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濃墨重彩71203121
-
2 # 醉飲一曲嘆往事
因為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古人常用春水東流表示無奈的情緒,李煜寫此詩時,國破而山河仍在,覺得人生苦短.後世有說法,宋太祖趙匡胤就是看了這首詩後,瞭解到李煜對人生已無眷戀,才賜予毒酒的.對比來看,蘇軾有詩“門前流水尚能西”就表現了一種達觀的態度.
-
3 # sddz以書潤心
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是因為我國地勢是西高東低,主要的大江大河都是流向東面匯入大海。
春水,就是指春天冰雪融化後的水,西部的高山積雪,春季氣溫增加融化後,都匯入江河,這也是一年裡水量最大的時候。
皇帝李煜的一首詞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李煜寫愁的千古絕唱。
他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強調個人的愁之多,之長,之綿綿不絕之洶湧翻滾,來反襯自己的亡國之恨。
-
4 # 使用者春衫袖
中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江河大都發源於西部,流進太平洋,印度洋等。因此,一江春水向東流。
也是南唐後主李煜國仇家恨,愁緒連綿不絕,如江水無邊浩渺,滾滾東流,波浪滔天,一去不回,正合了詞人的心境,才成為千古名句。
-
5 # 鼎易旋
中國地勢的特點就是西部海拔高,東部海拔低,即人們常說的西高東低。
很早的古代神話故事《共工怒觸不周山》裡也描述:天柱折,地維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古人普遍認為:天傾西北,亥為出水之方;地陷東南,辰為納水之府。因為古代人們認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形成西北凸起高亢,東南低凹平坦的地勢。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大江大河的水就從西北發源,奔騰不息流入東南邊的大海里。
從古代神話對日月星辰執行和我國大地西北高,東南低、以及江湖河海流向的樸素解釋,也說明了很早以前的古人就認識到我國西高東低這一地貌特點了。
從易學的觀點人們也常說“天門開,地戶閉”,這個天門就西北的“乾”方,地戶是東南巽方。古人一直認為:西北就是水流出的源泉,而東南就成為百流歸藏的大海。
從十二山方位來看,亥居西北,水之旺地;辰鎮東南,水之墓庫。水通天河,申為天河之口,水有潤下之性,順勢而下,納於東南。
所以,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決定了大多數河流自西向東滾滾奔流。因此便有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普遍說法。
-
6 # 一賓過河一
對這首詞我的理解是,李煜一個亡國之君,當時的心境,大家都可體會,從詞的怎個意識是悲哀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前幾句,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我的皇宮還屹立不變,但是那些抹紅豔裝的嬪妃.宮女早已投入新主之懷。過去把這種思念異性的思念叫思春。我思念她們愁絮,就象這滾滾江水,連綿不斷向東流去!所以,自貶思春,不能釋懷!
