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前面是大海

    不要刻意去想,就算想起也無所謂,誰都有尷尬的時候,可能你認為的特別尷尬的事情在別人眼裡就是小巫見大巫,畢竟過去的就已經過去了,我們不要一味去緬懷往事,向前看,過去的經驗教訓是我們今後通往成功的階梯。

  • 2 # 性格如此143

    高考的時候,我們學校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考試,就在考點對面訂了一個賓館。然後這一屆所有參加高考的都要住進去~~ 萬萬沒想到啊~ 我積攢了三年的英俊瀟灑在一瞬間全部崩塌……-_-||

    高考前一天晚上,忽然發現我房間的花灑壞掉了,於是問我們隔壁班班主任(五十多歲大叔)可不可以去他的房間洗個澡,於是就去了。。。萬萬沒想到啊!這個坑貨告訴他們班同學來他的房間拿準考證。

    那時候我正在快樂的洗澡= ̄ω ̄=然後聽到房間裡人聲嘈雜,當時就很方,但還是勇敢的繼續洗。

    這個樣子…………

    人緊張的時候腦子就容易不好使……玩命把簾子往下拽,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我把簾子連桿一起拽下來了……

    同學們很自覺的轉身……我紅著臉穿衣服,可是從他們一抽一抽的肩膀和偶爾傳來壓抑不住的笑聲中我還是感受到了深深的惡意……

    著急忙慌出了房間,就聽見屋裡拖拉機一般的笑聲……

    就這麼著,我積攢了三年的帥氣在一瞬間啥都不剩了……

  • 3 # 諮詢師張滴滴

    你好,我是張滴滴,一名心理諮詢師,你提的問題,其實在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但每個人感受到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卻又不盡相同。

    我們從小到大,總是會犯錯,也總是會做一些丟臉的事情,沒有完美長大的小孩,也沒有不犯錯的成年人,在很多事情上跌倒,就地爬起,撓撓頭,尷尬一笑,繼續向前,這才是人生常態。

    這種“跌倒”,稱之為事件的挫敗感,它會經歷以下幾個階段。

    事情發生時,自己感覺到緊張和尷尬,這個時候偶爾還會出現“焦點效應”,感覺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丟臉的時刻。

    當離開事情發生的環境,開始自我懊惱,自我批評,甚至自我攻擊,覺得怎麼會犯這樣的失誤,一獨處或一安靜下來就會想起這件事,這樣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這個持續時間需要自我監控)。

    當時間讓記憶模糊,事情發生的時間更加久遠,慢慢地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小,逐漸淡忘或者成為笑談。

    以上就是正常的挫敗感產生的心理迴圈過程,這個中間需要注意的是對本人的影響程度(是否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及社交)和持續時間(長時間的無法自我擺脫,而且感受隨著自己記憶的新增更加強烈),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干預。

    心理學上有很多對這樣情況的干預方式,比如暴露療法、滿灌療法,這些需要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以下,是一些自我干預的方法,可以作為選擇的參考。

    自嘲:主動跟朋友或親近的人說起這件尷尬的事情,以緩解內心的壓抑和攻擊。

    負面情緒日記:寫下來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包括事件的具體情況,你的感受,你的總結。

    修補事件本身:如果是可以彌補的事情,可以對事件本身努力,改變結果的一些細節。

    放鬆訓練:在懊惱感出現的時候,使用一些方式進行放鬆,可以請教你的健身或瑜伽教練找到適合的方法,或者請一位心理諮詢師教你如何放鬆。

    當這些自我干預方式無效時,就需要專業干預,事情永遠不會過去,成為心結後,會在你今後生活的很多事件中不斷的追尋和彌補。

    以上。

  • 4 # 心理諮詢笑逐顏開

    每一個人都會經歷過尷尬和丟臉的事情,第一點是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無論是我們認真選擇做決定的時候,還是我們無意當中都有可能會出現錯誤或者是尷尬。

    第二點是你認為很尷尬的事情,在別人眼裡不見得是尷尬的,大家會在意的,比如說有一個人,他記得小的時候上課,他偷吃糖,被老師逮到了,然後在全班狠狠地罵了他一頓,從此這件事情成了他很深刻的一個傷害。

    現在我們再來看這件事情,一個小學1、2年級的孩子做這個事情很正常,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在意的和尷尬的東西,實際上是多餘的。

    人和人的交往當中,有這樣一個定律,那就是你希望別人如何對你,首先你要如何對自己?

