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與歌
-
2 # 鋼琴楚楚老師
在鋼琴的彈奏技巧中,音階的彈奏是很重要的,培養鍵盤默契,訓練手指的靈活性、獨立性,為其它技巧的訓練奠定重要基礎!音階的練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甚至是伴隨彈奏一生的學習。當學琴納入音階的環節訓練開始,就應當高度重視運用正確的方法練習,堅持不懈的練習,求好不一味求快。
正確的坐姿和手型
正確的坐姿就是坐時不要離鋼琴太近也不要離太遠,肩部要自然的放鬆,不能駝背塌腰,大臂和肘關節放鬆,可以琴凳最多也不要超過2/3,重心要在琴凳上,不然重心懸空,彈不了一會就會覺得上半身很累,肌肉不放鬆的情況下,也比較僵硬和難調動。最自然的手型是人在走路時,兩臂下垂,兩手自然呈半圓弧形置於兩腿左右側面的姿勢,正確的手型呈半圓狀。手放在鋼琴上時手掌中庭不能塌陷,不要折指。
學會放鬆
放鬆,是指肩部、大臂、肘關節、小臂、腕關節、手指都要放鬆,也就是整隻手都要放鬆。如何才能做到放鬆呢?可以坐在琴凳上離鋼琴遠一點,接著把整隻手慢慢的抬起來與肩同高,把手放在空中停一下,然後讓它自由的打在大腿上,這樣多做幾遍就可以體會到手臂放鬆的感覺。
慢練
慢練,單手慢練,還是要單手慢練,欲速則不達!在彈奏時除了手指第一關節堅固的站穩外,肩、臂、肘、腕這些關節都要放鬆。練習時,第一個音用落臂彈,把手臂的自然重量透過手腕送到指尖,然後把第一個音的力量轉移到下一個要彈的手指,保證每個音的力量都是均勻的。尤其是成人學生,也可以加上高抬指的練習可以讓掌關節放鬆、拉鬆手指間的肌肉、增強手指的彈奏力度和增加手指的發力能動,這樣彈奏出來的聲音才有彈性、有顆粒性。
“鑽指”與“跨指”技巧輔助練習
“鑽指”和“跨指”技巧需要手腕的合理配合。1指在鑽指時一定要注意手型,要向食指方向靠近,第一關節自然凸起,不能躺在琴鍵上,要積極!鑽指的時候不能依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去壓鍵或按鍵,更不能猛烈地敲擊,這樣不僅會影響彈奏的速度而且聲音也不均勻,彈久時手會酸、緊張,以至於無法在彈下去。
“跨指”時三指和四指的跨指彈奏和拇指的鑽指彈奏相同,在彈奏時都要快速的跨指,三指或四指都要提前做好彈的準備,以免出現斷音的現象,跨指的時候也要注意力量的均勻轉移和手腕、肘部的正確運用。這些基本練習都是音階彈奏中所要注意的,肩、臂、肘、腕的放鬆的是非常重要的,在彈奏時一定要合理的運用它們。
音階必須堅持每天堅持練習,反覆均勻的練習,對於手指靈活性會很有好處,為後續更多鋼琴技巧有效賦能!
-
3 # 望思雅
音階:練習手指靈活度,以及對每個音轉換的應變力。
琶音:練習手指跨度,以及每個音在跨越轉換位置時的應變力。
練習哈農和拜爾都可以訓練音階的靈活度和琶音的跨度,這是練習鋼琴的基礎,更好的體會音程以及和絃不同的特性,更好的體會聲音之間的距離感。
只能簡單的說這些,具體的只能在練習時才能體會!
