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隧道2019

    反坦克錐是由鋼筋混凝土鑄成的梯形體,德國人稱為龍牙,是一種拖延或阻礙坦克前進的障礙物,可以有效阻止坦克壓制性推進。

    它是怎樣阻止坦克前進的呢?

    反坦克錐“反坦克”原理是,利用三稜柱的三個平滑的側面,讓動力強勁的坦克輕易地滑上去,當坦克的底盤到達三稜柱的頂部,也就是頂端的一條稜的時候,坦克的地盤由於不平整,所以就很容易卡死在這種石柱上。因為,三菱柱高半米左右,坦克卡在上面,就等於坦克的前部或者後部被一個很穩固的三腳架支架著在那。被支架起來的坦克雖然還有一半著地,但是不太可能把被支架起來的另一半拖下支架,尤其是後退時被卡在這種柱上。因為大部分坦克主動輪是後置的,一旦卡住後部,也就沒有了動力。唯一的辦法是爆破清除。

    二戰期間,無論是德國的齊格菲防線還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或者隆美爾修建的大西洋防線都有龍牙的影子。

    齊格菲防線上的龍牙反坦克陣形,它們綿延數公里,看起來非常壯觀

    英軍為了防範德國人的“海獅計劃”,在英國的海岸線上設定了大量的“龍牙”反坦克樁。

    這些“龍牙”的確給裝甲部隊在突破敵方防線時帶來了一定的麻煩,但龍牙在某種方面來說也僅僅只是延緩敵方的進攻時間而已,因為普通的炮彈就可將其摧毀。

  • 2 # obayang159

    反坦克錐是從古代的拒馬發展而來。

    通常以混凝土三角墩或鋼製三角錐為主。也有斜支的鋼軌和木樁等非主流形式。

    使用原理:利用三角錐或三角墩的斜面,架空裝甲車輛的執行軌跡,使其驅動系統(履帶等)失去作用。以便攻擊。

    使用戰列:齊格菲防線-德國-混凝土三角墩

    大西洋防線-德國-鋼製三角錐

    使用原則:反坦克錐只是被動防禦的手段,只能起到遲滯敵裝甲部隊前進時間的作用,對步兵作用不大,甚至還能為步兵提供一定的防禦。

    所以,任何反坦克錐防線,都是以反坦克錐為主,輔以反步兵防線和防空體系。以形成一整個的防禦系統,才能有效阻礙敵方前進。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反坦克錐也被稱為“龍牙”,是一種鋪設在地面的專用障礙,可以有效的阻擋住坦克的透過,是實戰中經常性使用的反坦克永備\半永備工事。

    通常“龍牙”的高度為500-900mm,為四稜柱或三稜柱結構,某些特殊的也有圓墩柱或多面體結構,材料主要為混凝土結構,呈大小錯落放置或均一大小放置。這些障礙一般被擺放在比較重要的要塞、工事群前方,用以阻擋坦克的衝擊。

    遇到“龍牙”,坦克幾乎不存在透過的可能,如果硬性突破,坦克會很容易的卡在稜面上,輕則趴窩歇菜,重則造成底盤的損壞,而且很難施行戰場搶修,最好依靠重型搶修車進行起吊挪位,相當煩人。

    如果用坦克炮轟擊“龍牙”,確實可以將之擊碎,但“龍牙”只是一堆不值錢的混凝土塊,且排布密集質地堅硬,坦克要在這些椎體群中硬轟開條路嗎,那是相當費時費力還不討好,稍微一耽擱戰機就錯過了。而且這些龍牙還很有可能是敵軍故意為打擊坦克佈設的,坦克在它面前衝也衝不得,打也打不得,退更是不行,稍一停留就得挨一頓炮火,肺都要氣炸。

    二戰時期是龍牙運用比較廣泛的年代,幾乎所有的大型要塞、防線都有龍牙的佈設,像比利時的列日要塞,法國的馬奇諾防線,德國的齊格菲防線、大西洋壁壘等等,但凡能花一點時間修築的,都會設立反坦克錐。

    某些專用反坦克錐還極為陰毒,它們使用了堅硬的金屬硬芯,佈設在斜坡的底部或與反坦克壕配套使用,坦克一旦中招,在自重影響下連底盤都可以被戳穿。普通的“龍牙”也可以搭配地雷等裝置使用,同時它們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作為步兵的掩體陣地。

    需要注意的是,“龍牙”雖然名為“反坦克錐”,但並不僅僅只是用來防禦坦克,它們最主要的作用其實是製造戰略縱深,將防線人為切碎。“龍牙”們構築的陣勢可以阻擋一切機械化力量,極大的延緩它們的攻速。即便陣地的防禦火力擋不住敵軍,依靠反坦克錐也可以將機械化部隊的推進速度拉到最低。

    在二戰時,“龍牙”還被視為反坦克地雷的替代方案,畢竟地雷的佈設像柄傷人害己的雙刃劍,而且地雷也做不到反坦克錐那麼嚴密牢固的佈設,更不如反坦克錐那樣可以隨便扔那十幾年都無所謂,失效的地雷比混凝土可麻煩的多。