    比如說我們在街上看到一些穿著奇裝異服的人,可能你會覺得很奇怪,但是人家自己覺得很好看,那別人自然也就不會去指責她或者是去對她什麼。

    所以核心的問題是這一件事情,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什麼,沒有那麼尷尬,那麼別人自然不會認為這是一個尷尬的事情。

    比如說夏天一個男士不穿上衣去上街,如果別人問他為什麼不穿上衣,他會說太熱呀,我穿著很熱,我這樣很涼快啊,我是對的呀,別人雖然腳個行為不太好,但是也不會覺得他這個行為很尷尬或者說你丟臉。

    總結下來核心的問題就是調整你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觀點,你的感覺也就發生了變化。

  • 5 # 蕭然CU

    尷尬丟臉是對自己處理事物不得體的自然反應。本身是有益的,而遲遲不能擺脫這種負面感受,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兩個問題。

    一是悅納自我。 認識自我是種境界,是我們在現代社會所應具有的素質。那麼首先就應該明白什麼是悅納自我。總的來說,悅納自我包括三方面。第一,接受自己的全部,無論優點還是缺點,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第二,無條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錯事有所改變。第三,喜歡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有愉快感和滿足感。只有能夠真正的做到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悅納,認識自我。

    二是祛魅。要想知道如何除魅,要先知道什麼叫“魅”。“魅”在心理學上稱為“暈輪效應”。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物件的其他品質。除魅就是把光環去掉去看到事情的本質。如果感覺到特別的尷尬,肯定是覺得自己在重要的場合或在重要的人面前丟臉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不要把任何人或者環境神聖化。

    感覺到尷尬,或者羞愧,說到底都是觸發自我保護的機制,提醒你某方面有不足,需要反思和提升。而不是讓你深陷其中,泥足不前。

  • 6 # 心之愛心理諮詢

    尷尬丟臉的事情往往就是一個人自體破碎的時刻,挫傷了自戀。這種時刻是羞恥感被激發了出來,使一個人感到無能、醜陋、卑微,故而非常痛苦。

    如果對這件事情難以忘懷,首先可以把這件事情帶給你丟臉的感覺,用文字表達出來,然後體驗和思考為何有種感覺?尷尬的背後你是擔心什麼?擔心別人說你笨?擔心別人疏遠你?你擔心失去什麼?

    然後,再好好想想是否別人真的那麼在乎你丟臉呢?你往往會發現並不是別人多麼在乎你丟臉或者嘲笑你,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沒有那麼多閒心。而是你把你的羞恥感投射到別人身上,從而誇大了羞恥感。有時,別人只是一笑了之,而是你太把它當一回事。

    人活一輩子,世事無常,沒有哪個人能與丟臉時刻絕緣,人是不完美的,這就使很多人學會自嘲、幽默和戲謔,他們就某種程度上具有了智慧,嘗試著和人生的荒誕和你的不完美和解。

  • 7 # MLsyouzZ

    上大學的第一天 ,在教室樓裡邊打電話邊晃悠,走著走著就走到女廁所,趴在視窗還抽了一根菸,和異方女朋友戀戀不捨,大概十幾分鍾過去,回頭看見保潔阿姨拿著掃把站在那兒(心裡紋絲不動,壓根兒沒發現奇異),繼續打著電話,怕保潔阿姨聽見就慢慢往外走,發現門口有一群女同學竊竊私語盯著我看(心想……難不成我是這條街最亮的崽?),有點點兒臉紅。走到走廊對面樓梯間繼續打電話。過程中沒有任何心慌!

  • 8 # 大牛哥對牛彈琴

    別人都已經忘了,你還放不下。

    一個紀念品你會放在某個位置,經常回顧與他相關的美好記憶;

    如果一坨狗屎,你一定會剷除掉包起來扔到垃圾桶。

    尷尬丟臉的事,放下就好了,不能一味的反芻。

  • 9 # 關小兮

    首先,你做一個小測試:先想一個你比較熟悉的人,比如一個同事,一個閨蜜。然後,你想一想他/她做過最“尷尬而丟臉”的事。

    你還想得起來嗎?大部分都想不起來。

    推人及己,你做的尷尬又丟臉的事情別人也記不起來的。

    那麼既然別人都記不起來,你為什麼還要記住呢?

