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釣大羅非
-
2 # 野釣小宮
釣羅非魚這個是南方釣友的專長,釣羅非魚怎麼調漂,調幾目釣幾目出口好?這也得看主要釣位出魚的大小。釣點環境而定,魚情而選擇調釣。今天小宮簡單的分享一下釣羅非魚如何調漂。
1、小羅非多如何調釣
在某些釣位,小羅非(1斤以下的)魚比較多,釣小羅非魚如何調漂呢?小羅非魚成群結隊,吃餌兇猛。小宮在釣小羅非魚時,以調靈釣靈為主。可以考慮調四釣二,調五釣三之類的。用餌最好是拉餌,餌料在水裡觸底與懸浮。餌料在水裡霧化,形成一個霧化區。這樣誘魚效果更好,可以把附近的魚快速誘過來。
當餌料在水底羅非魚更方便吃餌。在釣靈敏時候,羅非魚在吃餌料時,以點動訊號為多,點動後浮漂沒有動作,這時候羅非魚把餌料吃在嘴裡,不動。所以當浮漂連續點動兩三下,小頓口,即可以揚竿刺魚,中魚機率大。如果浮漂連續點動三四次,有可能中雙飛。
2、個體大的羅非魚如何調釣
在某些釣點羅非魚個體大。大羅非(二斤以上的)十分的狡猾,羅非魚個體越大,吃餌越輕。在鈞個體偏大的羅非魚,可以稍微釣頓一點,可以調平水釣兩目,也可以調一目釣兩三目。讓餌料在水底躺底,大羅非魚在吃餌料時先是試探,認為安全後,才輕輕的吃餌。如果調釣太靈,當羅非魚在試探時,出現訊號,揚竿,空竿的多。在釣頓時,雙餌躺底,羅非魚試探時無訊號。當魚把餌料吃在嘴裡抬頭,轉身時才有訊號。揚竿必中魚。所以在釣大羅非魚時以釣頓為主。
3、釣浮
在某些情況,條件下,羅非會離底,在釣離底時,於是釣得更靈。釣離底,以釣浮。如果發現魚已經離底,那麼就釣浮。釣浮可以釣得更靈,如調六釣二,調八釣三之類的。讓雙鉤餌料懸浮,當魚在吃餌料時,浮漂出現頓口比較多,魚個體越大,頓口越小,有時候下頓一目,甚至半目都會中魚。所以在釣浮時,凡是有頓口,就可以揚竿。
4、釣羅非魚選什麼樣的漂
大羅非吃輕,小羅非吃口快,在釣羅非魚時怎麼選擇浮漂?釣羅非魚選擇細長身的蘆葦漂。以短腳長身細尾為佳。蘆葦漂出口清晰,對吃口輕的魚更更明顯的口。細長身,在下沉的時候更嚴穩,對於截口更有優勢。浮漂的短腳,在翻身更快,在競技,黑坑垂釣時更省時間。
5、如何選擇餌料
在釣羅非魚時,羅非魚對餌料的要求不高,蚯蚓,商品餌料都可以釣羅非。釣羅非魚首選擇餌料腥香味和肝味為主。腥味針對個體偏小的羅非魚。個體偏大的羅非偏愛肝味餌料。但是釣羅非魚的餌料霧化一定要好。為了有好的霧化,可以新增雪花粉,來調節餌料狀態。釣羅非魚的餌料用搓揉的方式來調節餌料的附鉤性,好的餌料有良好的霧化,還有一定的附鉤性,以軟粘餌為好。
總之在釣羅非魚時,當魚個體小,而且多時,以釣靈敏為主。以快速上魚,為主。羅非魚個體偏大,那麼就用釣頓,大羅非魚是吃餌輕,以守大魚為主。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調釣,所謂的釣無定律,上魚為好。
釣友們在釣羅非魚時是怎麼調漂的呢?分享出來大家一起交流。
-
3 # 粵釣粵安逸
現在廣東廣西“羅非”氾濫成災!當然也給釣魚人帶來了很多的樂趣!