    但是反坦克錐也不是完全不能破解,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在戰前偵察透徹,然後給予它們一頓足夠飽和的炮火,這些混凝土塊在大口徑重炮的集火面前不堪一擊,然而難點在於炮火如何跟隨機械化部隊的展開而隨時推進,這點在二戰期間壓根做不到,也只有美軍依靠不間斷的航空力量形成了替代。但對於現代資訊化部隊來說,這種程度的火力協同則根本不是問題,這也是現代反坦克錐逐漸式微的因素之一。

    更簡單的方法也有,讓工程車上去,一通速幹水泥澆築,啥問題都解決了。不過這也只是說說而已,戰場情況千變萬化,等水泥罐車來到黃花菜都涼了。二戰時期多半採用工兵對反坦克錐進行人工排障爆破,實在沒法整,也不過是呼叫後方炮火,什麼152重榴、喀秋莎火箭使勁往上造。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從來只有揮不好的鋤頭,沒有挖不倒的牆腳!

  • 4 # 皇家橡樹1972

    反坦克三角錐就是圖片當中這種結構,由水泥混凝土製造,底部到尖部的高度通常在0.5~1米之間,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防坦克裝甲車輛的效果越好,它的每一面著地都是一樣的穩固,並且由於防坦克錐的表面堅硬,稜線又受力面太小和平滑,坦克的履帶與其接觸時會打滑,降低了摩擦力要想越過它是非常困難的,並且反坦克錐是呈多地塊兒、多層次佈置,有效的阻礙了機械化部隊的透過,起到了長時間的遲滯作用。

    網遊當中的被三角錐將底盤託舉後卡死的坦克。所以,反坦克三角錐的作用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反坦克效果是很大的。但是三角錐畢竟是佈置後就不能移動的“死物體”,隨著機械化部隊裝備多樣化,目前清除包括三角錐在內的障礙物的裝備有很多,比如說圖片上美軍使用M1坦克底盤改裝的“灰熊”破障車,它的前面有各種破障鏟,在M1坦克強大的動力支援下可以將三角錐、鐵絲網、角鋼架...等一切障礙物沖垮,只需打通幾個寬度較大的缺口就能讓機械化部隊透過。除冷破障方式外,還有熱破障方式,就是使用大口徑火箭彈採用爆破的方式清除障礙物,由於破障火箭彈裝炸藥量達到20多公斤,要遠高於155毫米榴彈的裝藥量,它的爆破能力很大,高密度發射後更可以快速的解決進攻部隊受阻的問題。總之,反坦克三角錐的作用還在,但是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工兵分隊裝備了各種大功率工程機械和火箭破障車,它們的出現使得三角錐的作用被大大的削弱了,不再是二戰期間讓機械化部隊束手無策的障礙物了。

  • 5 # 蘿蔔坑裡的爺

    很榮幸,我太適合答這個問題了。

    這玩意放在二戰前後,用處不小,原理就不說了,但是放在現在就不行了。

    為啥呢?

    我在部隊的專業是工兵裡面的爆破,雖然那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但是在那個時候就有了破障機械,還有爆破破障,還有理由火炮或者火箭彈發射破障爆破設施,那區區幾行三角錐真的不夠看,分分鐘的事。

    而且在遇到障礙時,工兵永遠是在第一線的,這點三角錐真的不夠練手。

  • 6 # kqwy

    反坦克錐就是混凝土做的錐型障礙物,二戰前坦克的動力比較弱,現代坦克不論是動力還是透過能力都提高了很多,對於現代坦克,混凝土錐型障礙物作用可能會降低很多

  • 7 # 瘋狗的輕武

    有用啊,反坦克錐雖然談不上能完全阻止敵方裝甲部隊行進,但遲滯的作用還是很明顯的。

    一般這些錐高矮不一,矮的50公分左右,高的將近兩米。坦克要是不長眼直接碾過去,輕則底盤卡住動不了,嚴重點就是一側履帶被頂上去,結果受力點就是錐頂那麼點,要不履帶斷,要不負重輪懸掛斷,然後就歇菜等著被炸。

    當然,反坦克錐就和馬奇諾防線似的,壓根不指望坦克真傻不拉幾的來衝,而是強迫敵軍裝甲部隊繞道。

    但繞道是有代價的...一般反坦克錐陣留出的通道後邊後方都是這樣的

    對不起,放錯圖了

    這樣的

    這樣的

    當然,工兵表示不就是幾個水泥墩子,多大事兒,炸了不就完了。但水泥墩子邊上的鐵絲網、墩子之間的地雷、墩子防線後方的碉堡、防線制高點的火炮表示,工兵你儘管來,弄不死你算我輸...