-
7 # 釀酒麴
首先,客觀的因素是我國疆域遼闊,總體地勢是西高東低,所以河流流向是從西向東流,所以江水東流在我國是一個客觀的自然現象。
其次,古代文人善於在自然事物之上引發聯想,將自己的所感所想寄託於這些事物,用有形的形象來描寫無形的感情。如以寒梅寫高潔,以春柳寫惜別,以明月寫思念……
而面對江水東流,日夜不息,滔滔不絕,空間上的廣闊和時間上的永恆,很容易使人聯想到自身的渺小與人生的短暫無常。所以在文學上,“江水東流”這個自然現象已經昇華為一個重要的意象,寄寓著人世間的盛衰興亡,歷代文人騷客用這一意象寫出了許許多多感慨遙深的名篇佳句。
舉例如下:
一、以江水東流寫時光易逝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首漢樂府以百川東流,不復西歸,比喻光陰荏苒,一去不返。春日園中葵草青青,轉眼間秋天一到便衰落凋零了。人生短暫,青春更是稍縱即逝,規勸人們要珍惜時間,奮發向上。
二、以江水東流寫志意落空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在這首《登高》中描繪了一片蕭瑟荒涼的秋日景象,將自己半生鬱郁不得志的悲哀苦悶融入其中,情景交融。第二聯中落木無邊與長江滾滾的形象,使人聯想到時光如流水,悄然流逝,一去不返,引起詩人年華老去、壯志難酬的悲慨。
三、以江水東流寫亡國之悲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後主李煜的這首《虞美人》中,以“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寫亡國之痛,詞人將心中的深哀巨痛形象化。到底有多少的悲愁?如春水東流般滔滔汩汩、連綿不絕,以江水之廣之永寫悲愁之多之深。
四、以江水東流寫歷史興亡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代楊慎的這首《臨江仙》以歷史的盛衰興亡來寫人生感慨,讀來蕩氣迴腸。古往今來,多少英雄人物隨波逝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有那奔騰不息的長江水依舊滾滾東流。如此看來,世間的是非成敗,都不過是過眼雲煙,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
8 # 水木清華鄭先生
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出自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翻譯
這年的時光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杆、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這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
-
9 # 98阿榮
水往低處流,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所有的河流都會流向東邊然後匯入大海。
一江春水向東流,其實也是寓意著時間流逝,暗示我們要珍惜時間,不要選擇碌碌無為。
-
10 # 木清文學
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中國地勢西高東地,由西部高原山川發源,最終匯入大海。又因為春季梅雨季節,雨水較多,所以江河會張潮,比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江面寬闊,江水流速急,看起來浩浩蕩蕩,所以作者說“一江春水向東流”。
二:這裡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前面有個“恰似”,就是正好像的意思,是個比喻,是把前面的“幾多愁”比喻成江水東流,所以表面是寫景,實際上是抒情。這樣以水喻愁的寫法,在古代施歌中是很常見的,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在河邊感嘆:逝去的光陰,如這水流,晝夜不停的奔逝,一去不返,帶走了自己的青春年少。
三:這首詩的愁是什麼呢?當初唐後主李煜被宋主幽囚在小樓之中,喪失了人生自由,面對國破家亡的亡國之君,悔恨交加,又加上春景繁華,讓自己回憶起了春花秋月般的帝王生活,和眼下的階下囚形成鮮明的對照,愁緒自然鋪天蓋地而來,所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透過比喻表現了後主此刻愁緒滿懷,如滔滔不絕的江水奔騰不息。這個比喻千年來,不斷受到後人稱讚賞玩,不是因為它的境界,後主詞的境界不高,這是顯而易見的,作為亡國之君,並沒有反思自己如何丟了國家,反而感嘆好日子不再了,時光催人老,讓人唏噓,但這句詩,透過比喻創設的鮮明畫面感,卻足以讓後人垂青不已,化無形的愁於江水之中,讓讀者感受愁緒之多,又不失磅礴大氣,真是以水寫愁的絕筆。
-
11 # 黃灣吳先生
這裡的江,指的是長江。
長江從西往東流入東海,所以字面的意思是自然現象,內在意思是詩人利用自然抒發情感。
-
12 # 平凡的時代奮鬥者
