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貞
-
2 # 鄭宇光
如同研究所有哲學問題,一定要先定義問題,我看很多當代解道德經,都把“德”當做道德的德來解,豈不一開始就錯了?
那麼,德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從古文字出發,可以看到,德,乃心承於天之所賦,所以,古人也有,得於天之理為之德也的說法。
也就是,心,承得於天,謂德。
心者何也?
乃天地萬物於人身之鏡也。
所以,古人講的求德,和陽明子說的格物,是一回事,就是以本心照見萬物。
上德不德,說的是本心不偏,不以“得”為“得”,而以“本然”為“得”,心之所得,不往外求,往裡看,正心誠意,自然“有得”,是故,“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就好理解了,上德往內求,不求有得,乃求正其本心,下德往外求,求“有得”,求“不失”,本來無有,何處保持?是以“下德不失,是以無德”哉。
-
3 # 為社會正能量發聲
這是老子道德經三十八章描述的。意思是: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認為有徳,德低的人以有德而自居!也可以解釋為:德高的人順其自然而為之,德低的人做事而念念不忘。老子道德經在二千多年就告訴我們:做了有德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做了好事,我是有品德的人,你們要表個表揚我---不是這樣。做完就過去了,這才是真正的德,不是作秀。我做了好事沒有人看見,老在強調,這是一種境界不高的表現!
-
4 # 中華藝術風采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處在德之下品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事實上卻是一個少德之人。
如果一個社會的人們,把成與敗看得比好與壞更重要,那麼該社會就陷在罪惡的泥潭裡了。
在一個健康的社會中,名人、富人、偉人誠然當受尊重,但只有好人才配受愛戴;
而名人不一定是好人,富人不一定是好人,偉人也不一定是好人。
好人好在哪裡?心裡。什麼樣的心是好心?愛心。
-
5 # 天山雪蓮開滿山
想明白德,首先得知道它的出處。
形而上的道,落實下來是德。
道廣大無邊,又無處不在。萬物成長都離不開道,也可以說道,在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裡,在指導我們。
透過道,我們應該能明白德的含義了。道是萬物總屬性,德是個體的具體屬性。道是體,德是應用。
那麼,最好的德,滲透,運化在我們的行為裡,不是講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叫上德不德,是真有德
還有一種人,知道什麼是德,但只是遵守德的底線,常常覺得自己有德,是下德。
願幫到你解讀。
-
6 # 詩詞學院
這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的內容。下面我就將本人的《老子探步》中的解釋抄錄如下: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無德③。上德無為而無以為④;下德為之而有以為⑤。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後德,失德面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⑦,而亂之首⑧。前識者⑨,道之華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⑿;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註釋】
①不德:不貪得。德,通“得”。
②不失德:不願失去自己的得,即放棄既得利益。
④無以為:無成見。
⑤為之:違反道理。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為強力牽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⑨前識者:前面見識的這些東西。
⑩華:通“化”,異化。
譯文
上德不貪得,因此有德;下德不願捨棄自己的得,因此無德。上德不違反道理而且無成見;下德違反道理而且有成見。上仁違反道理卻沒有成見,上義違反道理而且有成見。上禮違反道理而且沒有人響應他,就揚起臂膀迫使人家按禮行事。所以,離開道然後講德,失去德然後講仁,失去仁然後講義,失去義然後講禮。可見,禮這東西,是忠信淡薄的表現,動亂的禍道;前面見識的這些東西,都是“道”的異化,愚蠢的禍首。因此,大丈夫立身純厚而不居於淺薄;心存樸實,而又貪戀浮華。歷來,都是有取捨的。
-
7 # 文心雕詩
這樣我們可以理解,上德即上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即上德。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困循自然,其德不見,故曰不德。下德即有名號之德,德不及上德,故曰下德。不失德者是指其德不見,其功可稱。通俗一點即:德行最高的人,不自以為有德,因此就沒有德行。德行低下的人,就怕失去得行,因此就沒有德行。
老子的哲學觀點具有樸素的辦證法,象"禍福相依"丶塞翁失馬"等,須仔:揣摩,方能理解其道家真諦。
-
8 # slx孔雀東南飛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同時也是《道經》的開頭。
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
“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這句話的意思是:高層次的“德”不強調錶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一個無德之人。
在老子的概念裡,上德就是“無為”的德。
老子所說的“無為”不是不為,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
具體到德無為,那就是指德支援著實際的社會秩序,使天下大同。此時德是有作為、有貢獻於社會的,所以是功於社會的,但它卻不因自己對社會有貢獻而爭處社會之前之上,反而隱藏在社會之下之後。德無為就是德於社會而不居功自傲。
下德自然是有為之德了。有為的定義必然是“生而有,為而恃,功而居”了。
假想我們置身於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中,在這裡到處都能聽到關於真善美和仁義孝悌的知識的說教,看到那些導師們諜諜不休,不知疲倦地辛苦宣傳,他們要讓每一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不德,並要求人們遵循著德的標準行為而生活。
