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小醫生的科普

    癌症與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關係,這個問題需要資料來回答,不然就是耍流氓。

    2020年2.14號,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分析了癌症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間的關係,我們來詳細看看。這是到目前為止首個腫瘤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危險程度的臨床證據。

    癌症患者易患新型冠狀病毒

    在1月31日資料截止時,收集和分析了31個省級行政區域575家醫院的2007例確診病例。排除417例缺乏既往病史記錄的病例,在1590例感染病例中,共有18例具有癌症病史,癌症患者的比例為1.3%,似乎高於中國的總體癌症發病率(0.3%,根據2015年中國最新癌症流行病學調查)。

    18例患者中肺癌是最常見的型別(5/18)。25%的患者(4/16,2例治療狀態不明)最近在一個月內接受了化療/手術,而另外12例患者(75%)在常規隨訪中是腫瘤原發切除後的倖存者。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年齡更大(63.1 vs. 48.7歲)、有吸菸史的比例更高(22.2%vs. 6.8%)、氣促症狀更多(47.1% vs. 23.5%),以及更多的基線CT嚴重程度(94.4% vs. 70.8%),但在性別、其他症狀、其他合併症和基線胸片嚴重程度無顯著差異。

    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風險更高

    非常重要的是,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風險更高(複合終點定義為入住ICU、有創性通氣或死亡患者的百分比)(38.9% vs. 7.9%,P=0.0003)。當重症終點同時納入上述客觀事件和醫生臨床判斷時,也觀察到類似的升高趨勢(50.0% vs. 15.6%,P=0.0008)。此外,近期接受化療/手術的患者(6/14,42.9%)比未接受治療的患者有更高的臨床重症發生風險(1/3,75.0%)。而且在所有共病中,癌症史具有最高重症風險。

    癌症患者惡化更快

    此外,研究者使用Cox迴歸模型評估了發生嚴重事件的時間依賴性風險,顯示癌症患者惡化更快(中位至嚴重事件的時間為13天vs 43天,P<0.0001;根據年齡進行調整後的風險比HR為3.56,95%可信區間為1.65至7.69)

    研究團隊針對癌症患者給出了建議

    研究團隊針對癌症患者在本次NCP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烈性傳染病的疫情中,提出三大建議:

    在疾病流行地區,對於穩定期的癌症,應考慮推遲化療或擇期手術;

    癌症患者或癌症倖存者都應加強個人保護;

    若癌症患者感染SARS-CoV-2,尤其是老年或有其他合併症的患者,應加強監測或治療,優先處理。

    可見癌症患者易患新型冠狀病毒,且進展較快,容易進展為重症。

  • 2 # 嶽文昌醫生

    目前尚不能確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與癌症有關係,既然不能確定,那我們就不能認為他們之間有必然的聯絡。如果一個人處於晚期癌症,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以後,那麼這無疑是雪上加霜,肯定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的。

    癌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和病毒感染不同,癌症是自身的正常細胞發生了基因改變,導致正常細胞變異,變異的細胞的生長不受正常基因的調控,發生無限的增殖,形成惡性腫瘤。那些能夠讓細胞癌變的基因,我們稱之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他們倆是相互制衡的關係,但是都是為了維持細胞正常的增值活動。

    那些能夠導致細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突變的因素,都有可能會導致癌症,比如吸菸、有毒化工、放射性物質以及黃麴黴毒素等,這其中也包括病毒。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對細胞增殖的作用哪些病毒會致癌?

