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惠s
-
2 # 心理諮詢師小鹿老師
怎麼溝通不會讓孩子反鎖自己?
溝通的效果取決於對方的迴應,怎麼說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會不會聽!
14歲的孩子處於青春期,心理學上是沒有“叛逆期”的概念的。所謂“叛逆”,只是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心理上生理上相對獨立,有了成人感,渴望獨立,而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的“失控”感所造成的矛盾。一味地歸結為孩子“叛逆”是不公平也不科學的,很多時候都是父母的方法不當導致的問題。
和孩子溝通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接納的態度接納孩子的情緒。只有一個人感受到接納,才會願意敞開心扉。在和孩子溝通時,不要急於評價、下結論、給建議,需要做到保持中立,接納孩子,耐心去聆聽。
可以用:
“接著說…”
“然後呢?”
“我想聽你再多說一些可以嗎?……”
“我聽到……”
鼓勵、欣賞為主多發現和肯定孩子的優點,看到孩子想法中積極的一面,不要急於把自己的想法加給孩子,所有的溝通最後都變成“說教”“說服”,這樣的話,青春期的孩子自然不會願意多和父母講話。
信任孩子可以建設性的處理自己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行不能,而是沒有人給他機會。多給孩子一些信任和空間,父母更輕鬆,親子關係也會更好。
有家長可能會說,“難道要我看著孩子犯錯,看著孩子走彎路嗎?”
是的,無錯誤不成長。每個人從小都是在不斷的嘗試—犯錯—調整(犯錯—調整……)—成功,這樣一個模式下成長的。所有經驗的獲得都是在錯誤的嘗試中得來的。
不讓孩子犯錯誤,希望自己可以替孩子規避掉所有的彎路才是最大的錯誤!
避免溝通中的10種障礙(錯誤溝通方式)命令、指揮、控制警告、訓誡、威脅評價、批評、責備、不贊同規勸、說教、講道理建議、給出解決方案進行邏輯辯論來影響說服孩子歸類“貼標籤”、嘲笑、羞辱分散注意力、轉移話題解釋、分析、診斷調查、質問、審問這些溝通方式都會讓孩子感受到“不接受感”,不接受感會讓人緊閉心門,產生對抗,甚至單純為了對抗而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
如有具體問題可以一對一諮詢。
-
3 # 小tsg笨
寫信唄 面對面溝通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情緒 寫信 主要寫發生的事情 你的感受 你希望的處理方式 問她的感受 她希望的處理方式 不要評價 建議讀讀非暴力溝通
-
4 # 鬍子哥01
我們都年輕過,都是從那個階段走過來的。好好想想我們那時候,是不是也是特別自以為是,好像什麼都懂,已然把自己當成大人了。“你說的我為什麼要聽?”就算是現在我們真的成年了,父母說的話我們不會反駁嗎?
不要講叛逆期!沒有叛逆期!叛逆期是我們對孩子的判定,不是事實存在的。
首先要找到為什麼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還有孩子為什麼要聽我的?單純是因為我是老子,你要聽老子的?這有點獨裁了!命令的語言和口氣誰會喜歡聽呢?
十四歲,在現在這個資訊發達的社會,你還真不能把他們當孩子!他們有自己的主見,有思想,也有理想。如果你能和他像朋友一樣交心的聊一聊的話,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如果你們爺倆說不了兩句就能蹦起來,或者根本聊不下去,那說明你們的關係出了問題。先不要在孩子身上找,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先把自己的身段放下來,學會尊重他。告訴他“我不是你老子,是你朋友”。這一定要真誠,不要報任何目的的聊聊。告訴他你也曾經把你的爸媽氣的半死。不管他說什麼都不要嘲笑他,不管他犯了你什麼忌諱也不要發火。當你們能一塊聊天一塊嗨的時候,當你學會尊重他的時候,你們的溝通就真正開始了。
不要去命令,要給他建議。比如:你做的不錯,你看這樣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也不要過度誇獎,那會讓他變得自負。
非常重要的一點,千萬不要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要耐下性子,慢慢來。一定切記,要真誠。放下成人的社會性的虛假的面孔,孩子真的很聰明,他能感受的到。
不要讓孩子離你的期望越來越遠,你不期望的也未必是孩子所期望的,也許那僅僅只是為了和你置氣。不要讓你家長的架子疏遠了孩子,不要老是拿他的不足和別人的優點比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依然適用。
-
5 # 健康管理專家屈無為
叛逆的根源是因為父母或外界的專制,“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用平等的眼光、語氣交流,例如說話時能不能與孩子的視線保持同一個高度,這樣會好些的!
