這也和人類生存一樣,弱肉強食,能者多得,所以場上發底線球就相當於工作中辦公室換桶水一樣,普通的員工基本上都會扮演這個角色,而領導和球星自然不會自己主動經常去扮演這種角色。

    在NBA裡,新進入聯盟的菜鳥一般都會被老將整蠱和“欺負”,這也是NBA的潛規則,而且菜鳥們也必須做到有眼力見,就比如香蕉船兄弟,在保羅剛出道的時候,詹姆斯、韋德和安東尼已經是聯盟的佼佼者了,在當年夢七隊一次訓練結束時,詹姆斯、韋德和安東尼把揹包都放在了保羅身上,當然,當時這四兄弟感情也是非常好的,當時的場面也是有說有笑,可如今保羅和幾位兄弟都是“平起平坐”了,即使是開玩笑他們也不會讓保羅一個人揹包了。

    這就是場下的潛規則,而場上的潛規則也有很多,比如最簡單的替補席,有些比賽中,一支球隊的替補席位置在暫停時是不夠所有球員坐的,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的就是一些菜鳥會坐在場地的地板上,座位都留給其他球員坐,再比如假設球隊裡的球星和隊內地位比較高的球員因傷缺席比賽,即使是打了比賽的菜鳥也會將位置留給他們來坐,就像當年科比隨手一比劃一樣,隊內的菜鳥就必須得給讓座,這就是潛規則。

    而發底線這潛規則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球星都是得分厲害的球員,所以他們都享有絕對的控球權和出手權,所以發球自然就交給球隊其他球員做了,我們還經常能看到的是,即使球隊球星更靠近底線,可他們依然會等其他球員跑過來給自己發球,而另外一層面來講,一些關鍵的回合中,球星就更不能自己發球了,比如絕殺球等等,他們需要第一時間就接到球然後完成出手,還有一些情況就是,假設時間足夠,一些主教練也會設計戰術讓球星去發球,但最終球還是會回到球星手中。

  • 2 # 諾坎普礦工長

    NBA大佬幾乎不去發底線球,有潛規則嗎?答案是有的,但與其說是潛規則不如說這是預設的共識。怎樣才能成為NBA大佬呢?或者說什麼樣的球員才是NBA大佬呢?我覺得大家預設的地位最高的就是大佬,而地位之所以高是因為他重要,在比賽中他能帶大家取得勝利,包括在得分、籃板、防守中,其中得分多的地位最高。因此NBA大佬並不是不發邊線球,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任務。

    首先,控球后衛不會發邊線球,基本上不可能他發,因為控球后衛的主要任務是運球過半場,找機會給隊友助攻。

    其次,中鋒一般也不發,發邊線球的次數僅高於控球后衛,因為中鋒的體重較重,移速較慢,戰術上會讓中鋒先落位,而且中鋒在進攻時也要承擔較重的任務,很少讓中鋒發球。

    最後,得分後衛、小前鋒和大前鋒都有可能發球

    得分後衛發球的情況

    得分後衛發球的情況一般是在底線球的時候,這時候是死球,不是關鍵時刻對手也不會防底線球,得分後衛順手發個球是很正常的,如果是科比這種分衛他會發球嗎?這倒不會,因為控球后衛沒他腕大,科比也能行使控球后衛的職能,因此他沒必要發邊線球。像勇士隊水花兄弟,都是全明星級別的,湯普森作為得分後衛發個球還是可以的,畢竟庫裡也很強。但如果是在對方半場發邊線球得分後衛就不會發,因為有人盯防的情況下身高臂展方面會有影響。

    小前鋒發球的情況

    這主要看是不是球隊數一數二的大佬,如果是那一般不發,如果不是,那就看小前鋒是不是在附近有沒快攻需要,如果有可能會順手發出去,如果沒有也不一定發,如果是對方半場的話還有點可能,防守型的小前鋒像勇士隊格林、伊戈達拉這種就有可能發,進攻型的很少。

    大前鋒發球情況

    大前鋒是發邊線球最多的,而且不管多大牌都是發球第一人選,原因是他們主要任務不是得分,是幹所有髒活,另外他們也不需要第一時間落位到進攻中,發完球還得看看需不需要幫後衛擋個拆。如果是在對面半場發邊線球也是第一人選,因為身高夠高,臂展夠長,不用擔心直接被攔截。

  • 3 # 球沛聊球

    既然都是球隊老大,那麼他就有比發底線球更重要的事情做!