想釣好羅非,首先要先了解羅非,而釣羅非又分野釣和黑坑!其實,羅非也是分類的!以前的羅非(灰黑色)又叫東郭魚,福壽魚!而現在有個新品種的青黃色的“羅非”也叫太陽非(還叫吉利慈鯛,為了區分,以下就叫吉慈鯛)。
大羅非特別喜歡肝腥,而吉利慈鯛跟大羅非有區別的,它們喜歡蝦腥味,釣大吉利慈鯛最好最有效的餌料就蝦肉!
至於釣羅非調幾釣幾要根據氣溫和當時魚情決定的,羅非跟鯽魚一樣,會因為某些原因上浮...同時,羅非又屬於“熱帶魚種”,溫度偏低會開口小,甚至不吃食或死亡...
所以釣羅非沒有固定的調釣方法,因時因地因季節等,釣頓,釣底,釣浮...
羅非氾濫,想小中取大,最好放大幾號鉤子垂釣,如袖鉤可以用到7-11號
-
4 # 眼鏡哥說魚
羅非屬於外來魚種,雖然中國南方地區在多年以前就開始人工飼養羅非,但是全國其他地區的釣魚人對羅非依感覺到很陌生。特別是北方地區的釣魚人,平時垂釣鯉魚、鯽魚較多,於是很自然的將垂釣鯉魚、鯽魚的方法運用到垂釣羅非當中,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垂釣羅非與垂釣鯽魚、鯉魚有著很大差別,由於羅非進食的方式和鯽魚、鯉魚完全不同,所以體現在浮漂上的訊號會更加微弱,這就給釣魚人判斷抬竿時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而浮漂訊號又與調釣息息相關,垂釣羅非要求調釣必須非常精細,稍有差池就會出現各種異常現象,最終導致漁獲量大減。
總體來說,垂釣羅非調釣不宜過靈也不宜過鈍,在靈鈍適中的基礎上略微偏靈即可。
調釣不當導致的嚴重後果無論是垂釣羅非還是其它魚種,首先必須透過調釣讓浮漂在魚咬鉤時出現清晰的訊號,不滿足這一條件釣魚人就無法判斷魚是否已經咬鉤,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因為當浮漂出現清晰的訊號,釣魚人抬竿之後,魚鉤並不一定會鉤在魚嘴內側,這種現象被稱為“錨魚”。在垂釣羅非的過程中,如果調釣不夠精細就很可能會頻繁出現錨魚的情況,隨之而來的便是脫鉤或切線。
所以垂釣羅非在調釣方面有兩大難點:
1.如何確保浮漂能夠出現清晰的訊號
2.如何避免錨魚現象的發生
調釣的核心要領:把握靈與鈍的尺度調釣的核心意義是調整子線在水底的彎曲幅度以及剩餘浮力的大小。垂釣羅非通常都會選擇釣底,所以鉛墜觸底為最遲鈍狀態,下餌輕觸底上餌懸浮為最靈敏狀態,釣魚人要做的就是在最靈與最鈍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既能夠確保浮漂出現清晰的訊號,同時又能儘量避免錨魚現象。
垂釣羅非不可過於遲鈍我們常見的鯉魚、鯽魚進食的方式是吸,也就是透過魚鰓和魚嘴產生吸力,將食物吸進嘴。所以在垂釣鯉魚和鯽魚時,浮漂訊號相對比較清晰,並且訊號乾脆。但是羅非進食的方式是啃,也就是用魚嘴主動接近食物然後將其吞下,當羅非將鉤餌吃進嘴的時候,鉤餌所產生的位移很小,浮漂訊號自然也就更加微弱。
