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校人才真經

    在同一所高校讀本科、碩士、博士,這種情況在博士研究生中還是比較普遍的,因為現在很多高校對本校優質生源把得比較緊,很多優秀的本科生保研本校,然後又在本校直博或者碩博連讀。站在一個人事工作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學生絕對不是菜,甚至還會非常優秀。但由於這種本碩博同學緣培養方式自身的缺陷,這類學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高校招聘中,這類學生並不是特別受歡迎,一般來說,只能進比其博士畢業學校差一些的高校。比如很多985高校本碩博的學生就到我們這樣的211高校來應聘。

    這類學生本身都很優秀,這裡就不用多說了。只說說他們存在的兩個方面問題:

    第一,學術視野偏窄。這類學生大多數都是“從一而終”,從本科畢設就跟著一個導師,或在一個課題組,除非碩士導師非博導,但絕大多數也都是在同一個學院裡。從本科到博士,10年時間,學生接觸到的人就是學校內的這些人,他的思維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留下學院的影子。雖然說很多985高校會給學生提供出國交流的機會,但短期的交流很難扭轉導師長期以來的影響。這種思維方式短期來看非常適合在本校工作,但長期看,很可能會嚴重影響個人的創新能力,如果培養不善,很有優秀的青年學者很可能會淪為導師的打工者。

    第二,學術適應力難以確定。這裡不能說他們的適應力一定就很差,但由於這些學生一直在一個地方做學術研究,所以我們很難判斷,如果他們換一個實驗室,換一個團隊,是否還能做出相當水平的成果。這種用人風險是比較大的,事實證明,本碩博同一高校的畢業生,到其他高校工作,成功率並不是很高。

    因此,人才培養最好的方式是多個環境適應、多種思想交融。很多高校已經意識到,研究生培養是一件長遠的事情。把優秀學生留在本校,短期看可以強化本校的科研工作力量,但長期來看,對學生的發展不利。所以,一些頂級高校會透過多種渠道,把優秀的本科、碩士送到國外知名高校,然後再把其中優秀的引進回來。這樣,新引進的博士生,就屬於“雜交”升級的人才,既有本碩母校的人文精神,又具有更開闊的學術思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高校要求應聘者必須具有海外學習經歷的原因。

    對於本碩博均在國內就讀的博士畢業生,想要在學術上更進一步,必須要找機會到校外甚至國外去交流,要逐漸形成與原導師不同的思維方式,這樣才能跳出導師的侷限,做出更具創新性的成果。

  • 2 # 太平洋白海豚

    是否在同一學校,本碩博一氣呵成,攻讀博士學位,取決所在學校是否能夠提供足夠的獲取不同資訊渠道、進行同行交流、鍛鍊與展示你的才華的平臺。

    當然,讀博,選擇出色、有見地、稱職、可以相互切磋、心胸坦蕩的導師或許比學校名氣更為重要!

    同時,更取決於你個人的自信、悟性、毅力與人生的志向。

    攻讀博士是一個探索unknown知識世界的心路歷程,如果一個人沒有悟性、沒有自信、沒有攻堅的毅力、沒有有所作為的定力,那麼在哪裡讀博都是一個屌樣!

  • 3 # 優雅的阿拉伯數字2

    不贊同

    俗話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求知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堅持下來已經讓人稱讚,不管在哪裡讀,知識是自己的,然後希望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不要去在乎別人的說法和看法

    最後向讀本碩博的人致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子今年就上學前班了,可是我想給他換個幼兒園還適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