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清滴露
-
2 # 花世間
楷書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是在長時間的使用中逐漸演變而成的。只是某個書法家在由隸書轉變為楷書時期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魏晉時期的鐘繇。
講個有趣的故事,話說鍾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人,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的書法家和政治家。
鍾繇自幼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曾與叔父鍾瑜一起前往洛陽,途中遇到一個相面的人,相面的見鍾繇相貌不凡,便對鍾瑜說:“這個孩子面相富貴,只是將有溺水的厄運,請小心。”
結果,鍾繇和叔父走了不到十里路,在過一座橋時,鍾繇騎的馬匹突然受驚,將鍾繇掀翻到了水裡,鍾繇差點被水淹死。鍾瑜見算命先生的話應驗,覺得鍾繇一定能夠富貴,隨即供他專心讀書。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其書法。鍾繇與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唐朝書學理論家張懷瓘在《書斷》中曾評其書法為“神品”。
鍾繇《宣示表》單字放大,真的美到醉!
-
3 # 泥瓶巷陶藝美術
鍾繇,曹魏時期,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後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這是歷史題還是公務員考試題?
-
4 # 墨言藝術空間
是鍾繇,魏晉時期,書法字型由篆書、隸書轉化到楷書,草書和行書也逐漸流行.鍾繇採漢末眾家書法之長,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鍾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後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是楷書的鼻祖,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宣示表,故宮博物院藏。
-
5 # 鴻鵠迎罡
楷書也叫正書、真書或正楷,是從隸書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去除了隸書“蠶頭燕尾”的特徵,其筆畫線條呈現出橫平豎直的特點,字型結構更加趨於簡化和合理,是一種比隸書更加規範化的字型,非常方便書寫和交流。
眾所周知,一種新字型的形成,往往歷經數百年時間,是每個書法家貢獻一點力量,許多個力量積少成多後,才逐漸趨於成熟和完善,慢慢進化為新的書法字型。
王羲之《樂毅論》
因此說,楷書的獨創,不是某一個書法家的貢獻,而是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
楷書大約形成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最初是以小楷的形式出現。
不過,最初的楷書還殘留有不少魏碑隸書的筆意,如,字的結體看起來比較寬博,筆畫通常比較肥厚,豎畫寫得比較短,把橫畫寫得比較長,整個字型看起來宛如一個胖子,沒有擺脫寬而扁的結構,這些都是隸書的獨有特徵,被稱作“魏碑體”楷書,屬於隸書向楷書過渡的一種字型。
鍾繇《宣示表》
三國時期的豫州書法名家鍾繇(151年——230年),書法修養十分全面,真、草、隸、篆、行,五種書體都很精通。
曹魏時期,隸書是官方文字,所有官方檔案的書寫都採用隸書,但由於隸書書寫起來一波三折,比較複雜,一些民間書法家常常要書寫石碑上的字型,方便匠人刻字,所以,在寫字時就把一些筆畫進行簡化,逐漸淡化了隸書的筆意。
鍾繇恰恰是一位勤奮好學的書法家,他廣泛吸收民間書風,又根據自己的審美理解,最終推動了楷書的發展,尤其在小楷上,有很高造詣。
在《宣示表》、《薦季直表》裡,他首先把書法線條變成橫平豎直,不在出現波磔,這種創新方法具有劃時代意義,因此,他也被譽為第一位對楷書有重大貢獻的書法家。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自鍾繇之後的東晉以來,楷書進一步發展,在書寫特徵上變為北派楷書和南派楷書,北派楷書依然保留了不少隸書的特徵,崇尚陽剛美,而南派楷書則獨闢蹊徑,呈現出了瘦勁美、秀潤美的特徵。
這時期的楷書代表人物,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