-
6 # 採蜜小豬
孩子把我推出房間,關門,罵我說話噁心,什麼過分事情都幹過。我的血淚總結如下。
我的孩子曾經說過的話,也許能讓你看到這個年齡的孩子是怎麼想的。
1.我的孩子說過“我們相差20多歲,不可能想的一樣”,很現實很正確的一句話,所以不要指望和孩子能完全理解和溝通,儘量就好,關鍵是保持溝通的機會和渠道。
2.“你們老了,很多新的東西都不知道”。
自以為是的少年們已經開始看不起我們了。孩子說什麼,父母都不知道,就像對牛彈琴,也就沒興趣和父母說了。
我的對策:
a孩子看的書,我也大概看看,瞭解一下。
b關注各種時事新聞,無論是國家國際大事,還是娛樂八卦,趣聞軼事。
c孩子喜歡動漫,我就和他一起看。
d孩子關注的主播,我也瞭解一下,和他一起看直播。
3.“你應該接受你已經不是我最重要的人這件事”
剛聽到這句話時,好難過傷心。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是,我已經長大了,不需要依賴你了,我有同學朋友,我自己可以。所以家長必須接受孩子在長大,在脫離的現實。
我當時告訴孩子,家人朋友對我都是重要的人,只是現在你未成年,所以我需要放更多精力在你身上。到我老到沒有工作時,還需要你來照顧我呢。不過,我愛你是永遠不會變的。
4.“你把這些話說完,轉身就走,就ok,其他再多說還是一個意思,就不愉快了”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不能完全領會自己說的話,講道理擺事實,反覆強調,在孩子眼裡就變成了嘮叨。
把要講的話提煉精髓,三言兩語講完就走。
我總是比喻孩子是需要被我策反的一方,如果關係不好就沒有策反的機會,我要投其所好,先拉近距離,慢慢滲透。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
多關注瞭解孩子的興趣。動漫,電影,遊戲,主播,音樂,時事新聞,這些都是少年們喜歡的。不要認為這些都是無用的,多瞭解,和孩子才有共同話題,才能聊到一起,孩子才願意和你聊天,你才有機會把你的思想講給他聽。如果家長不懂,要有不恥下問的精神,要放下家長的架子。當我有不懂的問孩子時,期間我就只是說“哦,這樣啊” “真的呀” “後來呢”,他能給我講一個小時,期間不看手機,同學打電話找他都不接,非要給我講完。同學發生些事情也立刻講給我聽。
孩子本意上都是願意被父母接納和理解的,
孩子覺得你有趣,值得信任了,就什麼都給你講了。
-
7 # 沉澱與生活
不知為什麼,有時只是一總好好和她說幾句家常,她都煩。再多說一句,她就會和你頂嘴。看到如此煩燥的孩子,我都懷疑這是“叛逆”嗎?還是是為了自己安逸,毫不顧忌其他人的感受,傷害著身邊的人。想到從小到大帶她的艱辛,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於是一場雞飛狗跳的“戰爭”開始了。最後的結果,兩敗俱傷。迎來的不是和解,是孩子的更加仇視和大人的身心疲憊。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和孩子的衝突,多半緣於父母對孩子期望的樣子與孩子實際有了差距,於是我們理所當然的以“愛”之名,去要求孩子改正,而孩子已有很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對於我們的要求自然不能接受,並生出了反抗情緒。鑑於此,後來我們很少再強制性的要求孩子做什麼,只是給她說,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由此產生的後果你得自己去面對。記得有一次,老師要求同學們課外閱讀並做筆記,她當然的應付了事。我們也是看在眼裡急在心理,但我們只是提醒了她,並沒強制讓她去做。果然老師那沒過關,讓她全部重做。讓她嚐到了苦頭。後來就自覺多了。
其實抓在手裡的沙抓得越緊,就丟失得越快。對於孩子,讓她有自己的空間,我們只把握大方向,讓她自己去撞撞南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之所以他們不願和我們溝通,他們覺得我們太強勢,對於他們所思所想,定得不到我們的支援也就不想和我們說。試著與她講她感興趣的話題,慢慢他們自會給我們親近的。
-
8 # 撕了de夜
掌握叛逆期的孩子 他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說話方式 慢慢和他 她心裡溝通 心裡輔導讓孩子覺得會聽你的 她 他們就會還是要正確的教導
回覆列表
跟他一起玩,比如跟他請教遊戲額技能,肯定他的優勢,。不要以大人的姿態說教,理解他的年齡段,很多時候情緒波動,行為瑕疵是正常的,告訴他:我像你這麼大,好傻喲!不如你呀!給予肯定和理解,去成功開啟心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