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泥水勞人1

    有人為了騙保,把自己的父母打死了,這是今日說法的一則節目。有人為了騙保,把自己的女兒殺害了,這也是今日說法的一則節目。這都是至親啊!人性怎麼定義?雖然是個案,但總處在人類的這個群啊!誰能保證以後不出現呢?就是近來武漢的白衣天使,捐獻財物的那些人士,有一個生活非常困難的內蒙人,還給武漢捐了50元!雖然微不足道,但其善良更顯真切矣!此時,人性又如何定義?

  • 2 # 張鐵軍158

           人性亦善亦惡。 

    孔子的目標是仁,手段是克己復禮,所以才有“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顯然,孔子相信人性有善有惡,抑惡揚善即為仁。孔子又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論斷,同樣是講人性分為兩部分,即“己欲”與“己所不欲”。“己欲而助人”即為善,“己所不欲而施於人”即是惡。

    談及“人性”必須釐清定義,不可偷換概念。“生而有之”謂之“性”,後天獲得謂之“習”。

            談人性,即談“先天之性”,這才是“本性”。

           第一,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天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此說明人性中有善——並沒有排除“人性中有惡”。

            第二,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 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此說明人可以展現善(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惡)”,為不善並不是本性出了問題(非才之罪也);同時,為惡之時,“惻隱之心” 依然是 “人皆有之”,即善依然存在。

            歸納結論:

    ①本性與生俱來;

    ②人性亦善亦惡;

    ④為惡之時,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即善存而未發。

             第三,“世人”不包容“惡”本身就是“本性”的“一個方面”。“趨利避害”就是人的本性。“惡”之行會傷及無辜,一個具體的人基於趨利避害的本性自然恐懼被傷害,自然恐懼可能帶來傷害的“惡”。

            第四,缺乏安全感的人,激發惡;有安全感的人則激發善。

  • 3 # 水幕華

    人之初,性本善。剛開始的時候,小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上面什麼都沒有,那時候小孩子是最好最善良的。大人教什麼,他就記錄什麼。所以這個時候教什麼最重要,你教他善良,將來他就善良的,你教他學壞,將來的胚子都是壞的了。

  • 4 # 柳樹枝

    善惡是個價值判斷。先天的是本能,後天的是能力。先天加後天構成人性。善惡是社會的價值評判。屬於道德範疇。性善說和性惡說都有失偏頗。真善美,是人性善的最高標準。是社會道德的最高境界。對真善美的判斷卻有不同。不同的道德觀,標準不同。是人們的利益,文化心理不同造成的。統治階級的道德標準是社會的主流標準。

  • 5 # 眸中春雨

    善惡從來沒有界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沒有人說你越過這條線你就是惡人或者是好人,每個人初生是世界都是純白的,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我想應該體現幾個方面

    1.父母給孩子創造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教育,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一定不會是什麼窮兇極惡之徒。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充滿仇恨和暴力環境中,這種孩子不用人教,他從小會有樣學樣,長大以後可能會用暴力傾向,因為他從小的經歷告訴他這樣是對的,就算是有一天有人告訴他是錯的,他也會堅持認為是對的,也是因為沒人告訴過他錯的事情是怎樣的。

    2.孩子長大以後會有各自的朋友圈,什麼脾性的人就交什麼樣的朋友,因為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讓人共同進步,相反同樣的道理,從小野慣的孩子長大後會不屑與善於講道理的人做朋友,對方都嫌棄對方,這樣的兩個人在一起做朋友只會激發各種矛盾,而不會解決各種矛盾。除非有人是真的想改正,真心想進步。

    這就是我認為人的善惡可能和環境,教育,家庭有關係。但是沒有固定界線。

  • 6 # 電影業餘說

    我覺得人長大了以後 心底裡都有善惡 只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壓制著他 法律的健全也是壓制惡的出現 我們凡事都要一心向善 這樣才能國富家強社會才會穩定

  • 7 # 楊朱學派

    孔子沒有提出性善論。儒家對人性的觀點是人性相近。孔子謂之: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告子認為人性無善惡。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三子雖然對人性善惡觀點不同。卻異曲同工,都是教人去惡從善。都符合孔子對人性的態度。

    鄙人認為,人性自私。此為性私論。正當的自私應當提倡:愛自己的父母妻兒。重視自己的權益。不正當的自私應當去除:見利思義、損人自己、殺人越貨。

    對於人性自私的正當一面,應當予以保護和提倡。對於人性自私不正當的一面,應當明禮義而化之,起法正而治之,重刑罰而禁之。

    這就是孔孟之道的先教而後誅!