-
4 # 寧靜方能覺醒
音階,簡單地說,就是將音樂所用的樂音,按音高的順序,依次排列起來,形成階梯狀的序列,就是音階。練習音階,會使手指得到平衡發展,並提高控制手指、運用手指的能力。琶音,是將同時發出的和絃各音,按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奏出,就是琶音。彈好了音階,也就等於彈好了許多鋼琴曲的片段。因此,音階、琶音是各種鋼琴彈奏技術的基礎,也是鋼琴作品表現音樂效果的重要技法。練好音階、琶音將使我們受益一生,使彈奏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要掌握好此類彈奏技巧並非一日之功,習琴者不僅要長時期持之以恆地堅持練習,更需要科學、合理、正確的練習方法,領會其中的彈奏要領,練習時方能明確訓練目標,快見成效。本文就針對音階、琶音演奏技巧中的練習要點進行分析與闡述。
一、大指的彈奏
大指在五個手指中最粗,天生力量有餘而靈活不足,除了與其它各指一樣,做垂直運動,把琴鍵彈下之外,還能作水平的轉彎運動,來支撐彈音階、琶音時手的位置轉換。如果大指的彈奏方法不對,會造成聲音的不均勻,影響演奏的速度和流暢性。可以說,大指決定著音階、琶音彈奏質量的高低。練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觸鍵的位置。大指的觸鍵點在大指指尖的外側。彈奏時大指的前半截不要向外撇,更不能平躺著往下壓鍵,或用關節去彈,以免導致聲音重濁。
觸鍵的獨立。較其它手指不同,大指只有兩個關節,受生理條件的制約,彈奏時很容易依賴於手腕,練習時要讓它自己抬起、彈下,手掌和手腕都不要參與其中,第二關節要積極主動。尤其在轉移位置時,它處於手心下,觸鍵不便,但無論多麼不方便,大指也要(在掌心下)尋求一點獨立觸鍵的空間,保持大指本身的獨立性。
提前準備。大指剛一離鍵,立刻收到手掌下面,做下一次彈奏的準備。不要等到需要彈奏時才匆匆忙忙穿過來急促下鍵。需要說明的是:大指在“轉彎”時,要鬆弛、自然、果斷迅速,不可遲疑、緩慢,要做水平的轉彎動作,“轉彎”後直到大指把音按下,彈前一個音的手指才能離鍵。
避免重音。大指天生比較笨重,結實有力,應注意控制其音量。練習時可以四個音為一拍,讓不同的手指處於重音位置。大指在“轉彎”前後各音的用力要均等。
關節凹陷。大指在獨立支撐、彈奏時容易出現第二關節內陷,如遇這種情況,可藉助外力,用左手把凹陷的關節拉出來進行斷奏練習,增強拇指的肌肉能力。也可以在不彈琴的時候,讓大指順著二指做上下滑動練習,你會發現凹進去的關節正好是凸出來的。
二、手腕的運用
手腕的協調是音階、琶音彈奏中關鍵的環節。它是力量傳送的樞紐,也是連續不斷地彈奏的基礎。練習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和應顧及到的是:
上下抖動。手指獨立性差,手腕過於積極。一定要明確放鬆並不等於抖動。彈奏時要嚴格約束手腕和小臂的強烈抖動,使手指在無外力藉助下自行活動,逐漸練出獨立功力。
過於平穩。手腕應儘量保持平穩,但不應僵硬。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不放鬆。事實上,手指在觸鍵發力的瞬間,手腕是有一個小的抖動的動作,關鍵是彈奏下去後應立即放鬆。在彈奏相對平穩的基礎上,有彈性的、上下左右自然擺動的手腕是正確的。慢練是解決抖動和僵硬最好的辦法。
力量的轉移。每一個手指彈的時候,手腕必須左右調節位置,隨手指彈奏的動作做及時
1/2頁
平穩地移動,讓手指處於最有利於彈奏的位置,在每個音上都能自如地接受到自然的重量。可體會走路時兩腳自然交替不斷轉移重心的動作。彈奏音階、琶音的第一個音時,應用“落下”去的方法彈出,後面的音都是這個落下去的重量的轉移。