王羲之的《樂毅論》和《黃庭經》,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都是此時期的楷書代表作。從字型裡可以看到,他們在書寫時,反其道而行之,把豎畫寫得比橫畫長,適當從上下結構上拉長了字型,讓字型變得修長、苗條,為後來隋唐時期的書法家進一步發展楷書,開了一個好頭。
王羲之《黃庭經》
可以看出,唐代的楷書字型,大多數遵循瘦勁挺拔、齊整方潤的特點,很顯然受到了二王楷書的影響。
當然,從東漢到三國兩晉時期,主要是隸書和行書的天下,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三位書法家在書法藝術的創作中,能不落窠臼,開拓進取,給楷書的形成打下堅實基礎,完全可以這麼認為,他們都是楷書發展初期舉足輕重的人物。
-
6 # 田宗連
楷書是從隸書和竹簡書衍化而來的,漢末的蔡邕他的隸書已具有楷書之雛形。楷書的形成是漢字發展的必然產物,大多數人認為是鍾繇發明的。這是不對的。但鍾元常是一位劃時代的集大成者,他把漢字書寫從隸書中區別開來,雖然仍保留了隸書的不少痕跡,但與隸書在書寫方法和字型上有著革命性的變化。他流傳下來的有宣世表季直表等碑帖,現在還仍然是我們學習楷書的最好範本之一。
-
7 # 劉坤書法詩詞
鍾繇和胡昭
曹魏十大書法家有:鍾繇、邯鄲淳、胡昭、衛覬、韋誕、劉德升、師宜官、宋翼、梁鴿、韋誕。他們都由漢人魏,師法漢末名家,並在新時期進一步發展演變。
曹魏時期書法成就介紹:
曹魏時期,書法在繼承東漢書風的基礎上發生巨大變化。隸書逐漸失去漢末隸書的典型特徵,捺、撇等筆畫變得更加尖銳,裝飾性增強,日漸程式化,也因此而變得呆板而失去生機。由行書結合隸書餘緒演變而來的正書,即楷書在此時產生,並逐漸規範化。
鍾繇書寫於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賀捷表》已經表現出後世楷書的所有基本點畫特徵。行書也繼續發展,並逐漸成為北方上層士族最流行、最實用的書體,其代表人物是鍾繇和胡昭,二人都師法漢末名家劉德升而各有特色。
篆書和隸書雖然逐漸式微,但仍然是當時最正統、最有代表性的書體,書法家也以擅長篆、隸而驕傲,碑誌、銘刻、祠萊題字和宮殿題榜等仍然使用篆書和隸書。
曹魏時期的篆書古文以正始年間刊刻於洛陽太學的《三體石經》為代表。其餘作品有《上尊號奏》碑額、《受禪表》碑額(黃初元年)、《孔羨碑》碑額、《正規化碑》碑額等。其書法仍然繼承漢代篆書遺風而略有改變。其中《三體石經》最為典型規範,其餘則比較隨意。
-
8 # 千年蘭亭
人們崇尚英雄,總喜歡將歷史功勞記於某一個人的頭上,於是,認為小篆是李斯創造的,隸書是程邈創造的,草書是張芝創造的,行書是劉德昇創造的,楷書則是鍾繇創造的。
一種書體由某一個人創造,顯然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書法五體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鍾繇之所以被尊為“楷書之祖”,原因大約有三方面:
一、他的楷書造詣非常高妙。鍾繇楷有三個特點:一是古樸質實,保留有濃厚的隸書痕跡;二是瘦勁自然,結體疏散而有動勢,氣脈通暢;三是古雅幽深,佈局自然,參差錯落。
二、在隸書向楷書一過渡的關鍵時期,他推動和開創了楷書的形成。他官居太傅,地位尊貴,當時隸書尚是官方文字,但他大量採用當時尚是民間書體的楷書書寫奏章,使之成為官方認可的“章程書”,宣告了楷書時代的來臨,由此開創了晉唐楷書的繁榮局面。
三、他的書法影響深遠。在書法史上,他與張芝並稱“鍾張”,又與王羲之並稱“鐘王”,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鍾書始終或濃或淡地影響著人們對書法的審美與效法。
正因如此,他的《薦季直表》又被尊為“天下第一楷書”。
-
9 # 草根愛書法
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鐘繇。不過嚴格的說他實際是楷書定型的奠基者,並不是他一個人獨創了楷書。鍾繇工書法,師法曹喜、蔡邕,博採眾長,擅楷、行、隸書,尤精楷書,後人將其與王羲之並稱“鐘王”。傳世書貼有《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墓田丙舍貼》等。
-
10 # 畫家車鷹
鍾繇 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確切的說不是獨創而是改造或者說是演化,推動。
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這是他的代表作《宣示表》
-
11 # 憨山
說獨創有點過了,創立楷書書法的曹魏時期的書法家是指鍾繇,依據是:他的代表作《宣示表》具備了楷書的主要用筆特徵,只是結構上偏向於橫長。
-
12 # goody1
楷書並不是某一個人創造的。
所以用某個人獨創楷書書法這種方式敘述楷書的起源是不準確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依據在哪裡?
