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7看科技

    在大街上,你們還能看到哪幾種共享單車呢,又有多少人還在騎著共享單車呢?雖然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但我們不應該逃避。共享單車從出現到現在,是方便了我們的生活。

    不過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困擾,以至於到現在,不是在被丟棄的路上,就是根本找不到它的身影,似乎我們又回到了那個最先的環境,沒有了共享單車,靠自己的雙腳才是最踏實的。

    目前各大城市的街頭,主要有摩拜、小黃、哈羅,當然除了這些以外,肯定是還有其它的共享單車,比如滴滴的青桔已經在南京投放了。可從它們的現狀來看,摩拜一年虧損超40億,小黃車更慘。

    退押金的問題一直是使用者關注的熱點,為什麼之前都看好的共享單車經濟,現在卻被投資者所拋棄呢?原因主要是那個時候的幾國大戰,想想當初瘋狂的共享單車公司,為了獲取更多的使用者。

    是不惜代價進行價格戰,以至於錢燒到最後沒有了,才出現了所謂的危機。另外一方面是在運營的管理與戰略上有重大的失誤,最直接的是導致運營成本的增加,沒有及時的融到資,就只能苦苦的在那裡掙扎了。

    哈羅為什麼比它們的狀況要好很多呢?一個是沒有經歷過所謂的燒錢大戰,在很大程度上它的錢是花在刀刃上,二是以二三線城市為突破口,避免了正面與摩拜、小黃的對立。

    這個當然也是摩拜、小黃的軟肋所在。在迅速的擴張時,哈羅並不把自己當作一個共享單車公司,而是暗中佈局出行領域。從改名到招募司機,再到全國上線順風車服務,這或許是一個成功的轉型。

    因此有人就認為,哈羅是比所有的共享單車要好很多。如果是這麼簡單的認為,那極有可能只是表象。目前哈羅在共享單車上的盈利幾乎是沒有的,這似乎是一個行業的魔咒。

    為了可以繼續的支撐下去,唯一的辦法只能是轉型或者佈局其它領域,而網約車正好是它的一個切入點,加上自己在共享單車有著良好的口碑,入局網約車是成了定局,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進一步的融資。

    用其中部分的資金來維持共享單車的運營,不過這也是不是長期的辦法。哈羅順風車在現階段發展的並不順利,因此它的局面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好。

    從一開始,可能就有人懷疑共享單車不是一個有明確盈利的專案。到現在來看,或許又不是這樣,只能說它的盈利不是單個的,需要其它領域相配合,才會有盈利的機會出現。

    展望未來幾年的5G,它更是這樣的情況,那這也是要求我們進行轉型或者跨領域發展,強強聯合才是最終的出路。

  • 2 # 最土

    主要有四點原因:

    1、時代背景。話說創業運氣很重要。摩拜和ofo所處是野蠻、暴力、和資本瘋狂血腥的時代。哈羅、青桔,尤其是青桔,出生的環境遠沒有糟糕,所以從一開始,哈羅和青桔等沒有瘋狂的擴張,而是穩紮穩打,這為長久經營打下了基礎;

    2、車輛投放數量及產品品質。哈羅和青桔從一出生起,在提高騎行品質,車輛質量,尤其是在控制車輛數量上做了很多工作,不像摩拜和ofo高舉高打拼了命的造車,形成巨大的資源閒置浪費,到最後自己被折騰,尤其是ofo,品質控制的很不好,原以為可以騎3年的車,不到一年就掉鏈子了。

    3、押金、經營價格及民眾付費意識。在那瘋狂的時代,摩拜、ofo等靠的就是押金形成的巨大資金池。而顯得本末倒置的是,5元1個月,3元3個月,5元3個月的普遍騎行價格卻一個比一個低。騎行價格的惡性競爭,導致民眾的付費意識淡薄。一旦優惠活動結束,騎行人員數量驟降。而現階段,哈羅和青桔的無押金策略,單次1元,每月30元左右的包月價格,使得民眾心態迴歸。

    4、背後財團背景

    短期套現和長期戰略投資對一個產品的影響是很大的。ofo的投資人朱嘯虎是純粹的財務投資人,有利益就跑,有風險就躲,從賺錢角度這是合格的,從企業長線成長角度,是很可怕的。反觀哈羅和青桔,阿里系以及滴滴的出行最後一公里戰略補充,是財團下定決心要做好的,因為市場有剛需,就得好好認真做產品。

    話說充當了炮灰的摩拜和ofo等單車,培養了民眾的單車付費習慣,也算是盡了自己的一份歷史責任。但是這樣的代價實在是大啊。

  • 3 # jsmartin

    商業運營的核心是資產需要由資本方有效控制,以達到增值保值。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學原理。而共享單車的最大短板是燒錢階段沒有效控制單車這個資產的能力。同時業務模式停留在講概念和幻想階段。能不完蛋?