橫向協調。無論彈奏音階還是琶音,手腕都應朝著手指前進的方向傾斜,做水平運動。不要拱起或下壓。尤其在長琶音練習的時候,需要手指擴張,手腕配合的幅度更要加大。切忌轉指時肘關節走在手指的前面,用手臂上下翻動去幫助“轉彎”,或者乾脆將轉指處彈成跳音。
三、觸鍵的技巧
均勻、清晰、集中、乾淨、流暢的聲音是我們彈奏音階、琶音努力希望達到的效果,也是練習的最終目的。但事實上做到這一點很難,它不僅需要長時期大量的練習,更需要科學、紮實的彈奏技巧。彈奏中應做到:
整個手要有“架子”感。手指、手掌、要呈自然狀態,特別是掌關節處要向外凸起,不能塌陷。彈奏時,手要有一個整體感,不可鬆垮綿軟,也不能緊繃僵硬。尤其要注意整個手背的型狀,基本上是一個水平狀,不可內外斜塌。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彈琴中往往因為無力支撐,致手背外端四、五指處向外下斜塌陷,形成手背內高外低,彈出的音也因而軟弱模糊。克服的辦法是:彈奏時嚴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時,有意識地將手背外端微微提高,給四、五指以足夠空間充分活動,使其力量慢慢練出。四、五指充分抬動,彈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以掌關節為發力點。掌關節的靈活鬆動對於音階、琶音的快速彈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掌關節要發出足夠的力量,才可能讓彈出的聲音充實飽滿。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集中力量迅速地擊鍵,下鍵要有爆發力,觸鍵後立即放鬆,將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手指的彈奏上,彈完的手指要儘快的離鍵。
指尖要牢靠。指尖的主要功能是將手指彈奏的力量傳導至琴鍵,並在此過程中對手指觸鍵進行細微控制、調整。如果指尖癱軟,第一關節因不牢固而凹陷,擊鍵的力就會因手指支撐的軟弱而散失、使聲音疲軟鬆散。為了讓指尖牢固起來,練習時,可將手指搭在琴鍵上,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關節上,讓指尖有意識的往裡“扒”一下,就像人在拿東西時指尖很自然地
會向內收一下一樣。筆者透過每天堅持練習,發現這個方法對鞏固第一關節非常有效。
四、練習的速度
彈奏的是否均勻,除了練習的方法以外,還與練習的速度有很大的關係。毫無疑問練習音階、琶音最終還是為了學會彈快,而緩慢的練習無疑是快速彈奏的基礎。但應明確的是,放慢速度並不意味著越慢越好,只要能使每個手指的動作,每個音的彈奏能透過大腦指揮、耳朵檢查就可以了。練習時,可以先由兩個音為一拍,再到四個音為一拍、然後再到八個音為一拍進行訓練。這樣循序漸進,逐漸遞增,加快速度,但永遠不要進行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快速彈奏。
總之,音階、琶音作為鋼琴演奏技術的基礎,是每一個學琴者的必經之路,也是必須掌握的彈奏技能,需要不斷磨練、提高,最終達到得心應手的運用,去更好地彈奏樂曲。
-
5 # 大眼睛老師315
1、用節拍器由慢到快的練習。
2、分手反覆練習,一定要按嚴格的指法。
3、先按八分音符,逐漸加快到十六分音符。
4、幾組大小調的音階和琶音一起練。
5、每天都要進行練習。反覆的熟悉。
-
6 # 愛音樂的meow
你好!
音階和琶音怎樣練習才好?