    所以,不要害怕,大膽奔跑吧!臉面不值錢的。

    現在我再來解析一些你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

    鳥籠效益

    1、概念

    2、案例

    3、解決方案

    什麼是鳥類效益

    鳥籠效益指你在得到一樣東西(或者遇到某種情況)的時候,你會陷入這個物品給你的“鳥籠”,讓你無法擺脫。

    帶入題主的問題就是:每次我做了一件尷尬的事情,我就不自覺地感到尷尬。我陷入了自己給自己的“鳥籠”。

    我在眾人面前摔了一個大跤,或許別人不覺得怎麼樣,但是我自己會尷尬。

    這就是鳥籠效益。

    詹姆斯教授到他的朋友家裡做客。朋友誇誇其談自己不買多餘的東西。

    詹姆斯就對朋友說,你信不信我可以讓你在一個月內養一隻鳥?

    朋友表示不相信,於是兩人做了一個賭注。

    一個星期後,詹姆斯送了朋友一個很精美的鳥籠。並且讓朋友把鳥籠掛在門口。

    於是每一個拜訪朋友的人都會問朋友:“為什麼鳥不見了?”或者“鳥死了嗎?”之類的問題。

    最後,朋友買了一隻鳥。

    其中道理也很簡單,因為人們看到鳥籠就會想到鳥,所以會讓朋友陷入這個“鳥籠”。

    就是你做了普通的事,然後不自覺地想到尷尬。

    你會產生一種心理壓力和暗示,繼而改變你的行為。

    鳥籠效益被譽為人類最難擺脫的心理學效應之一。

    因為每個人的聯想是不自主的,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也是不自主的。

    你就像被關進鳥籠,無法逃脫死迴圈。

    很符合題主的狀況。

    那麼,鳥籠效益有哪些實際應用呢?又或者說,怎麼利用鳥籠效益呢?

    案例

    張長和劉青是鄰居,張長由於工作的緣故要遷居,家裡的東西大部分都要賣出去,在清理完所有的傢俱後,只剩下了一個雅緻的書桌了。

    這書桌價格昂貴,如果作為次品賣出也收回不了多少錢。

    於是,張長決定把它送給鄰居劉青作為紀念禮物,劉青也欣悅的接受了並對此表示了感謝。

    書桌搬回自家書屋後,劉青發現書屋那破舊的木藤椅與書桌比起來真是大煞風景,於是劉青決定買一個好的皮質的轉椅來搭配書桌。

    花了250元買了一個合適的轉椅,劉青心裡覺得舒服了許多......

    一天,朋友來劉青家做客,劉青為展示自家的新書房,請朋友進來看看,朋友對書桌和轉椅讚不絕口,朋友說:“不錯,不錯,只是能把書櫥換一下就更好了。”

    劉青看了看,覺得書櫥有些破舊了,確實也應該換一下了,於是乎又花錢換了書櫥......

    這天,又有一些朋友光顧了劉青家,照樣來到了書房,還是同樣誇讚了一番,但總是最後帶有瑕疵:“你的書房什麼都好,就是光線暗了些,要是能把牆開啟,建一個落地窗就更加明亮了。”

    聽後,劉青覺得也是,於是乎......

    為了一個書房,把劉青折騰得不輕,而這一切的一切又都是由於那張書桌,何必呢?

    這也就是鳥籠效益的負面影響了。那麼,鳥籠效益正面的小技巧呢?

    1、為了培養看書的習慣,可以把一本書開啟放在床頭燈開關處,“一本開啟的書要比書本身更有吸引力。”

    2、家長為了培養孩子學習樂器,給孩子買了樂器後,還在家裡單獨給孩子開闢出練習的環境。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如果能學會“送鳥籠”,這要比說服教育和棍棒教育對孩子的啟發與引導更有意義!

    怎麼解決鳥籠效益?

    總所周知,人是高階動物。而高階體現在可以控制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情緒。

    比如著名的“膝跳反射”,無意識下敲擊小腿肌腱會發生反射。但是如果人有意識控制,那麼就不會發生膝跳反射。

    對於鳥籠效益也是一樣。

    正如我開頭所說:別人都不記得,你為什麼還要尷尬呢?

    你控制自己不落入“鳥籠”圈套裡,就可以不落入。

    你認識自己沒有必要尷尬,那麼你也會自信。

    要想不落入鳥籠裡,就必須要做到兩點:

    一是及時覺察,

    你要意識到自己尷尬是沒有必要的,並沒有人會為你尷尬,而尷尬的僅僅是自己。

    尷尬甚至影響了你的心情。

    您需要變成第三視角看自己的保護,及時覺察。

    二是敢於捨棄,

    尷尬的原因在口頭上可以理解為“失面子”。那麼你就需要敢於捨棄自己的面子!

    面子並不值錢!做好自己就好。

    以上,為我的回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勉強不能如意,強求沒有甜蜜,真正的愛情是兩情相悅,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