    發底線球的那個人是最晚回到對面半場的。而球隊老大是球隊的進攻核心,他應該在這次進攻打完後迅速到對方場上站好自己的進攻位置,以恢復、節省體力並開始下一次進攻。一般發底線球的都是戰術地位不太高的,他們最後過半場,因為不需要他們那麼快就到自己的進攻位置上。

    如果是死球發底線球,遇見最後時刻情況,球隊老大更需要做好接球的準備,如果他發底線球,自己就沒有投進壓哨球和絕殺的進攻空間。

  • 4 # FabioC32

    怎麼那麼多偽命題:

    我看到最多的是諾維茨基:球隊老大,發底線球!球隊老大是內線的,由於在更深的位置防守、搶籃板。對方進球后,拿到球順勢發底線球,說不定還能打個快攻,長傳偷襲一個,何樂而不為!鄧肯加內特姚明等也經常看到發底線球

  • 5 # 研狗看球

    其實沒有這麼絕對,球星也會發底線球

    這個發球與否其實並不能反應在球隊的地位或者是是否核心什麼的,只能說是要求發球的人要穩,接球的人也要穩並且接球只能能夠馬上形成能夠對對方有衝擊力的進攻陣勢,這才是核心球員都是不發球的原因,因為他在場上能夠更加具有威脅。

    而且一般來說控球后衛不會發邊線球,基本上不可能他發,因為控球后衛的主要任務是運球過半場,找機會給隊友助攻。

    其次,中鋒一般也不發,這是因為中鋒的體重較重,移速較慢,在進攻之中需要中鋒的提前落位給予對手最大的威脅。所以一般而言,得分後衛、小前鋒和大前鋒都有可能發球。

    像詹姆斯發球比較少原因就可能是因為他雖然是小前鋒 但是依舊是球隊的控球核心,所以也比較少發球。作為球隊的核心,都擔任的是接球以後進攻的大任,而且最主要的就是接球要好,位置,對抗、控球上都要強於別人,當然是作為接球人而言最好的了。

  • 6 # 蘭亭小小生

    不光底線一般發球都是大前中鋒,這樣能保證發出來的球在控球能力好的後場手上,不至於被緊逼搶斷,而NBA大部分球星都是後場造就了這種錯覺

  • 7 # 老球評

    如果和周琦喜歡發底線球也經常失誤聯絡,你就明白不發不僅好面子,留著場上才是勇於擔責任

    周琦世界盃兩次發界外球給對方,在馬賽克發界外球砸隊友後腦勺,打八一隊把球發在無人空擋讓阿爾斯蘭接球得分,他應該是發球最離譜的籃球運動員,姚明作為大個基本都在自己接球,NBA明星不發界外球,不僅僅的擺譜,實際除了下一步進攻,也是體現自己敢於承擔責任,隨便躲外面發球的倒不是謙虛,甚至被認為是軟蛋。

    周琦應該是職業球員裡面發界外球最丟人的那位

    1、發界外球不是圖輕鬆,周琦還真有這樣的嫌疑

    周琦很喜歡發界外球,當然他瘦弱跑動速度不慢,也能趕上大家的步伐,但一般發界外球有一般的位置規範,一般都是後衛,或者主帥選中的小個球員執行,不是他們得寵,主要是他們意識和判斷很好,一般大個球員不會去發界外球,但周琦就喜歡,而且因此經常丟人,甚至沒什麼改進。姚明站在內線接球,誰敢衝撞?周琦雖然瘦弱但依然有絕對高空優勢,他可能擔心碰撞後丟球,只要隊友發到你的頭頂,還真的不需要怕。