  • 8 # 神馳

    人就是機器,機器有啥善惡?

    機器人有的只是既定程式,影響到他的程式,他就反擊。馬斯洛關於人的五種需求層次反映在我們這些機器人身上,就是五種防禦機制。傷害到我的生存、安全、情感、尊嚴、意見時,作業系統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反擊你。

    你傷害我,你就是惡的,善惡的標準都是主觀的,所以各個地方的人才有不同的道德、法律、風俗。不要說什麼普世價值,這個東西從古到今,不同的地方都在變化,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一直不變的嗎?

    你若要說人不是機器人,那人本質上也是照樣沒有善惡的。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如來說善惡就是分別心,是虛假的知識,黑格爾說善惡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沒有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所有講有善有惡的都不是哲學家,而是道德家、宗教家和政治家,他們意不在求真,而在求“善”,他們的說教都是由其職業決定的,目的從不單純,大家都知道衛道士和政客往往是最虛偽的,他們的話能信嗎?

  • 9 # 小黃老師教數學

    本人秉持的是“性惡論”。人性是自私的,有句話這樣說,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小時候,我們按照父母和學校教我們的方法去辨別這個世界,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判斷能力,這些能力教會我們辨別善與惡。

    但因為每個人建立的三觀不同,善與惡的界限與內容也不盡相同。人性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論題,人性的善與惡構建了世界的多樣性。

    之前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萬惡淫為首,問跡不問心,問心天下無好人”,人多多少少都會有陰暗的心理面,但是否將其付諸實踐,這是人性善與惡的對決。

    我不會去評判他人的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我只要盡力不去做自己所認為不對的事情即可。

  • 10 # 千秋百合

    性本善不是孔子提出的。《孟子·告子上》寫道:“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天生就是善的,就好象水總是往低處流淌一樣。與之相對立的是荀子,他提出“性惡論”。《荀子·性惡》寫道:“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認為人生而具有好色、好聲、好味、好利等特性,只有經過教化,才能去惡從善。還有人提出“性無善無惡論”;也有人提出“性有善有惡論”。

    性善論——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論,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認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四個善端,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性惡論——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認為,人生來的本性是惡,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於人人都有物質慾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學而自然的,正是這種物質慾望的追求,決定了人性的惡。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為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其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認為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這裡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為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著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為,他認為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賊殺,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

    為什麼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惡,人本質到底是什麼?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漢代以來,古代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 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定義概述:迴圈不已乃道也,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一乃是太極,陰陽只是一氣,陰氣流行即為陽。天一坎數,由一生二,陰陽合德,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子一醜二,於天象為日月。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認為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用通俗的話來講,人生來就是多面性的,天道自然。例如天有黑白,手有長短,樹有高低,水有深淺,月有陰晴圓缺,人更有美醜善惡之分。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孔融讓梨,那你會說,孔融是孔子世孫、天下名士,家世出身,自小受到良好的薰陶。那我會說黃香溫席那,黃香自己家庭很艱苦,卻知道夏天扇枕,冬天暖席。歷史上還有百里負米,董永賣身葬父等等。

    人性是充滿七色的,人善良的一面伴隨險惡的一面,很多刑事案件中往往有一個特別善良的人,最後成為殺人犯的不勝列舉。一個小偷偷了醉漢的手機又救了他一命在網上炒的很火。看過《追風箏的人》把人性的多面性揭示的淋漓盡致,人性並非一成變,可以由善變惡,也可以由惡變善。

    現在疫情當前,我們看到我們國家的科研人員白衣天使。他們用清晰的語言、明確的行為,作出了善意的選擇和勇敢地擔當。同時,我們也看到了部分人唯利是圖,發疫情錢。

    人天生都有兩面性善與惡,貴在後天的教育,先秦諸子可以說是達成了共識——皆認為可變可易。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告子認為“性,猶湍水也”,孟子也承認人性不但變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異欲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認為人“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明確肯定了人性的多種可能性和變易性。墨子主張人性如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認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來“民之從利如水之走下,於四方無擇也”。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世碩認為“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善惡在所養焉。”

    不管是孟子主張透過教化,扶植和培養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發揚光大;荀子主張透過教化,限制惡的趨勢,使人性之惡向善轉化。他們認為善惡都是互相可以轉化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華禮教、禮法來做好美麗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哭了怎麼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