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曉生
-
2 # 東哥侃市
首先海底撈漲價是事實,上週五去了海底撈,人依然很多,不像是疫情期間該有的現象,這也說明防控形勢確實是趨穩了,但是復工後的海底撈確實貴了不少,而且菜量變少。海底撈官方也證實,漲價的訊息是真的。關鍵我的直觀感受,服務也不是那麼熱情到位。
那麼為什漲價?很明顯,是由於成本上漲。目前,海底撈各家門店復業桌數、接待顧客數量均有所限制,員工也無法滿員工作,由於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漲,此外,加上餐廳還要花費一部分成本在採買消殺用品及防護用品上,這些都導致了餐飲企業復工後成本的提升。因此餐飲企業想要解決眼下運營成本提升的難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產品的價格。
而海底撈目前經營成本確實有所提高,海底撈漲價也是為了渡過眼前的難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影響了營收業績。
但是有網友表示,一碗米飯7塊錢,實在是不能接受,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其實,漲價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因為所損失的不只是回頭客!其實,關鍵還是在於降低成本、保住質量。如果在質量上有保證,適當提高價格不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本質上,就看提價合理不合理了。適當提價可以,但是一碗米飯也要7塊錢了,勢必讓人心裡難以接受!
疫情時期家都要相互理解,企業也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一下,不能一向的為了利益而傷及顧客。復工後都是屬於低消費能力的時期,我們一起扛過去,消費者樂意消費,企業正常運轉,等疫情結束,消費者也會記著你的好,回頭客會越來越多,生意才會長久,而不是因為漲價,失去了消費者。
-
3 # 90後晚晚的日常生活
非常感謝受邀回答這個問題,針對漲價事件,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迴應,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我們分析下為什麼漲價呢?
1,受疫情影響,運營成本增加
我們都知道由於疫情工作要求,許多餐飲已經停業了一段時間,那麼餐飲在沒有營業的時候,還得需要繳付租金,物業管理費、員工工資等等,各方面的支出無疑增加了餐飲企業的運營壓力。
2,儘管餐飲企業現在可以開放堂食,但為了避免群眾過多聚集,進店人員數量依舊受到嚴格限制,同時還得透過停用部分餐位來拉開堂食顧客間的距離。基於這些條件限制,海底撈的營收業績也受到了影響。外加防疫工作的落實,餐廳還要準備部分成本在採購殺菌和防護用品,也導致餐飲企業復工後成本提升。那麼餐企想要解決運營成本提升的難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產品價格。
3,經歷了疫情,很多企業都受到了重創,尤其是一些小微企業,或許已經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因此,漲價也是情理之中。
價格公道,質量有保障,才會有好口碑,才會贏得消費者喜愛,這是一個企業的生存之道。至於海底撈漲價行為是否合理,復工後菜品是否縮水,這都是商家的自己選擇,這種選擇,關乎企業的前途命運。但作為消費者,我們更是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吃,或者不吃。
-
4 # 國學讀書社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待在家裡的時間很久。還不知到自己會做飯!
在家吃的心滿意足,吃的倍兒香,吃的特舒坦…
回覆列表
據新京報訊息,海底撈北京門店菜品統一漲價6%!理由是因人力、採購及消毒等成本的增加!這是繼海底撈外賣變相漲價,知名餐飲企業全面漲價的又一“實錘”!海底撈漲價6%不負眾望的登上了熱搜!很多網友認為這是知名餐飲企業趁著疫情收割“韭菜”,理由也是很簡單——疫情來了,大家的收入都受到了影響,餐飲企業面對糟糕的行情應該降價促銷,怎麼能夠漲價?實在是想不明白!氣憤之餘,甚至有極端的小夥伴表示海底撈、西貝等頭部企業濫用知名企業的品牌優勢,隨意漲價,再也不去了……
但是我要說的是,我還會去,筆者作為一個餐飲行業的參與者,透過海底撈2019年報、各地防疫政策、頭部餐飲企業的公開報道、各餐飲企業的“過冬”策略,結合朋友創業的實際情況,嘗試還原一個真實的海底撈,其實,真相也只有一個——海底撈還遠沒有發展到壟斷,隨意漲價的地步,這其實只是在硬抗和自救!有下面七大理由:一、新冠疫情傳染性極強,打得餐飲企業毫無防備春節是餐飲企業的傳統旺季!這次肺炎恰逢春運客流高峰、春節假期,很多餐飲人像往年一樣提前備貨,然而新冠肺炎成功“偷襲”餐飲行業。春節期間堂食沒有了,房租要交,員工工資要發,更甚的是年前的備貨,肉可以冷凍,綠葉菌菇之類蔬菜可是很難存放,只能低價處理或者進行報廢!知名企業也先後告急!