    發界外球出錯只能怪發球人

    2、發界外球很簡單,這根本不需要老大發愁

    周琦讓人沒法說,包括打八一放水的痕跡都很重,國家隊熱身他搶籃板明明白白放進烏龍球,這樣的奇葩事情只能說他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他的眼裡根本就沒有什麼重大的東西,CBA儘管也偶爾有發界外球出界,甚至還有被對方搶斷的尷尬,但由於都是後衛組合執行,甚至小前鋒也參與,一般根本不考慮發界外球會失誤,請問隊裡的超級球星還有必要考慮這樣雞毛蒜皮事情嗎?

    包括足球的擲界外球都是很少失誤的技術動作

    這也不是規則,甚至構不成潛規則,發界外球太簡單,根本不值得NBA球隊太在意,我們的CBA和國家隊也就是周琦經常出洋相,還能想到別人經常這樣嗎?發界外球經常失誤太丟人,這個可以判一個球員的生涯死刑,最簡單的事情幹不好,還能指望你幹什麼呢?

  • 8 # 我姓優秀名卓越

    不成文的習俗

        談不上潛規則吧,應該說是一種不成文的習慣,就像新秀進NBA總是會受點"照顧"的,核心球員確實少有去發後場球,更別說撿球了。

        一般核心參與發球也是發完之後又拿回球權,很浪費時間。

    控球核心

        一般球隊老大都是持球核心,哪怕並不是控球后衛,包括科比、詹姆斯、萊昂納德等球員,作為鋒衛搖擺位置,他們往往是進攻的發起點,需要快速落位或者快速過前場組織進攻。

    能力

        比較著名的就是詹姆斯了,他的長傳球和高吊球能力絕對是聯盟獨一檔的存在,相比於從底線直接發球,肯定是拉開點距離,躲避防守接到球之後再進行傳球安全性會更高,這個時候就需要能處理球的球員去作為那個中轉站而非發球點了。

    失誤

        此前周琦在比賽中的失誤很多球迷現在都還在悔恨不已,特別是前場球,高壓下這種失誤的機率是很高的,但是隻要發球員判斷力OK,基本上難點是拋給接球手的,很多絕殺時刻,也都是這樣做處理的。

  • 9 # 吃貨達人美食臺

    NBA球隊老大幾乎不發底線球其實並不是什麼潛規則,只不過是球員之間的默契而已。通常在對方球隊進球以後發出來的底線球,球隊老大一般是不會去發的,但是如果是一些戰術性的發球,或者隊友的球發不出來的話,球隊老大也是會去底線發球的,這個沒有規定一定要誰去發球,這是非常靈活的。

    一、球隊老大去發球對組織進攻沒好處

    其實在對方進球以後,最好的進攻方式就是快攻,那麼球隊老大在這個時候主要的任務不是去發球,而是儘快到前場去尋找進攻得分的機會。如果讓球隊老大發球的話,就會讓球隊失去快攻的機會,而且球隊老大一直控球,控球時間太長也不利於進攻,所以說通常這種情況不會讓球隊老大去發球,不然有些大材小用了。

    二、底線發球本來就是後衛的責任

    底線發球是後衛的主要責任,如果球隊老大本來就不是後衛這個位置的話,根本也不會去發球。一般在底線發球後就要儘快發起進攻,很顯然前鋒位置的隊友要快速的下到對方的籃筐下,中鋒也需要在對方的籃板下站到好的位置,所以說發球和把球推進到前場就是後衛的職責,跟球隊老大是誰沒有直接關係。

    三、為了節省球隊老大的體力

    作為球隊的核心,自然在進攻端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和壓力,很多主力球員一場比賽只能休息兩三分鐘,甚至跑滿全場。而在場上正好可以利用後衛把球推進到前場的時間自我調整,也可以在這段時間內偷懶休息一下。如果從發球到運球去前場,以及進攻,所有的工作都要球隊老大一個人承擔的話,那麼未免對於球隊老大的體能考驗太大。

