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哥說教育

    你好,我是立哥。關於教育孩子家人爭吵主要是教育的理念不一樣。

    比如我媳婦就認為應該嚴管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孩子完成作業以後,還要加作業。

    我認為應該是興趣教育,小時候應該培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這樣子長大了到初中才能自我學習。但是孩子的媽媽理由是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

    有過爭吵我做出讓步。但是我告訴孩子的媽媽,現在如果孩子討厭學習,到初中以後會非常難改變。結果到初中孩子確實學習成績不好。我費了很大勁才扭轉過來。

    我的原則是,家庭還是以和為貴,總有一個人要讓步。如果為了教育孩子倆人吵的日子過不成。得不償失也讓孩子跟著受罪。總之大方向都是為了孩子好。建議你們還是多看一些教育孩子的書籍。

  • 2 # 十字路口的地圖

    現在的人總是不想在一個地方呆一輩子,想去遠方看看,要不覺得自己什麼也沒經歷過,太可惜,所以就出現了寧願背井離鄉的去外地生活,也要逃離陪伴自己長大的這個地方,這樣就出現了很多遠嫁的姑娘,且不說同一個地方不同家庭還有很大的差異,這種地域產生的生活文化方面的差異,讓很多相愛的人在結婚後跨不過去,小云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跟老公是純潔甜蜜的校園愛情,畢業也沒能讓她們分手,後來順理成章的就進入了婚姻,在還沒有孩子的時候,小云和老公就探討過將來孩子的教育上,最起碼要做到保持一致,不能一個人在教育著,另一個人反對,這樣容易讓孩子不知所措,最後還不能把孩子教好,另外在孩子教育上兩個人都要參與,如果兩個人有想法不統一,兩個人私下解決,不能影響到孩子,這是多麼完美的打算,兩個人也都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誰知隨著孩子的到來,這個家就變得讓小云夫妻都想把它毀了,再重新開始。小云夫妻還算是比較獨立的,有了孩子後也是兩個人共同承擔,沒有讓父母幫忙,等孩子稍大一些,過年時小云丈夫就提出要夫妻帶著孩子回自己老家過年,小云也表示了支援,誰知這一趟回去就是一個導火索,本來不經常見孫子,爺爺奶奶就比較親,比較寵愛,這些小云也覺得正常,有一天爺爺帶孫子在外面玩,居然有鄰居逗小孩子,把煙放在孩子的嘴裡,而公公和老公居然為了鄰里面子,都不去制止,還在那裡覺得好玩,小云頓時火冒三丈,當時就不願意了,小云的丈夫反而覺得在小云小題大做,讓自己爸爸和鄰居都失了面子,從這個時候起,小云和老公的教育聯盟算是徹底瓦解,經常因為孩子教育發生爭執,後來直接導致兩人鬧離婚的地步。一、容易引發在子女教育上爭執的事情

    1.傳統與現代的育兒理念

    隨著現代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們對育兒教育理念崛起,再加上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她們對孩子教育特別重視,然後對上一輩的教育方式很不贊同,在這種傳統與現代的育兒衝突下,就引發了很多關於孩子教育的爭執,有時候就是一句話都能引起家庭矛盾的軒然大波,尤其是老人一句話,我會害孩子嗎?讓一些新手媽媽很崩潰,觀念上的不同真的是很難溝通,或許只有分開住,自己孩子自己帶才會好一點。

    2.夫妻一方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很多爸爸以工作忙為由,在孩子的照顧和教育上當一個甩手掌櫃,根本體會不到妻子的辛苦,在孩子的問題上稍有不完美就埋怨妻子,還說的有理有據,最後來一句,別人都能幹好,就你幹不好,這個時候妻子就會覺得跟老公講道理就是對牛彈琴,只想一巴掌呼過去,在孩子的教育上總是爭執不斷,有這樣的父母真是苦了孩子。

    3.夫妻矛盾連累子女教育

    有些夫妻還是比較有共同想法的,理念一致難能可貴的是還一起參與孩子的教育,但是總是會在自己家長親戚面前放棄原則,像上面小云的老公一樣,為了所謂的面子和孝順,在孩子的教育上讓步,如果妻子不理解自己,這就會導致夫妻之間的矛盾,連累孩子的教育,本來很好的開頭,結果半路放棄了,沒有堅持很可惜。

    二、夫妻應該怎麼做才能在子女教育上不發生爭執

    在孩子的教育上雖然不能為了過分保護她,而不讓他跟外界接觸,但是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清靜的環境,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不同的聲音太多,孩子也會比較迷茫,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應該保持一致,即使是有異議,也是夫妻私下交流,不要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發生爭執,更不能為了讓自己在夫妻矛盾中獲勝而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另外在面對與長輩新舊育兒觀念的衝突中,首先教育孩子的底線不能丟,其次也沒有必要跟長輩當面衝突,為了孩子教育引發家庭矛盾,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跟長輩心平氣和的溝通,一時半會溝通不好,可以自己多帶帶孩子,也不要不讓長輩和孩子接觸,慢慢磨合,一起呵護孩子長大。