海底撈還好,畢竟是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資金73億港元,可謂財大氣粗!即使這樣,為了渡過疫情,還是向銀行貸款了21億!
在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正常月份生意好到爆棚!沒有哪個商場不排隊!堅稱自己不上市的西貝,可是疫情一開始就開始喊疼,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更是在媒體公開表態:2萬多名員工,一個月工資1.5億元!賬上幾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 事後檢定自己不上市的賈國龍也進行了反省:“我會重新評估西貝上市,這次疫情對我教育深刻,有些事不能說的那麼絕……”
二、中國餐飲市場太大了,3萬多億的市場,海底撈也僅僅是滄海一粟!即使在火鍋市場,海底撈也僅佔到2.2%的市場份額!利用壟斷地位漲價的說法很難成立!2017年中餐市場規模3.2萬億元,火鍋是第一大品類,市場規模4,362億元,市場份額13.7%;而海底撈2017年在火鍋市場的佔有率也僅僅是2.2%。以2.2%的市場佔有率說是壟斷還真的有點牽強!
三、餐飲行業是勞動力密集行業,最大的三塊成本——原材料、房租和人力成本要佔到總成本的80%以上,如果發生重大事件,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固定成本還要支出,壓力山大!海底撈3月25日公佈了2019年報,據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265.56億元,歸母淨利潤23.45億元,其中:管理費用112.56億元,財務費用2.37億元;員工成本近80億元,摺合每個月6.7億元(充分體現了海底撈以服務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員工的工資也是響噹噹的!),而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也只有22億元!因此,海底撈貸款21億元,也是情勢所迫!
四、海底撈的淨利率只有8.8%,利潤率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高!根據海底撈2019年報顯示:淨利率只有8.8%,即收入265.56億元除以年內溢利23.45億(見上圖所示資料),淨資產收益率22.07%;
我們看一下A股的王者——貴州茅臺(1165.80,+0.50%),因為2019年年報需要到4月22日披露,這裡使用2018年報的資料:貴州茅臺2018年營業收入771.99億元,淨利潤352.04億元,淨利率45.6%,淨資產收益率34.46%!
五、受疫情影響,無論營業時間,還是翻檯率,只能達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根據各地的防疫政策,多地要求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餐桌間隔要在1米以上,固定桌椅要標識出非就餐座位。也就是俗稱的“隔桌就餐”!對於海底撈這類依靠高翻檯率的餐飲企業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小夥伴們的就餐時間是一定的,可以使用的餐桌少了一半,加之多地對就餐時間進行了嚴格的規定,北京堂食時間縮短了一半,據筆者調研,有些地方雖然恢復了堂食,但是商場在晚上8:00就要求閉店……
六、銀行貸款21億元,每年利息也不少!據同花順顯示,海底撈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21億元的貸款,這部分貸款並沒有披露具體的貸款利率,如果我們以2020年2月20日18家銀行報價產生的LPR4.75%計算,海底撈需要每年支付近1億元的銀行利息!在目前翻檯率下降一半的情況下,還要多支付銀行1個“小目標”的利息!
對比官方給出的解釋“因人力、採購及消毒等成本的增加”,無疑是相當含蓄的!
七、海底撈不可能像小飯店一樣選擇閉店、放假等最大程度降低損失的方式降低成本,硬抗是唯一的選擇!漲價是一種自救的方式!我做了一個簡單的財務模型,以2019年半年報資料為依據進行假設,受限於規則,就不在這裡展開了,有財務基礎知識的小夥伴們可以自己進行模擬,看看漲價6%對公司業績的影響。
最後,我想說的是:
1)在國內對疫情強力控制之下,餐飲企業期待的報復性消費未現,翻檯率不可能快速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面對種種不利因素,海底撈漲價6%,也只是一種應對危機的有效方式!雖然會傷了部分粉絲的心,但也是無奈之舉!畢竟在這個行情下,誰也不願意漲價。
2)國內疫情已經基本結束,但是全球迎來100萬的確診人群,防疫戰役還遠沒有結束,能漲價的餐飲企業,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小微還要繼續硬抗!這裡不單是餐飲企業,還有與餐飲比肩的旅遊、酒店行業,還有更多我們所不熟知的行業,也都很難!
困難總是暫時的,雖然我們做不到居安思危,但是希望餐飲行業都能集思廣益,爭取各種資源,為了廣大努力、辛苦、加班加點的員工,熬過這個冬天!因為我們堅信——Sunny總在風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