音階、琶音作為考級必彈的基礎技術,鋼琴家每天練習開始熱身準備就是音階、琶音。
(這裡個人偷偷透露一下,當你能掌握好24個大小調的音階和琶音後,視奏在一定程度上會有提高哦~)
個人在鋼琴上的音階和琶音給點建議:
練習音階和琶音前個人建議先練習什密特手指練習的音階琶音準備篇再開始學音階,因為這個章節都是手指轉換的技術準備。
哈農和什密特的對比,個人傾向細節上更為細緻的什密特,訓練各種比哈農更為優勝的技巧。不管哈農還是什密特,都是為手指熱身和保持水平針對性的練習。
1、音階建議先從同向一個八度,分開手練習。
待熟練至可以合手,再加入兩個八度、再三個八度、四個八度。
2、可以用不同的觸鍵和力度來練習音階
簡單點說:不要一味用連奏的方式練習,可以用非連奏、斷奏、跳音,不同節奏組合來練習,讓自身克服對不同情況的適應,這也是進步。
3、同向練順了,再練習反向。
反向音階是考驗演奏者是否記熟全音、半音和相應手指技能的訓練,是否正確和熟悉。
簡單點說:順著會說,倒過來也要會說,總結四個字:倒背如流。
4、反向音階搞定了就開始正反音階,同向和反向的融合。
這個考驗演奏者的大腦是否能清楚分配左右手。這也為什麼說鋼琴就是開發左右腦最佳練習。
5、同向、反向、正反向音階都搞定,且無錯音能達到一定的速度就可以進入三度、六度音階。以及加入旋律小調。
在熟悉的基礎上再拆分手指和記憶,鍛鍊更細緻的控制能力。
6、以上三度、六度音階都克服下來可以鍛鍊反向。
7、以上克服後可以開始雙音音階,三度、六度、八度的音階加強手的強度和耐力。
8、還有全音音階,比較特殊。
9、同向、反向、正反向半音階(可以用八度或三度、六度)
如果以上還覺得沒折騰夠,可以看接著的琶音。
琶音分幾種
三和絃的琶音
1、短琶音
2、長琶音
3、三和絃
七和絃的琶音
1、屬七和絃琶音
2、減七和絃琶音
八度和絃的琶音
1、分解八度三和絃琶音
2、八度和絃
速度可以從1:1、1:2、1:4、1:8從40~120鍛鍊。
當然後面還有更為變態的技術,可以參考肖邦練習曲、李斯特練習曲、莫什科夫斯基練習曲等。
據說肖邦和李斯特,每天至少用在音階和琶音上的時間三~四小時。不是成名才開始這樣練習,而是一開始學琴就是這樣練習哦。
當然,這些技術練習下來,用不上沒用,而且每天練習這些特別枯燥以及成效不明顯,容易打擊脆弱的信心,所以有句話還是說得好:在樂曲中鍛鍊你想要的技術。否則空練技術也無用武之地,通俗點說,彈琴沒靈魂。
-
7 # 咪哆192
音階與琶音是鋼琴最重要的基本功,在鋼琴樂曲中,音階琶音的應用隨處可見,音階還是你熟悉鍵盤,熟悉24個大小調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不誇張地說,把音階琶音練好了,你的鋼琴技術就成功一半了。
不要覺得練起來枯燥乏味,效果不能立竿見影而忽視它,去不斷的練習,並且注意方法:
1、手指要彎曲,以指尖部位觸鍵
觸鍵時,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與鍵面成90度直角後傾少許的基本垂直角度。觸鍵時,各手指最前端小關節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撐的弧形狀。
彈琴時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彈出的音才會結實,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關節就必須挺立;如塌陷,一定鬆軟無力,也就彈不出充實的聲音。這就是手指小關節要挺立的原因。
