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超July
-
2 # 戰國化外村夫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如果能推動實現這樣的結對,對雙方孩子都大有好處。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指父、母外出打工連續三個月以上,交由戶籍所在地爺爺奶奶或其它親屬託管的九年義務教育年齡段這部分孩子。
2013年,全國婦聯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推算,父母單方外出打工,18歲以下的留守兒童數量6102.55萬。2016年多部門聯合調查,16歲以下,父母雙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兒童數量為902萬。這兩種不同定義的留守兒童數量有比較大的差距。但總的來說,不管依照哪個資料看,留守兒童都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
-
3 # 寒江孤影and江湖故人
【能要求小留學生同留守兒童共結幫扶對子嘛?】
兩個家庭共結幫扶對子的想法很有創意,也具有一定可行性,不僅可以讓兩個不同層次的家庭在物質和精神上互幫互助,互通有無,還可以作為響應國家號召實施“精準扶貧”的一個有力舉措。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好處:
1.可以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家庭經濟困難的問題,讓其專注學業。
2.可以讓留守兒童懂得感恩,明白這個世界上充滿了溫情和大愛。
3.可以讓留守兒童開闊眼界,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激發學習、擺脫貧困的動力。
4.可以培養小留學生愛心,提升與人為善的精神品質。
5.可以讓小留學生更多瞭解農村生活,促使他們珍惜眼前幸福生活。
6.可以讓小留學生和留守兒童在學習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等。
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度,方式不對頭等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弊端:
1.過度幫助可能會使留守兒童家庭產生依賴思想,不求上進;
2.方式不對頭可能會使留守兒童產生自卑心理和叛逆的性格等;
3.城市和農村的巨大落差可能會使留守兒童厭惡農村生活甚至厭惡自己的父母等。
總的來說,凡事都有雙面性,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把握特點規律恰如其分地去揚長避短!大家認為共結對子可不可行?具有哪些好處和弊端?
你提的這個想法新穎又有價值,我非常贊同!接下來要思考的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呢?
①我們國家能夠建立這樣的幫扶的渠道是透過個人還是渠道?渠道是不是以與平臺合作開展公益專案,而且這一個平臺是有“小留學生”家庭使用者,還有“留守兒童”所在地域的普通使用者。
②如果不與平臺合作,自己去組織這樣的公益組織,一定要先獲得國家批准,否則會有很多其他問題。至於是應該找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還是其他地方,不妨打電話諮詢一下。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