  • 4 # 愛騎行的大白

    共享單車大洗牌階段,路上還都能看到很多哈羅單車,更多的主要還是背後金主強大,畢竟哈羅背後的金主是阿里,無論是金錢的問題還是流量問題,阿里都是佔據了很大優勢啊。

  • 5 # 藍石塊

    共享單車專案沒有明確的盈利點支撐,即他的商業邏輯是沒有自我維持和壯大路徑的。

    在2016年初開始的時候,我們公司收到過他的專案融資邀約,並且專門專案組做了3個月盡調。結論就是上面的,當時有不少政府區域共享單車在操作,100%是虧損的,但是這些是政府民生工程只投錢不需要收益。摩拜要盈利是很困難的,當時測算他們每輛車的成本3000++,除非做慈善(創業團隊最初也有這個想法)。

    後續2年影響力極具擴大,這個時候應該接受BAT的整編,大平臺利用共享單車的巨大流量來發掘所包含的其他價值。所以現在我認為只有阿里掌控的哈嘍單車可以走到底,美團這個平臺也無法支撐摩拜長期運作下去。

    最後我們其實也有些後悔沒投摩拜,當初一份跟頭也就$500萬.打個廣告也是合算的

  • 6 # 漁具停車位專利合作

    為什麼倒閉?騎小黃車比走路還辛苦,速度慢悠悠還累的打擺子,你不倒閉誰倒閉?明擺著就是為了坑那一塊錢,如果你車的速度和舒適度上去,那肯定不同的效果

  • 7 # 無塵往事

    這類企業很奇葩,開始媒體吹的牛逼哄哄:什麼綠色出行,權當為人民服務了,中國第五大發明…結果幾個所謂的創始人套完現金溜之大吉,賺的金缽滿滿,留下一堆的賬務、亂賬,押金,坑的是老百姓的押金竟然沒有去追責,只能一聲嘆息。

  • 8 # ༄ཎཽཾ།西行沙彌།ནཽཾ༄

    因為hello是阿里出來的高管,所以很容易就被阿里收編了。一樣虧錢,只不過他有好爸爸,而摩拜小黃車爸爸不行

  • 9 # 刀頭77

    因為不用押金呀,而共享單車就是依靠押金變相融資,然後做金融產品去賺錢的,而馬爸爸打蛇打七寸,直接把摩拜和小黃掐死。

  • 10 # 香格里拉5557

    幾乎所有大牌都騎過,最好騎的就是免押金的哈羅單車。

    垃圾小黃最難騎,很累不說還曾經連換四輛都有故障。

    大半年前就操作退押金,那時屎黃還沒倒閉,但是一直都沒退回來。現在尼瑪申請那麼久,還排一千多萬號…

    屎黃單車的高管全該死。

  • 11 # 滷味小米飯

    哈羅單車沒有經歷拼紅包車的時代,沒有白白把錢燒到被薅羊毛上。哈羅很明確,不收押金,但是必須付費,不跟你們玩虛的短期使用率,穩紮穩打,造就了現在的哈羅單車。隨便計算一下,一輛單車200塊成本撐死,OFO燒了200億,夠買一億輛實打實的腳踏車了,擺滿每個城市道路拐角綽綽有餘。模仿哈羅戰略,重新扶持一個新的品牌代價更低,沒有人會再去填OFO和摩拜這些窟窿,黃是必然的。

  • 12 # 少年與夢43721

    有人花著幾十萬開個實體店沒有生意坐著看電視,但他認為是實實在在的生意!有人一個手機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月入5,6位數,卻被一些人說不務正業!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與其加班加點的上班,不如抽一點時間考慮一下,換個思維,收入也會增加幾倍。有個學員開了一家網店昨天一天賣了105單,算20塊錢一單,一天也有2100,一個月少算也有6萬多

  • 13 # 下雪之日

    哈羅單車和支付寶合作,根據信用分數,收取押金,一般都是免押金的,現在實行新計費規則,每15分鐘1元,包月價格也從去年的11.9元/月漲至14.9元/月,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的轉變。

  • 14 # 隨城印象

    有營利模式的企業才能夠生存,否則就是胡來,必然倒閉。比如買商品就全額返現之類的,都一個結局,倒閉。也許是我老土了,不知那些商人怎麼想的,一開始就是準備撈一筆就開跑的嗎?那國家為什麼允許這些企業存在?真心不懂

  • 15 # 時代電商雜談

    前幾年共享單車可謂是一個熱火產業,小黃一出,緊接著便是小紅、小藍等牌子。隨著市場逐漸退熱,共享單車現在儼然成為一個“燙手山芋”,但是哈羅單車卻硬是拼出一條血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車輛質量高

    相信用過不同品牌的共享單車的使用者,都會覺得就使用體驗來說,哈羅品牌的共享單車騎得是最舒服的。有一些品牌非常注重單車的生產,想透過數量來使其他品牌沒有生存之地,這種重量不重質的做法只會導致消費者的厭惡,最終導致企業的失敗。

    二、正確的經營策略

    哈羅單車並不收押金,只要求用車的時候付費就行。其它品牌則是先收取押金,再打價格戰,這種方法完全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只適用於短期利益,最終只能虧本。但是哈羅單車穩妥地經營著,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多餘的損失。

