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蒙娜麗莎被稱為世界名畫,究竟有哪些藝術價值呢?
5
回覆列表
  • 1 # 醉拍濟南

    對《蒙娜麗莎》原型的身份,各界眾說紛紜,不過麗莎・蓋拉爾迪尼即為“蒙娜麗莎”的說法得到普遍認同。2012年7月17日,義大利考古學家聲稱找到了疑似修女麗莎・蓋拉爾迪尼的遺骨,這對揭開蒙娜麗莎神秘微笑有重大意義

    《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達芬奇所繪的麗莎·喬宮多的肖像畫。如今儲存在巴黎的盧浮宮供公眾欣賞。

    這幅是達芬奇自畫像,記得山東博物館新館開館時為了吸引遊客,就請來了達芬奇自畫像展覽,那段時間,每天都排著非常長的隊伍,來看達芬奇自畫像,據說是最後一次國際上展覽,以後不會再從巴黎盧浮宮外的場館展覽了!

    蒙娜麗莎非常著名的一幅肖像作品,代表著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水平。其中裡面的黃金分割構圖對西方繪畫的發展有些非常重要的指引。

    記得我上高中時候看過《達芬奇密碼》這本科幻書,裡面有詳細的對蒙娜麗莎這幅畫的描寫,比如蒙娜麗莎左右兩邊風景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從而讓蒙娜麗莎的微笑更加的神秘獨特!

  • 2 # 北落繪畫

    蒙娜麗莎這個問題,很多有疑惑。究竟好在哪裡?那麼我們來看看,她的創作背景,如果你瞭解了他的創作之初是怎麼回事的,用你現在的眼光來看,就不會那麼驚訝了。

    打個比方,你現在不會因市面上又出了一個手機品牌而感到驚訝,感覺是理所應當的可以。但是卻無法震驚于貝爾的第一個試音,:“喂,芝加哥”,這一歷史性的聲音記錄。

    對於蒙娜麗莎的認知,是在於我們已經有了數百年的藝術品鑑與視覺感受——出現在身邊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與數碼影象和照片。所以說,需要有對比,才知道為什麼。

    而《蒙娜麗莎》即是如此,也就是盡其所能得呈現一個人的真實面貌。

    近處的物體的顏色會顯得明亮且鮮豔,遠處物體則對比很弱且呈現藍灰色。這樣的刻畫會大大增加作品的空間感,這種方法被稱為“色彩透視”和“空氣透視”,這二者都為達芬奇發現並記錄。

    我們來看看當時的其他畫家的畫作是什麼樣的。

    那個時代中的人物繪畫有兩個重要的面部特徵,一是目視遠方,二是表情莊嚴。

    而蒙娜麗莎在畫中目光柔和、面帶微笑、展露著的人性,而她目視著畫外的觀眾,這在宗教畫中更是禁忌。

    再看看蒙娜麗莎的微笑究竟有什麼奇特。

    你再看看當時其他畫家的作品——全都是面無表情。為什麼畫裡的人沒有表情?這是因為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之前的繪畫主要是用來塑造莊嚴的宗教神像的。

    在這幅畫畫的面中幾乎看不到筆觸,是因為被極細緻的抹平了。達芬奇花了四年去創作。可想而知,為了極致的追求真實,花費了多麼大的努力。

    “他的作品應當像鏡子那樣,如實反映安放在鏡前的各物體的許多色彩。作到這一點,他彷彿就是第二自然”,《達芬奇論繪畫》。

    現在回到16世紀的某一天,看慣了宗教神話,看慣了沒有透視,扁平的人物肖像的人們,突然發現了這麼一幅畫——畫中之人彷彿就坐在畫框後面的空間中,正微微帶笑看著自己,真實得就好像隔壁鄰居夫人。於是他們被這幅作品感動了,感受到了畫中人的交流,感受到了畫中前所未有的真實與人性。

    題外記:

    永恆的微笑

    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喬治·瓦薩里曾斷言這位女子是麗莎·迪·安東尼奧·馬里亞·蓋拉爾迪尼,佛羅倫薩富商弗朗切斯科·德爾·焦孔多的妻子。這幅畫也因此被稱做“蒙娜(在義大利文裡,是我的夫人的縮寫)麗莎”,不過她的身份依然是學者們爭論的話題。

    《蒙娜麗莎》是一幅半身像,他她的雙手平靜地交叉在身前,眼睛直視觀眾,與他們進行著心靈的交。達芬奇巧妙的將明暗對照法,和空氣透視法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她迷人的“微笑”,在這裡,它們的功能是演示,而不是揭示他的心理活動。精心地調整了畫面的光線,使畫面顯得十分朦朧——這也就是達芬奇著名的漸隱法,達芬奇偏愛用這種方法描繪人物的面部表情,使他們的心理活動讓人難以捉摸。

    《蒙娜麗莎》具有一種持久的吸引力,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達芬奇為他所安排的一片風景。背景中的這片迷人風景杳無人跡,神秘的道路和橋樑似乎通向一個未知的領域。

    藝術家最初是將蒙娜麗莎安排在一座帶有立柱的廠廊裡,這幅畫不知被什麼人進行了裁剪(不是達芬奇),畫面中的立柱被裁減掉,但是在蒙娜麗莎的左右肩膀處還可以看到殘留的柱基。

    末了,那個時代被稱為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核心我們稱之為人文主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0年1月的本田雅閣3.5V6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