很顯然當下的人們還過著不德的生活,如果是有德,根本不用到處宣傳,也就是如果沒有不德現象的發生,也就不會發生規範道德,以正視聽的必要。
如今關於德的說教氾濫,必是由於社會中不德現象普遍存在的緣故。
德之所以現身說法,就是為了糾正和補救當下社會的不德之偏。
這充分說明了該社會並未真正實現有德的生活。
所以“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在下德的社會狀態裡,我們能夠學到關於德的知識,知道什麼是德,什麼是不德。但正是由於在下德的社會里有不德的普遍發生,所以才離不開德的知識和說教。
-
9 # 顏小二述哲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出自《老子》,體現了道家在道德上的“無為”,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道家在道德上之“無為”觀點,某種程度是針對道德虛偽而言的,旨在表明,真正有德的人,不需要外在的道德規範束縛自己,因為道德規範本存於心,還何須束縛。
不過,上述解讀是基於社會人倫來解讀的,因為在道家思想中,人類社會成文的道德規範也屬於是人為的東西,道家的上德之人所擁有的人格,屬於道家的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是超越人倫的,進入到了道家哲學的研究層面,在這裡不宜過多展開議論,因為沒有必要。我們僅在人倫層面來研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這句話,便已經能夠給予我們足夠多的處世智慧了。
道家所謂的“上德之人”,他的道德根深蒂固,屬於自己的本心,所以,對於以道德為本心的人,就不必時時刻刻將道德規範掛在嘴邊來束縛自己。其實,道家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與儒家孔子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有異曲同工之妙。
1、“上德之人”之“不德”屬“真”,“下德之人”之“不失德”屬“假”在《老子》一書中,記錄著如下這段精妙的議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這句話大抵是在告訴我們,真正有德行的上德之人,是不拘泥於道德的概念和外在形式的,因為“德”本於心,於是便在舉手投足之間,皆符合德;而所謂的下德之人,時刻恪守道德規範和道德形式,道德於他而言是外在束縛,這樣的人,德並不是由內而外的,所以內在本心是不具備道德的。因此,上德的人往往無所作為而無心作為,下德的人往往有所作為而且有心作為。
其實這句話看著比較繞,如果用“真”和“假”兩個概念來辨識的話,就比較好理解了。“上德之人”,他們的內在本心本就是符合道德規範的,所以,他不用刻意去作為,但是他卻在外人的眼裡看起來處處有德,這種不刻意去符合德而有德的人,屬“真”。而所謂的“下德之人”,他們時刻在作為,而且這個作為,是刻意而為,道德規範並未深入其心,他是刻意按照道德規範去做,這種刻意,表明了一種目的。有目的去做,也就是有為,而這種有為,則表明行為並非“出於本心”,而是“私慾”的結果。因此,“下德之人”的有為,在老子那裡,就屬“偽”了。
2、道家的“上德不德”與儒家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有異曲同工之妙許多研究道家的朋友對儒家帶有一些偏見,這是實在沒有必要的,道家之善,是自然之善,儒家之善,是人倫之善,雖然都是研究善的,但是研究的領域不一樣,實在沒有必要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排斥。而道家也好,儒家也罷,他們的目的最終還是想要人們過得好,過得自由。
只是兩家思想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也各自有各自的不足,儒家思想極端了,僵化了,就容易衍生道德虛偽,人的功利心可能會更加氾濫;而道家思想僵化了,極端了,那麼極端避世的人將會越來越多,這是不利於人類社會文明建設的。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軌跡,社會需要儒家的積極進取,也需要道家的修身養性。
而儒家和道家雖然在學說特色上各有特點,但是二者也有其共同點。孔子曾經說過: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在說,他在十五歲的時候立志學習;三十歲的時候生活事業基本相對穩定,可以獨當一面了;四十歲的時候,看盡人間百態,有了不被外界迷惑的辨析能力;五十歲的時候,大抵了解到自己來這世上應該做些什麼;六十歲的時候,心態平和,不同的言論都能坦然對待;到了七十歲的時候,自己各方面的修養得到比較大的提高,可以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了。
這就是說,孔子一生在經歷過各種事情以後,心性和道德修養各方面都有了提高,這個時候,道德準則已經深入其心,道德準則於他來說,不再是外在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恪守的物件了,一言一行皆出於本心,而本心即道德,這是一種道德品性達到極致的理想境界,和道家所謂的“上德之人”有一定的相似性。道家的“上德之人”舉手投足之間雖然為自然而然,但是卻沒有“失德”的地方,這是因為,道德準則已深入其心,成為其心的一部分,所作所為符合道德且無違心,或者說並不刻意,這是一種道德上高度自由的超脫狀態。
3、總結:道家“上德之人”與“下德之人”的區別就在於二者符合道德行為後者是“刻意”,前者是“自然而為”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道家“上德之人”不失德的原因在於道德本在其心,他的行為雖屬於從心而動,但是皆符合“德”,這是一種道德上高度自由的理想人格。而“下德之人”雖然看上去其所作所為符合道德準則,但是卻是刻意為之,是“違心之舉”,這個人有身心相離的“道德虛偽”之嫌。因此,我們可以總結,道家“上德之人”與“下德之人”的區別就在於二者符合道德的行為,到底是“刻意”,還是“自然而為”。即“上德之人”自然而為,“下德之人”刻意強為。
回覆列表
老子的道德是後天命運之造化,是器世間生存延續發展壯大之法則。佛學的自性雖不能破碎無明,顯然更接近先天德能。德即生存延續進而成道之正義有效途徑及知能,而道即永生永恆全知全能,並不實在,是人類並萬類之目標和歸宿即命,而運是成道之過程,這是先天道德即命運。
春秋戰國是個節點,是後天命運偽道德掌控人類並萬類之伊始。二十一世紀是粉碎後天命運偽道德之節點,人類並萬類將圓德成道,建設永恆之和諧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