    總而言之,哈羅單車之所以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將損失降到最低,是因為他們注重提升自我品質,有長遠的目光。共享單車目前還是一個難賺錢的產業,如何降低損失便成為了企業家需要思考的頭等大事。

  • 16 # BitMan

    2019年8月6日,突然收到了來自哈囉單車的簡訊:8月9日起,調整為每30分鐘1.5元。哈囉的堅挺,源自於其背後阿里資金的大力支援;當然這之前發展中,避開戰況激烈的一線,而採用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等,也讓其能夠更好的把控資金鍊,可以後發先至。

    共享單車就是擊鼓傳花的遊戲,虧了,要認。

    真需求,偽商業

    自從有了共享單車,我的出行基本變成了一公里內靠腿,兩三公里共享單車,五公里滴滴,十公里地鐵…據公開資料,哈囉單車使用者數量已經超過2億,這足以說明共享單車需求的旺盛。

    然而,從共享單車行業來看,並沒有商業模式。最初共享單車依靠收取押金,還能玩玩金融、資本,而現在免押金的操作讓共享單車成了純粹的燒錢工具。共享單車並沒有好的商業模式,現在只能透過漲價實現部分成本回收。

    資本非理性的產物

    共享單車盛行之時,恰逢國內資本非理性時期。共享單車更像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最後一棒落在誰手裡,誰就自認倒黴。就像當年團購興起,國內出現了千團大戰的場面;共享單車藉助共享經濟的紅利,也是出現了成百上千的品牌大戰。聰明的,賺投資人的錢;不夠聰明的,花光投資人的錢。

    其實說資本非理性,並不準確。資本逐利,而投資總有輸贏。那些失敗的資本或許只是運氣不夠好吧。

    阿里的大出行野心

    美團推出美團出行,阿里搞起哈囉出行,大家都想分一杯羹。美團和阿里都採用共享單車作為切入口,進而推廣到整個出行行業。對於阿里,哈囉單車作為哈囉出行的一部分,既是使用者入門版本,也起到廣告宣傳作用。阿里的野心不在單車,而在大出行上。滴滴是這個行業的獨角獸,然而幾次事故之後,也不在高調行事。平心而論,滴滴出的事故在傳統計程車行業未必就少;只是網際網路的傳播能力和曝光力度太強了。這是題外話了。

    哈囉做對了很多事情,最為關鍵的是農村包圍城市和變賣阿里,這是如今堅挺的主因。而哈囉又成為阿里大出行計劃的一部分,因而會有個更好的發展。

  • 17 # 緣分是一道橋

    這是哪一年的問題了?現在北京的情況是:美團和滴滴最多,也都出了新車型(太好騎了),為第一梯隊,其他就是哈羅了,哈羅太少了,也不如上面兩個公司的新車好騎,所以辦月卡時我是要麼美團要麼滴滴,最後就是小黃了,路邊倒的就是小黃,八成都是壞的,已經沒人管沒人騎就當垃圾扔在路邊。現在騎車費用已經大大提高,每15分鐘1塊?絕對掙錢。哈羅要加油啊,趕緊出新車型,加量投放,不然就要淘汰了

  • 18 # 國安課堂

    1. 有目標

    2. 有錢

    為什麼會有哈羅單車?馬雲想收購小黃車,但是小黃車不賣,憑著阿里的實力就有了哈羅單車。

    哈羅單車出來就免押金,而小黃車沒錢需要融資,所以差不多就被幹掉了,馬雲也算是出了這口氣。

    現在摩拜和哈羅大家心知肚明,你漲價我漲價,何樂而不為?

  • 19 # 0大木瓜0

    我手機裡分別下過哈羅、摩拜、青桔單車。後來,分別騎過一段時間後,把摩拜和青桔都卸巴啦,拜拜。

    先說青桔,綠瑩瑩的,瞅著挺好看,騎起來賊累賊累的。也不知道設計這款單車的人,那天是吃錯藥了,還是喝假酒了。大輪死沉死沉的,鞍座死硬死硬的。每次騎它都好像跑了半個馬拉松,有幾次實在太遭罪,半截腰就不騎了,不如走著輕鬆。

    再說摩拜,粉紅色的車身,倒是挺招人稀罕。第一次騎它,一腳上去“嘩啦”空擋,好懸沒把我老人家整zuai(摔跤)了,低頭一瞅沒鏈子,這扯不?憑生第一次騎單車,就好比第一次搞物件,怕了。況且,它車身太高,嚇人。能上去,下不來。

    最後,說說哈羅。小藍車,看起來就陽光,像天空、像大海,像咱的心胸。長寬高矮胖瘦正合適,騎起來輕鬆省勁兒,像助力車。最可心的是,鞍座舒適。不像青桔,呵哧帶喘地騎到家,進門就喊:“兒子,快給老爸揉揉,破車把我屁股咯兩瓣了。”

    因此,現在在我手機裡,就剩哈羅了。估計它之所以能堅挺,和人性化的設計很有關,靠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借了幾萬元幾年沒還,多次要求還錢都在推脫,有什麼好辦法在不破壞友誼的情況下讓他儘快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