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天的果實
-
2 # 行走的Danny
當兒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回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父母的催婚、嘮叨。
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我們慢慢會因為,學習、工作而變得越來越成熟,也逐漸養成了自己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套方法。每次回家,都會聽到父母說誰誰家又有了孫子,孫女,誰誰家的兒媳,女婿如何如何的有本事。回家唸叨最多的不是催婚,就是和其他家的比較,好像自己的兒女總是不如別人的好。
另外因為父母受知識文化水平的影響,有些問題和我們的想法不一致。為了健康,我們可能晚上的剩菜什麼的都會倒掉,可是父母為了節省,往往熱一下第二天還會繼續吃。對待孫子孫女,疼愛的發展到溺愛,科學養娃往往會被他們不屑一顧。
無論我們的生活或者成就如何,家始終是我們遮風擋雨的港灣,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會摻雜一絲的雜質。讓我們對待嘮叨的父母多點寬容和理解吧。
-
3 # 灝
帶孩子一到家象卸去了萬斤重擔直接上床睡覺讓父母心疼也只有到了父母跟前她們才放心把心肝寶貝交給外人看護放心大睡等著爸爸媽媽作好吃的滿滿一桌子好吃的每每到了父母跟前才能踏踏實實的心安理得的活一次
-
4 # 小夫看世界
感謝邀請,父母的家也是我們自己的家。回自己的家就是一件很溫馨很親切的事情。沒有什麼不願意做的事情。只是不太喜歡父母過多地干涉我的個人生活,畢竟成家立業之後自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天底下的父母總是不太放心自己的兒女獨自去面對一些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做讓父母擔心的事情。
馬上要過年了,年貨已備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多陪陪父母,家永遠都是我們最堅實的港灣。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
5 # 丫丫的快樂每一天
父母的心裡空落落的,很長時間適應不過了,沒結婚之前父母都會圍著孩子轉,現在孩子有自己的小家了,既高興又難難過。
-
6 # 傅睿卿
現在的年青人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到了父母家最不願做的事就是洗衣做飯,都是座享其成,各自都顧玩自己的手機,自己的小孩都不照看,一切都交給老爹老孃看著辦,父母都是看家奴。有的兒女還是很孝順,體貼父母養育恩,處處盡心行孝道,父母安慰逢人誇!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區別。謝謝!
-
7 # 賀州老揚
老哥好!我是這麼理解的,第一大城市的我不懂,第二農村有兩兄弟的或者三兄弟的那種,就變成老人獨居了,兒媳們好不好只有自己體會得到,做兒女的應該有點耐心,尊老愛幼,我覺得是最煩老人嘮叨,希望慢慢長大“孩子們”,這樣才對得起父母,要不然會覺得後悔的?
-
8 # 山海同歡
自 從 兒 女們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兒女們就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著自己悠哉快樂的日子了,不再受父母的約束,感覺非常的輕鬆自由了。
然而,每每回到父母家,都會對父母的嘮叨感覺多餘,“哎,行 啊,我 知 道了,哎呀,你們放心吧”用這些話來搪塞父母的嘮叨。但是,父母不會因為你不 愛 聽 而停止嘮叨,父母還是會不厭其煩的嘮叨著 他們的擔心。母親會嘮叨“別總是瞎花 錢,錢 要 省著花,多攢點錢將來會有用的”,而父 親 就 會 嘮叨些別的“你少抽點菸,別喝那麼多酒,對 身 體 不 好,等 你 到 我這年紀你後悔就晚了”。聽 著 他 們的這些嘮叨,總是覺得多餘,心裡在想“操那麼多心幹嘛,我自己知道咋做”。呵呵,可 是自己就是不知道,在N年之後,自己父母的嘮叨 又 變 成自己對子女的嘮叨了。如此一代一代延續著,可能這才是日子、這才是生活吧。
-
9 # 菩薩亦喜歡實在的人
大家好!
我的女兒大三,兒子幼兒園,都還沒有自己的小天地。世界大同,結合志同道,我還是說說我結婚後生活小天的情況吧。我和愛人成家後一直和父親在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母親1999年因突發性心臟病仙逝,緬懷慈愛的母親!)不是因為住房緊張,我和父親的房子在同一個單元,父親住12樓,我們在16樓,我結婚那年父親75歲,為了怕父親一個人孤單,亦為了照顧父親方便,最主要的是父親亦喜歡和我們在一起生活。家長裡短,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交響樂不再細述,就說一點,我和愛人結婚後與父親共同生活的17年間,我愛人沒有和父親紅光一次臉,沒有大聲說過一句話。讓父親不開心生氣,是我們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情!
照片:父愛如山!懷念和父親一起生活的歲月!
-
10 # 愛未走遠
父母含幸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又給我們買房成家,就算是已經完成了任務,我們應該做的就是能常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父母並無大的要求,僅此而已。
但既然已成家,那與父母雖然還是親人,但其實已是兩家,所以最不願做,也不該做的就是回家給父母要錢,還把自己當小孩,一有點困難就去麻煩父母,不能自立,繼續啃老。
相信這種行為很多人都不會做,許多在外面拼搏的人,都是報喜不報憂,不想讓父母擔憂,也是及於此,成家了就應該努力工作,父母漸漸老了,我們就應該接過擔子,承擔起我們該肩負的責任。
因為有你們,才有今天的我們,永存感恩之心。
-
11 # 老闆72349016
我也是兒女,結婚後和結婚前沒有區別,在父母家和在自己家一樣,收拾房子,搞衛生,洗碗做飯!從來沒有不願意做的事情!
-
12 # 七月百合
我是遠嫁,多者半年回一次孃家,少則一年一次,每次在車上進入家鄉的地界,好像聞到了家鄉的味道,看著那美麗的槐花,聽著熟悉的鄉音,心裡真是感到又親切又激動。每次回到孃家第一件事,先打掃衛生,因為母親有病,第二便是洗,所有的床單被罩衣服鞋子,差不多洗三天,做飯洗飯都是我的,門口的鄰居說只要看到院子裡晾的衣服,就知道玩我來了,老頭門一見我來了,就豎起大拇指說好。年輕人都開玩笑稱我為保姆來了,因為妹妹是招的女婿,父母和妹妹在一塊吃飯,所以我做飯都是一大家子,她們家加上我們有時八個人有時候十個人飯,每天要照顧母親還要做所有的雜活,感覺特累,因為妹妹有生意,父親有旅館,所以有時洗衣服連她們一家都洗了,每次離開前,要把父母親穿的衣服洗乾淨四季分好,被子褥子拆洗乾淨,自己才能放心離去,最難受的是,每次離開,母親都會哇哇大哭,父親拉著臉,一句不吭,自己也會哭泣著離去。從掛念到離別,每年都會這樣,每年都會心痛。這是我最不想經歷的,但有不得不面對的,離別之痛。
回覆列表
與父輩的溝通可能是最不願意去碰觸的!兒女更多的心思會放在子女身上,而忽略了父輩的心理變化!沒有走心的溝通,只有過場式的寒暄。父母不再表達自己,兒女也沒有精力去走進父母內心。所以更多的家庭,走向了一種在一起時無話說,分開時又牽掛對方。所有珍惜時光,是當下兒女們該重視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