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其中兩句是: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暫且解讀一番,你問我有多少愁和惆悵呢,有一江那麼多,而且用春水增加了厚重;春季的江水由於破冰化雪的緣故,江水漲的很高,正常情況下是最高的水位,且冰涼,寓意淒涼,充分展現了詞人滿滿的淒涼的愁。這一江似的愁,卻如水流般流向遠方,更流向李煜的心海,流不盡,流不止;李白也曾表達,“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水流般的愁讓李煜表達的淋漓盡致,也讓有愁的人們有了表達的詞語,更讓一江春水向東流到了現在。
-
13 # 新明說易
因為我國的地勢是西高東低。河流發源於崑崙山脈。春天的時候,氣候暖和了,冰雪融化了,由西向東沿著河流流走。因此就有了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說法。
-
14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客觀存在的說法,另一種是形容主觀意識表達形成的說法。
從客觀來說:我國的自然地形所決定。我們國家土地遼闊,地勢由西偏北高向南偏東低走向。春天冰雪融化,大地萬物因春天雨水變暖復甦。
滔滔不絕的春水,由小河流至大河,再流經黃河長江向東入歸大海,這也是“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一種說法。
從主觀意識形容表達來說:“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南唐】李煜的《虞美人》詩句。
這句詩的意思是,若要問我心中有多少悲傷袞愁,就像長江流不盡的滔滔春水滾滾東流。愁是一種很抽象的情感表現。把難已看見的情感變化,擬作可以看到的物品。可使人更有切身的感受,給人一種深刻強烈的印象。
一江春水向東流,前浪後浪層疊不盡,猶如新愁滾舊愁,無盡無止。這就是用“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形容表達情感的說法。
幾十年前有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一江春水向東流”情感表達的真實寫照。劇中女主人素芬,帶著家婆、兒子三人,尋找丈夫張忠良這一劇情。而丈夫張忠良去抗日前線,抗戰結束逃歸途中,因身處窮困潦倒境地,不得已找到一位上流社會小姐。經介紹做了一位官職要員的工作,由此墮落變質,忘卻了妻子,母親,兒子。
妻子在一小姐家中做傭人賺錢為生,在一次宴會上發現了丈夫張忠良,去相識而遭到丈夫拒絕不相認。告知家婆後,張母找到兒子當面痛罵張忠良,但墮落的張忠良仍不悔改。真是愁到無指望,妻子素芬萬般無奈投江自盡。
為此,從這部電影劇情反應“一江春水向東流”也可是一首歌,也可是一首詩說明社會真實現象。真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形容得恰如其份,形象生動絕世! -
15 # 紅塵彌勒
這個問題要分為兩個部分來分別回答。
一個是地理方面的常識性知識,是來自於自然界的實質存在;一個是來自於內心深處的自我感知,詞由心生,向心而發。
首先,在地理知識方面,這是一個地理常識。是因為我國的地理形態自然生成的。我國的國土是西高東低的遞減走勢,每到一個地理自然劃界,就有相應的高低趨勢遞減,形成階梯式逐漸低走的地理格局。
我國的大陸地區,凡是河流,絕大部分是由西向東的流動走向,只有一條新疆境內的河流流向是向北而西的。
我國的長江、黃河等等著名的水系,都是沿循了由西向東的走向,這也是自然界的一個自然現象。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然水流永遠不可能走回頭路,不能返流,只能向前,就決定了河流的基本態勢,也象徵了一切時空裡的事務不可能原地停留或者故地迴旋,而是如時光一樣,一去不復返,再也不可能回到起點。
這也像極了我們的人生,自打人一出生,就永遠需要一直向前,永遠沒有回頭路,永遠不可能回到從前───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和世界,永遠奔騰向前,再也回不到那個初始萌生的發端。
一脈向前固然使我們有了向前看,未來更有吸引力的呈現,但也讓我們永遠喪失了回過頭去品味和悔悟的容錯機會,說明我們的人生,就是一條永遠向東流的河流,不可能再回頭。
也就是說我們的人生,只有來路,沒有歸途。
這句話被一個亡國的君主以泣血槌心的感悟寫出來,表明一切都無法留住,一切都無以回返,再要回到那個推金山倒玉柱的醉生夢死享受中,是徒勞的,空憶的,頹喪的,戚哀的,再也不可能的。
這個人就是亡國之君的李煜,一個亡國之君,也是一代詞宗。
我個人倒是對他的另一句此意頗有感慨: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回覆列表
一江春水向東流,很富有詩情畫意。從客觀上說我國的地勢東高西地,江水一般都是往東流向大海。也許你家門前的小河是向南或者向西流。但是作者是文學大家,肯定是以長江黃河流向說事,而不是以你們家的小河流向去寫作。呵呵^_^