    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還是讓孩子有一個獨立健康的人格,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還有感受愛和愛別人的能力,所以不要過分糾結哪種教育方法好,最主要的是家庭要和睦,家人之間感情的流動才最重要,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在孩子教育的小細節上,引發家庭矛盾就得不償失了,與最初的想法就背道而馳了,如果夫妻為了孩子教育發生爭執時,要冷靜的想想自己的初衷。

  • 3 # jessie靈

    對於子女的教育問題,如果家人會爭執,那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人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想法去取代孩子。無論是祖輩,還是父母,每個人由於原生家庭以及自己的人生經歷不同,所以對很多問題的認知都是不同的。就像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所以當每個成人都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去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基本不可能達成一致。

    想改變這種情況,我們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主觀意願,以孩子自己的感受為指導,認真去發現孩子的優勢與不足,瞭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當家人們都能做到這點,爭執自然就不會出現了。所以,教育到底是以家長為本,還是以孩子為本,請大家一定要考慮清楚,三思而後行。

  • 4 # 嫦娥奔月745

    主要是孩子考試分數低,而錢也沒少花,沒有效果。再有就是大人思想不統一,一個狠心一個慣,這可不行,這是害了他們。

  • 5 # 元悅

    關於子女教育問題,爭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父親有著自己強而有力的見解,所有人都無法撼動,不鳴則已,平日表現一股威嚴的狀態,一鳴就不得了,父親的威嚴怎麼可能處於下風,這個時候不僅要讓孩子認同,還要讓妻子、老人家認同,誰都不可以介入。若其中有人無法認同,爭執便將拉開序幕,導致一發不可收拾。

    其次就是母親這方,大道理不多,“嘮叨”的教育是最強而有力的,有的時候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嘮叨著嘮叨著就會指向丈夫起來,那麼因教育產生的爭執似乎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日常瑣事影響了教育問題。典型場景是,母親在做家務,看見不整齊或者不衛生的場景,一般都會先嘮叨孩子,畢竟整理也算是日常的教育選題,或許這是所有的牽連事件,應證了百因必有果那句話。那麼教育是相互的,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還是隔代養育了,小時候老人家帶孩子,性格、習慣初成型,等自己帶孩子的時候,孩子也就融合了多方的教育思想,這個時候如果老人家思想過於傳統,還不能當面反駁、爭執,畢竟能幫自己帶小孩已經算很感恩的了,何以再來責怪?典型的事例就是,父母不讓孩子幹嘛幹嘛,不可以的時候,老人家一般都會首當其衝的和解,並且“討好”孩子。長期以往,這可如何是好

    解決方法出來,大致有這麼幾點值得參考一下:

    (一)父親有父親的剛強,保持代言人良好形象。在家,父親想長期樹立好自己的威信,不想任何人反對自己,自己說的話有分量,那麼首當其衝是做好家裡的“代言人”,那麼必定要做足功課,讓自己在家裡變得更優秀,讓妻子欣賞,讓孩子敬佩,一味的憑著自己感覺走,憑著性子來,不好意思,“大男子主義”時代過來,避免爭執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德服人,當然這個“德”是方方方面面的,無表率何以在家中做楷模?(二)母親有母親的魅力,不僅嘮叨,而且嘮叨有重點婚後的女性,特別是有了孩子以後,重心幾乎是圍繞孩子轉的,優生優育到九年義務再到三年高中高考,哪個母親不會為了孩子的事“較真”?正因為母性光輝天生自帶,那麼愛嘮叨自然是正常不過的,我一直認為嘮叨是母愛的一種表現,就怕母親壓根搭理自己,那才是比較可悲的。因此母親這一方,要避免教育不爭執,責任相當重大,除了工作、家務,那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內在文化素養和自我修養,重在學習,嘮叨到點上不帶有私人情感的那種,無論是丈夫還是孩子,反駁的機率也就不高了。(三)隔代老人介入教育,家庭會議是關鍵不得不說,有了孩子的家庭,誰都希望老人家搭把手,到了一定階段,又都希望老人家退出,等真到了這個階段的時候,又沒法向老人家開口提出自己帶孩子的要求了,一來是老人家帶出感情來了,二來怕老人家多想,認為我們是覺得他們帶的不好,可是好壞之分的標準哪有那麼清晰?無非還是思想的不統一,教育觀念的不一致。為了避免分歧,家庭會議是關鍵,避開孩子,大家一起坐下來,心平氣和談談教育問題的觀點,怎麼統一,保持一致思想,讓大家都能接受對方的教育。慢慢形成一種良好的流程,讓孩子也有統一的思想認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羨慕老師待遇好的人,為什麼不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