  • 10 # 胖kobe曼巴

    這個也不一定啊,只是說相對來說少一些,這個就像在公司一樣,公司領導一般肯定不會幹換桶裝水這些活,但是並不代表他不幹所以你也可以說他是潛規則。反正我看這麼多年球,一般看到的都是球隊大個子在發底線球。當然底線球也要分為幾種情況,簡單的舉幾個例子來說,不一定對,大家討論。第一種,對方進球以後或者失誤以後的底線球,這種球一般都是中鋒或者大前鋒在發,一般不會是球隊核心發,這個時候要考慮到戰術的發起,核心先去半場落位,為戰術發起做準備。第二種:一場比賽快要結束了,雙方比賽很焦灼,一次發球可能會改變比賽結果的時候,這個時候不管是底線球還是邊線球基本上都是大個子去發,因為他們視野會更好。第三種:核心球員不發球的話,可以趁著這個時間在場上休息下,恢復體力。當然這些都不是絕對,有的時候後場只有核心和另外個隊友的時候也會發,還有就是像樂福這種長傳能力突出的,可以直接甩到前場發動進攻。所以這個不是絕對的,只是根據情況來做出最合理的選擇,有利於球隊就行。這也算是一種默契。

  • 11 # 東球弟

    作為世界上最好的籃球聯賽,NBA深受球迷的喜歡。也因為高關注度,NBA的比賽幾乎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球員的每一動作、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被球迷分析擴大、津津樂道。就如今個咱們要說的為什麼NBA球隊的老大幾乎從不去發底線球呢?那啥,還請諸君聽我往下細細到來。

    NBA老大和底線球

    觀看NBA比賽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當對手進球后,哪怕球隊的核心球員明明就在附近,但是他卻不去接球發出底線球,而且是等待著隊友上前拿球發球,甚至有些球隊老大還會喊隊友過來發球。這也讓很多球迷覺得奇怪,就一個普通的底線球,你發一下是能死麼?為什麼一定要等別人發呢?

    老大的特權

    正所謂苦媳婦熬稱婆,發球這個事也是這個理。球隊核心並不是完全不發底線球的,如果是處於戰術配合的球,相信球隊老大一定會去發,但是機會很少,畢竟大部分時候,他們是負責接球然後進攻的。當然如果是對手進球后,幾乎所有的球隊老大都不會去發底線球,無他,這是他們享受的“特權”之一,就像他們下場後,場下的替補球員要趕緊給他騰出位置,就像他可以讓球隊的菜鳥去做地板給其他球員騰出座位一樣,就像菜鳥要無怨無悔的為球隊的核心服務一樣,這就是球隊老大的特權,或者說這也是各行各業的存在的“特權”,雖然發一下球不會怎麼樣,但這事老大的面子問題,所以說是潛規則一定也不為過。

    綜上所謂,這樣的情況幾乎所有的球隊都存在,所有的球員也基本上都適應了,沒辦法誰讓自己的地位低呢?可就是發個底線球的活,估摸著很多球員還求之不得呢,至少這代表他可以上場比賽,不是嗎?

  • 12 # 豬油鹼

    在NBA,還是有球隊老大去發底線球的,不過比較少見。這倒不是因為有什麼“潛規則”,也不是球隊地位的原因,多跑兩步也不會累死,這主要是戰術要求決定的。球隊老大,一邊都是本隊的進攻核心和主力得分手。讓自己最優秀的得分手去發底線球,並不是一個明智的行為。