下面就用幾句話來解釋一下。
衛恆《四體書勢》說:“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四庫全書》曰“上谷王次仲,後漢人,作八分楷法”。
這兩句話說的是,在上谷這個地方(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後漢的時候有個人叫王次仲,創造了楷法。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是鍾繇發明的楷書呢?
我們接著往下研究。
唐朝張懷瓘《書斷》曰:“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
他是說,漢代末年產生的真書(真書就是楷書),鍾繇(字元常)為天下第一。
宋《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從以上古人的說法可知,是王次仲創造了楷法,但是要注意的是他創造的楷法叫做“八分楷法”。與後來的鐘繇寫的楷法可能還不完全一樣。
然後鍾繇出現了。鍾繇的楷書寫的漂亮,被認為天下第一,於是大家公認他是楷書的祖宗。
如果仔細看張懷瓘的表述,鍾繇是因為楷書寫的好,所以說他天下第一。而不是因為他是第一個寫楷書的人。
再看《宣和書譜》。宣和書譜說鍾繇寫的楷書“備盡法度”。什麼叫備盡法度?就是寫的合理合法,中規中矩。堪為楷模。後來的人就用“楷模”作為學習的榜樣。楷模二字就是這樣來的。楷模裡的楷字就是楷書的楷。鍾繇的楷書因為備盡法度,所以被認為是楷書的祖宗。
但無論是張懷瓘還是宣和書譜都沒有涉及到楷書的起源的問題。
所以,今天我們一般認為,楷書是王次仲創造,鍾繇完善的。
其實無論是王次仲,還是鍾繇,都對楷書的產生和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附圖為鍾繇寫的《宣示表》。
-
13 # 醉墨齋48915840
所謂曹魏,就是三國時期的魏國,這個時期,社會動盪,戰亂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這個特殊歷史時期,卻催生了文化的大爆發,書體在繼承漢風的基礎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原本隸書字型變得裝飾性增強,程式化,也就是書體發展到不實用,也就有了發展的需求。由章草結合隸書演變而來的正書,即楷書,也就由此產生。
鍾繇,這位曹魏時期著名書法家、政治家,在中國書法史上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了楷書的發展, 鍾繇師從蔡邕之徒蔡文姬和擅長篆隸的曹喜、精於行草的劉德森,博採眾長,苦苦尋找書法字型上一種劃時代的躍進。鍾繇之後傳衛夫人,衛夫人傳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也就是鍾繇是王羲之的師爺,在楷書創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書法史的奠基之作就是“五表”—宣示表、力命表、賀捷表、薦季直表、調元表,形成了漢隸之後的新書體,他把漢隸書中的規矩、方正平直,簡省易寫的成分集中起來,以真書的橫、捺,取代了藏鋒翻筆的隸書的蠶頭燕尾,加強了鉤勢,參與章草的圓轉筆畫,形成橫平豎直,字型方正的字型特徵,實現了楷書基本形態,到唐代達到頂峰,成為漢字的最後定型,一直沿用到今天。
如果說鍾繇是楷書的開山鼻祖,是不為過的,唐朝張懷瓘《書斷》評曰:“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中國的楷書藝術,正是從他開始發展、成熟的。後人把鍾繇“五表”中的宣示表,尊為“正書之祖”,足可見其地位,其書法藝術價值之高,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結體還是筆法,都基本脫離了隸書的影響,成為真正的楷書結體和筆法了,顯示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
縱觀中國書法史,曹魏書法大家鍾繇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一顆璀璨的明星閃耀著光芒,是楷書藝術之不祧之祖。
-
14 # 開挖機的小偉
是鍾繇,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兼工,其書法古樸、典雅,字型大小相間,整體佈局嚴謹、縝密。
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在完成漢字的這個重要的演變過程中,鍾繇繼往開來,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一方面他能適應時代潮流,善於學習民間出現的新書體;另一方面他勤奮學習,善於思考與鑽研。少年時就跟隨劉勝學習了三年的書法,後來又學習曹喜、劉德升等人的書法。因此,鍾繇與任何有成就的學者一樣,都是集前人之大成,刻苦用功,努力學習的結果。所以後來才能獨創楷書!