在垂釣鯽魚的時候,即便鯽魚將鉤餌吃進嘴而浮漂沒有出現清晰的訊號,鯽魚也很可能含著鉤餌在水中游動,從而帶動浮漂出現訊號。但是羅非將食物吞進嘴之後會停留在原地咀嚼,也就是說如果羅非吃餌時浮漂沒有出現清晰的訊號,接下來羅非就會停留在原地咀嚼,當感覺到異常時將魚鉤吐出來。所以垂釣羅非調釣不能過於遲鈍,必須儘量減小子線的彎曲程度,這樣一來鉤餌在水中有小幅度的位移也能帶動浮漂出現訊號。
垂釣羅非不可過於靈敏千萬不要認為浮漂能夠出現訊號就萬事大吉了,如果調釣過於靈敏就有可能頻繁錨魚、脫鉤跑魚。這是因為在調釣過於靈敏時,浮漂的剩餘浮力較大,羅非在吞食鉤餌時浮漂的剩餘浮力卻將鉤餌向外拉扯,這樣一來羅非就很難輕鬆的將鉤餌完全吞進嘴,但是浮漂卻依然能夠出現清晰的訊號。此時,釣魚人抬竿刺魚,魚鉤就很可能掛在魚嘴外側。所以,垂釣羅非調釣也不宜過於遲鈍。
不同型別的羅非對調釣的要求看完上述內容,可能大家會覺得垂釣羅非的難度太大,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羅非吃餌動作都很輕。總體來說,野生羅非以及黑坑中的生口羅非吞餌動作幅度較大,對調釣的要求也會相對寬鬆一些。但是黑坑中被釣放過多次的回鍋羅非以及滑口羅非吞餌動作就會非常輕微,對調釣的要求極高。
垂釣野生羅非和生口羅非的調釣方法由於野生羅非和黑坑中的生口羅非吃餌動作幅度較大,因此不用過於擔心浮漂訊號微弱,重點是讓羅非吞餌更加順暢、輕鬆,儘量避免錨魚、脫鉤跑魚,也就是力求釣得更穩一些。
按照這一思路,可以空鉤調2目,釣3目至4目。由於調目較低,且釣目略高於調目,子線在水底會呈現出小幅度的彎曲,並且剩餘浮力較小,羅非吃餌更穩。
垂釣回鍋羅非和滑口羅非的調釣方法黑坑中的回鍋羅非和滑口羅非警惕性較高,因此吃餌動作會更輕,要求調釣必須非常精細,稍有疏忽便會出現浮漂訊號微弱或頻繁錨魚等異常現象。
回鍋羅非和滑口羅非在吃餌的時候不會深吞,而是帶著一種試探性輕柔的將鉤餌咬住,利用牙齒將餌團與魚鉤剝離,然後將魚鉤吐出。所以垂釣這樣的羅非調目不可過高,否則羅非吞餌會更淺,極易脫鉤跑魚。同時,釣目也不宜過高,否則子線彎曲幅度增大,羅非已經吞餌但浮漂卻不出訊號。綜合以上兩方面的考慮,空鉤調4目釣3目或者空鉤調3目釣2目是比較合適的。這樣的調釣調目與釣目都不是太高,能夠確保浮漂出現訊號並降低脫鉤機率。
溫馨提示:合理搭配釣組是調釣的基礎如果按照本文所介紹的方法進行調釣,浮漂依然不出訊號,就一定是在釣組搭配方面出現了嚴重問題。其中,浮漂的選擇是最關鍵的環節,漂尾太粗或者是浮漂的吃鉛量過大都會導致訊號微弱甚至不出訊號。
另外,在垂釣回鍋羅非以及滑口羅非時,子線不宜太粗,回鍋次數較多的羅非有可能會對子線粗細非常敏感,並且在吞餌之前會用嘴去試探鉤餌,一旦感知到子線的存在便會放棄吞餌。如果在黑坑垂釣羅非時浮漂總是出現微弱的上下顫動,卻見不到有力度的下頓,這就說明子線過大,必須更換更細的子線。
總體來說,合理搭配釣組是調釣的基礎,也是調釣的先決條件,如果釣組搭配不合理,無論怎樣調釣都很難讓浮漂呈現出清晰、準確的訊號。
-
5 # 肥到漏油了怎麼辦
個個都說要吃口磨嘰要用吃鉛偏小1.2克的浮漂去釣羅非。我覺得這是一個用白鯽的思維去釣羅非。當白鯽吃口輕用輕浮漂細子線去降低魚吃口輕導致浮漂不出動作的問題,我覺得這樣搬到羅非身上是個不太合理的。