    底線球有兩種,一種是對方進球后,從後場底線發球,然後運球過半場去進攻。還有一種,是一些犯規之後,在前場發底線球,直接進攻。我們可以分別根據這兩種情況來說一說。

    先說後場底線發球,這時候對手已經全部退防到位,打不了快攻,只能打陣地戰。而作為球隊老大和進攻核心,應該是最快速的找到自己的進攻位置,準備投入進攻才對。如果讓他去發底線球,那他將會是最後一名到達前場的球員。這不利於球隊的戰術佈置。而像奧尼爾、姚明這樣的大中鋒,本身就比較笨重,球隊還得等他們落位再發動進攻,讓他們去做折返跑,就得不償失了。不過,在防守中去搶籃板的主要是內線球員。所以即使球進了,籃球也往往被內線球員拿到。這時候他們直接去底線發球也是很常見的。所以,奧尼爾、姚明其實也發過底線球的。

    同樣,我們也能看到喬丹、科比與發底線球的時候。今天的比賽中,哈登也發底線球了。所以球隊老大不發底線球,並不是刻意的行為。此外,一般從後場負責向前場推進的球員都是控球后衛,所以控衛去發底線球的也比較多。別的球員接到罰球,回傳給控衛繼續推進。有時候,可能還有另外一名球員,可能是後衛或者前鋒去發底線球。然後發球發給控衛,控衛直接運球到前場。比如在勇士隊,就是格林負責發球給庫裡,再有庫裡運球到前場。

    再說前場發球,這個原因就很容易明白了。前場底線球,可以尋找戰機直接得分的。球隊老大作為核心得分手,他去發底線球了,那誰來負責得分呢?當然了,也可以打戰術配合,把球回傳給發球人,再讓他去進攻。但這樣做會浪費時間,偶爾為之或許還可以,但並不會作為常規戰術而存在的。比如在火箭隊,保羅有時候會去發前場底線球,但更多的時候是戈登。

  • 13 # 籃中世界

    底線發球是每個進攻回合結束後或者出界後必需的工作,可是有球迷提出疑問:“是不是球隊的老大都不發底線球?”

    其實不是的,球隊老大是球隊的進攻頭牌,或是組織、防守核心, 或許球隊老大會有所謂的“大哥範兒”、“巨星架子”,但是在球場上,我相信沒有任何一支球隊需要一個在球場上擺架子的球隊核心,往往好的球隊核心或球隊領頭人都能和同隊球員保持良好甚至親密的關係,保證球隊更衣室的穩定,這是一個球隊老大該做的,而不是永遠不發底線球。

    在教練不刻意佈置的情況下,球隊沒有嚴格去要求哪名球員要去發底線球,會按場上的情況來定誰去發底線球,甚至有可能控球后衛會去發底線球,接球人再將球還給後衛。球迷們所講的球隊老大不發底線球,一定指的是那些關鍵時刻或者教練刻意佈置的底線球,因為球隊的進攻核心如果不是控球后衛的話,他們需要在關鍵的進攻回合早早的到達前場落位,準備跑戰術,作為球隊老大的球員早早跑到前場落位尋找進攻契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如果讓他們去發底線球,他們反而會成為最後一個到達前場的球員,進攻可能不會那麼流暢。再譬如當今聯盟約基奇、懷特塞德這些相對而言腳步太慢的內線,讓他們去發底線球很可能進攻回合結束了,他們還沒跑過去又得回防,所以說底線球和球隊球員的位置毫無關係。

  • 14 # 超級運

    發底線球就要牽扯到搶板,搶板就要聯絡卡位。發底線球還有一個就是快攻。戰術的安排就是搶籃板的發底線球,身材高大視野開闊,可以趁對方由攻轉守沒落位時快發一傳快攻。這是我的理解,一般是大前鋒位置的人發球。

  • 15 # 郭峰144608074

    沒有潛規則,但是現實擺在那裡。核心球員需要完成核心任務,也就是持球或者進攻。如果發球,就會降低進攻成功率。

  • 16 # 別誤會我不是針對你

    不懂球別瞎說,一般底線發球都是內線球員,因為內線腳步慢,不需要快速推進。球隊老大也要看打的什麼位置。你讓艾弗森 哈登 這類球員去發球嗎?奧尼爾 卡爾馬龍 諾維斯基 鄧肯 都是常規底線發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首好詩,源自生活中瞬間靈感的迸發,非兩句三年而得。”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