-
15 # 茶韻書齋
獨創楷書書法的曹魏書法家是來自民間無名氏之手。是由漢隸省卻波磔,增加鉤趯被免草率而演變的。到三國魏國鍾繇的《力命表》,《賀捷表》、《宣示表,《調元表》,《薦季直表》五表體現了中國楷書的風貌。楷書創立與創作的最有成就者當屬魏國鍾繇。後世人們對於鈄繇的楷書造詣給予了極高的讚譽。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曹魏以來一人而己。
-
16 # 程龍書法
獨創楷書書法的曹魏書書法家是鍾繇。據傳鍾繇有《丙舍帖》《上尊號奏》,和合稱為“五表”的《力命表》、《賀捷表》《薦季直表》《調元表》《宣示表》等。對於他的書法成就,唐代張懷瓘《書斷》中說“大傅雖習曹(喜)”、蔡(邑)隸法,藝過於師,青出於藍,獨探神秒。真書絕秒,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宣和書普》道:“鍾繇《賀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
17 # 美好手記
查無此人。楷書也是一個漸變發展的過程,漢簡裡已經有早期的楷書了。漢末有一名書法家叫鍾繇,楷書寫得很好,但楷書不是他創立的。
-
18 # 弄墨人3476384831199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應該先大概瞭解中國書法史,一般的書法史專家都認為書法藝術起源於殷商甲骨文。所謂殷墟甲骨文指殷代王室刻在龜、獸骨上的占卜記錄,也稱“卜辭”。由於書寫材料的緣故,甲骨文大部分是刻的,但亦有極少數是用墨或漆寫的。從書法藝術角度看它已經具備漢字點畫結構的均衡、對稱、穩定等帶有規律性的特點。所以一塊刻有卜辭的甲骨,也可以說是一件頗為完美的書法作品了。
使用甲骨文的殷商正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青銅時代,他們將文字澆鑄在青銅器上,這些青銅器上的銘文就稱“鐘鼎文”。當時人們把銅也稱為金,故鐘鼎文也叫做“金文”。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了“書同文”,頒佈法令廢除六國通行的各種同義不同形的異體字和繁難的金文。命令李斯制定全國統一使用的標準字型,李斯把甲骨文和金文的精華融合原有文字的特點而創制了秦篆,這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稱的“小篆”。
相傳程邈是秦始皇時的一個獄吏,因罪在獄中的他潛心書體改革,把當時流行的大、小篆加以整理,創制出隸書獻給秦始皇。隸書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可分為秦隸、漢隸,從秦代隸書的興起到西漢初期的發展再至東漢時期的成熟定型,隸書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完整的過程。因歷史的發展,政治經濟的需要而登上主流書體的隸書逐漸被楷書取而代之。
東漢未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戰亂頻繁,朝代更替、社會最為動盪不定的時期。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開始動搖,老、莊哲學和佛學乘時而興,這也使文化藝術,尤其書法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隸書也逐漸向字形方正、筆畫平直、八法初備的方向演變,這種新書體慢慢取代隸書而成書寫文字的楷模就被人們稱為楷書或真書。
楷書的出現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由於楷書的迅速發展也演變了行書和草書,因此也誕生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書法大家,他們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鍾繇和王羲之。
鍾繇(公元151~230),字元常,穎川長社人,三國時曹魏重臣。他好學多才,師法曹喜、劉德升、蔡邕等人,擅長隸、楷、行,能博採眾長為己所用。正如唐張懷瓘《書斷》:“真書絕妙,乃過於師,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從《宣示表》、《賀捷表》等傑作可以看出,鍾繇就是當之無愧的“正書之祖”。
-
19 # 千朝書畫
獨創楷書書法的曹魏書法家是鍾繇,被尊為楷書鼻祖,其書古樸自然大氣,鍾字最大的特點是工整古雅渾樸,圓潤遒勁,古風醇厚,筆法精簡,自然天成。傳世作品《宣示表》《賀捷表》《力命表》《薦季直表》等
-
20 # 慕松堂看書法
雖然歷史記載的楷書書法開創者是鍾繇,但是漢字字型的發展演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應該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包括鍾繇在內的很多書法家,文人,乃至一些無名的層次不高的人群。
回覆列表
是鍾繇,鍾繇是曹魏時期著名的書法家,是楷書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其傳世書作有"賀捷表″和"宣示表″以及"薦季直表″還有"力命表″。
鍾繇;字元常,世稱"鍾太傅″,(今河南長葛人)曹魏時期著名書法家。他所處的時代正是隸楷交錯的時期!所以在他的楷書裡也帶有濃厚隸書味道,他楷體勢微扁,字裡行間,茂密厚重。筆法清勁,古樸簡靜。有一種自然質醇的意境之美。
所以說曹魏楷書創始者非鍾繇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