彈琴時,指尖觸鍵時間越短,琴音的泛音震動延留也越長。一般人彈琴如手指彎曲,指尖反應力會比手指平直更敏捷,觸鍵時間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這是手指要彎曲的又一原因。
2、高抬指有其必要
每個指頭彈每個音之前、之後都要抬高,暫間隔不彈的指頭也要抬高。抬時,手指要保持彎曲。
彈琴時手指抬高,指頭才能距琴鍵一定距離,才可產生足夠的慣性力,彈出結實有力的聲音,使聲音有足夠的泛音震動延留。
再者,練琴時手指抬高,還可加大指頭的動作量,增強手指彈奏機能的訓練效果。
這就是手指抬高的原因。
3、以手的掌關節為發力點
要以手指與手掌相交處的掌關節為彈奏的主要發力點。掌關節要發出足夠的力量
必須做到:
動作敏捷;
動作幅度儘量大;
動作用力。
4、手指要用力,手腕和小臂要放鬆
手腕和小臂這兩處彈琴最易緊張,酸累的部位,要儘量放鬆。
這方面,不少人都遇到一個矛盾:
手指用力,手腕和小臂即下意識地隨之用力和緊張;手腕和小臂放鬆,手指也隨而軟弱無力。要盡力協調二者的關係,使前者用力,後者放鬆。這一課題較難,但必須解決。
5、掌、腕、臂一條線,與鍵面基本平行
彈音階與琶音,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體成一直線,並與鍵面基本平行。
手腕最好略低於手掌,而絕不可高於手掌。因為,有條規律:
手腕略低於手掌,彈出的音就能結實、有力,果粒感強;而手腕高於手掌,彈出的音必輕飄、模糊、缺乏果粒感。當然,有些樂曲中的音階或琶音織體,音樂表現特別要求輕飄或模糊的效果,手腕只得高於手掌來彈,這是特定情形,另當別論。
有些人彈琴,手腕高出兩邊的手掌和小臂,像個駝峰。還有些人除此另加手指不彎而直伸,像只爬行的烏龜,彈出的音也模糊不清。這些壞毛病都必須糾正。
6、注意你的四五指
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不少人彈琴因四、五指無力支撐,致手背外端四、五指處向外下斜塌陷,形成手背內高外低,四、五指彈出的音也因而軟弱模糊。
這樣,還往往形成一種惡性迴圈:四、五指無力致手背外端下陷,手背外端下陷,又壓住四、五指,使之不能充分抬動,而練不出自身力量,致手背外端下陷得不到改變。
克服這一惡性迴圈的辦法是,彈奏時嚴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時,有意識地將手背外端微微提高,給四、五指以足夠空間充分活動,使其力量慢慢練出。
4、5指充分抬動,彈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7、手型自然,舒服
有些人彈琴,手繃得又緊、又僵、又硬,像只鐵爪,大指前半截不向裡彎,而向外逆撇,後半截與手掌緊緊並貼,這種姿勢完全違反生理自然。
有些人彈琴,手鬆垮垮、軟棉棉、像團棉花,都是不對的。
彈音階與琶音,手指、手掌,特別是掌關節處都要凸起、挺立,整個手,形成一個自然形態的“架子”、“模子”狀。這個“架子”、“模子”既不能緊繃、僵硬,又不可鬆垮、散軟,而要鬆緊、軟硬適當,呈自然狀態。
8、手臂要自然放鬆
彈音階與琶音時,整個手臂要置於自己感到適當、舒適的自然位置。
有些人彈琴兩手肘、兩臂緊緊夾著身子。也有些人彈琴兩手肘、兩臂過分外撇和高懸。這都是壞習慣,應糾正。
9、大指做好預備動作
彈音階與琶音,右手往上彈或左手往下彈時,兩手大指每彈完一個音後,應即刻向內彎曲收進掌心下。
大指收進時,須做到幾點:
鬆弛、自然、不可緊張、生硬;
在下個彈奏手指彈奏之時同時收,不可遲後;
果斷迅速收,不可遲疑、緩慢;
一收到底,不可只收一半;
收時,手腕高低不變,手腕不可拱起。
為什麼大指要收進呢?