  • 8 # 南黎23333

    反坦克反坦克,那自然是有用的。但是效果自然不可能像反坦克火箭筒和反坦克炮直接把坦克炸了。

    看這一排排混凝土像金字塔一樣的玩意,這麼老高,一般的有大半個人那麼高了。坦克底盤那麼低,自然不可能從上面直接碾過去,要是萬一被弄得斜了過來的話,那就代表著你失去了機動能力,變成了個鐵的盒子,等待著被炸的命運。

    但你要想繞過去也不太容易,因為對面的也知道一般人不可能往裡直接走,他們在你要繞路的地方安排了反坦克炮、地雷陣等等一堆東西,所以說,還是等著被炸吧,但是比剛先好一點,至少你可以利用風騷的走位來完成脫險。

    你要是想炸過去,坦克要炸半天,這也差不多完成了反坦克錐停止坦克的任務了,而且一般的後面還有著一戰的標準配置等著摸上來的步兵,遠處的火炮也表示:今天炸的爽嗎?沒事,一會更爽。

  • 9 # 興業聚金

    坦克錐是用混泥土鑄造的一種三稜錐,類似金字塔,大概是半米高。反坦克錐“反坦克”原理是,利用三稜柱的三個平滑的側面,讓讓動力強勁的坦克輕易地滑上去,當坦克的底盤到達三稜柱的頂部,也就是頂端的一條稜的時候,坦克的地盤由於不平整,所以就很容易卡死在這種石柱上。坦克一旦滑上這種三稜柱,只有靠同伴幫忙才能脫身,或者靠運氣。因為,三菱柱高半米左右,坦克卡在上面,就等於坦克的前部或者後部被一個很穩固的三腳架支架著在那。被支架起來的坦克雖然還有一半著地,但是不太可能把被支架起來的另一半拖下支架,尤其是後退時被卡在這種柱上。因為大部分坦克主動輪是後置的,一旦卡住後部,那麼即使是履帶坦克,也機會沒有了動力。目前來看,這種反坦克錐只適合二戰時期的那種高消耗戰爭中。即便現在和反坦克地雷,反坦克壕配合使用,作用也已很有限。畢竟,這些障礙在機械化高效的工兵面前已不是什麼“天塹”

  • 10 # 戰情解碼

    反坦克錐是一種用混凝土製成的三稜錐或三稜柱障礙物,它主要用於遲滯或阻礙坦克的行進。因為反坦克錐可以有效遲滯坦克的前進,再配合伏擊或反擊等戰術時,可以給予坦克部隊極大的殺傷。反坦克錐是處於守勢一方最常用的防禦手段,在實戰中它發揮著不小的作用。

    (反坦克錐)

    反坦克錐其實就是路障,它的高度有將近半米,坦克或裝甲車在行駛過程中一旦遇到反坦克錐,就會因為動力太過充足而衝上反坦克錐的頂部,由於車輛底盤通常比較平整,所以坦克肯定會發生傾斜,進而導致車體卡在這些反坦克錐中間而無法動彈。反坦克錐通常會大面積部署,錐與錐之間的間距也要小於坦克長度,所以即便坦克從反坦克錐頂部滑落,也會困在反坦克錐之間而動彈不得。

    (反坦克錐可有效阻礙坦克行進)

    在實戰中,反坦克錐曾得到廣泛應用。比如,在二戰時期英國人為防禦德軍登陸,就沿著海岸線修築了大量反坦克錐工事,而德軍在實施大西洋壁壘計劃時也將反坦克錐修到了法國海岸線上。二戰末期,德國建造的齊格菲防線,也大量使用了反坦克錐來阻擋盟軍坦克的進攻。不僅如此,在反坦克錐之間德軍還部署了大量的機槍、反坦克炮和反坦克地雷,這成功抵擋了盟軍幾個月不間斷的進攻。

    (德軍齊格菲防線曽成功抵擋盟軍幾個月的猛烈進攻)

    由此可見,反坦克錐的確是一種重要的防禦手段,配合其它防禦工事後,完全可以抵擋並重創坦克部隊的進攻。不過,隨著戰爭樣式的改變,反坦克錐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已經逐步下降。在最近幾場區域性戰爭中,反坦克錐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因為隨著技術武器的發展,偵查打擊已經趨於一體化。反坦克錐歸根結底也只是混凝土,面對空中作戰力量和各種精確制導武器時,它變得很容易被發現和摧毀。儘管如此,由於反坦克錐遲滯坦克前進的效果顯著,所以在己方具備空中掩護的前提下,它依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防禦手段。

  • 11 # 紅色手電筒

    用處還不小,這種反坦克障礙的作用就是遲滯坦克的快速推進,雖然說工兵部隊可以十分輕鬆的把這些障礙物給搞掉,但是這種障礙物通常都是和地雷等障礙物混合佈設,同時還會有火力的掩護,在對方火力的打擊下開闢通路並不容易。坦克在坡度超過30度的地方是開不上去的,三角錐一方面是利用了這個技術上的弱點,同時由於三角錐比坦克的車體窄,所以可以把坦克頂起來,這樣子就可以使坦克喪失機動能力。

    這種用水泥做的東西並不困難,用炸藥或者推土機都可以搞定。不過要在對方的火力打擊下在障礙區中開闢通路並不容易。三角錐拒馬還有反坦克地雷通常是混合佈設,並且有本方的火力掩護。在障礙區中預留的通路,這個都會有對方火力設定的陷阱,進入容易,出來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豬舍要注意什麼,離村莊要多遠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