釣羅非不能釣很頓也不能調很靈,我釣羅非是用2~3克的浮漂6~9號平打袖鉤,浮漂調四目釣四目打小於一目的頓口。用一種很靈動的調目去釣比用小浮漂效果好很多。搓餌靈動拉餌可以釣離底
回覆列表
釣羅非怎樣調漂訊號好
釣友們應該都知道釣魚界有個定律叫釣無定法,即釣魚要懂得隨機應變(隨天氣、魚情變化而變化),不能固守成規。
雖然沒有哪一種調漂能夠一直有好的訊號,一直釣。但當我們掌握了調漂的思路,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天氣、魚情進行適當調整才是釣魚的萬金油。
調漂,無非就是靈與頓。即我們常說的調高釣低為靈;調低釣高為頓。在臺釣裡,不管哪種調漂,鉛墜都是懸在水裡(傳統釣除外),我們需要考慮的是這種調漂是否適應當前的魚情。
調高釣低。這種調漂方式都是釣靈的表現,都可以根據控制餌料大小來調整餌料在水底的狀態(是否觸底),可以是一餌躺底一餌觸底、一餌觸底一餌離底、也可以雙餌離底。常見的調高釣低有調8釣3,調6釣2目,調4釣2等調漂方式大多在競技或黑坑使用,對釣魚人也有一定的要求——會捉口。(雖然這種釣靈的調漂方式很容易出口,但是出的口較雜亂,需要釣魚人懂得在雜亂的吃口中捉到實口,這就能體現一個釣魚人的釣技。)
調低釣高,相對於調高釣低來說偏頓,餌料在水下的狀態是一餌躺底一餌觸底。常見的有調平水釣1、2目,調1釣1、,調2目釣1、2等。而這種調漂方式在野釣使用較為廣泛。
在實際垂釣中,做到靈活調釣至關重要,大體可以分為2種情況:黑坑競技和野釣。
黑坑競技,一般情況下水底是平整的,而且沒什麼小雜魚。在這種環境垂釣,大多是使用調高釣低的調漂方式,不管春冬的輕口魚還是夏秋的狂口魚,都是適用的,不同的是更換不同形狀、大小的浮漂,調的目數高低適應當前魚情。
野釣,因為眾多不定的因素,垂釣環境比較複雜。水底或坑窪不平、或斜陡亂石、或雜物水草;水面或風浪走水,都是選漂調漂需要考慮的因素。例如走水、風浪的情況下,我們選漂就吃鉛稍大的漂以用來抵抗走水,漂隨水流走,而風浪天氣,尤其是逆風會影響到拋竿和看漂;冬春季節,魚吃口輕,小雜魚不怎麼鬧了的時候,應該選用吃鉛小的漂亮,可以調高釣低也可以調低釣高,這要個人的抓口習慣與實力;夏秋季節,魚吃口重,但小雜魚鬧得厲害,需要選用吃鉛大的浮漂,讓魚餌儘快下底,給大魚有吃口機會(除非專門浮釣小魚)。至於調多少目釣多少目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作相應的變動,餌料下底後,如果吃口雜而亂,可以調頓一些,如果魚口稀少,可以調靈一些。野釣羅非的話還要分水域環境,天天有人釣的地方,羅非魚吃口肯定會很輕,(大部分羅非是從小被釣到大的,怕了。)
這種情況往往調漂更講究,小羅非多就不能太靈,頓了又很難出口,那麼就會有靈頓間的調漂——調2目釣2目。
不管是什麼環境,什麼氣候,釣無定法,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