因為音階與琶音中要用大指彈的每個琴鍵之間,隔有其它琴鍵,而且互有一定距離大指每彈完一琴鍵後,如收進,其再彈下一琴鍵時,恰到下一琴鍵位置,就能從容彈出。
如不收進,該彈下一琴鍵時,大指尚在原琴鍵處,離下一琴鍵還有一定距離,只能生拐硬跳去彈。大指一次次生拐硬跳去彈必帶起手腕和小臂一下下搖晃拐動,非但樣子難看,彈出的音也是一團團的。對於大指要收進這一重要要求,許多彈琴者都忽視未顧,甚至根本不知。特別提醒大家要重視。
10、手指觸鍵有兩條重要準則
1、要儘量集中手指觸鍵那一瞬間的力量;
2、要儘量縮短手指觸鍵那一瞬那的時間。
為達到後一條,手指下彈時動作要敏捷,彈下後要儘快離鍵抬起(不針對音階與琶音的慢速彈奏)。
很多人都以為,彈琴手指動作中最難、最重要的環節是手頭下彈;
其實,下彈後指頭離鍵上抬的環節同等重要,而且,從一定角度說,難度還超過下彈。
以上所說手指下彈後要儘快離鍵抬起,不針對音階與琶音的慢速彈奏。因為,慢彈時,手指每彈一鍵,都要在鍵上停頓片刻,方可接彈下一鍵,不可能迅即離鍵抬起。
回覆列表
對於音階,我在別的地方回答過。關鍵是熟練。讓肌肉產生記憶。
1.對音階練習要熟悉,反覆練習,也就是基本功。並且有針對地進行練習。
2.注意節奏
每一次練習最好結合節拍器,進行練習。可以使用節拍器app.
3.注意手指的按和彈準確性
按弦一般要穩狠準。除了特殊技法,一般要垂直按弦。手指的按弦轉換要快。
4.右手的彈速要練習
一般人注意左手,實際右手對彈得快的影響最大,特別是200拍及以上每分鐘的。
5.各種技法的練習
對揉弦,點弦,滑弦,勾弦等技法要熟練。
對於琶音
琶音,指一串和絃音從低到高或從高到低依次連續奏出,可視為分解和絃的一種。
琶音有兩種
1、單個手指順琶
向下的琶音用右手食指、拇指、撥片慢速連貫的從低音弦到高音弦往下琶,也有向上的琶音,一般用食指或者中指、撥片慢速連貫的往上琶。在吉他譜上的表示方法如下圖,有些事和分解和絃連起來使用的,豐富和絃聲響效果(如第3個圖卡Em和絃),琶音用波浪線加一個箭頭表示如下圖第1、2圖卡
2、多指琶音
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依次連貫的迅速撥響琴絃,多指琶音在吉他譜上一般這樣表示,波浪線箭頭後面跟著寫幾個xxx(如上圖圖456圖卡),有時候也會寫成波浪線箭頭加數字形式(如上圖第4圖卡的後半部分),當只有3根弦的時候可以使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撥絃(如圖卡6)
琶音演奏需要注意的問題,多指琶音的練習方法
琶音的時候要看清吉他譜的標註位置,不是所有和絃6根弦都彈到,如上圖圖卡1和圖卡2的D和絃,只能琶1234弦不能碰到56弦。
單指、撥片順琶比較容易,一般稍微練習一下就可以做到。多指琶音,難度比較大,對右手的靈活度和控制能力要求很高,要非常順暢的彈出來要練習比較久的一段時間。如上圖圖卡5的C和絃,練習的時候跟著節拍器彈5321,其實也就是我們平時彈得分解和絃一樣,跟著節拍器保證每一個音符之間是均勻的,練習到非常熟練了,快速依次撥響琴絃就能得到那種效果,圖卡5是跨弦的琶音不能碰到第4弦。
多指琶音相比單指、撥片順琶顆粒感要更強一些,難度大一點,不能急要跟著節拍器慢慢提速練習,最重要的就是均勻、連貫,不能出現拇指和其他3個手指的間隔不一樣的情況。有些曲子結尾處會出現第12品321弦的泛音,如下圖《天空之城》結尾處的自然泛音,也可使用多指琶音的方式演奏。
綜上,就是要熟練。。。肌肉產生記憶。
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