    前文提及病毒是可以致癌的,但是也並非所有的病毒都有致癌的作用,這主要取決於病毒感染之後會不會改變正常細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這裡需要說的是,病毒引起癌症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很少出現感染病毒以後很快就出現癌症的情況。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否能夠引起癌症,目前因感染時間較短,尚不能確定。

    關於病毒引起的惡性腫瘤,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宮頸癌,以及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也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目前確定的和癌症有關的病毒也有很多,比如人T細胞病毒可以導致人T細胞性白血病,EB病毒可導致鼻咽癌和淋巴瘤,卡波奇肉瘤相關病毒與卡波奇肉瘤有一定的關係。其他一些病毒可能也具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但是現在我們對病毒的認識,還是很淺的。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點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β屬的冠狀病毒,有包膜,直徑為60~140奈米。這種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和接觸傳播,而且人群普遍是易感人群,不存在所謂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的這種說法,只是老年人的病情會更嚴重。目前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潛伏期約為1~14天,大多數人是在3~7天。患者被感染以後,主要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臨床表現,少數患者會伴有鼻塞、流涕、咽痛以及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繼續發展,有些患者會進入重症期,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癥,更為嚴重的患者會進展成為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血癥、難以糾正的酸鹼平衡、代謝紊亂,其出凝血功能也會出現障礙,危及生命。

    目前來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犯人體的呼吸系統,也有少數患者會被侵犯到消化道。

    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惡性腫瘤的關係

    目前尚不能確定新型冠狀病毒和惡性腫瘤之間的關係,如果要想確定兩者之間的關係,那就需要等疫情結束以後,在某一時間段內統計出曾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人,並計算出其癌症發病率有多高。如果那些曾經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人,他們的癌症發病率明顯要高於,沒有感染過的人那麼,可以確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會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這個統計過程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但是需要注意很多的問題,比如要去除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癌症,因此要想完成這個研究,也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件事情在目前是不能進行的,因為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至於那些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人。

    如果一個癌症患者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那麼他的病情會加重嗎?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需要分情況的,假如是一個很早期的惡性腫瘤患者,腫瘤對其身體病還沒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癌症的影響就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是一個晚期惡性腫瘤的患者,其一般身體狀態及免疫力都很差,這個時候如果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那他的病情肯定是會加重的。輕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侵犯人的呼吸系統,而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會影響全身。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因為腫瘤的轉移及消耗導致其身體比較虛弱、營養狀態很差,而且有各種併發症,如果這個時候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肺炎,這很有可能挺不過去的。晚期惡性腫瘤患者即便不感染任何肺炎,其壽命也是非常有限的。

    晚期癌症患者狀態總結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否會引起癌症,這個問題目前尚不能給出答案,只有等疫情結束以後,再做相關統計及研究。對於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來說,一定要做好防護,以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一旦感染是會加重其病情的。

  • 3 # 抗癌研究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其本身與癌症無關。

    癌症患者由於自身免疫力較差。所以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一定要注意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已經很不好治癒了,癌症也是如此,如果同時患上這兩種,那麼肯定是很危險的。

  • 4 # 健康之初小醫師

    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癌症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沒有特定關聯,但有一定的關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在所有患者中,幾乎包含所有的人群,不論是老人還是孩子,抑或是年輕人,也不論是癌症患者還是普通疾病患者,抑或是健康人。所以從資料上看,沒有特異性。

    病毒感染的話,在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或老年人群中中,佔比略高,也是因為這些人的免疫力較低而致。

    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需要定期進行抗腫瘤藥物治療,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染人群,特別是免疫抑制劑治療藥物,主要作用是抑制機體的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處於低下狀態,就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所以有一定的關係。

    癌症會加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病情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一個研究是近1600例的人群,有18例具有癌症疾病史,經過研究發現,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發生重症的風險更高。

    同時,不僅會加重病情,其病死率也會增多。但在一個40000多人的確診病例中,我們得到的資料卻不是癌症最高,最高的是心血管疾病。

    有合併症患者的病死率則高得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為10.5%,糖尿病為7.3%,慢性呼吸道疾病為6.3%,高血壓病為6.0%,癌症為5.6%。從這個資料上來看,新冠病毒對心血管疾病

  • 5 # hmtkmc

    癌症和新冠病毒無關,癌症患者體力弱免疫力低更容易感染病毒,並且不易治癒,死亡率也很高。因為癌症是世界難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老婆離婚了,一個男人對她非常好,我應該祝福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